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林先生幾人的回來,汪如心頓時就覺得心中大定,有先生在一旁給她撐着她走路走輕快了兩分。
遇事也有了可以商量的人。
如園的下人們更是喜氣洋洋,覺得心裏踏實了不少。
當晚,汪如心就和先生們說起了如園的眼下要做的事,推廣臨渠稻谷和運糧進京。
林老先生道:“這兩樣你做的極好,一人之力有限,衆人之力足恃,你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很好。”
“你肯教了仙居縣的百姓,給他們谷種,他們必然就會給予你意想不到的回報,一榮俱榮。”
汪如心有些汗顔,她不敢說這是她不得已而爲之。
現在嘛~~隻能厚臉認下了。
到了三月初,大軍出征已經四月,到現在依然沒有振奮人心的消息傳回來,京都的糧價卻是一天天的往上漲,朝廷出了政令限制了糧價,很快各大糧行就挂出了糧已售罄的牌子。
百姓減少主食多用蔬菜,很快就發現菜價也長漲了上來,一時間京都的百姓自是多了幾分焦慮。
朝堂之中也整日裏吵的不可開交,今年夏收的糧食早在年前就定下來要運送到邊境以供軍需,國庫唯一的那點存糧輕易不可動用,難壞了戶部的一衆大人。
“你說糧食倒底在哪裏?”
曹大人逮住了安璟禮,見他還在看賬本是氣不打一處來,“這都什麽時候你怎麽就不行不忙,快去籌糧啊。”
“你寫信,你給如園那丫頭寫信讓她送幾船糧食進京,再要沒糧這京都可就要亂了套了。”
各大糧商囤積糧食,他得到消息這些糧商準備私下轉運糧食到各處再高價賣給朝廷,若是朝廷有錢也就算了,可沒錢。
這兩處仗一開打,原本就不富裕的國庫更是雪上加霜,“若是這問題不能解決,今年怕是隻有加重賦稅了。”
眼下的大厲加重百姓的賦稅可是一遭險棋。
哎.
安璟禮放下賬本站起來就要往外走,曹大人直接堵住了去路,“快把糧食交出來。”
安璟禮瞥了她一眼,“京都的糧食還能支應一段時日,不急。”
糧安行的鋪子在日夜趕工中正準備要完工,安璟禮進去走了一圈又提出了許多的意見,管事的一臉爲難,“縣主定下這鋪子十五那日要開業,這幾處若是要修改怕是還要二十日左右。”
“開業的日子改了,你隻管慢慢的整改便是。”
管事的看着安璟禮的背影很快就反應過來,扭頭對工人道:“累了這麽久了都下來休息一下。”
仙居縣,方老爺和劉員外又跑了一次如園,他們帶了一個極大的好消息,兩家準備把六萬斤的糧食增加到十五萬斤。
“你們收糧食去了?”
方老爺笑眯眯的說道:“幾家親戚湊了湊,咱們幾家一同押糧進京,三十萬斤未免有些不夠看,讓其他的糧商小看我們仙居縣的鄉紳。”
汪如心恍然大悟,這是有功勞要一起去領的意思,這些鄉紳親戚之間也差不到哪裏去,有了這樣的機會那肯定是要舉家之力去争取。
當然,事後好處也要共享。
其實,柳家謝家應該也有存糧食,不過應該不算特别多,下一步有需要再來找他們。
汪如心笑道:“即是如此那如園就再添上兩萬斤,湊足五十萬斤運送到京都。”
五十萬斤糧安行安放不下,那就分出二十萬斤到大興盛去,總能給消化掉。
他們要的是運糧進京都,而不是如何賣掉。
方老爺和劉員外豪情萬丈,打定主意要讓京都的那些個糧商見識一下他們的厲害。
正說着大興盛的謝管事匆匆而來,将手中的信件交給了汪如心,汪如心看過面色詫異,很快又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對兩人說道:“運糧的日子改到四月初,新的糧鋪四月十五開業。”
“可是發生了意外?”
“沒有,這批糧食要我們也算籌集不易,自然要發揮最大的作用。”
糧安行想要在京都争的一席之地,當然是要在最關鍵的時候以最隆重的方式出現在衆人眼前,而不是默默送去默默的賣掉。
方老爺兩人人老成精,立馬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所在,看來京都的糧食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這英雄救美也是需要恰當的時機。
“既是如此,那咱們就再等一等,也好準備春耕的事。”
汪如心叮囑道:“三月十五之前地裏最好要除草追肥。”
“多謝你提點,這樣的大事忘不了的。”
方老爺樂呵呵的點頭,扭頭對劉員外道:“我家的地現在都是我那小子在管了,真還就管的有模有樣。”
劉員外癟癟嘴,“那你得意吧。”
方贊那小子是不錯,那他兩個兒子也不差啊,可惜他棋差一招。
兩人回城的路上同乘一輛馬車,方老爺感慨的說道:“這當真是朝中有人好辦事啊。”
有大興盛在一旁保駕護航傳遞和分析京都的局勢,他們這一回就等着撿便宜就對了。
劉員外笑着點頭,“回去後再找幾家,再有兩三月又有糧食收上來,這存糧放久了要生蟲的。”
方老爺小眼微眯着,“是極,是極。”
運糧的時間改到四月,汪如心頓時就輕松了下來,這些日子好似每一天都在被追趕似的,沒有一日停歇
三月的油菜花開的滿目金黃,各管事在地裏不停的勞作,返青拔節的麥苗長勢喜人,地裏到處都是在除草追肥的人。
趙管事前來問道:“姑娘,村裏人來問那腳闆薯的幾年能不能讓他們種下。”
汪如心這才想起早前答應了村裏人要給他們發腳闆薯,隻是這是賣是發她還沒想好。
“賣種吧,把腳闆薯都搬出來涼曬一下切成小塊拌上灰,保證每一塊都要有芽眼。”想着又搖了頭,“還是賣整個吧,你找田管事商量下價格,不要太高。”
“另外我們自己再種上二十畝。”
沒等着這腳闆薯的事落定溫知縣來了,也是爲了腳闆薯而來。
“縣裏好幾個村子十分窮困,本縣想找縣主訂購一些腳闆薯讓村民耕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