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格努斯到底和科特說了什麽,或者說,這對君臣究竟是如何的交了心,外人并不得而知。人們隻看見,雖然隻是短短的一瞬間,但是卻足以讓看見的人銘記一生,大概一輩子都沒法忘記——奧德加掀開馬格努斯的營帳的那一刻,馬格努斯與科特……大被同眠,抵足而睡。
天可憐見,這在馬格努斯看來隻是正常的籠絡人心的手段。你看劉皇叔,人家就是靠着和兩個結拜兄弟‘食則同器,寝則同床’,結果至始至終,不管劉皇叔是衰落還是富貴,關羽和張飛都一直對他不離不棄。
而馬格努斯,他也隻是單純的想要學習一下皇叔的手段;中華上下五千年,再沒有人能像皇叔這樣‘哭出來的天下’,單單隻是這一點,皇叔籠絡人心的手段就值得古往今來所有胸懷大志的統治者好好研究研究。
但是,在外人看來,這又有所不同。
這是‘好男風’,而且沒什麽不好意思承認的。
因爲在中世紀,好男風并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相反,這是一種……風雅?
就好像是法王路易七世一樣,據說路易就有着好幾個男性情人,其他的貴族,按照爵位的高低排列,或多或少的也總會有一兩個;而在那些修道院裏,高戴着冠冕身着華袍的神父主教,猥亵男童更是公開的秘密。
有一個笑話是這樣說的:
村子裏有一個姑娘被強女幹了,警察逮捕了神父,在村民前出示證據,說這件事是神父做的,村民們聽了都出離的憤怒了:“這件事怎麽可能是神父做的呢?我們都知道,神父隻強女幹男的啊!”
……
大概是黑的有點狠了。
不過,這卻也從側面證明了,‘好男風’曾經一度在歐羅巴盛行到何種程度,甚至是到了危急存亡的地步——大家都去搞基,就沒人來繁衍後代了。
所以說,後來的那些殘酷的宗教迫害,在法國,教會不燒女巫改燒同性戀,在英國,即使隻是扮演同性戀的演員也會被強制執行死刑,在德國,任何有同性戀傾向的人都會被閹割……雖說未免有些矯枉過正,卻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的。
話題轉回馬格努斯與科特這邊,人們總是隻相信他們親眼所見的事物,從不去辨認其真假,那些關于名人的流言八卦更是他們的最愛。還不到一個小時,馬格努斯好男風的傳聞就如同火箭一般飛速流傳擴散,而且至少繁衍出了三個版本,全軍的士兵,即使是知道最少的都能描述的繪聲繪色,就跟着他真正看到過一樣。
這樣的情況,就算是馬格努斯再巧舌如簧,也是百口莫辯,徒費力氣罷了。
況且,凡事也不能隻看表面,被誤會成同性戀,固然對馬格努斯的威望是個極大的打擊(真的有打擊嗎?),但是卻也讓人相信,馬格努斯與科特,是真的同心同體,密不可分——至少在他們的‘親密關系’結束之前,如膠似漆,密不可分。
這裏順嘴再多說一句,實際上,男性君主以及他手下的男性大臣通過搞基來提升感情,這在古代是屢見不鮮的事情,其性質就和現在領導帶着下屬去唱ktv差不多,最顯著的例子就是rb的那些戰國大名。
君不見,甲斐武田家,其家臣團,例如武田四名臣之類,根本就是武田信玄的基友團。除了山本勘助等少數幾個面目醜陋之人,基本上都跟好男風的主君武田信玄有過一腿,而在這個龐大的同性戀關系網内部,還因爲争風吃醋而鬧出過不少笑話。
在整個rb戰國的曆史之中,唯一有明确記載,始終不曾搞基的諸侯主君,似乎就隻有‘猴子’秀吉了。而他的家臣還對此意見很大,抱怨說主公不懂風雅,不肯跟他們一起滾榻榻米交流感情……
——按照某位rb腐女史學家的說法,豐臣家之所以二代而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豐臣秀吉不喜歡搞基,也不組織家臣們一起搞基的緣故。這樣一來,豐臣家内部就沒有建立起一個同性戀關系網,從而導緻豐臣家長期矛盾重重無法緩解,缺乏凝聚力,再加上根基不紮實,所以秀吉一死就徹底崩盤了。
