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翔見李烨有所猶豫,急道:“郡王殿下,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犧牲一點登州、萊州的利益,換來的是整個平盧藩鎮,現在不下決心就晚了。如今登州、萊州已經被宋威掌握,如果再不反擊的話,郡王殿下将無立錐之地”。
敬翔更像一個政治家,隻看重結果不重視過程,至于李烨控制平盧藩鎮要死多少人,這根本不是敬翔需要考慮的事情。
可是李烨卻不行,李烨需要考慮自己在制訂政策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受到影響,有多少人會因此無家可歸,甚至是因此喪命。李烨猶豫了一下道:“通知張天成、魯鵬,還有沂州山寨中的起義軍,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發動起義。通知他們把軍隊中的護衛暫時隐蔽起來,秘密組建一支起義軍,先占領山頭,或躲藏在山林、湖泊之中,不要輕易與官軍對抗,什麽事情等某從渤海國回來再說”。
雖然李烨最後沒有采納敬翔的意見,不過還是部分采納了敬翔的意見,先在登州、萊州、沂州等地秘密組建起義軍,等到局勢已經不受控制的時候再發動起義。隻是李烨萬萬沒有料到,登州、萊州的局勢遠比李烨想像的嚴峻的話,不到半年的時間,李烨組建的起義軍還沒有發動起義,登州、萊州等許多地方已經自行爆發了起義。
最後,等到李烨返回遼東半島的時候,整個平盧藩鎮已經不受控制了,朝廷不得不出面請李烨安撫這些起義軍,當然這已經是一年多以後的事情了。
敬翔的到來既讓李烨高興,又讓李烨懊惱,高興的是身邊多了一個謀士,敬翔已經完全投靠了李烨。懊惱的是敬翔帶回來的消息,沒有想到朝廷根本不顧當前中原混亂的局面,還一味的壓榨百姓,這才是唐朝廷最後覆滅的原因所在。
雖然李烨現在還不了解王倫宏和崔偉昌,但是可以想到這兩個人來登州的目的,登州這幾年已經成爲唐末最後幾塊樂土之一,百姓已經從饑餓和痛苦的陰影中走出來,生活穩定安居樂業。這時候不是摘桃子的時候,而是應該想着這麽樣把其他的地方也變成登州,想着怎麽樣平息起義軍,讓百姓回到自己的土地上。
敬翔跟随李烨一起前往渤海國,李烨把從高健弘那裏打聽到的消息告訴了敬翔,同時在渤海國的密探也源源不斷的送來消息。從種種迹象表明,渤海國内部對李烨這次返回渤海國抱有很大的敵意,這種敵意主要來至窦家,同時也有對李烨這個外人的擔憂。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歡迎李烨的到來,至少以皇太後爲代表的高家,非常希望看見一個強勢的李烨出現,這一方面是自己和平衡的需要,同時也是遏制以窦家爲首的外戚需要。
在看到渤海國内部不穩時,敬翔好像比李烨更加激動和興奮:“郡王殿下,這可是天賜良機,如今以皇太後爲首的後黨,權勢日漸衰微。雖然渤海國國王大玄錫支持外戚窦家,但是窦家在渤海國徇私舞弊、排除異己、獨斷朝綱,已經弄得人人自危、民怨沸騰,正是郡王殿下大展宏圖的好時機”。
敬翔辭官到遼東半島,雖然李烨隻是一個名義上的郡王,但是卻可以任命自己的内官,敬翔很自然的成爲了李烨的第一任内史,相當于李烨手下的丞相,隻不過權力陷于遼東半島之内。按說李烨這個郡王府中的官員需要渤海國的任命,但是李烨卻是遼東半島的實際統治者,所謂的郡王府中的官員根本不可能是出于渤海國之手。
“敬兄,你看這封情報”,李烨把王保康和李思安的信遞給敬翔道:“李燕現在就在皇太後的手中,現在看來兩年前就是皇太後綁架了李燕,當時綁架的人隻看見了項鏈,誤認爲李燕是渤海國皇族之人,後來發現某才是皇太後的外孫。可是皇太後知道這件事情後,并沒有馬上聲張,而是靜靜的在一旁看着某和窦家在遼東半島上厮殺,直到某的勢力足以對抗窦家後,才将這件事情公布于衆,就是利用某到渤海國後繼續與窦家對抗”。
敬翔不以爲然的一笑道:“郡王殿下不是一直說,被别人利用是一種好事情,因爲自己還有被利用的價值,隻要不是被别人當成槍使就可以了。某也覺得皇太後雖然在利用郡王殿下,難道郡王殿下不是也在利用皇太後嗎?隻是到了最後,才會知道到底是誰利用了誰”。
