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無需多做叙述,但這是張漢卿最熟悉的一段近代史了----這有益于穿越前從小學到大學階段無休止的政治教育的結果。據他所知,蘇俄在此後經曆了第一個艱苦的階段,也是第一次大饑荒: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沙俄政府崩潰,布爾什維克成立蘇維埃政府,和德國停戰。1918年3月6日,蘇德簽訂《布雷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此舉激怒了蘇聯國内和國外各種反對布爾什維克的勢力。溫斯頓amp;#8226;丘吉爾就曾經說必須把布爾什維克“扼殺在搖籃裏”。于是,沙俄舊勢力、不滿于蘇維埃政權的反對者(白軍)和境外的幹涉軍一起動手,産生了在史上稱之爲蘇聯國内戰争或稱對蘇幹涉戰争的三年(餘戰延伸了2年)内戰,在蘇聯也被稱爲“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戰和武裝幹涉”。
1918年3月15日,在倫敦召開的協約國總理和外長聯席會議通過了關于“對俄國東部聯合進行幹涉”的決議。5月底,由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俘組成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在協約國策劃下打響了反對蘇維埃共和國的内戰第一槍。該軍迅速由2萬人擴充到6萬餘人,并支持東部各地的反革命勢力,成立了一批反革命政府,建立了一批反革命武裝。與此同時,在德國扶植下的舊俄将軍克拉斯諾夫、阿列克謝耶夫、鄧尼金等人,也在俄國南方糾集反革命武裝,伺機向頓河、庫班、高加索進犯,到1918年夏,蘇維埃共和國已面臨四面包圍的嚴峻局面:外國武裝幹涉者和俄國反革命武裝,先後占領了烏克蘭、伏爾加河流域一部、高加索、中亞、烏拉爾、西伯利亞和遠東等大片地區,幾乎相當于蘇維埃共和國四分之三的國土,形成了東、南、北方以及高加索等數條戰線,綿延1萬多公裏。此時,全線白軍總共約有70餘萬人,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處在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中的蘇維埃共和國面臨着極大困難:與南方産糧區的聯系被切斷;工業陷入崩潰;反對糧食壟斷政策的富農分子不斷暴動,饑荒蔓延,人民忍饑挨餓。
俄國在此前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連續七年陷于戰亂。在此七年期間,兩千萬人死亡,還有三十萬人投降到波蘭。其中内戰時期,一千五百萬人死亡,包括至少一百萬的紅軍和五十萬以上的白軍。國家經濟幾乎崩潰,再加上1920年和1921年的旱災更是雪上加霜。疾病也橫行,僅1920年就有三百萬人死于斑疹傷寒。更有數百萬的平民死于雙方的互相屠殺。在此期間有一百萬人逃離俄國,到遠東或者波羅的海諸國,他們被稱爲白俄,其中又有不少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人士。在戰争結束的時候,由于連年戰亂,工業産量隻有1913年的七分之一,農業隻有三分之一。
新舊勢力對抗,蘇俄國家實力削弱,俄國在中國的舊有力量得到一次清洗的機會,尤其是主權象征、經濟與軍事價值碩大的中東路極有機會不費吹灰之力便唾手可得。但在正史上,因爲種種原因,并不順利。
中東路是沙俄侵略中國東北的具體産物。俄國自迫使晚清政府割讓遠東後,又将黑手伸向了東北,而日本自甲午海戰一舉擊敗中國這千年以來的亞洲老大,吞并朝鮮以後,也盯上了東北這塊肥肉。兩國争端,便有曆史上有名爲争奪中國旅順港的“日俄戰争”。這場在中國領土上的狗咬狗之争,晚清政府竟然恬不知恥地宣布“中立”!
日俄戰争後,日本雖然獲勝,但純屬僥幸----俄國的戰敗,除海軍指揮的巨大失誤外,陸軍無法得到有效的後勤補給是重要原因之一,因爲其時俄國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尚未竣工。即使在東北的巨大失利,死而不僵的俄國仍然是新進強國日本所不能強持的。慘勝的日本舉全國之力,幾近破産邊緣,終于擊敗了北極熊,卻得不到俄國的任何賠償。無可奈何之下,勉強通過了兩國共管中國東北的協議,即曆史上臭名昭著的《樸茨茅斯條約》。根據條約,俄國将關東州及長春至旅順口的鐵路(後改名爲南滿鐵路)以及相應的一切特權轉交給了日本,長春爲日俄雙方勢力分界點。
俄國依舊擁有黑龍江的勢力範圍,和中國“共管”長春至哈爾濱以及滿洲裏至綏芬河的鐵路,即北滿鐵路,亦稱中東鐵路。在《中東鐵路條約》和《樸茨茅斯和約附約》中約定,俄國在鐵路沿線,隻能設警而不能駐兵,“爲保護鐵路起見,(日俄)兩國對于滿洲鐵路,每啓羅米突(kilometer,即公裏),得置完備兵二十五名”。在歐戰後,駐哈爾濱的3萬兵、守備中東路的6萬兵大半調赴歐洲,留下的分爲新舊兩黨,沖突頗烈。哈爾濱總領事兼中東路督辦霍爾哇拖系舊黨首領,爲新黨所反對,幾于不能維持秩序。
正史上民國政府倒是在民國七年初即迫令俄兵解除武裝,使得中東鐵路的護路權,始行收回。但是不久後幹涉軍(英、法、美、日,中國----竟然還有中國!)共同出兵西伯利亞時,曾借口軍事運輸上的關系,由中、俄、英、法、意、美、日,各派代表一名,在海參崴組織委員會,以共同管理西伯利亞及中東鐵路。當時段祺瑞任總理,與日本簽署有《軍事協定》,即《共同防敵公文》、《共同防敵協約》、《海軍共同防敵協定》,無端讓日本卷了進來,痛失好局。
當時美國代表也贊同共管中東路,其理由是:“中國管理能力不充足;而中東路爲世界交通孔道,不能聽憑中國處置。且自共管以來,協約國對于該路,投資已多。”----其實該路完全爲中俄兩國合辦的事業。之後,在中國政府的照會下,日、美等有關系各國都照會民國政府,仍提出華府會議議決的兩條,說願意和中國共同處置。
而俄國又聲言并無将中東鐵路交還中國的意思。在蘇俄紅軍勝利擊潰了領土上的所有反對勢力的軍隊後,至蘇聯的成立,這以後,蘇聯力量越來越強大,原本對華的種種繡球已無意義,對中東路之要求反趨強烈,度過難關後的蘇聯重又繼續控制中東路。
正史上也是原先的少帥突發奇想,在東北易幟後不久即與蘇軍起沖突,結果慘敗而歸,史稱“中東路事件”。然後因爲九一八,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一直到正史上的日寇投降後、新中國成立,中東路及其附屬資源才交到中國政府手裏。
其時中國力量還很弱,弱得雖然張漢卿知道将來的發展,卻無能左右俄國後來的局勢。但是有一點可以做的,便是充分利用蘇俄困難的階段,實現中國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