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新政之初,财政緊迫的狀況非常明顯。東北雖有大量的土地,但是卻缺乏必要的人口來開墾。此時農業耕作還處在近乎原始的肩挑手扛(這種狀況在正史上60年後改革開放好久時仍然在中國遍地出現),短期内個人也沒有能力開墾如此之多的土地。生産力的低下束縛着農業的發展,而農業正是張漢卿賴以爲工業輸送營養的基本要素。
搞工業,需要錢,錢開始隻能從作爲第一産業的農業中來;農業要想大發展,生産效率要提升,需要機器等工業的成果,仿佛陷入一個死循環。張漢卿不是搞經濟的專家,但是經濟學的理論他明白,這一點要比東北許多财經界的高手們還懂得多。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錢最終還是得從農業中來。
其實東北在全國來講并不算窮,這裏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的黑土地,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地表江河縱橫,地下水量可觀,大氣降水充盈,極爲适宜農業發展。工業上,因爲日、俄先後侵入,并将這裏作爲其原料的采集地,帶動了采礦業、煉鐵業及相關産業的出現,相比較而言,在工業方面,除得賴于沿海的地理優勢的天津、上海、廣州、青島等城市外,當時全國還沒有比東北工業更“出色”的----雖然東北也隻有算是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工業。
東北的人民窮,東北的地主、商人們可不窮。本來齊齊哈爾是黑龍江的省會,但是在俄國建成北滿鐵路後,哈爾濱的區位優勢不久就顯現出來,最終替代齊齊哈爾成爲黑省的新省會。夜幕下的哈爾濱燈火輝煌,這裏陸續建成遠東最大的大豆交易市場、東北糧食集散基地,中國北方重要的貿易中心,本是一個小水港的哈爾濱一躍成爲遠東最大城市。在俄國發生革命後,許多不滿于蘇維埃政權的舊俄貴族攜家帶口移居中國。因着這個因素,張漢卿決定首先發揮哈爾濱的獨特作用,吸納外資。他于新政開始後的一個月内一口氣頒布了幾個法案,極大地改善了資金不足的問題。
《東北移民法案》規定了外國非農業人口(主要是指白俄移居者)需向東北自治政府繳納數額不等的移民費用,以成爲中國的公民。此移民費用還可以用投資的辦法代替(數額在一定程度的投資則免交費用)。這其中,有專業特長的人員可免交費用并在政府安排的各個機構任職,如數學、物理、化學、機械、電子、模具、航海、造船、機車等等行業,爲東北工業發展提供了免費的人才。
根據爲解決地多人少的狀況而制定的《東北移民法案》,政府爲從關内和朝鮮邊民的進入大開綠燈。由于關内連年内戰,以及聽聞東北有地可種的吸引,赤貧的中國人口從華北大量湧向關外,1919年1月,全東北人口(僅關外三省) 2622萬,到年底猛增到2783萬人,1920年底更達到3097萬人,此一趨勢明顯加快。
感謝上帝!張漢卿雖然不是忠誠的基督教徒,卻忍不住對風調雨順的氣候大加感激,因爲1918年又是個豐收年。随着又一個豐收年,東北聯省自治政府所據的東北三省年産大豆200萬噸,小麥160萬噸,稻子56萬噸,小米80萬噸,高粱640萬噸,玉米400萬噸,雜糧豆類(大豆除外)48萬噸,棉花24萬噸,煙草13萬噸。存欄牲畜包括馬320萬匹,牛240萬頭,羊2400萬頭,豬3200萬頭。全地區年産糧食約1600萬噸左右。政府統計局的信息顯示,截止12月底,全地區可耕地面積爲4000萬頃(40億畝),其中已耕地1250萬傾。森林面積爲1億7000萬頃。東北已是不亞于江南的“北方糧倉”(曆史以來本就如此)。
借着農業稅及餘糧的出售利潤,僅在農業一項上,自治政府将近獲得4。5億元的收入,這是集中了幾乎全東北的赢餘,遠超同期除關外的中央總收入!于是張漢卿所構想的工業突破拉開帷幕。
