在這件事情上,烏琦夢可不是皇太後高家的女兒,皇太後無權把烏琦夢強嫁給李烨,所以希望烏皇後和烏琦夢能夠先見一見李烨,然後再看看烏皇後和烏琦夢的意思,如果烏皇後和烏琦夢都沒有意見的話,讓李烨向烏家提親。
烏皇後名義上是渤海國後宮的掌權人,可是因爲從來沒有得到大玄錫的寵幸,自然在後宮中也沒有什麽威望,後宮實際上控制住榮貴妃的手中。
出現這樣的情況,大玄錫固然要付很大的責任,皇後冷落必然導緻後宮不穩,一些依附于榮貴妃的勢力便暗中聳戎大玄錫廢除烏皇後之位。雖然烏皇後得不到大玄錫的寵幸,但是烏皇後品性端正、爲人謙和,加上烏皇後背後的烏家、高家,想毫無理由的廢除烏皇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廢除皇後,在封建社會任何一個時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穩定,同時也牽扯到各方的利益分配問題,所以大玄錫一時也不想動烏皇後。
烏皇後在失寵的問題上也要負有一定的責任,就好像現在這樣,烏皇後更多的是服從皇太後,很少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如果是烏皇後嫁給一個年邁、強勢的皇帝時,這樣的性格可能給自己帶來一點好處,可是大玄錫繼位時年富力強、年輕氣盛,正是一個叛逆期的少年,一個死氣沉沉的皇後如何能引起大玄錫多大的興趣,烏皇後的失寵也就是必然的事情。
不管怎麽樣,烏皇後的地位受到了來至各方面的沖擊,好在皇太後喜歡一個溫順、沒有主見的皇後,皇太後自然會力挺烏皇後,烏皇後也隻能依附在皇太後的身邊。
烏皇後可是知道皇太後的意思,當聽到皇太後準備把烏琦夢嫁給李烨的時候,想都不想的就同意了。把烏琦夢嫁給李烨,就等于烏家、高家和李烨形成了戰略同盟關系,對于烏家的意義同樣巨大。烏家雖然把烏媛佳嫁給了大玄錫,但是烏家的勢力在渤海國并沒有因爲烏皇後得到絲毫的提升,反而是窦家因爲榮貴妃,地位驟然上升淩駕于烏家之上。
烏家要想在渤海國重新站穩腳跟,必須要跟高家、李烨聯盟,而高家現在也需要跟别人聯盟才能壓制窦家的勢力,烏家、高家想到跟李烨聯盟也就不奇怪了。
烏皇後早已經不是當初嫁給大玄錫時的懵懂少女,幾年的後宮生活早已經把烏皇後鍛煉成一個政治高中生,雖然還比不上皇太後老練,但是自保已經足夠了。烏皇後也感覺到李烨這顆新興勢力的深入,烏家的崛起可能要寄托在李烨的身上,答應烏琦夢和李烨的婚事也就不足爲奇了。烏皇後小心的伺候皇太後道:“皇太後要是喜歡琦夢,不如就把琦夢嫁給安遠郡王,琦夢妹妹今年也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正愁着沒有一個合适的如意郎君”。
烏琦夢早就感覺有些不對勁了,等烏皇後說出這些話,那裏不明白今天烏皇後把自己帶到後宮是什麽目的。烏琦夢的性格可不比烏皇後一樣,雖然知道知道的婚姻大事也不由自己做主,但是烏琦夢還是堅持隻有自己看中的郎君自己才會嫁。烏琦夢其實跟高瑩一樣,李烨這個人也是第一次見到,根本就不了解李烨,說句難聽的話,李烨從什麽地方蹦出來的,烏琦夢都不知道,隻是今天在帷幔後面看了李烨幾眼,對李烨根本就沒有什麽影響。
李烨沒有潘安的容貌、沒有郡王的氣勢、跟沒有史泰龍的身軀,說好聽點溫文爾雅,文人的氣質多餘武将的氣勢。
皇太後見烏琦夢沒有出聲,撫摸着烏琦夢的秀發道:“多好的一個丫頭,琦夢是不是沒有看中安遠郡王,安遠郡王可是渤海國的年輕才俊,小小年紀就在大唐做到了刺史的位子,難道琦夢還不滿意”。皇太後雖然不了解烏琦夢,但是多年的經驗告訴皇太後,烏琦夢沒有一眼相中李烨。
烏皇後也在一旁勸說道:“小妹,安遠郡王在渤海國可是少有的才華洋溢、能力出衆,小妹要是連安遠郡王都相不中,姐姐真不知道到什麽地方給你找如意郎君”。
烏琦夢見皇太後和姐姐都在勸說自己,自己再不表态也不成,便不悅的說道:“人家剛才聽安遠郡王說,他要迎娶大唐的公主,難道要勸說安遠郡王不要迎娶大唐公主嗎”。原來烏琦夢在帷幔後聽說李烨準備迎娶仁壽公主,便以爲自己是多心了,李烨既然想迎娶仁壽公主,自然不會對自己有什麽意思。
