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匣子出自雪山之巅,那雪洞裏會不會有匣子?扶蘇可是說了,雪山之巅上有零散的匣子,說不定洞中也有。
如果有,那蒙毅軍進入其中豈不遭殃?
他不知道像這樣的匣子有多少,連忙再問扶蘇:“公子,蒙恬将軍可有講過雪山之巅有多少匣子?”
扶蘇思索一會搖頭,其實蒙恬并沒有說清楚,他隻是提及過雪山之巅有一些,卻沒有說數量。
李肇點頭,應該不會太多才不會引起太大注意。
但,下一刻他卻想不通了,大雪山并非自然形成,按扶蘇的說法,乃隕石墜落而成,這隕石是什麽呢?李肇大概猜出個什麽來,隻是又怎會一下子形成大雪山?
這個問題很耐人尋味,這樣的現象在大秦絕無僅有,即使在現代,也不會詭異地形成如此大規模的雪山。
唯一可能,是隕石作怪,這個隕石很有可能是匣子,而且是大量的匣子,也就是說,隕石是一個由大量的匣子組合而成之物,砸進山中後,促使山被削了山尖,同時砸入其中,至于陷進去多少,就看當時的重力了,李肇說不清楚,但已經不重要了。
而在雪山之巅的,興許就是在砸落的過程中散落出來的。
這樣就解釋得通了,至于雪山如何形成,也與大量的匣子有關。
從這個匣子來看,它外面是冰冷的,溫度非常低,爲何會如此,其實并非裏面物質所散發出來的寒意,而是固體氣化成氣體需要大量吸熱,外界的溫度自然會降低,就目前這個匣子的溫度降低來看,就一個便能瞬間讓眉頭有雪花,那存在着大量的匣子呢?
當然,如果是少量,自然不會形成雪山,但如果是巨量就不同了,經長時間的氣化,形成雪山就不難了。
這隻是李肇的猜測,至于是與不是,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但他得到一個答案,大雪山中絕對還有更多的匣子,散落在外的隻是個别罷了,大部很有可能藏在某一個地方,而這個地方會是哪兒,很有可能在雪洞中。
“叔父,當年你和阿父阿母踏入大雪山時,可有雪洞?”李肇問叔父。
李基農陷入思索,時間太長,令他有些健忘,當年好像沒有這麽一個洞呀!搖頭又點頭,實在無法做成判斷。
李肇明白叔父的意思,換一個角度問:“這匣子是何處而得?”
這個,李基農當然記憶猶新,那是他一輩子的記憶,“在雪地裏,它就零星地躺在那裏,無人問津,當時兄長好奇,才将之撿走。”
“當時除了你們,可還有其他人踏入其中?”
李基農搖頭,當時踏入的就他們三人,也因此才導緻他們差點殒命于此。
李肇皺起眉頭,當時沒有人踏入其中,也就是說前些年無幾人敢踏足其中,才無人知道匣子的存在。
如此一推算,不難想象這雪洞并非以前就有,很有可能是新近才出現的,而且是人爲挖掘出來。
那這些人爲何要挖出雪洞呢?新的疑問又浮上心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