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吃人家的嘴短,這紀恩茹一說吧,這些少女全都閉了嘴,剛才吃了不少香酥鍋巴,還要問問這零嘴從何而來呢,沒想紀姑娘與謝姑娘如此交好。
她們是知道的,紀家可是洛陽城裏的大世家,如紀恩茹這樣的貴女,平素與她們交好都帶着疏離感,不太輕近的,現在倒是對這位謝姑娘如此看重了。
這些少女不敢亂說了,不過有幾人卻是不再吃這鍋巴。
拜師宴上想必會有人爲難,畢竟得到魏大儒的賞識,若沒有一定的能力,是服不了衆的。
所以不少才子也想在這一日看看小包子有何能耐,他是有什麽特别的能得到魏大儒的親睐呢。
爲了這一日,齊王蕭柏也有些緊張起來,記得以前孩子小時,是個六指,那個時候跟在魏大儒身邊第一次與這些才子們相見,他當時退縮了。
六指是孩子心頭的疼,但現在沒有這樣的隐患了,也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克服這種場面,爲此蕭柏不僅來了魏府,他還帶來了護衛。
他故意将魏府上下增加了不少護衛看守着,瞬間讓魏府顯得威嚴不少,進來賀喜或是前來觀看拜師宴的人不少。
進來魏府就感覺到了威壓,感覺都不能随意亂說話,一個不好,指不定被人帶走。
沈大儒和孟文天也能去了,他們跟着謝甯和蕭煜前去,這一次謝甯身邊帶着院裏的孤兒,四個小少年,女娃都留在家中。
除了來富幾個大點幫着跑動的六人外,還有六個小點的,小點的中間有兩個女娃,現在多是跟着六丫學習,四個小少年卻是入了私塾的,先前又有小包子提點,早已經開蒙。
這四個小少年,小的六歲,大的十歲,第一次跟着謝甯出門參加這種聚會,顯得很緊張,他們平素在私塾裏也不太愛說話。
他們本來就與洛陽城裏土生土長的讀書郎之間有些隔閡,眼下的這種聚會,那可是彙集了洛陽城裏所有的才子,他們就顯得渺小的多。
好在謝甯在他們身邊,謝甯不能教他們學識,倒是時常言傳身教他們待人接物的禮節。
到了魏府外,謝甯一家下了馬車,就見前頭孟文天和沈大儒也下了馬車,此時兩人卻是看着前方的魏府,似乎在感概。
心心念念的地方,就在眼前了,他們馬上就能見到魏大儒了,于沈默來說,這是他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
就在他們一行人的不遠處,也有不少地方大儒帶着學生前來,想必今日是開放日,所有曾經想要見魏大儒的地方大儒們,都可以在這一天近距離接觸到他。
沈默也發現了這些人,看來今日前來拜訪的人不少。
隻是當他們走到魏府時,謝甯說出自己的身份,魏府的管事立即将他們直接帶去正堂了,倒是将身後衆人給驚住。
謝甯一家明顯的優待果然讓這些人都紛紛猜測着,沈大儒也沒有想到自己因此而出了點小名,爲他以後帶着孟文天去各地遊學時帶來了不少方便之處。
到了堂前,謝甯一家坐下,她身邊的四個孩子都很乖巧,看着他們就讓謝甯想起小包子初來他們家裏的感覺,那個時候也是這樣怯弱。
沒多會兒,魏大儒帶着小包子過來,說好與沈大儒見上一面,還會對孟文天指點一年,魏大儒說話算話。
今個兒穿着一襲錦衣廣袖長袍出來的魏大儒模樣極爲親民,他身後跟着小包子也是廣袖長袍,頭頂帶着的襦帽與這天藍的衣裳,原來是魏府學子們的日常服。
不過與普通的學子不同的是,小包子的衣裳上有衮金邊,衣襟和袖口是有金絲線繡的簡約花紋,能讓人一眼就看出不同,衣裳顯得更華貴端莊一些。
今個兒的謝甯一家難得的都穿上了錦衣,是不想讓小包子在介紹家人時難看,不過到了這兒,他們的衣裳還是顯得寒碜了。
幾人起了身,上前行禮,沈大儒顯得有些激動,孟文天也越發沉穩了。
魏大儒在主座上坐下,小包子也就順勢盤膝坐在魏大儒的膝下一位,以後這個位置都是他的。
謝甯莫名有一種與有榮焉之感。
魏大儒看向沈默,問起常德府的一些事,得知他是常德府爲學子們寫注解的大儒,不免還是有些另眼相看。
與外頭一些招收學生、教導學生的大儒不同,他們多少還是有些爲了名聲的,他們挑的學生也必定都是最好的,學生高中了,他們也能跟着出名了。
而沈大儒不同,他寫注解,不分高低貴賤,不分學生的好壞,他重在鑽研學問,重在如何教導學生。
再加上小包子也沒少在魏大儒面前說起沈大儒一路上教他的學識,魏大儒對沈默也有一些認識,覺得他是一個幹實事的人。
正好魏大儒也是這樣将學識看得很重,反而對于名利卻并不放在心上的人。
這麽聊了好一會兒,兩人竟然聊得挺起勁,若不是拜師宴要開始了,兩人怕是還要接着聊下去的。
這會兒魏大儒的眼神看向了孟文天,他說道:“跟着沈大儒四處遊學,對你有不少好處,沈大儒學識淵博,不比你呆在魏府差。”
“不過接下來一年,你可以留在我魏府受提點一年,沈大儒也能時常來府上作客,與我府上的這些學生交流,歡迎你們。”
沒想以後還能常來,沈默和孟文天立即起身道謝,魏大儒卻是擡手,“都是同仁,沒有高低之分,以後魏府大門爲你們敞開。”
兩人卻是歡喜不已,沈默是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在魏大儒的心目中如此之看重,果然如外界傳言的,魏大儒胸懷寬廣,能接納四方之物,納八言之言,果然是真的。
謝甯也替他們高興,畢竟是一同來洛陽城的,她也盼着他們都能如願以償。
此時外頭的拜師宴越發熱鬧,吉時也到了,他們一行人移步過去,這一次沈大儒跟在了魏大儒的身後。
拜師宴在魏府西院前教學的大廣場,這兒是露天的,廣場上布下了不少矮幾和團蒲,場中的人早已經到齊了。
都是收到請帖的,可是收到請帖的人還會帶同伴一同來參加,有些人滿爲患,不過他們也顧不上這麽多,大多席地而坐,倒也不顯得混亂不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