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後來經過這一年多的思考,張野倒是覺得這似乎并不是什麽問題。現在他有海軍艦隊,雖然無法跟英國這種海上大國直接對抗,但是跟日本打一打還是沒問題的。
況且日本現在萬噸級的戰列艦數量也不多,真要是打起來的話,複漢軍這邊也未必會吃虧,反倒是日本人得小心一點了。
英國人那邊雖然很麻煩,但大不了避其鋒芒,英國人的海軍來了,咱就先撤退,等他們的海軍走了,咱再去收拾他的陸軍。
如果英國陸軍一直要靠海軍保護的話,那麽對于張野來說損失并不大,隻不過是一個城市而已。隻要他們想往外擴張,就必須要跟複漢軍陸軍直接對話。這是誰都不可避免的問題。
而且以複漢軍目前的造兵能力,其實最多也就隻有一年的陣痛期而已,隻要熬過了這一年,接下來将會進入快速發展期,任何人在陸地上都别想占到什麽便宜。
武器方面,張野更是通過田夏禮,悄悄的在美國購買了一套設備制造機器,而且也雇傭了大量的美國工人,目前平均每兩個月就能制造出一套完整的生産線。到目前爲止,沂蒙山的生産基地每個月的生産能力,甚至可以滿足兩個複漢軍的需求,更是在這一年半的時間内。囤積了大量的彈藥。
否則的話。張野哪來的底氣?手裏有槍。有彈藥,招兵對于現在來說,那是最沒技術含量的活。隻要放出去消息,隻要複漢軍本身能夠消化的了,一次性招個一二百萬都不是什麽問題。
畢竟現在的清朝實在是太窮了,或者說百姓實在是太窮了。一日三餐那簡直就是奢侈至極的生活,一日兩餐在很多人看來那都算是好日子了,而且還不算吃飽。
到了部隊。不僅一日三餐,而且每月還有軍饷可以拿,可謂一人當兵,全家吃飽。似乎當兵,已經成爲了當下清朝百姓唯一的出路。
而徐世昌那邊也反映了一些情況,不少山東本地人都多次到政府去詢問什麽時候征兵。因爲之前的種種原因,他們并沒有趕上征兵,當他們趕到征兵點的時候,部隊已經不收人了,所以隻能無限期的等待。
山東的人口雖然沒有河南、四川這兩個省份那麽多。但也絕對不少。隻是在山東一地,招個五十萬精銳士兵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畢竟有上千萬的人口基數在那放着。
當張野将這些問題逐一擺在桌面上之後,在放大鏡的作用下,逐一的分析了這些問題。到最後總結出了一個結果,就目前手中的這點兵力,統一華夏足夠了。
清軍的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隻要張野推翻清廷,一些封疆大吏肯定會直接投降,畢竟連朝廷都抵抗不住,他們這些地方又怎麽會抗的住?
所以,張野再一次的改變了自己的藍圖。盡快拿下清廷,然後進入第一個五年計劃。而第一個五年規劃也很簡單,張野對此的要求也并不高。
第一年放任不管,隻要是投降的地方,仍舊由他們擔任原職,軍政府這邊隻派過去一組代表進行摸底。除此之外,第一年結束的時候,各部隊要在駐紮地所在的省份内招募夠二十萬新兵,并且完成新兵訓練。
因爲沒有戰事,所以這個根本不成問題,平均每一名士兵負責十個新兵半年的訓練,任務也不算重,一年到頭他們也隻不過訓練二十人而已。
第二年開始,因爲有了足夠的兵力,張野就打算對各地的官府進行改組,之前有惡迹的官員一律問責,徹底改組官府,進行與山東地區體制統一化。
與此同時,每一個省份必須要建立一個工業基地,類似于台兒莊工業園區的性質。具體的行業,則根據當地的條件來确定。
剩下的幾年便是分地,修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的時候,各省地區與地區之間必須要有一條新修的主路。工業園區要落成,并且展開生産,具有一定的生産能力。
除此之外,張野還會在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去收複那些之前可能會獨立出去的地區。甚至可以說,隻要能夠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張野就已經具備了強國的實力。隻要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除了在海面上可能還不如英國之外,其他的各方面都要完勝英國。