……
……
……
我覺得這個話題還是就此打住,再多說下去,讀者就該對作者的性取向産生懷疑了。
總之,馬格努斯好男風的傳言出來之後,士兵暫且不提,他手下的各個大臣将領,對他的态度又有了不同的變化。
例如說奧德加,他就變得十分暴躁憤怒,再例如說阿方斯,這個馬格努斯培養出來,打算在未來接奧德加班的家夥,眼睛都在放着光,就差沒沖上來主動獻身了。
惡~
馬格努斯猛的打了一個寒顫,同時心裏打定主意,用阿方斯可以,但是一定要和他保持距離。
此外,最顯著的變化就是那些還忠誠于科特的老臣,從前他們看馬格努斯的目光還帶有三分疑慮三分顧及,今天就熱情的不知道跟什麽似的。
多少,也算是有些安慰吧。
馬格努斯也就隻能這麽苦中作樂了。
實際上,他這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馬格努斯有什麽損失嗎?
不,他根本就沒有任何損失,正相反,他得到的好處多到無法估量。
隻挑最簡單的一點來說,那些原本都是效忠于科特的老臣,現在看在科特的關系上也能忠誠于他,這樣一來,原本最困擾馬格努斯的兩個難題:根基不穩以及缺乏足夠數量的,有經驗的官員,頓時就迎刃而解了。
我這話說的是有些難聽,但這卻是毫無保留的事實,不論如何,馬格努斯始終是一個外來者,說的再清楚些,是一個入侵者,而且還是一個素以嗜殺聞名,隻是最近名聲才較有改善的入侵者。
倘若馬格努斯的地位真的有那麽穩固,換句話說,穩如泰山,那他怎麽可能還會爲科特的事而憂心,之所以會爲了科特而憂心,不就正是他心虛的表現嗎!
而好處的第二點,就是科特。
古語有雲,君賢臣明,上下一心,國之将興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假如一個國家裏面,君王賢惠而臣子清明,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的向着同一個目标前進,那這個國家離崛起也就不遠了。
馬格努斯自己是不是‘賢’,這個他沒法評價,也不能評價,但是對于科特,一個‘明’的評價應當是不錯的。
而科特的野心,也要配的上他的才能。
當時,科特就是這樣說服馬格努斯的:
“在歐羅巴這片無垠的土地上,有着十幾位的國王,六十幾位的公爵,三百多位的伯爵,男爵騎士等等更是數不勝數,與此相比,一個邊陲苦寒之地的,不起眼的野蠻人伯爵又能算的上是什麽呢?閣下,一隻已經見識過天空是多麽廣闊的雄鷹,是無法再回到它那狹小的巢穴當中的。”
“可是你并不是雄鷹。”
馬格努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這一點。
雄鷹在歐洲是有着特殊含義的。
簡單來說,雄鷹代表羅馬,而羅馬代表帝國。
想要宣稱自己是雄鷹的人,他的身後最少也得有一個大國的實力和體量支撐着,否則隻不過是徒增笑柄,爲人不恥罷了。
而科特毫不猶豫的承認了。
“是的,我怎麽能與雄鷹相比呢?我不過是附着在它身上的一粒沙子,隻是因爲僥幸,所以才能和雄鷹一同俯瞰大地。但是,請您仔細想一想,飛翔于九天之上的鷹,又要如何,才能使身上粘上卑賤塵土的沙子呢?”
然後,不等馬格努斯思考,科特就已經揭示了答案。
“自然是在雄鷹還幼小的時候就附着在它身上的。對于那些像我這樣,想要遨遊天空、俯瞰大地的沙子來說,這便是唯一的機會,爲此我可以付出任何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