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日,趙維踏踏實實在帳中養傷,不管窗外之事。
趙與珞則是忙完公事,便盡量來陪陪趙維,哪怕隻是一起吃頓飯,也是好的。
這其間,趙與珞發現,兒子确實改變不少。仿佛經此一役真的長大了。懂事多了。
不過性子還是那個性子,說起話來混蛋至極,能氣死個人。
這幾天,趙與珞一直在想,太後爲什麽讓趙晔頂替,可是終不得頭緒。
又礙于當爹的面子,不想讓混蛋兒得意,就這麽繃着。
直到一天傍晚,趙與珞照例來趙維這裏陪到用晚飯。
父子閑聊,無意說起當下時局,趙維一邊扒飯,一邊問道:“接下來怎麽辦?咱們在瓊州呆的時日可不短了,張弘範不定哪天就追過來了,到時往哪兒跑?”
趙與珞笑罵,“混蛋小子,就知道跑!太尉已經主張屯兵固守瓊州,與元軍決戰。”
“噗!!!”
趙維一口嚼爛的米飯噴出去,“固守?那太後不是白忙活了?”
弄得趙與珞也怔住,“怎地?”
啪!隻見趙維把筷子一摔。
“什麽叫怎地?張世傑那厮在崖山沒死成,又把大宋的墳地挪瓊州來了?他特麽到底是領兵的,還是挖墳的?”
此言一出,倒把死趙與珞驚出一身冷汗。
“你你這孽障,不可胡言!太尉一心爲國,怎容誣蔑?”
“我的親爹啊!”趙維長歎一聲,“你是真不知道,還是跟陸相一起裝傻啊?你就不覺得崖山敗的詭異?”
崖山宋亡,在曆史之中無疑是悲劇。
可是,從戰略的角度來說,這場悲劇可不是時運不濟,而是一場人禍。
那時的大宋确實苟延殘喘,但絕不應該是氣數已盡,更不應該亡于崖山,完全是張世傑戰略上的愚蠢。
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起初,元軍攻破臨安,江萬載帶小朝廷出逃,一路逃至香山,躲于沙勇村馬南寶家中。也就是馬小乙他爹家裏。
君臣無路之時,又因爲馬家曾在崖山爲官,熟知其險,便向君臣推薦了這樣一個戰略要塞。
張世傑、陸秀夫,還有接替父親江萬載、時任殿前司都指揮的江钲,親自勘察無誤之後,這才定下了于崖山布防抵擋元軍的決策。
而且,當時的大宋也不是全無一戰之力。各地勤王的義軍,加上殿前司精銳足有十幾萬之衆,戰船上千艘。
而且,還有瓊州爲海上補給線,有德慶的江璆(qiú)爲陸上策應。如果決心固守,也未必守不住。
但是,誰也沒想到,軍中的兩大支柱,江钲和張世傑會在戰略上出現分歧。
當時,江钲主張分兵據守,在崖門水道的南北兩端各屯重兵。
這樣一來,不但元軍進不了崖門,而且可以控制一段海岸。且兩軍互爲後路,以備萬全。
而張世傑則是死活不同意。他主張合兵一處,以鐵索連舟,在崖山海面構築水寨。
說白了,就是“王八陣”。
二十萬軍民縮在一塊兒,綁在一塊兒。元軍進崖山,我閉寨不出,與之抗衡。
爲此,張世傑甚至以爲江萬載發喪爲由,把江钲給支走了。讓蘇劉義掌管殿前司,江钲的族弟江鎬爲副手,掃平了戰略上的障礙。
結果
結果自然不用多說,張弘範大軍一到,把崖山南北水路堵死,那可真是不折不扣的甕中捉鼈啊!
從年初圍困崖山開始,元軍切斷了宋軍補給。水寨之中斷水斷糧,百姓隻能以海水解渴。
海岸也是盡落敵手,張弘範也不急着攻寨,以炮石襲擾,打得大宋隻能當縮頭烏龜。
直到那日,張世傑率軍決死出戰,大敗而返。這才有了陸秀夫抱着趙昺跳海,二十萬軍民有樣學樣的曆史慘劇。
這段要是真較真兒的話,張世傑起碼能分八成鍋。
隻是趙維沒想到,崖山一敗也就算了,現在居然還要來?這張世傑對王八陣就那麽執着嗎?
“爹啊!你不會看不出來吧?崖山都沒守住,瓊州這四面漏風的地方就能守得住?太尉這一招固守,實乃昏招。”
一番肺腑之言,說得趙與珞都有點不确定了。
“你是說張太尉錯了?”
“呵呵。”趙維冷笑,“錯了倒還好說,就怕”
趙與珞皺眉,“就怕什麽?”
