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間草廬。
幾張樸實的案桌。
諸葛亮便打開了一卷書,一邊看,一邊吃早食。
黃月英便在旁邊看着,想起這位在上了年紀後,胃口不太好的事兒,又看着這人吃飯都這麽不專心,道, “兄長先食早食才是,書可以慢慢看,它也不會跑。”
諸葛亮一噎,随即無奈搖頭,“也好。”
于是放下書卷,認認真真的吃起早飯來。
黃月英這才滿意點點頭。
穿越寶典第八條:身體, 才是革命的本錢。
諸葛亮和司馬懿鬥,最後虧在哪兒?還不是虧在身體上。所以, 這個缺點得從年輕的時候給他改了才行。
諸葛亮見得黃月英的模樣, 内心失笑,這小家夥,倒是管得不少,隻是,内心卻也湧過幾許暖流。
已經有很久很久,沒人這般與他說過話了。
待得将早食吃完,諸葛亮便自顧收拾了碗筷,而後拿到後廚一并洗了,黃月英也覺得很自然……在後世,男人幹家務的還少?
待得諸葛亮收拾好,兩人便又去了書房内。
把這堆竹簡也一道搬了過去。
“亮原以爲, 阿楚會在今日歸襄陽呢。”
“本是這般打算的,但與兄長相談甚歡, 兄長昨夜又爲阿楚謀劃,總覺……與兄長是相見恨晚。”
“哈哈哈,亮,亦是這般想法。”
“是以,今日便再帶幾卷書,想要讨教一二。”
“哦?”諸葛亮略挑了挑眉頭,讨教一二啊,想起剛剛看的乃是《孟子》,心下似有所覺。
“阿楚想要問些什麽?”
“天下之事。”
“亮不過一布衣爾,如何知之?”諸葛亮笑。
“兄長謙虛了……”黃月英翻了個白眼,咋滴,怕她是上門踢館嗎?
“好了好了,不逗阿楚了。”諸葛亮坐案桌前,拿起一卷書,“阿楚今日所帶,皆爲《孟子》,何解?”
“有惑,願兄長解之。”
“嗯。”
“《書》曾言,民惟邦本,本固則邦甯。前漢二百年而遭王莽之亂,計其殘夷滅亡之數,又複倍乎秦項矣。後漢近二百年又遭宦官、董卓之亂,呂及今曰,諸侯割據,名都空而不居、百裏絕而無民者, 不可勝數。”
黃月英感歎,先是說了《尚書》之中的一句話,民衆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牢固了國家也就安甯了。而後又說了漢朝這四百年來的大變故,到了現在,許多地方空着沒有人居住,甚至一百裏内沒有百姓,這樣的情況數不勝數。
諸葛亮點頭,“嗯。”
“是天子不知民惟邦本,或是諸侯不知民爲邦本?何以相争?”而後,黃月英提了問題。
“非是不知,實是不能。”諸葛亮不假思索的答,“天子受欺,何見其威?諸侯相争,是爲權、名、利此三者也。民雖爲邦本,卻弱而小,溫飽尚且困難,何況刀兵?”
“孟子曾言,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諸侯難道不習經義?不尊孔孟嗎?”黃月英又問。
諸葛亮默了默,内心感歎,若人人都能尊孔孟,天下何至于此?但是……這樣的道理,阿楚不會不知道啊。
“經義、孔孟,于某些人而言,比不得名利權柄。”諸葛亮随即認真的看着眼前之人,“阿楚難道不知?”
“阿楚知曉,正因知曉,所以不解。”
“知曉而不解?”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于阿楚,亦是如此。”
黃月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再者,大漢以孝治天下,以君子之德行而舉才。
便是董卓年輕時亦好打抱不平,有君子之風,方才征爲羽林郎。
既爲君子,何不知民爲邦本?”
諸葛亮隻覺得要被眼前這人繞進去了,繞來繞去還在君子這話題打轉,隻不過……這舉才的辦法,卻也的确是有問題的。
“阿楚,有君子之風,并不就是君子了,阿楚難道不知?”
“知曉。”
“是以今日何爲?”
“隻是在想,孟子所言君輕民貴是否正确。”
諸葛亮略皺了皺眉,這種問題,在當下的時代來說,很難回答。
而今生民如蝼蟻,諸侯則爲千金之子……但不能否認,孟子的這句話,是對的。
“爲兄相信孟子所言。”
“自京師遭董卓之亂,人民流移東出,多依彭城間。
遇曹操,坑殺男女數萬口於泗水,水爲不流。引軍從泗南攻取慮、睢陵、夏丘諸縣,皆屠之。
雞犬亦盡,墟邑無複行人。”
“生民如蝼蟻,大饑,相食。”
“兄長不見乎?”
是的,黃月英今天來,就是要來告訴這個還在等人的人,現在這天下,壓根就不是所謂的民貴君輕,如果有可能……先把這人拉上賊船。
諸葛亮眉頭緊鎖,随即搖頭,“見之,亮一人而已,心有餘。”
“兄長昨日爲還說是未遇明主,若不遇明主,兄長便在此躬耕一生了?”
諸葛亮苦笑,無奈搖頭,“阿楚意欲何爲?”
見着諸葛亮的模樣,黃月英也隻是笑着,“願兄長早遇明主。”
諸葛亮默,遇明主,才能一展所長,難道錯了嗎?
是錯了嗎?
沒錯啊!
想到這裏,諸葛亮失笑,“阿楚亦曾言,要爲萬千生民立命,爲萬世之朝開得太平,是也不是?”
“是。”黃月英毫不猶豫的點頭。
“阿楚可在求索了?”
“是。”
“爲兄,亦在求索。”諸葛亮溫和的笑笑,這小女娘啊,性子急了些,到底年紀比他小這麽些呢,“隻是路漫漫,道阻且長,與阿楚,雖殊途,但可同歸,莫急。”
于是,黃月英也笑了,今日她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雖然沒能在現階段把這位大佬拉上賊船,卻爲日後留下了可能。
但是……
等一下……
爲萬千生民立命……
這句話她可沒用黃楚的身份說過啊!
所以,她真的掉馬了。
掉了。
然後,她就繃不住了。
許久,才想起,既然大佬沒有挑明,那就繼續當不知道吧。
“兄長所言甚是,是阿楚過于着急了。”接着,黃月英便繼續厚着臉皮的服了軟。
反正,她年紀小,比諸葛亮小了快兩千歲呢!
諸葛亮笑笑,也不拆穿,而後道,“阿楚起勢過快,需得靜心修習幾年,才是正道。”
黃月英則是搖搖頭,“起勢雖快,卻有錢、糧、兵、權支撐,阿楚已在尋求大道的路上了。”
“天下爲公之道?”
“是。”
諸葛亮又默了默,這孩子怎麽比他還要軸啊?怎麽會有人相信天下爲公啊!
即便,他也在追求這條道……但他是不信真的能到達的。
“阿楚信此道可成?”
黃月英搖搖頭,“不信。”
“爲何尋之?”
“不忍見生民罹難。”
諸葛亮呼出一口氣,眼神柔和,這孩子……怎麽也這麽傻呢?
可下一秒,他又聽得對方道,“雖九死其猶未悔。”
于是笑着點頭,“好,爲兄亦會與阿楚一般無二。”
人生最大的幸運是什麽?
是吾道不孤。
黃月英聽着諸葛亮的話,也笑了,這大概才是諸葛孔明吧,一個理想主義者。
當然,她也是理想主義者,隻是,她性子更急,對方更沉得住氣。
而今,她倒是想見見,能讓這個理想主義者認同的明主,到底有何魅力了。
第五章。
如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