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四年一屆麽,和奧運會一樣。”
李逸聽郝力保說起奧林匹克烹饪大賽,頓時就猜到了什麽,笑問:“怎麽?你打算參加嗎?”
世界奧林匹克烹饪大賽是得國烹饪協會主辦的一場世界級的烹饪技能大賽。
從上世紀中葉開始創辦以來,已經有來自幾十個國家的上百支隊伍,将近2000名廚師參賽了。
就影響力而言,它的确堪稱烹饪界的奧林匹克,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烹饪賽事。
“不是我打算,是要求我們參賽。”
郝力保說着,就将情況解釋了一遍。
原來,中餐雖然是世界最豐富的菜系,但迄今爲止,卻隻參加過兩次世界奧林匹克烹饪大賽。
這個賽事不接受私人報名,隻接受以國家團隊形式報名的隊伍。
但這賽事沒多少獎金,而且也不是國家政府組織的正式賽事,所以華夏商務部前後隻在88年和96年組織過兩次代表隊前去得國參加了這個賽事。
兩次參賽,華夏代表隊拿到了七枚個人金牌,但在團體賽上,卻隻拿到了一枚銅牌。
再加上國内沒什麽關注,之後商務部就沒再組織過代表隊參賽了。
但随着國家的發展,國力的上升,華夏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文化傳播也越來越受到國家重視。
而飲食文化作爲最容易走出國門,最容易被不同背景的人所接受的文化,是最容易形成傳播熱潮的。
于是,今年商務部再一次組織了代表隊,打算前去參加這屆奧林匹克烹饪大賽。
郝力保就被選爲了這次代表隊的負責人,而且還接到了任務,務必要在比賽上獲得好成績,爲國争光。
可他沒想到,臨近比賽,他卻摔傷了胳膊,不光耽誤了工作,連參加烹饪大賽的計劃也受到了影響。
傷筋動骨一百天,沒有幾個月的修養,他是沒辦法再動炒鍋了。
但大賽在即,他要是歇菜,那比賽就沒法參加了。
所以,他叫李逸過來救場,不光是救今天的場,主要救的是這次大賽的場。
得知了具體情況後,李逸頓時犯了難。
這一屆的大賽舉辦時間是十月底,但那會兒正是剛開學不久,專業課進入正式授課的初期,李逸正是忙的時候。
但這樣一個和各國頂尖烹饪高手同台競技的大賽,對李逸還是蠻有吸引力的。
從拍攝《舌尖》以來,李逸随同攝制組走遍了大江南北,也見到了各地不同的飲食文化,了解到了一些少見的特色食材和調味料,汲取了許多細節性的烹饪技巧。
這些細小的提升雖然對他整體廚藝水平沒有顯著的提升,但積少成多之下,也讓他如今的廚藝水平有了一定的改變。
就像是一塊千錘百煉的好鐵,又經過了一番淬火,變得愈發堅韌。
李逸能感覺到,自己對于廚藝的理解,比一年前要更深了,在做菜的時候,也更加的遊刃有餘。
但對于自己具體水平如何,他卻沒有一個清晰的判斷。
如果能和大賽上各國頂尖烹饪高手切磋一番,李逸也可以對自己的廚藝水平有一個大概的判斷。
因此,在考慮一番後,李逸問:“賽前培訓是從幾月份開始?”
“這個月開始在全國選拔,選拔結束,下個月就開始培訓。”
郝力保解釋:“這次咱們會組三個隊,一個國家代表隊,一個青年廚師隊,還有個人賽項目的參賽團隊。
我是打算從下周開始,從各個地區在京城的辦事處後廚挑人,内部先選一批人出來,再從這些人裏挑。
你要是沒時間,第一輪的選拔我可以先幫你把關,等到第二輪的時候伱再來評判一下,最後定奪。”
這正合李逸的意,他聞言點了點頭:“也好,我最近特别忙,得先把手頭的事兒忙完,不然後面耽誤學生。
不過培訓期間我會盡量抽時間出來的,争取全程盯下來。”
聽他這麽說,郝力保大喜:“這麽說,你願意參加咯?”
“當然願意。”
李逸笑道:“這是爲國争光的好事兒,義不容辭啊!”
“哈哈!太好了!”
郝力保哈哈笑道:“有你在,咱們的團體賽就有希望了。”
即便是沒受傷,他也是打算推薦李逸帶隊參加奧林匹克烹饪大賽的。
從參加了上一季《中餐廳》之後,他就已經意識到,李逸的廚藝已經超過他了。
他已經幾十歲了,哪怕有心想要繼續學習,也已經後繼乏力了。
但李逸還年輕,他還有着大把的時間去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将烹饪技藝拓展到所有人都沒有觸及過的領域。
事實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就在今天,趕來救場的李逸制作了一道道的菜品。
這些都是他的拿手菜,但在試菜的時候,他卻發現,李逸對每道菜都進行了細微的調整,将每道菜都改得更加完美了。
另外,李逸還做了幾道新菜,比如最後做的那道【黑金蒜香牛柳】,就是一道結合了中餐炒菜和西餐醬料,又融合了地域調味特色的菜品。
李逸用了魯省黑蒜和黑胡椒一起制作醬料,又用粵式炸金蒜米來豐富香氣,最終搭配出的獨特蒜香,就連郝力保都是第一次品到,一口就記在了腦子裏,回味無窮。
這種菜,就是最适合參加奧林匹克烹饪大賽的。
這項比賽的項目和形式都是以西餐爲主的,雖然比較局限,但也更有挑戰性。
能夠在這樣的比賽上脫穎而出,獲得一緻好評,也能爲中餐推廣探明方向,爲未來征服全世界人的味蕾積攢經驗。
這是一項重任,也是一份期許,郝力保認爲,沒人比李逸更有這個資格。
在答應了郝力保後,李逸就回家準備了。
在利用時間加速日夜不停的忙了半個月,李逸總算把專業資料都備齊了。
而郝力保那邊也已經結束了第一輪的選拔,選出了三十六位頂級廚師,進入了第二輪的選拔。
這三十六位大廚都是各個省駐京辦事處的餐飲負責人,也是各省餐飲界數得上名号的人物。
而這,還沒算以個人身份參賽的個人廚師和青年廚師隊伍。
李逸抵達第二輪選拔現場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個上百人的參賽現場。
看着近百個竈台上火焰升騰,他差點就以爲自己回到了禦膳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