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立刻反應過來了,這必然是阿三昆侖奴,這也算是吐蕃的傳統,打頭陣當炮灰都是附庸軍上,正牌吐蕃軍在後面,不會輕易上陣,這便是百萬人吐蕃能和四千萬人大唐延綿戰争百年的真正的原因,死道友,不死貧道。
以至于當年能和隋軍一較高下的吐谷渾人,被吐蕃人折騰得幾乎要亡國滅種了。
當然,吐蕃不養閑人,也不用考慮防禦唐軍,天然的高原就是最好防禦工事,唐軍根本上不去,就算上去也無法久呆。
所以吐蕃軍中出現阿三,隻說明一件事,吐蕃要發動對唐軍的反擊了。
想到這,李邺連忙問道:“我們最前線的軍隊在哪裏?”
辛雲京向前一指,“一直走,再走百裏就看到了!”
唐軍大營就是之前吐蕃人的軍營,被唐軍擴大了,駐軍三千人,這裏海拔比較低,隻有三千米左右,湖泊雖然是鹽湖,但有淡水注入,軍營就緊靠一條小河,有糧食儲存,還有軍隊的羊群,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軍營内有一眼溫泉,可以常年供應士兵熱水。
所以吐蕃軍和唐軍都把軍營選擇在這裏,遠處是皚皚雪山,過了雪山,海拔一下子就到五六千米了。
李邺來到軍營,首先享受了軍營的特色,渾身放松泡在滾熱的溫泉内,痛快洗了一個溫泉浴,又吃了午飯,這才召集将領議事。
李邺在桌上鋪開地圖,指着南面數百裏外的一座軍營标識道:“這座軍營我們斥候能去嗎?”
這時,辛雲京有點擔憂道:“殿下說的吐蕃出兵是大規模反擊,還是騷擾性的出擊?”
辛雲京當即道:“卑職立刻将軍隊彙集起來!”
“目前有兩萬石存糧,七萬隻羊。”
“卑職遵令!”王富齡果斷答應道。
李邺點點頭,又問辛雲京道:“赤嶺以南有多少軍隊?”
李邺緩緩道:“之前辛将軍告訴我,吐蕃巡哨中出現了昆侖奴,我就能推斷,吐蕃軍很快會和我們開戰,而且會是偷襲我們,現在已經是三月下旬,高原冰雪也基本上融解了,我懷疑吐蕃軍會在這幾天對軍營進行偷襲,軍營一定要做好夜間防範,士兵睡覺不能脫衣,兵器随時在身邊,要加強巡哨和崗哨。”
辛雲京在一旁苦笑道:“殿下,雖然我們和吐谷渾人和解,但還遠遠沒有達到這種信任度,軍隊中暫時沒有吐谷渾人,”
李邺笑了笑,沒想到辛雲京比他還性急,他沒有直接答複,而是問王富齡道:“鹽湖軍營有多少糧食?”
李邺搖搖頭,“應該介于兩者之間,吐蕃軍會一個個把我們在赤嶺以南的軍營拔掉,所以這時候兵力分散不是好事。”
鷹揚郎将王富齡搖搖頭道:“回禀殿下,我們隻知道那邊有座軍營,但我們斥候去不了,太高了,來回要二十天,我們沒有一個士兵能平安回來。”
“九千人,分布在九曲、鹽湖、西海三座軍營,各三千人,殿下是想把他們集中在鹽湖軍營嗎?”
“吐谷渾人也不行?”李邺追問道。
李邺搖搖頭,“這裏距離高原太近,吐蕃軍進退容易,把軍隊集中在西海軍營,然後把大軍調集在赤嶺山口,九曲和赤嶺山口駐軍要立刻行動!”
辛雲京當即躬身道:“卑職即刻派人傳令!”
王富齡遲疑一下,“請問殿下,卑職也是要立刻撤退去西海嗎?”
李邺平靜問道:“那你打算怎麽搬運糧食?”
辛雲京這才明白殿下詢問糧食存量的意思,是啊!三千人怎麽運走兩萬石糧食?
他的目光也向王富齡望去,王富齡頓時滿臉通紅,他壓根就沒有考慮糧食,在他看來,帶不走毀掉就是了。
他低頭小聲道:“卑職也帶不走兩萬石糧食,原本是想一把火把它燒掉。”
李邺點點頭,王富齡至少沒想過把糧食拱手送給吐蕃人。
他又問辛雲京道:“糧食是怎麽運過來的?”
“回禀殿下,用大牛車,一車可拉五十石,四百輛牛車就可以拉完了。”
“最近的牛車在哪裏?”
“西海軍營就有,我現在派人送信,要十天左右才能到這裏。”
李邺想了想又指地圖上的吐蕃軍營道:“從吐蕃軍營到這裏需要多少時間?”
“回禀殿下,吐蕃軍都是步行,大概要十幾天。”
李邺心中有數了,他微微笑道:“那我就多住幾天,試試阿三軍的偷襲如何?”
辛雲京和王富齡面面相觑,阿三軍是什麽意思?
辛雲京立刻頒布了十幾道命令,派送信兵疾速趕去各地送信,他陪同李邺來鹽湖軍營,身邊帶了一千精銳騎兵,加上李邺自己一千親衛騎兵,以及鹽湖軍營駐軍,整個軍營目前有五千唐軍,而且都是騎兵。
當天晚上,唐軍殺羊烤肉,五千士兵都放開肚子,痛痛快快大吃一頓。
第二天,唐軍斥候果然發現了異常,對方竟然派出了三支遊哨,每支約二十人左右,從三個方向監視唐軍大營,這就是吐蕃軍隊要出動的先兆信号。
與此同時,李邺派出的斥候也終于在五十裏外的雪山腳下發現了集結完畢的敵軍,大約有一萬餘人,而且都是李邺期待的阿三軍。
大家都不知道殿下爲什麽把這支昆倫奴軍隊叫做阿三軍,但既然主公這樣稱呼,大家都跟着這樣稱呼,至少比昆侖奴軍更順口一點。
斥候立刻趕回軍營禀報他們的發現,黃昏時分,一支斥候迂回趕回了軍營,在對方探子眼中,他們是從北面過來的。
李邺站在高塔上用千裏眼眺望遠方的草原,夕陽灑在草原上,将草原染上了一層金色,他看到三支敵軍巡哨,也隐隐看見二十裏隐隐出沒的敵軍人群,在地毯般的草原上,一群群小黑點還是太顯眼了,才能被千裏眼輕易捕捉到。
辛雲京也看到了,他滿臉驚訝,又有幾分得意,愛撫摸着手中的小牛皮千裏眼,吐蕃軍在二十裏外集結等候,他們也知道唐軍看不到他們,确實,憑肉眼看不到吐蕃軍,但唐軍将領手中有了千裏眼,那就不一樣了。
千裏眼确實颠覆了傳統慣例,可惜吐蕃軍并不知道這一點。
最後一絲晚霞消失,夜幕悄然降臨,草原上的氣溫驟然間變得寒冷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