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軌和定閑、定靜回到白雲庵後,鄭軌率先閉關修煉,定閑師太則和定逸師太、定靜師太一同參研本派失傳的上乘劍法,将那些招式進行整理複原。
等到鄭軌出關後,得知三位師姐已經整理複原了失傳劍法,并且準備于半年後的盂蘭盆會上對門下弟子進行大比大較,挑選武功最高的弟子進行傳授。
鄭軌頓時一陣欣喜,他在看到石壁劍法時就發覺圖形上的招式并不連貫,顯然是十大魔教長老憑借着自己的記憶,隻把厲害的招式進行破解,然後刻在石壁上。
如果不将石壁劍法進行系統的複原,也就不能将這些失傳武功完整的傳播記錄,最多不過是殘缺的厲害招式,反而更容易被有心人針對破招。
鄭軌對恒山武學的見解遠不如三位師姐,她們三人浸淫恒山劍法已有近三十年,合力之下不過半個月就把石刻中記錄的失傳劍法完全補足複原,這種系統完整的劍法自然遠勝那些雜亂的招式了。
鄭軌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自然是馬上就能得到這份勞動成果和智慧結晶,而集合了恒山派數代前輩掌門智慧的結晶也将能省去自己數年的苦功,隻怕最多四五年,自己就能把這些武功盡數練成,單純劍法跻身江湖一流也不是問題了。
面帶欣喜,鄭軌就直接趕往後院庵主精舍,不等進門就聽到定閑師太的聲音傳出:“定性師弟來了?快快看看我們整理好的三套劍法。”
鄭軌哈哈一笑就推門而入,定閑三人端坐在三個蒲團之上,三人圍坐,中間的竹席上放着三個冊子,一旁則是已經幹涸的筆墨。
鄭軌也不客氣,當即拿起一個蒲團坐在定逸和定靜中間,伸手拿起冊子。
三個冊子封皮上寫着娟秀的小楷,鄭軌認得是定閑師太的字迹,一本寫着“通玄劍法”,一本寫着“受劫劍法”,最後一本最薄,似乎隻有四五頁,封皮上則寫着“反手舍身劍”。
定閑師太緩緩說道:“通玄劍法是本門第四代祖師從一個隐士道人處學得的劍法,後來加以改變,以本門心法禦使的高明劍法……
受劫劍法是一百年前三位長老前輩苦修三十年所創,這個反手舍身劍則是咱們曉風祖師當年所傳,招式最少,但是變化無窮,威力巨大……”
鄭軌聽着介紹,腦中則迅速地過着自己記下的石壁石刻,對号入座後果然又有不同的感悟。
“魔教十大長老刻在石壁上的招式不全,我們又憑借本門心法和各自的感悟補齊缺漏的招式,總算是将這三套劍法重見天日了。”
定閑師太神色稍顯疲憊,但是眼中卻精光連閃,語氣輕松欣喜。
鄭軌知道半個月來三位師姐都沒有休息好,更是爲了補足三套劍法耗費心力,忙寬慰了幾聲,說道:“三位師姐不妨先去休息,這三套劍法我先自己揣摩,等到明日咱們再一同研修。”
定靜師太點點頭,道:“小師弟修煉的也是本門心法,縱使沒有咱們指點也不至于練岔,掌門師妹,那就如此吧?”
定閑師太點點頭,定靜師太和定逸師太當先告罪離去。
定閑師太見鄭軌揣起三個冊子也要離開,忙說道:“師弟不必急,你這次幫咱們找回了失傳的三套劍法,更難得的是讓我們也掌握了破招之法,未來門下弟子即便碰到高手也能有所提防,實是大功一件。
我本想過兩年等你真氣充盈後再傳授你‘綿裏藏針訣’,可是你這個大功不能不獎賞,正好明日咱們一同閉關參研三套劍法,我今日就把綿裏藏針訣一同傳授你吧。”
綿裏藏針訣是恒山派最高深的内功心法,與恒山心法、恒山劍法都是一脈相承,隻是比起恒山心法更加的繁瑣複雜,修煉時所需要搬運真氣的經脈也多了整個奇經八脈。
正是因爲修煉綿裏藏針訣需要修煉到一定境界的恒山心法爲基礎,所以目前恒山派除了“三定”以外,再無一人得以傳授此功。
鄭軌的内功修爲其實也不過是與儀和、儀清相差仿佛,但是因爲他最得定閑信任,加上身份不同,又立下了大功,所以定閑師太還是決定提前将“綿裏藏針訣”傳授給他了。
鄭軌自然是滿心歡喜,師姐弟兩人口傳心授片刻後,鄭軌就把三十六句的心法記下了,然後在定閑師太的指引下搬運了一個周天。
等到鄭軌睜開雙眼,定閑師太就微笑道:“不錯,雖說你有四個經脈沒有貫通,行氣遲緩沉澀,但是終究沒有走岔氣,足見你根基穩固,師弟,以後你就按照心法行氣,本門心法上下貫通,先搬運恒山心法,而後加入綿裏藏針訣的後續變化,半年之内就可功力大增了……”
聽了定閑師太的囑咐後,鄭軌沉聲應諾,而後就退回自己的廂房繼續修煉内功。
鄭軌修煉内功時總是記不得時間,入定兩次後便覺得腹中饑餓,看窗外一片大亮便心知隻怕已經是第二天上午了。
推門出去果然就看到一個食盒,打開就看到了三個饅頭和一疊醬菜、一盆清粥。
等鄭軌吃了早飯,正準備再練練通玄劍法,定閑師太已經派弟子前來想邀了。
鄭軌急忙掩門前去,到了後院精舍,儀和與儀清正帶着幾名年長一些的弟子站在門外候着。
屋内定靜師太和定逸師太都到了,定閑師太手中念珠不住地轉動,擡眼吩咐道:“此時山上冰雪未化,我等出關前白雲庵和無色庵不必開門,兩庵事務暫由儀和與儀清主持。”
儀和與儀清跪地叩首應諾,定逸師太問道:“懸空寺收拾好了嗎?我們四人此次要在懸空寺閉關月餘,你們須得事事用心。”
儀和身材高大,聲音也略顯粗壯,她回道:“師父,懸空寺最爲偏僻,我們費了兩日功夫已經收拾妥當了,也留了兩個師妹常住伺候,您和師伯、師叔可以移步前去了。”
定閑師太點點頭,道:“那咱們這便前去吧。”
不一時鄭軌跟着三位師姐就離了白雲庵,從磁窯口側登上翠屏山,見飛閣二座,聳立峰頂,宛似仙人樓閣,在雲端若隐若現,峰下峭壁如鏡,奇景非凡。
懸空寺共有樓閣二座,皆高三層,淩虛數十丈,相距數十步,二樓之間,聯以飛橋,四人進了懸空寺,兩個尼姑正在灑掃。
她們見了定閑和鄭軌忙躬身施禮,鄭軌認得這兩人是定靜的弟子,問道:“閉關之所準備妥帖了?”
兩尼答應着就側身引着四人到了一個半是山洞,半是客房的所在,其内有蒲團四個,清水、幹糧等物品,客房之外則是茅房等。
定閑師太滿意的點點頭,兩個弟子就躬身退了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