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連趕好幾天的路,此時又受到驚吓,早已身心俱疲,張天沒再布置額外的任務,今夜且好好休息,明早就要開始幹重體力活了。
“枭,魚鈎是你在保管吧?”
“是!”
“都拿來給我吧,還剩下多少線繩?”
“多着呢!自從有了紡輪之後,繩子多到用不完!”
枭從背簍裏取出魚鈎和線繩,笑嘻嘻問:“要做釣竿了嗎?”
他一下精神了。
張天卻搖搖頭:“不做釣竿。”
“那你這是在做什麽?”
“制作釣繩,長釣繩。”
枭看見天接連不斷地将一條條繩子打結,早已超過尋常釣繩的長度,但他卻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直到繩子延長至二三十米,張天将骨制釣鈎以間隔兩米的距離分别系在長釣繩上,一條繩子系上七八個釣竿,像是一根藤上結了七個瓜的葫蘆藤。
枭驚奇不已:“這種繩子也可以釣魚嗎?要怎麽釣?”
張天笑道:“這種釣魚方法叫延繩釣,使用的時候挂上魚餌,将釣繩一端系在堤壩上,另一端系上石頭沉到水底。和用釣竿釣魚的原理是一樣的,魚兒隻要吃了餌就會被鈎住,好處在于不需要人盯守,隔一陣子起繩查看就行。”
延繩釣的效率相比垂釣肯定要差些,但可以節省下大量的人力和制作釣竿的時間成本,魚鈎和繩子都是現成的,他隻是物盡其用罷了,能多捕一條魚是一條。
制作簡單,枭看一遍就會了。
剩下的魚鈎還可以做兩條釣繩,兩人各負責一條,做完後才睡覺。
等到天亮之後,衆人才看清巫師大人的“傑作”。
相當大一塊焦土,遠比他們想象中的大!幾乎看不到盡頭!
衆人心驚肉跳,有谷部落的族人倒是司空見慣,甚至覺得還不夠大,按照以往的産量,想靠種植谷物養活近四百号人,應該再多開拓些耕地才是。
張天朗聲道:“荒蕪隻是暫時,等冷天過去,我們将用我們的雙手讓大地恢複生機,在以後的每一個冷天來臨之前,這片土地會給我們帶來豐盛的食物!”
天空祭司之言必不會錯。
衆人定了定心神,吃過早飯,便兵分兩路,女人跟着林郁去附近的山林裏熟悉環境,順便采集食物,張天帶男人們去湖邊捕撈水産。
留在營地裏的人也有任務。
“還記得陶器是用什麽做的嗎?”張天問這群半大的小孩。
“我知道!我知道!”
“用的是黏土!”
孩子們争相搶答。
“很好,你們的任務是把黏土挖回來,越多越好!注意安全!”
張天倒是不擔心,這附近即便有四足捕食者,也已被昨晚的大火吓跑了,營地裏隻留守十來個年齡較大的獵人,足夠了。
衆人沿小南河溯遊而上,抵達那片他們平生僅見的大湖,也都如前幾天的谷一般驚得大呼小叫。
如今的谷是見過世面的人了,很淡定地告訴其他人:“這叫水鏡湖!”
自然也是林郁給命的名。
枭二話不說,立刻撒網捕魚,虎頭等箭術高超的弓箭手迫不及待地張弓搭箭,射殺數量驚人的鳥群,其他獵人沿着濕軟的灘岸上“趕湖”,撿拾蝦蟹蚌螺。
張天先布置好延繩釣,然後叫來衆人,帶他們到另一處河道。
這處河道位于水鏡湖西部,林郁稱之爲“湖西河”。
相比小南河,湖西河要淺得多,湖水從散落的孤丘間漫過,水深堪堪沒過小腿。
枭向河畔人學習使用漁網的技巧時,其他人也沒有閑着,他們學會了如何長矛捕魚。
那時候張天正跟猴群厮混,無緣親眼見識他們的本領,水平怎麽樣不好說。
獵人們倒是個個都聲稱“矛無虛發”,鬼知道有多少吹噓的成分!