“就怕太尉明知是死,還有意爲之。”
趙與珞一聽,登時炸了:“不可胡言!太尉赤膽忠心,怎會如你所言?”
不想,趙維根本不吃老爹那一套,“還真不是胡說。爹你不在崖山,有些事不一定有孩兒看的真切。”
啪!!趙與珞一拍桌案,“我看你是讨打!你可知,這些話要是傳将出去,太尉做何罪名?”
“那是賣國!!逆君!!”
卻聞趙維道:“賣國倒不至于,太尉忠還是忠的。”
“那你還說這些話?”
趙與珞氣的不輕。
要知道,故意落敗,毀崖山防務,和戰略有失,那是有本質區别的。
這不得不讓趙與珞多想,張世傑爲什麽要這麽做?
“爹啊!”趙維直視趙與珞。
“孩兒再和你說點當日實情吧!當時太尉落敗,派人接官家突圍,可是陸相公陸相公卻以不是江氏族兵,恐爲元軍細作爲由拒絕了。”
趙與珞心中狐疑,“這有何不妥?江氏族兵自臨安城破之後就護衛官家左右。當時甚亂,誰也保不準會不會混入元軍細作,陸相也隻信得過江家人了吧?”
“是嗎?”趙維一挑眉,“爹真覺得妥當?太尉身邊怎麽會有江氏族兵?”
“!!!!”
趙與珞腦袋嗡的一聲,終于發現了問題的關鍵。
是啊!張世傑與江钲不合,大戰之前甚至把江钲擠走。禦前的江氏族兵都在江鎬手中,張世傑怎麽可能派來江氏族兵?
陸秀夫不可能不知道這些,又怎麽會以非江氏族兵爲由,而不前往呢?
但是,陸相爲什麽會說出這句?爲什麽不往?
信不過張世傑?有可能!
如果按趙維說的,張世傑故意敗,那還真有可能。
可不對啊?
如果陸君實信不過張世傑,以他的手段和權力,完全可以把張世傑擠下去,又爲何等兵敗了才不信任呢?
趙與珞越想越頭疼,越想越想不通。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陸相也不信太尉嗎?”
今天趙維說出這些,着實驚到了趙與珞。
隻見趙維搖了搖頭,“不是陸相不信太尉,而是陸相與太尉就算沒有暗中勾結,也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
“什麽!?”
趙與珞聲調都變了,“怎麽又牽扯到了陸君實。”
“爹!”趙維站了起來,“還看不明白嗎?張太尉一代良将,逃亡數年,怎可能不留後路地擺什麽王八陣?”
“他明知水寨連舟沒有退路,還決意如此,那就是沒打算讓大宋逃出崖山!”
“而陸相等太尉一敗,不想着帶皇儀突圍,而是找了一個理由拒絕,甚至要抱我大侄子跳海。這說明,他也沒想過要出崖山。”
“崖山在他們眼中,那不是戰場,而是大宋的陵寝之地!”
————————
趙維的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張世傑和陸秀夫之間已經有了某種默契。
君死崖山,臣等效之,留下一個千古絕唱以告後人。
這當然不能說他們不忠。
事實上,如果沒有趙維,在原本的曆史中,陸秀夫随君隕落,張世傑雖突圍成功,但得知趙昺跳海之後也沒有獨活,在風浪之中任由艦船落海,追随趙宋而去。
實打實做到了,盡忠盡義。
那爲什麽還要故意輸掉崖山,故意放棄突圍呢?
說白了,就是看不到希望。
人是有極限的,古人也是人。當所有不可承受之重都壓于一肩之上,古人也會崩潰,會選擇自我毀滅。
張弘範對文天祥有一句話說的沒錯,哀莫大于心死!
雖然大宋還有皇帝,雖然還有可戰之兵,雖然趙宋各處還有不屈的宋人在頑強抵抗。
但是,随着越來越多的義旗被推倒,越來越多的守國義士或戰死,或擒于敵手,大宋可以抗争的力量越來越小,臣民的心氣兒也越來越低。
一路逃亡,什麽時候是個頭?又什麽時候可複國興邦?
這些重擔,都壓在末宋這些臣子身上。
而随着文天祥被俘,江萬載西去,百姓、臣子、君王的希望又隻凝聚在張世傑和陸秀夫身上,這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張世傑看不到希望,陸秀夫也看不到希望,随趙宋沉海的二十萬軍民也看不到希望。
也正是因爲看不到希望,才選擇毀滅。
沒辦法,古之節義便是如此,甯爲玉碎不爲瓦全。甯可悲壯赴死,也不想苟安于世。
他們管這叫氣節,趙維以前不懂,現在有些明白,但亦不苟同。
“爹!”看着失魂落魄的趙與珞,“你兒子我是混蛋不假,但卻不是傻子。這些就差擺在明面兒上的東西,還是看得清楚的。”
趙與珞怔怔看着趙維,想着他那句“我隻是混蛋,但卻不是傻子。”
這哪裏是不傻,簡直就是通透。
“可是”趙與珞仍不肯相信,“既然已有必死之志,那爲何”
猛然驚醒,讓璐王頂替的是太後!
