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皇帝也抵擋不住元宵夜的歡慶氣氛,會在皇城的安福門外不惜巨資搭建燈輪、燈樹、燈樓等等各種新花樣、各種新型花燈的設計更是巧奪天工,精美絕倫。宮中再選出許多歌女,頭戴花冠、身披霞披,在燈樓上載歌載舞,好不熱鬧。這些歌女所穿衣服價值錢三百缗,整個元宵慶典的奢華程度就不難想像了。
盛唐詩人蘇味道有首《正月十五夜》的詩,被喻爲元宵節詩的“絕唱”: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随馬去,明月逐人來。遊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上的花燈不僅在制作上推陳出新,而且燈下的歌舞表演百戲也是讓人目不暇接。成千上萬的宮女及民間藝人在輝煌如晝的燈光下載歌載舞,這些歌舞叫“行歌”,有的稱“踏歌”,反正是歌舞喧天,熱鬧異常。
在這個盛大節日裏,有兩種活動是最受人們注目的,一是“王主之家,馬上作樂,以相誇競”。那些親王、公主之家成群結隊的出遊,馬身上載着樂隊,一邊遊行,一邊彈拉歌唱,而且還互相攀比,競出新奇,極大地增加了節日的熱鬧氣氛;二是文士吟詩賦詠,數百人都參與了這次詩歌比賽,他們每人都賦詩一首,一争高下,極大地提高了這個節日的文化品位。
民間在元宵盛行“牽鈎”之戲。牽鈎即拔河。有記載唐代拔河盛況:“兩鈎齊挽,大中立大旗爲界,震鼓叫噪,使相牽引,以卻者爲輸,名曰拔河”,也是現代拔河的古代翻版。
每年的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未婚男女接着賞花燈的時候,可以給自己物色對象,所以元宵節期間,也是男男女女們、才子佳人相會的時刻。所以每年長安的科舉考試結束以後,不管是考中還是沒考中,都要等到元宵節以後才離開長安城,沒準科舉沒有考上,可以抱得美女歸。
李烨和李忠士、李勇士騎着馬,往回趕。一路趕來,越靠近長安城,路上的車馬人流漸漸的增多,行走的速度漸漸的慢了下來,快進入啓夏門的時候,根本已經沒有辦法騎行,隻好牽着馬慢慢的随着人流往前走。
這些人流都是從長安附近趕來的,晚上到長安城觀看燈火。李烨行進在人流中,眼睛向四下張望,不爲别的就覺得好奇,你說唐人怎麽就這麽喜歡元宵節呢?個個都是盛裝出行,還沒有到晚上看燈展就已經擠成這樣了,那到了晚上擠得還不像打包的金針菇一樣啊!
穿過啓夏門,走上朱雀東街,朱雀東街寬百步,走在上面沒有了剛才的擁擠,但也隻能騎馬慢步而行。前面一輛馬車擋在路上,車夫下車檢查車轅,好像是車轅被什麽卡住了,無法動彈。李烨提馬準備馬車邊上穿過,繼續前行。“前面可是李典軍”,馬車中傳來一個耳熟的女子聲音。
李烨扭頭往馬車裏看,這時馬車的窗簾被一支柔荑般的玉手掀開,露出一張顧盼流轉的臉龐,原來是劉娥。從上次一别已經多日未見,原以爲劉娥是生李烨的氣了,現在看來并非如此。
李烨停下馬,挽馬靠近馬車,說道:“原來是劉娘子,可是來看燈展的,爲何停住在此處”。
“奴家的馬車車轅卡住了,李典軍可願意幫忙”,劉娥說着用一雙明亮的杏眼看着李烨,有些懇求的味道挺不好意思的,畢竟才見了兩次面,就讓李烨幫忙有些難爲人。
李烨到沒有覺得什麽難爲人的,助人爲快樂之本,當然李烨也就動動嘴,李忠士、李勇士兩人動手,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與美女聊聊天看看風景,時間過的就是快。須臾,夜幕慢慢的降臨下來,劉娥的馬車還沒有修好了,李烨有些着急了,府上的人見自己這麽晚沒有回去會不會着急。總是在這裏等着也不是事情,與劉娥一商量還是帶劉娥先回府,馬車慢慢修,修好到李府彙合。
劉娥坐在馬上、李烨牽着馬,一起動身回李府。“你挑着擔,我牽着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李烨一邊牽着馬,一邊哼着小曲,想想給美女牽馬墜蹬,不失一件美事。
“嗬、嗬、嗬”,劉娥聽着李烨哼的小曲,感覺挺有意思,捂着嘴笑出聲來:“李典軍,唱的真好聽,這是什麽曲子,奴怎麽沒有聽過啊”,劉娥當然沒有聽過,這是《西遊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李烨也是情不自禁的就唱出來了。
李烨問劉娥喜歡聽嗎?劉娥點點頭,喜歡聽李烨就繼續給劉娥唱,劉娥就不停的笑,引起不少路人側目觀望。李烨唱的更起勁,劉娥笑的也越來越開心,不知不覺中,便回到了李府。
走進李府,發現李府上上下下冷冷清清的,除了看門人和趙管家,阖府的人都出去看燈了。回來的時間因爲被劉娥耽擱了,怎麽就沒有人留下來等李烨呢?做人真失敗啊。難道大家都沒有吃飯就上街看花燈了嗎?李烨的肚子現在已經餓的咕咕叫,想找一些吃的再上街看花燈,劉娥一聽,原來李烨回府是想找吃的,笑的前仰後合,搞的李烨莫名其妙。
原來,元宵節期間,長安城家家戶戶都提前去看花燈,餓了就在街上買一些吃的填一下肚子,一路走一路吃,根本就不在家中用膳。像李烨這個土老冒怎麽能懂這些道理,李烨感覺自己怎麽就像一個吃貨似的,連忙岔開話題免得讓自己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