是騾子是馬,是時候拉出來遛遛了。
張天指了指腳邊的石頭說,吩咐說:“弄一些石頭過來,和這塊差不多大就行。”
衆人找來石頭,跟随天空祭司進入河中。
“把石頭壘起來,像這樣,石頭之間留出縫隙,讓河水通過,但不要留得太大,确保魚兒無法通過。”
張天一邊說一邊演示。
衆人有樣學樣,不多時,便用石頭攔河築起一道石堰。
無需解釋,這道石堰的功能一目了然,河水自石頭縫裏溜走,順流而下的魚兒卻被攔截下來,既無法通過,又難以逆流遊回去,于是困在此處,進退維谷,任人宰割。
張天顯然低估了水鏡湖的資源豐度。
這條河流淌至今,從未有人用這種方法捕過魚,石堰搭起來沒多會兒,便攔截下數不清的大小魚兒,密密麻麻,後到的魚不知此路不通,使勁往前擠,先到的魚想逆流回溯,卻被同伴堵死了退路,連轉身都困難。
魚兒們擠作一團,已經不知所措,銀白色的鱗片不斷翻騰着。
一些具備強壯尾鳍的大魚尚可以奮力躍過石堰,逃出生天,那些相對弱小的魚就沒有這麽幸運了。
獵人們見狀,頓時大笑不止,紛紛扔掉手中的矛,這麽多的魚哪裏還用得着長矛!直接掏出魚簍收割,一舀一魚簍,簡直不要太輕松!
魚兒源源不斷湧來,收割了一茬,又來一茬,仿佛無窮無盡……成群的魚兒同樣引來貪食的鷗鹭,獵人們守魚待鳥,隻等不知死活的鷗鹭靠近,立刻挽弓射殺。
僅一上午的時間,他們帶來的魚簍便已裝得滿滿當當!
衆人笑得合不攏嘴,沒想到這麽簡單就獲得了這麽多食物!
谷望着壯麗的水鏡湖,抱着沉甸甸的魚簍,感受着魚兒奮力掙紮的力道,隻覺得無比暢快,胸中湧上一股想要大聲呼喊、抒發情感的沖動,于是便喊了出來:“啊!桃源!”
放在以往,男人們一定捧腹大笑,但此時此刻,所有人都感同身受。
這一刻,他們終于見識到幾分巫師大人口中桃源的模樣。
魚簍已經裝滿,隻能先回去卸貨,且讓魚兒緩口氣,一會兒再來割韭菜。
張天回到水鏡湖,在湖邊撒網捕魚的枭和虎爪同樣收獲頗豐,魚簍早已裝滿,岸上還扔着許多。
張天查看延繩釣的效果,三條釣繩,二十二個魚鈎,一上午釣到十六條魚,盡管都隻是些巴掌大的小魚,也非常不錯了。
他挂上魚餌,重新下繩。
……
日落時分,外出漁獵和采集的勞動者乘着晚霞滿載而歸。
男人們歡快地清點魚獲,除了水産品,還有不少鷗鹭,今天一天收獲的肉食,起碼可以滿足所有人十天的需求!
天空祭司說,這裏的冷天不像北方那樣寒冷和漫長,他們儲備一到兩個月的食物就足夠了。
按照今天的趨勢,隻需再忙活個六七天!
這可比狩獵猛犸象輕松多了!
營地裏響起陣陣喜慶的歌聲,經過一個冬天的熏陶,男人們的歌聲終于不再是鬼哭狼嚎,雖然絕對算不上好聽,但至少有一點調子了。
男人們如此興奮,除了因爲大豐收,還因爲女人們的收獲遠不如他們。去年此時,他們進山狩獵幾乎顆粒無收,害得族人忍饑挨餓,很羞愧也很沒面子,如今可算是揚眉吐氣了!
想到這,衆人不禁慶幸自己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踏上了這條遷徙之路,盡管旅途十分艱辛,一些族人因此而喪命,但結果無疑是好的。
假使現在還留在曾經的洞穴裏,一定也會像去年那般食不果腹,不,隻會比去年更糟!
女人們今天是集體行動,主要在熟悉附近的環境,收獲不如男人們多很正常。
紫煙和狼孩都是頭一回幹這種事,前者是大祭司,自幼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必爲食物操心,後者被狼群養大,平時以捕獵爲生,幾乎沒吃過肉以外的東西,采集什麽的跟她沾不上邊。
但主人們都傾巢而出了,就連一把年紀的阿巴也跟着男人們捕魚去了,紫煙豈坐得住?