首先一件事是拖拉機的制造----這可是所有工業建設的首選。有了它,使一個農業人口可以耕種更多土地成爲可能。東北遠還有比現在已開墾土地2倍餘的廣闊大地可供發展,想一想那是一筆多大的财富!而且拖拉機的制造在今天看來并沒有多大的難度,當時的條件也使它的大規模使用成爲可能。
自古以來,有很多人試圖以機械力代替人力和畜力進行耕作。但直到19世紀歐洲進入蒸汽機時代後,才使動力型農業機械的誕生成爲可能。19世紀30年代,已有人開始研究用蒸汽車輛牽引農機具進行田間作業。但當時所能造出的蒸汽機牽引車輛(即蒸汽拖拉機的前身)猶如一個水火車頭,它即使不陷在田裏,也會把土壓得很實,根本無法耕種。1851年,英國的法拉斯和史密斯首次用蒸汽機實現了農田機械耕作。有人把這看作是農業機械化的開端,但當時他們的辦法是把蒸汽機安放在田頭,用鋼絲繩遠遠地牽引在田裏翻耕的犁铧。後來随着蒸汽機制造技術的進步,出現了小型化的蒸汽發動機,把它安裝在車輛底盤上驅動車輪行駛,使它能夠從地頭開進田地裏直接牽引農機具,這才誕生了拖拉機,法國的阿拉巴爾特和美國伊利諾斯州的ramp;#8226;camp;#8226;帕爾文分别在1856年和1873年發明了最早的蒸汽動力拖拉機。當時的拖拉機與早期的蒸汽機汽車很相似,但馬力更大,行駛速度較慢。
最初的拖拉機笨重而昂貴,使用不便,往往需數人操作,适用于在廣闊原野上耕作,一般個體農民難以負擔,1889年,美國芝加哥的查達發動機公司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汽油内燃機農用拖拉機----“巴加”号拖拉機。由于内燃機比較輕便,易于操作,而且工作效率高,故它的出現爲拖拉機的推廣應用打下了基礎。20世紀初,瑞典、德國、匈牙利和英國等國幾乎同時制造出以柴油内燃機爲動力的拖拉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于戰争的原因,勞動力不足和農産品價格上漲,促進了農田拖拉機的發展。
1910—1920年間,以蒸汽機和以内燃機爲動力的拖拉機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争,後者顯示了更大的優越性,逐漸淘汰了前者。今天的拖拉機都使用柴油内燃機。
張漢卿是中國最早排除這種争論的第一人,他在仿造第一輛拖拉機時就以預言家的口氣斬釘截鐵地說,将來使用柴油機是拖拉機的發展趨勢,所以生産出中國第一台國産柴油機的薛廣森被重金請到東北,成爲後來各型柴油機研究的鼻祖和集大成者。
薛廣森,清同治四年(1865年)出生于順德龍江。17 歲去香港在船廠做工,學成一手出色的機械技術。薛氏借爲停泊珠江的英國油輪“青龍号”檢修機械的機會,設法将船上的柴油機全面拆卸,繪出圖紙,測得數據,經過反複試驗改進,在1915年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台國産柴油機,不久就成批投産,引起國外工業界人士的驚異。
在薛廣森的帶領下,奉天第一柴油機廠順利建廠,很快地,一批有40馬力的拖拉機頭順利出廠,經測試運行穩定,性能優異。爲拖拉機的批量生産立了頭功。
拖拉機分爲輪式和履帶式兩種。最早的拖拉機使用的是鐵輪,不僅笨重、容易陷車,而且經常會壓傷植物的根。在輪式拖拉機的發展上,最初人們是将鋼制的車輪加寬,加大着地面積,減少壓強,但效果并不好,後來又想出了在鋼輪外加一層橡膠保護層的辦法,汽車輪胎誕生後,人們先後給拖拉機使用了實心和充氣胎。但汽車輪胎并不完全适用于拖拉機,一是汽車輪胎的溝紋過于淺細。二是人們發現拖拉機在輪胎氣不足時反而比氣很足時的軟地行駛性能更好。
