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根本不認識董昌這個人,但是因爲姓董讓李烨想起來自己曾經救過的葉婉的丈夫,會不會他們兩者有什麽關系。“禹刺史,董守将要見某,不如就讓他來見見,一問便知”,李烨說道。
禹航康見李烨并不認識董昌,但是願意相見,便知道兩人可能認識,“請董守将入府一叙”,禹航康吩咐道。
不一會,從門口走進一個年方四十歲上下的壯漢,滿臉絡腮胡須,如鋼針一般插在下颚,豹眼圓睜,虎背熊腰,從微微敞開的衣襟可以看見一身結實的肌肉,走起路來虎虎生風,仿佛是剛出山廟中走出來的怒目金剛一般。
“臨安縣石境鎮将董昌拜見禹刺史、李刺史”,董昌向禹航康施了一禮,轉身也給李烨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
“董守将,你認識某,找某有合适”,李烨問道。
董昌搖搖頭道:“某不曾認識李刺史,但是常聽家中的三郎和弟媳說起李刺史,剛才路過三郎家的時候,聽聞李刺史已到蘇州,便特來拜會”。
“你家中三郎可是住在石港的董敬,其妻可是葉氏”,李烨問道。李烨剛到蘇州碼頭,便派人聯系石港的董敬,沒有想到竟然遇見董敬的大哥董昌。
“正是,家中三郎在世之時,經常提起李刺史,如果不是李刺史出手搭救,三郎也活不到今天”,董昌說道。
“你說什麽董三郎去世了,什麽時候的事情”,雖然李烨早已經聽說董敬身體一直不好,加上被海盜虐待以後,病情便開始加重,但是好在董家有錢,人拖着一時半時還死不了,沒有想到還是沒有熬過去。
“這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情,三郎去世前還提到,見到李刺史後一定要當面替他親自感謝李刺史”,說完又向李烨深施一禮。
“董守将客氣了,董三郎與某雖隻謀面一次,但是每次某到江南購買稻米赈災之時,都得到董三郎的援手,不想竟然英年早逝,某要親自到董三郎墳前拜祭”,李烨轉過身子與禹航康說道:“禹刺史,某與董三郎私交一場,沒有想到今日突然聽到董三郎的噩耗,某這就去董三郎墳前拜祭,告辭……”。
董敬不過就是一個商賈,其家族也不過是地方上的豪強,沒有想到李烨竟然與董敬私交深厚,拜祭就拜祭吧,反正禹航康是不會去的。
李烨急吼吼的去拜祭董敬,當然不是因爲自己與董敬私交有多深厚,而是王郢的先頭部隊離吳縣不到六十裏了,要是繼續留在吳縣隻有死路一條,這也是李烨爲什麽要駐紮在碼頭的原因之一。禹航康想挽留李烨,并在官驿中爲李烨安排好了住所,李烨可無福消受。
李烨與董昌告别禹航康,離開府衙,直奔石港董敬的住所而來。
石港位于吳縣東北十五裏處,董府建于獨墅湖畔,占地極廣,擁有私人碼頭,水路交通極爲便利。
李烨突然出現在董府,讓董府心喜若狂,當得知李烨要拜祭董三郎時,董府上下更是淚流滿面。董敬的靈柩早已經送回臨安祖墳安葬,隻在家中設有靈堂,七七四十九天未過,還沒有撤去。見李烨要拜祭董敬,董家迅速準備好香燭、紙錢,家人也紛紛跪坐在靈堂兩側。
李烨黯然的拿起三炷香點燃後恭恭敬敬的插在香爐之中,然後拿起一疊紙錢放入火盆中,祭奠逝去的董敬,從懷中掏出一張紙念了起來:“嗚呼哀哉,痛兮、痛兮,董敬逝去,地裂山崩追往昔,雷霆哀嚎震四野,手足親人同悲憫,淚流滿面懷念兮,痛心疾首來晚了,董兄一路走好”,說完李烨淚流滿面、痛不欲生,哭的是凄凄慘慘戚戚、悲悲切切,直哭傷心之處時,滿屋裏人無不傷心落淚。
這時,滿含淚水的董昌給李烨遞上一條絲巾道:“請李刺史節哀順變,三郎地下有知,必然也會感激不盡”。
李烨擦了一把眼淚,向董敬家人施禮道:“葉嫂子,人死不能複生,請節哀,董三郎在天有靈一定會保佑你們母子,以後有什麽難處可以來找某,隻要是某能辦到的,葉嫂子盡管開口”。
“謝李刺史,夫君泉下知道李刺史今日來拜祭,也會含笑九泉的,真兒快給李刺史磕頭”,葉婉回禮道。
看見董敬的小兒子董真“咚咚”的給李烨磕了三個響頭,李烨不好意的看了董真一眼,發現董真眉清目秀,舉止之間透着一絲穩重,“多懂事的孩子,董三郎泉下有知,也會欣慰的”,李烨說道。
“汝家有一事相求”,葉婉說道。
“葉嫂子,有話請講,隻要某能辦到,一定不會推辭”,李烨回答道。
“李刺史,如今夫君已死,隻留下孤兒寡母二人,無依無靠,懇求李刺史收留真兒爲義子,董郎泉下也欣慰了”,葉婉哽咽道。