想想也是,李烨有大唐公主要娶,跟烏家攀什麽親戚。皇太後一笑道:“原來是這樣啊,小丫頭吃醋了,是不是感覺自己比不上大唐的公主,大唐公主怎麽了,難道比渤海國的琦夢好嗎?安遠郡王娶大唐公主是爲了渤海國,本宮也不想讓渤海國的郡王娶大唐公主,難道琦夢不想跟大唐公主競争一下嗎”。
人有時就是這樣,輕松得到的往往不會被珍惜,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烏琦夢還沒有嫁給李烨的心事,但是聽皇太後一說,便起了争強好勝心。眼巴巴的看着皇太後道:“皇太後是說安遠郡王還沒有決定是否迎娶大唐公主,人家還有機會”。
皇太後見烏琦夢心動了,便道:“安遠郡王是一定要迎娶大唐公主,這不是安遠郡王個人的事情,這件事情關系到渤海國的聲譽,不過本宮想讓安遠郡王娶琦夢爲平妃,如果琦夢同意,本宮就讓安遠郡王到烏家提親,你看這樣可以嗎”。
烏琦夢一聽自己不是做正妃,而是屈居大唐公主之下做一個平妃,心裏有些不悅道:“人家還沒有答應安遠郡王呢?人家心裏的如意郎君必須弓馬騎射樣樣精通,詩詞歌賦無所不能,否則人家情願不嫁”。烏琦夢不管是耍小性子也好,是說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也罷,這時候渤海國選女婿的标準與明清很大的不同,加上渤海國處于四戰之地,對年輕男子的要求除了詩詞歌賦外,弓馬騎射同樣也很重要,說句通俗的話:上馬治軍、下馬治民,這才是懷春少女在選女婿的時候心目中理想的郎君。
其實就算烏琦夢不說,皇太後和烏皇後在這一點上也同樣考慮到了,當初皇太後在觀察李烨的時候,心裏就是在考察李烨的表現,如果李烨隻是一個庸庸碌碌、胸無大志的年輕人,皇太後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認李烨這個外孫子。
皇太後希望一個要強的女子在李烨的身邊,高瑩的表現有些讓皇太後有些不滿意,如果李烨的勢力如期上升的話,一個強勢的女子在李烨的身邊,可以爲高家、烏家争取最大的利益,而且李烨的一舉一動可以掌握在皇太後的手掌心。
“小丫頭想嫁一個如意郎君,本宮和皇後當然不會随随便便把一個俗人塞給琦夢,安遠郡王在遼東半島指揮幾萬軍隊,先後跟新羅、奚人和契丹開戰,就是渤海國的年輕一代的人傑窦天問都敗在安遠郡王手下,你說安遠郡王武功如何。再說文治,安遠郡王在遼東半島和大唐安置流民幾百萬,使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這樣的政績就算在渤海國恐怕也無人能比”。
烏琦夢小嘴一撅,雖然心裏認可皇太後的話,但是嘴上依然不是很服氣道:“這些都是安遠郡王手下将領用命、文官賢能的表現,可是詩詞歌賦方面恐怕就不如人了,人家想看看安遠郡王在這方面的造詣”。烏琦夢想在詩詞歌賦方面爲難皇太後和烏皇後,讓自己做平妃心裏總是心不甘情不願,要是做一個正妃自己倒是願意考慮一下。
烏皇後早就跟皇太後私下裏通過氣,知道自己這個小妹想要什麽,見烏琦夢已經半推半就,就差最後一把火候:“小妹,你有所不知,安遠郡王在大唐的時候就才華洋溢,寫過很多的詩詞,姐姐這裏正好有一些安遠郡王以前寫的詩詞,小妹不妨先看看再說,如果小妹還不滿意的話,姐姐就當這件事情沒有發生過”。強扭的瓜不甜,烏皇後知道自己這個小妹性格倔強,要是烏琦夢不滿意,鬧死鬧活的這樁婚事也就沒有意義了。
烏琦夢接過烏皇後手中的幾張紙,紙上的字是自己姐姐的字,字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舞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波浮霞,讓人賞心悅目。烏琦夢關心的不是姐姐的字,而是紙上的詩詞:……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再看另一首:……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