這一問題困擾着業界多年,還是張漢卿“首先提出”用一種大尺寸的高花紋低壓充氣橡膠輪胎----它本要到1932年才被美國的菲爾斯當輪胎和橡膠公司生産出。後來的評價是它極大提高了輪式拖拉機的行駛和牽引性能,算得上是第一種真正适用于農用拖拉機輪胎。
因爲輪胎不是東北目前的工業能力所能制造,于是發明可拆卸的充氣橡膠輪胎的法國米許林(現譯米奇林)公司在東北自治政府的重金下以其汽車輪胎技術建造了奉天第一輪胎廠,專門生産張漢卿所提出的高花紡低壓充氣橡膠輪胎,以作爲拖拉機輪胎的配套工廠。
法國的安德烈amp;#8226;米許林和愛德華amp;#8226;米許林兩兄弟的米許林公司在1892年發明了一種可以拆卸的汽車充氣橡膠輪胎後,這一發明影響了整個世界。過去隻有專門修理工才能處理的爆胎事故,現在一般人一刻鍾就可以修理好了。不過在當時,專爲拖拉機制造的橡膠輪胎尚在摸索中,世界上沒有一個企業或個人敢于對這種未知的理論作耗資巨大的實踐。但是張漢卿卻信心飽滿地表示這樣的輪胎是能夠給拖拉機的發展提供合适的支架的,并允諾立即給予初期不少于500萬元的投資----要知道這時候的自治政府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500萬元在當時的法國也不是一個小數字,懷着對新技術的熱愛,愛德華amp;#8226;米許林親自指導了奉天第一輪胎廠的建設,并成功造出第一批這樣的輪胎,張漢卿親自取名爲“漢”牌。其一這是強調中國人在工業社會裏第一項偉大的發明,其二也許便是取自張漢卿的“漢”字,當然這是後人研究這個時代曆史時的猜測而已。
早在蒸汽汽車誕生後不久的19世紀30年代,就有人設想給汽車輪子套裝木頭和橡膠制作的 “履帶”,讓沉重的蒸汽汽車能在松軟的土地上行走,但是早期的履帶性能和使用效果并不好,直到1901年美國的倫巴德在研制林業用牽引車輛時,才發明出第一條實用效果較好的履帶。3年後,加利福尼亞的工程師霍爾特應用倫巴德的發明,設計制造了“7”型蒸汽拖拉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台履帶式拖拉機。1904年11月24日,這台拖拉機進行了首次試驗,後來又投入批量生産。1906年,霍爾特創辦的拖拉機制造公司又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以汽油内燃機爲動力的履帶式拖拉機,這種拖拉機翌年開始批量生産,是當時最成功的拖拉機,并成爲數年後英國研制世界上第一種坦克時所參考的樣車。
考慮到東北的地形,履帶式與輪式拖拉機均得到充分發展。這是因爲除了農忙時分,拖拉機可以取代牲畜,成爲農場的主要動力,在平時,可以作爲民間機械化運輸的重要替代。
拖拉機的成功使用,使東北成爲中國第一個農業向着機械化邁進的地區,有了它,東北拓荒的進度越來越快,也使得幾年後的“北大荒”建設成爲可能,作爲近代史上上工業發展的一部分,中國的拖拉機産業第一次沒有落後在外國人後面。比較國外,到本世紀40年代末,在北美,西歐和澳大利亞等地才進行大規模使用;此後,拖拉機又在東歐、亞洲、南美和非洲得到的推廣使用,中國東北提前了二十年得到重視,不能不說是一場規模不小的革命。
不單單拖拉機的制造,爲之配套的輪胎、發動機、齒輪、軸承、橡膠等技術也得到相應的提升,這些都爲東北工業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長遠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就是在短期内,它也使東北的糧食産量逐年增加,有力地保障了工業化所需要的資金。在1919年初,奉系政府财政赢餘即達到1億5千萬(銀)元,實現了空前的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