李烨一愣,沒有想到葉婉竟然提出這樣的問題,想來是否有難言之隐。李烨扭頭看看董昌,董昌怎麽說也是董真的親人,自己就這樣答應下來,于情于理也不好說。
“李刺史,就答應弟媳的請求吧,某也是粗人,不懂什麽教育小孩的事情,李刺史能收留真兒,也是真兒的福氣”,董昌好像并不在意李烨收留董真的事情。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在古代,不能生育的家庭爲傳宗接代會收養他人的孩子,一些宦官和将領也喜愛收養義子。
與平民多因無子嗣,或希望有個子息,先抱養一個假子以圖吉利不同的是,宦官收義子是因爲不能生育,但又有财産需要傳遞,于是收養義子;将領收養義子,不少爲的是招攬人才。
但在古代,義子其實是不能随便收的。在中國曆史上有一項存在了幾千年的、對社會生活影響極大的社會制度叫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項内容是宗祧制度。宗祧即宗廟,宗祧制度是有關祭祀祖先、傳宗接代和繼承家業的制度。宗祧制度以男性爲中心,隻有男性才有資格進宗廟祭祀祖先,也隻有男性才有權利繼承家業。因此,古代無子嗣的家庭收養義子有法律條款管着,無法随心所欲。
古代的将帥大多喜歡收養義子。分析其原因不外乎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宗法社會,人和人的親密程度是靠血親或姻親維系的。在殘酷的戰場上,這種關系就更爲重要,所謂“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自己的兒子是最放心的。
唐律規定,無子的人可以在同宗之内輩份相當的人中間選擇一個男子收養。如果收養異姓男子,唐律規定要判處徒刑一年;對于提供孩子給收養人的人,笞五十下。
不過這些都不是問題,李烨才十五歲,而董真已經八歲了,收董真爲義子,好像大了些。而且董真并不是沒有家族親人,雖然董昌沒有表示反對的意見,就知道董家有什麽想法。
看着葉婉一身白色孝衣,梨花帶淚的樣子,李烨也不由得心軟,“葉嫂子,某可以收董真爲義子,但是真兒依然姓董,真兒就在某身邊撫養,等真兒長大成人後,是去是留有真兒自己決定”,李烨說道。
董家在江南勢力很大,李烨收留董真也可以聯絡兩家的感情,不讓董真跟李烨姓李,而是等到董真長大成人後,再将董真送回董家,也可以執掌父親的家業。
“真兒,還不謝謝義父”,見李烨答應下來,葉婉不甚歡喜,能讓自己的兒子跟着李烨,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其實,葉婉将董真送給李烨做義子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擔心自己的家業落入董家其他人之手。要知道,董敬一死,董家必然會接手董敬的産業,美其名曰代爲管理董家家業,自己一個女子也不好阻攔什麽。将董真送給李烨,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雖然李烨是董真的義父,再想霸占董真的家業,也要想想自己的名聲,不可能爲了這些家業毀掉自己的名聲。
葉婉看見李烨前來拜祭董敬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家業能夠保住了,立即讓人在偏屋準備香案和禮儀。
收義子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禮儀規矩,首先擇良辰吉日吉時,請族中前輩或高士及至親良朋,于祖祠觀禮見證,祖祠内,先拜過列祖列宗,上正香,三拜九叩,禮畢,而後,義子上香,續禮(即三拜九叩),義父居中而坐,義子三叩首後獻茶敬之,義父接茶稍點即畢,予義子一禮,後,義子三叩首後獻茶敬衆前賢及至親良朋,一一還禮後,即就座于酒席,而後義父攜義子逐一讓酒,一謝衆人前來祝賀。
不過現在是非常時候,能省則省,董真恭恭敬敬的給李烨叩首之後,給李烨端上香茶,然後口稱“義父”,便站到李烨的身後,就算是正式成爲李烨的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