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縣令、魯縣尉和王縣丞也上前與即墨名士一一見禮,相互之間吹噓了一番,馬上就有人請李烨與三位父母官到酒樓吃飯。國情如此,不吃就是不給面子,吃了也不一定就給你辦事,大家也就意思一下,培養一下感情千萬不要太認真,以後見面的時候說起,我們倆某某時間、什麽地方在一起喝過酒的,說起話來也融洽一些,沒有那麽生硬了。
李烨也沒有指望一頓飯能吃出什麽效果,不過通過吃飯了解一下當地的民風民俗還是不錯的選擇,便相約等李烨一行人去過縣衙就過來赴宴。李烨一行人在差役的帶領下,走進即墨縣城,即墨縣城的街道是用青石闆鋪成,馬匹走上上面發出清脆的哒哒聲,街道兩旁站立着許多看熱鬧的百姓,好奇張望。
一走進即墨縣城,迎面感受到的是一種暮氣,灰暗的建築、冷清的街道、面帶菜色的百姓,李烨沒能從城市的任何地方能夠看出這座城市的活力,更不要說朝氣向上的精神。唐代的縣衙一般都在城市的北面,即墨縣縣衙也不例外,李烨站在縣衙門口心裏無限的感慨,從這個破舊的縣衙大門就能看出以前的官員爲什麽要跑了。
既然來了再破舊的縣衙也要進,李烨邁步走進縣衙,繞過照壁,擡頭向正堂望去,正堂四周的柱子上已經挂滿了蜘蛛網,書案上落滿了灰塵。李烨和齊縣令、魯縣尉和王縣丞相視苦笑了一下,以前的官員也太懶了吧,知道李烨要來,竟然就不幹活了,這官當的真舒服啊!在赴宴前,齊縣令、魯縣尉和王縣丞要處理縣衙的事情,李烨也要安排饑民的事情。
嚴力和丁強暫時接手饑民的工作,張天成已經累的不行了,需要休息幾天。嚴力和丁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縣城裏尋找會寫字的人,然後登記城外饑民的情況,按照能力的不同把饑民進行分組,年輕力壯的男子安排去新城開荒,老人和婦女先修通即墨到新城的道路,孩子和行動不便的人暫時留在城外(能從災區走到即墨的饑民,身體素質都還不錯,體質差的已經倒在路上了)。
從饑民進入即墨縣開始,所有的饑民必須幹活才能吃上飯,李烨可不養懶人。按照勞動強度的不同,李烨劃分了三個等級,第一等開荒、修路和疏浚河道的勞力每天可以供應三頓幹飯外加少量的魚、肉,第二等爲第一等服務的人,包括婦女與老人,每天可以吃上三頓稀飯和魚,最後一等隻能保證每天二頓稀飯,所有孩子按照第一等标準供應飯菜。
李烨設置的條件很高了,都讓嚴力和丁強直翻白眼,連忙在一旁出言阻止。皇帝都不差餓兵,李烨當然不能讓這些饑民空着肚子給自己幹活,找來寫字的書生每個月給米五鬥,願意給饑民中孩子教書的每人再加三鬥米。這樣,教書的先生暫時也有了,全部歸李建管理,小蘭身體還沒有康複,暫時不能教書,留在驿站中休息。
李烨安排完事情後,去找齊縣令、魯縣尉和王縣丞打聽即墨縣的情況,三人看見李烨到來詢問即墨縣的情況,都苦笑了一下。齊縣令調取了即墨縣三年的賦稅記錄,并檢查了縣衙裏的錢糧情況,發現縣衙賬面上的錢不足百缗,糧不足三百石,用現代經濟學的話說,即墨縣已經破産,可以申請破産保護了,怪不得以前的官員跑得比兔子還快。
即墨縣面積比東海縣大五六倍,人口卻比東海縣少,排除外在的因素,還是當官的無能。擺在李烨面前的是一盤死棋,如何盤活就看李烨的本事了,李烨決定先到酒樓去會會即墨縣各界名士再說。
李烨到達酒樓的時候,酒樓裏已經坐滿即墨縣各界的名士,李烨也沒客氣直接做到主座上。和酒樓中的名士說了幾句沒有營養的話,開門見山轉入主題道:“今天感謝各位爲某和齊縣令、魯縣尉、王縣丞舉行這次接風宴,但是城外還有幾萬名饑民在等着吃飯,希望各位能伸手援手幫助城外的饑民,某代表即墨縣感謝各位”,李烨說完,向四下看了看。座位上的名士沒有想到,李烨會這麽直白的說出來,都低着頭不看李烨,氣氛一下子變得壓抑起來。