于是她拉上狼孩同往,兩人已經掌握一些北方語,基本的溝通無礙,今天跟着林郁學了不少知識,她對植物的了解就連從小長在森林裏的狼孩也自愧不如,深感敬服。
飯後,女人們開始制作過冬的幹糧,男人們開始打磨建屋的工具。
建造房屋最重要的兩種工具:用于砍伐竹子的斧頭和用來挖地的鏟子。
他們從湖邊歸來時,也順便帶回來一些合适的石料,女人們也從山裏撿回來不少石頭,不管現在用不用得上,屯着總沒錯。
虎爪撿回來一塊砺石,拿來磨他的砍刀,過幾天進山裏砍竹子,這把砍刀無疑是主力輸出。
這不是他第一次磨刀,由于頻繁使用,刀刃損耗得很快。
損耗更嚴重的是锉刀,三把锉刀表面的刀齒和條紋幾乎都快磨平了,握把的膠皮早已秃噜,距離報廢指日可待。
剪刀和兩把菜刀也不遑多讓,隻有工兵鏟的狀況稍微好些,但是幾天後也将迎來一場硬仗。
“天哥!快來看我們運回來的黏土!”
孩子們争相向張天邀功。
看得出來,孩子們花了很大的力氣,弄回來的黏土堆得像小山一樣高。
張天撫摸着孩子們的頭發,不吝表揚之詞。
“我們要制作陶器嗎?”
“沒錯!”
出發時隻攜帶了小型的陶器,路上送出去不少,又耗損掉一些,所剩已經不多。
陶器遲早要燒,既然如此,不如盡早燒出來,早用早享受。
等安頓下來後,他打算把陶窯升級成豎穴窯,更大的窯室,更好的密閉條件,更高的爐溫,以後不管是燒制陶器還是燒磚瓦蓋新房,都方便。
但現在,還是用老方法造簡易的升焰窯,圖個簡單。
一回生二回熟,有上次的經驗,這次更加熟練。張天指揮一群童子軍,花了三個晚上的時間,搭起六座陶窯,每個部落一座,每座陶窯的容積都在一立方米左右。
第四天白天開燒第一爐,之後的幾天,鍋碗瓢盆、罐壺甕鼎等陶器相繼出爐。
看着精美的陶器被批量生産出來,短短幾天的時間便完成了山上部落的石匠一輩子都難以完成的任務,烏鴉、紫煙等幾人都看傻眼了,這堪稱神迹的一幕令他們充滿敬畏。
狼孩尤其震驚,餐具、廚具之類的概念她剛接觸不久,這些東西用起來很方便,她已經習慣使用它們,隻是制造的過程完全超乎她的認知。
火焰和泥融合在一起變成了石頭!這群人竟然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
智慧的力量往往比超自然力量更令人折服。
狼孩頭一回生出“人類可真是厲害”的念頭,盡管不願承認,但她心裏清楚,狼群永遠不可能做到這種事。
事實證明,湖裏的水産固然豐富,卻并非無窮無盡,接連兩天的大豐收後,魚獲逐日減少,獵人們最終花了十天的時間才捕齊足夠過冬的肉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盡管儲備食物比預計的多花了些時間,但在這期間男人們也都打磨好了各自的工具,幹起活來必定事半功倍。
這時,山裏的林木開始大面積變黃,帶着些許寒意的秋風拂過,片片葉落,滿地黃花。
最近溫度降得厲害,特别是夜裏,還好在河畔部落時補充了大量獸皮,可以抵禦一陣子。
頂多再過一個月就不夠看了。
想在這麽短時間内建造出既舒适又美觀的房屋,純屬天方夜譚。
張天的想法,怎麽簡單怎麽來,功能性不作考慮,隻保留庇護所最基本的功能:遮風、擋雨、保暖。
房屋應盡可能建得大一些,因爲體積越大,體表面積之比越小,換句話說,蓋一座五十平的房屋消耗的竹子,遠比蓋五座十平的房屋消耗的竹子少。
這可以有效減少砍伐和運輸竹子的工作量。
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大,要考慮到房屋的結構和承重。
他思索再三,決定折中一下,蓋到二十平左右,每座竹屋住十個人,也就是說,一共要蓋三十八座。
大緻算了下需要多少竹子,粗細長短都要考慮,留出餘量,甯多勿少。
第十一天早上,張天率領摩拳擦掌的男人們奔山上竹林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