張野隻能告訴徐世昌,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爲他看透了一些事情。而不會告訴他,這麽做是爲了後面的一戰做準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一戰爆發的時候,正好是第三個五年計劃的末期,而到那時候,張野也有能力在國際上跟那些大腕們掰掰手。
将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整的告訴徐世昌,徐世昌在一旁聽的暗暗點頭。至此,他也沒有再說什麽勸阻的話,因爲他已經知道了,張野之所以這麽做,是已經有了具體的打算的。
雖然還有一定的風險,但隻要成功了,那麽給他們帶來的回報将會很豐厚。
“我這邊盡力,你這麽搞,倒是給我來個措手不及,這邊政府剛剛穩定下來,這還沒坐穩呢就又要拆散了。”
徐世昌無奈的說着,但話語中卻透漏着支持張野的意思。
1900年六月初,新兵已經來到部隊近兩個月的時間了,雖然還有一些隔閡,但問題已經不算太大,隻需要經過一場戰争,這種隔閡将會徹底消失,部隊也會越來越默契。
六月十一日,英國海軍中将率領一萬餘聯軍部隊從天津租界出發,打算直奔京城。但是卻在天津遭到了袁世凱新軍的頑強阻擊。
一萬餘聯軍部隊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回至天津租界内等待援軍。其實所謂的損失慘重,也不過是死了幾百人,受傷了近千人而已。袁世凱那邊單單是陣亡就有近千人,受傷的更是數不勝數。
而曆史也早就發生了轉變,原本天津是沒有袁世凱的新軍的,更沒有五萬多新軍。而聯軍本來也隻有兩千多人,但是現在,卻變成了一萬多人。
其中,日本人最是興奮,直接派出了四千多人的部隊參與進來,俄國人也同樣派出了三千多人,德國有一千多人,還是從山東各地調過來的部隊。除此之外,英國本土士兵隻有二百多人,有近千印度阿三,所以算在一起,英軍一共有一千多人。剩餘的國家則是幾百,幾十的兵力。
這一次他們之所以派兵過來,也就是露個臉,給清帝國施壓而已,真讓他們派大部隊過來,他們也沒這個能力。
六月十八日,日本再次從本土直接增兵五千人,似乎是拼死也要跟清廷杠上了。因爲之前在山東的失敗,讓日本這兩年來的發展陷入了困境,所以這一次日本人必須要拿到一些地方,以此來支持日本國内的資源需求。
六月二十五日,三千俄軍乘船直接渡過日本海,在天津登陸,而與此同時,五千阿三部隊也從印度被調往天津。至此,天津租界内已經囤積了兩萬四千多聯軍士兵。
而袁世凱這邊也是感到壓力大增,不斷的跟光緒求援。但得到的回複卻是暫無兵可援,希望袁世凱能在堅持一下,朝廷正在想辦法。不過光緒卻批準袁世凱可以動用一切力量阻擊援軍,也就是說,隻要是戰鬥需要,他可以押着普通百姓去當炮灰。
這除了看到光緒抵抗的決心之外,也更深層次的看到了光緒的無奈。舉國上下,數十萬部隊,但卻沒一個能用的。五萬新軍在天津雖然能夠抵擋一時,但卻撐不了多久。
六月二十八日,經過三天的休整,聯軍再次發起了攻擊。而這一次,袁世凱的新軍可就沒那麽好的運氣了。
因爲部隊缺乏戰鬥的經驗,加上聯軍炮火有那麽猛,自身的彈藥也不是很足。所以一時間傷亡劇增,即便是以少打多的聯軍,一時間也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七月二日,經過了幾天的激戰,袁世凱的五萬新軍已經折損過半,而聯軍的損失卻可以忽略不計,因爲戰死的不是阿三就是日軍,又或者是俄軍。
“老大,到底上不上啊?我看袁世凱快頂不住了,要是讓聯軍沖過去的話,咱們就隻能在屁股後面追了。”李三才站在一輛裝甲車身邊,摩掌擦拳,滿臉焦急的問着。
“再等等,現在還不是上的時候。”張野隻是看着裝甲車,并沒有着急,很是淡定的回答着李三才的話。
一個旅的部隊已經悄悄的跑到了前面,并且藏了起來,隻要戰場局勢發生了變化,他們便可立即沖上去拖住聯軍,等到援軍抵達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但是在此之前,張野卻希望袁世凱能把聯軍給引出來,至少要讓他們離開艦炮的射程之外,同時還希望可以大量的消耗袁世凱的實力,争取可以一起将他們全部給收拾掉。
所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時機還是要把握好的。(未完待續。。)
ps: 感謝中華虎贲軍同學的月票支持!感謝青鳥軒居士同學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