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你這樣會不會受人指責,便說你這些女子出來抛頭露面,那些長輩自是不願意的。”
王不易直搖頭。
謝甯也知道這樣的想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但是她若不開這先例,以後就更不會有人去實施。
謝甯問道:“這世上爲何女醫極少,穩婆也隻有世代傳承的人家才懂得醫術,可是也不及男子行醫厲害。”
“還有男子可以行走四方,而女子卻隻能守在家中,若是我教會女子識字,又教會她們防身的功夫,還教她們手藝,這世上的女子當真就比男子差麽?”
王不易一聽感覺到不可思議,他認爲謝甯這是瘋了,哪有人什麽都教,連手藝也随便教,誰不是祖傳下來的,誰這麽無私,所以此事一定是行不通的。
王不易也不想與謝甯再理論,人傻錢多,沒辦法。
于是王不易問她想租私塾多久,都請了什麽樣的夫子,每年的租子幾何。
謝甯立即拿出一份文書出來,說道:“還請王夫子過目,若是覺得可成,今個兒咱們就簽下文書。”
王不易拿起文書細看,沒多會,他臉色微變,隻見上頭寫着,不僅他能在私塾裏任職,謝甯還邀他一同入夥,将來的名聲兩人一同共享,收益也是一起平分。
王不易将文書放下,面色淡淡地看向謝甯,心頭有些可笑,“謝姑娘真會想,不付租子,讓我在裏頭任教,就一句名聲共享,收益平分,謝姑娘是覺得我腦子不好使。”
王不易的臉色很不好看,謝甯開了口:“王夫子,你莫急,我若能找位舉子身份的才子過來教書,你可願意簽下這文書呢?”
“而且王夫子秀才出身,年紀上也比趙夫子大些,如今趙夫子名聲在外,将府學這一帶的學生全部招到了手上,王夫子就沒有想到再恢複王家往日的名聲?”
謝甯的話令王不易面色一怔,他疑惑的看着她,問道:“你能請到一位舉子出身的才子前來教學,府學當中的夫子也不過是舉子出身。”
“而且一般舉子出身,也将是一位地方教谕,怎麽可能願意來私塾裏教書。”
王不易的疑慮之處也是對的,她當時也不相信,是蕭煜想法子找來的人,對方想必也是因爲蕭家的關系。
這一下王不易有些猶豫了,趙夫子硬生生逼着他們王家辦不下去私塾,若是他這一次與謝姑娘合作,或許還真的能成呢。
謝甯見他有些猶豫不定,于是接着将自家四個孩子被勸退的事說了,王不易一聽,有些生氣的說道:“趙皚這是學生多了,不在意了,竟然将自己的學生勸退。”
王不易許是聽了謝家這四個孩子的事,終于動了心,他同意了,王家私塾的祖産保住了,還能重新開私塾,隻是要按着謝甯的來。
她要辦女學,王不易不得拒絕,同時以後再做的決定都要商量着來。
于是兩人共同簽下文書,就憑着謝甯的幾番勸說,輕松的租下了對方的私塾。
謝甯與王不易的談話全被窗外屋頂坐着的木離聽了個全,木離退下,正要去隔壁雅間回話,才到門口就聽到裏頭兩人說話,他趕緊止步。
雅間裏,紀恩茹已經不帶面紗,恢複了她的容顔,與她姐姐是長得如此相像的臉,然而蕭柏卻不再動容。
兩人也不知道怎麽的說到了這婚姻之事來,紀恩茹忍不住問齊王,她想照顧家中侄兒,他可願意。
這麽明顯的示好,蕭柏卻是停頓了許久,内心吃驚,沒想姨妹是這樣的想法,看着她長大的,也看着她的傷疤好的,現在她說出這番話來,他才知道,以後不可以再與姨妹單獨相見。
男女有别,是他一直将她當妹妹看待,兩人年紀也相差十多歲,沒曾想過她會生出嫁給他的心思。
事實上這十來年間,他不是因爲孩子他娘不在了而不娶妻,而是他對女子不太感興趣,雖然他也說過隻要對孩子好的,他願意娶。
但那不代表他會喜歡那位女子,對姨妹以及紀家他有一份愧疚之感,畢竟當年紀家大女就是死在了齊王府,也是孩子的外祖家。
蕭柏沉默了半晌後,他開口說道:“茹姐兒年紀正好,是可以嫁人了,隻是我……已經有要娶妻的人選了。”
“誰?”
紀恩茹一臉驚惑的看向他。
蕭柏也沒有想到先前洛陽城發生那麽大的事,姨妹竟然不知道,不過事後他将消息壓下了。
蕭柏認真的看着紀恩茹,說道:“她是誰不重要,隻是姨妹的婚事,我會上些心的,妹妹是想嫁入京城還是嫁在洛陽城?”
“不管是哪兒,我都可以幫妹妹好好選門婚事。”
紀恩茹聽了,卻是心頭難受,她一直不知道姐夫心裏頭已經有人了,那人到底是誰,外頭的人不是說姐夫一直記挂着她姐姐麽?
她聽母親說過,她長的像極了姐姐,爲何姐夫對她卻沒有半分留戀呢?
紀恩茹心頭越發的難受,随即起了身,向蕭柏福了一禮,便跑了出去。
木離見紀姑娘走了,他才進來,如實說了剛才梁上聽到的消息。
蕭柏一聽,謝氏爲了家中四個孩子,竟然要自辦私塾,倒是有意思。
然而這一點上卻觸動了蕭柏的心,她若不對小包子上心,就不會有小包子的今日,正因爲她對孩子們的看重,這些孩子跟着她不僅能吃得好住得暖,還能讀書。
蕭柏想了想說道:“不是要學六藝麽,用本王的令牌,你回京城一趟,找個好師父過來教導孩子們,還有要辦女學,也找幾個宮裏退下的嬷嬷教教她們女紅和規矩。”
木離聽到這話呆了呆,畢竟最近王爺都不讓他打探謝姑娘的消息,而且似乎也将她都遺忘在一旁了。
沒想王爺根本就沒有忘記呢,難怪他剛才拒絕了紀姑娘的婚事。
木離領令退下了。
爲了迎接這位京城來的吳夫子,謝甯立即使了一筆錢修繕私塾,同時找來不少工匠幫着修女學,就在學院中間隔開一堵牆,中間有小門通行,女子學院不招大的孩子,從四歲到十四歲,及笄後就不能讀書了。
這也是爲了保護這些女學生的名聲,隻招一些孩子,也不必被人說得難聽,而且還不知道招不招得到這些孩子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