齊縣令在一旁拉了拉李烨的衣擺,暗示李烨不能這麽說,李烨已經懶得跟他們磨牙,時間不等人,早一天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李烨向嚴力揮了一下手,嚴力起身給在座的名士每人發了兩張紙,一張上面是李烨想買的材料,除了人和土地、木材,小到紙張、筆墨,大到糧食、石頭、石炭,就沒有李烨不要的。另外一張紙上寫着李烨想與名士合作的商業項目,從造紙、燒磚到開礦、造船,大大小小幾十條,每一條都是李烨深思熟慮後才決定下來的。
這些名士拿着李烨發的兩張紙反反複複的看了幾遍,愣是沒有搞清楚李烨這是要做什麽,第一張紙上的東西還好理解,畢竟李烨想救濟饑民,準備一些東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第二張紙上的内容就讓名士們有些糊塗了,難道李烨想到即墨縣做生意,這也太兒戲了吧。大唐官員不可以做生意,是盡人皆知的事情,難道李烨想違反不成,還是另外有什麽目的。
在沒有搞清楚前,名士們都閉口不言,連提問題的人都沒有,一個個如木雞般坐在那裏,心裏卻不停地思考着李烨提出來的可能性。須臾,李烨環視了一下四周問道:“不知道在坐的哪位家中印刷書籍”,李烨突然一問,不少名士都扭頭看着李烨,不知道李烨這話是什麽意思。李烨一連問了三聲都沒有回答,李烨火氣一下子就升起來了,這些名士也太不給面子了,想讓李烨一個人唱獨角戲啊!
李烨的語氣變得強硬起來:“某最後問一次,有誰在經營印刷生意,如果還不想回答的話,就是沒有人經營印刷生意了,即墨縣城裏的印刷坊以後就歸某”,李烨這是在明搶啊!名士們不是不回答嗎?那名士們是不想要了,正好全部歸李烨。聽李烨這麽講,有人就開始坐不住了,真的害怕李烨不講道理,把印刷坊搶了去。
說話間,下手一位男子戰戰兢兢的站了起來,向李烨施禮道:“某柴有澤,家中經營着一家印刷坊,不知李典軍所問何事”,這個商賈真的是怕了,萬一李烨不按規矩出牌,自己的印刷坊就保不住了。
李烨見有人站起來很高興,擡手壓了壓,意思讓柴有澤先坐下,然後問道:“柴翁,不知道印刷坊現在印書是否在使用雕版法,一張闆需要雕刻多少時間,一張雕版又可以印刷多少本書”,李烨問的問題相當專業了,就是同行之間都不會說的,李烨這樣也有些唐突了。
柴有澤見李烨問的這麽詳細也說吃了一驚,不想回答但是又怕李烨會怪罪自己,便推脫說自己并不知道,回去問問再告訴李烨。這點小心事如何可以瞞得過李烨,李烨也沒有強求,雕版印刷術始于隋唐年間,到晚唐時期不過二百多年,到了宋代畢升發明木活字和泥活字印刷也不過三四百年,應該供需的問題,雕版印刷術一直到明清以後都在一直的使用,技術已經相當的成熟。
晚唐時期,正好是雕版印刷術的發展時期,各家在雕刻的木料、油墨及技術上都是相互之間保密的,輕易不會告人。李烨在長安的時候已經了解到了,所以也不會責怪柴有澤,見柴有澤不願意說,李烨繼續說道:“根據某的了解,一塊雕版需要一個雕工半天的時間,而一塊雕版可以印刷千本的書籍,不知道某說的對否”,李烨還沒有講雕工如果雕錯報廢的問題,雕版在使用上千次以後,印刷的質量就無法保證了,必須重新雕版印刷,所以,古代書籍一直以來都是緊俏産品。
柴有澤沒有想到年紀輕輕的李烨竟然如此了解印刷行業的内幕,講的事情與自己知道的竟然分毫不差,柴有澤懷疑李烨是不是事先派人了解過自家的印刷坊,不然怎麽會這麽清楚啊!柴有澤擡起頭看着李烨,希望能從李烨的眼神尋找到蛛絲馬迹,不過讓柴有澤失望了,李烨還是一副神情自若的某樣,絲毫無法差距李烨心裏在想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