明白了,趙與珞全明白了。
太後爲什麽反常地推出趙晔,正是因爲太後不想大宋就這麽亡了。
她還不甘心,所以沒通過陸張二人就做主推出趙晔,想借此來提振三軍,也妄圖讓陸張二人改變心意。
可惜,太後終究徒勞,張世傑還是選擇了固守。
————————
自趙維那裏出來,趙與珞有些失魂落魄。
盡管他心如明鏡,大宋覆亡隻是早晚之事。他們這些人,不過就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但是聽到張世傑掘墳趙宋,陸秀夫居然也聽之任之,趙與珞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這一夜,注定輾轉無眠。
第二天,趙與珞依舊像丢了魂兒一般,早飯擺在面前卻是一口未動,怔怔發呆。
直到内侍來發旨,說是官家邀朝臣皇帳議事,還是關于瓊州防務的問題。
趙與珞先是愣了愣,随後面色潮紅,内心極不平靜。
要不要反對?要不要拆穿張世傑?要不要救大宋于危難?
帶着這樣的忐忑,趙與珞憔悴出帳,向皇帳而去。
一路上,不明就理的百姓還在議論璐王救難之事。
但趙與珞卻是沒半點心思聽之嚼舌,國至于此,那些都不重要了。
渾渾噩噩地到了皇帳之中,默然班中。
“張弘範水軍隸屬北地,補給要從北方千裏而下。加之若南下追擊瓊州,需有元帝召禦才能與阿裏海牙合兵一處。”
“所以,兩三月之内,張弘範之軍不可能出現在瓊州外海,我們要面對的隻有阿裏海牙的兩廣之兵。”
看來,沉默的不止是趙與珞,除了張世傑機械地陳述軍機之外,所有人都是低眉颔首地靜靜聽着,狀如呆傻。
這一幕,讓趙與珞有了一絲明悟,不是張世傑、陸秀夫怠政等死,是大宋已經到了這一步。
“成王殿下”
“成王殿下?”
也不知沉迷于悲痛之中過了多久,忽聞張世傑在叫他。
“啊?”趙與珞茫然應聲,“太尉有何計較?”
“呃。”鬧的張世傑一陣無語。
“世傑剛剛在說,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布置防禦,趕在張弘範南下之前鞏固瓊州防範。成王對瓊州形式的了解當比我等明了,不知成王以爲如何?”
“這”
趙與珞不由得想起趙維昨晚的話:
“張世傑在掘墳!陸秀夫有默契!若依他們,大宋必亡!!”
時機!!
趙與珞知道,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時機。如果他當殿反對固守瓊州,也許大宋還有救。
躊躇良久,趙與珞眼圈泛紅,看了眼高位上的楊太後。隻見太後已經暗自垂淚,臉色灰敗,顯然也已經放棄掙紮。
趙與珞咬了咬牙,他想反對!
因爲做爲一個趙家人,怎麽忍心讓大宋最後的希望毀在他們這群人手中。
可是,趙與珞同樣也感無力,因爲他不知道反對之後,該怎麽辦?
“臣”
“臣附議”三字重若千鈞,趙與珞怎麽也說不出口。
這時,蘇劉義、陸秀夫,還有一衆朝臣,無聲圍攏而來。
陸秀夫親手将趙與珞攙起,與之并肩,頹然說出一句,“臣等附議!”
哀莫大于心死,張弘範那句說的一點沒錯。
在衆人看來,也許陸相公和張太尉是對的,既然救國無望,那就選擇體面一點的結局吧!
趙與珞茫然看着衆人,終于明白,原來通透的不隻是混蛋兒.,這裏所有人其實已經早有準備。
撲通一聲,趙與珞面北而拜,“臣萬死!”
上首的小趙昺不知道相公們爲何愁容不展,但楊太後卻是心如明鏡。
抹了一把眼角餘淚,“祖宗在上,哀家亦是萬死莫辭!”
說完,吩咐内侍,“就依太尉之策傳旨吧!無論結果如何,終對得起祖宗了。”
楊太後努力過,可是一個趙維喚不起鬥志,一個趙晔也是徒勞。
“”
“”
皇帳之中,哪像是抗敵議政,倒像是特麽的靈堂悼念。
“且慢!!”
正當所有人爲大宋提前默哀之時,帳門前一個渾身纏滿綁帶,衣冠不整的少年一聲高叫。
“老子有話要說!”
正是趙維這個混蛋甯王,出現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