“如今郡王殿下名分未定,雖然被皇太後利用,但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隻要郡王殿下在渤海國站穩腳跟,取得了皇太後的信任,幫助皇太後對抗窦家,到時我們就可以利用郡王殿下的身份,對渤海國加以滲透,拉攏渤海國的官員培植自己的勢力,從而控制整個渤海國”
李烨現在發覺敬翔就是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分子,看見渤海國内部不穩,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利用渤海國内部矛盾,分化瓦解渤海國,從而達到控制占領渤海國的目的。不過李烨覺得敬翔還是異想天開了,現在要吞并渤海國,無異于蛇吞象,不知道李烨吃不吃得下,不要自己沒有吞下渤海國,反倒是被渤海國撐死了。
李烨苦笑道:“敬兄想的也太遠了,某還不知道這次到渤海國能不能返回遼東半島。不說别的,就是馬上我們要路過的西京鴨綠府,這可是窦家控制的州府,現在控制正在緊鑼密鼓的想着這麽對付某吧”。
作爲渤海國五京之一的西京,窦家控制着整個西京鴨綠府,雖然這次李烨是以郡王的身份到渤海國,誰知道窦家會不會暴起對付李烨。不說李烨已經打上了皇太後一黨的烙印,就是跟窦家以前的仇恨都無法調和,想讓窦家放棄對付李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敬翔哈哈大笑道:“郡王殿下是擔心窦家對郡王殿下不利嗎?某倒是覺得窦家不會如此”。
李烨不解道:“這是爲什麽,難道窦家不想報仇了嗎”。
“郡王殿下現在的身份已經不同以往,不要說現在渤海國不會進攻遼東半島,就是窦家也不會明目張膽的對付郡王殿下。不管郡王殿下以前做過什麽,現在已經是渤海國的郡王,窦家想要對付郡王殿下,就是跟整個渤海國皇室做對,如此不智的行爲窦家當然不會去做。要說窦家想暗殺、陷害、诽謗郡王殿下倒是有這可能性,不過郡王殿下剛剛返回渤海國,窦家應該還沒有考慮後如何對付郡王殿下,而且郡王殿下不是一路上都很小心嗎”
的确李烨不認爲窦家現在就會發兵來攻打自己,除非窦家想成爲整個渤海國皇室的公敵,就是渤海國國王大玄錫也不會答應窦家怎麽做,這是赤裸裸的打大玄錫的耳光。
李烨一進入渤海國地界,所有的軍隊給養都是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沿路官員奉獻的食物雖然李烨都收下了,但是卻一點都不敢輕易吃,更多的是讓護衛在沿路的市集上随機進行采買一些補充。就是沿路官員提供的官驿也被李烨婉言謝絕了,而是駐紮在城外和路邊,最多在駐紮的時候打些野味來調劑一下口味。
對于李烨在西京地界的反應,高健弘也不好說什麽,畢竟高健弘也擔心窦家會毒害李烨,所以就默許了李烨的舉動。
李烨一路小心翼翼的往西京走來,一路上的所有所作所爲都被彙報給了窦家在西京的刺史,窦康成是西京的刺史,也是窦天問的哥哥。窦康成得到父親窦福和的命令是監視李烨的一舉一動,必要的時候悄無聲息的把李烨除掉,窦福和當然不想讓李烨回到上京繼任什麽郡王爵位,可是也不好明目張膽的發兵來攻打李烨。
想不露痕迹的除掉李烨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小,窦康成在打探到李烨一路的舉動後,發現李烨極其小心謹慎,根本沒有下手的機會。下毒,根本接近不了李烨,而且李烨也不随便吃東西,總不能把三千護衛全部毒死吧。暗殺,更不要想了,三千護衛可不是吃素的,裏三層外三層,就連李烨晚上睡在什麽地方都不知道,殺鬼啊!
下毒、暗殺,窦康成能想的辦法都想過了,總不能派一支軍隊化裝成強盜吧!窦康成也就是這樣一想,從得到的情報來看,李烨身邊的三千護衛都是精銳之師,沒有一萬人以上根本靠近不了李烨,搞到最後就不是什麽暗殺了,必然會在渤海國掀起一場腥風血雨,這個後果窦康成和窦家都承擔不起。可是眼見父親窦福和交代下來的任務完不成,窦康成心裏十分着急,記得窦康成在房間裏團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