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小公子在莊戶家裏住了一個晚上,主簿府居然沒有半分擔心的,此事傳開時,沒有人相信。
而孫府裏,郎氏将請帖放在桌上,對身邊的嬷嬷說道:“去,将這個消息傳出去,最好能讓常府知道。”
貼身嬷嬷有些疑惑不解。
郎氏見狀,說道:“我這人也不是要偏愛誰,但謝姑娘這人不壞,我家孩子喜歡,自是要護短一些,去吧,這個消息傳開了,也能借着孫府的名義護護她。”
嬷嬷退下去了,心裏卻是感動,沒想夫人性子清冷,卻也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上一次孫府壽宴上,也沒有見夫人多喜歡謝姑娘,沒想到謝姑娘已經入了夫人的眼。
謝甯自是不知道貴圈裏怎麽傳的,第二日送孩子們去讀書的是蕭煜,謝甯卻是在院裏沒出門,自然她也沒有聽到這些傳言。
作坊裏村民仍舊在忙碌着,各有事做。
謝甯在廊下洗衣裳的時候,小豆芽就坐了過來,靠近謝甯坐着,随後伸出自己的手腕,說道:“娘,我的手長壯實了,我什麽時候可以跟哥哥姐姐去讀書?”
謝甯看向小豆芽芊弱的手腕,有些心疼的說道:“還得養幾個月,至少得萬大夫說你沒事兒了,你才能去讀書呢。”
小豆芽覺得惋惜,她想讀書了,想跟着一起坐馬車出門。
唐氏将做的新衣拿出來,就要給小豆芽試試,孩子起身試衣裳,仍舊是很瘦弱的身軀,怎麽出門。
村頭小道上馬車歸來,謝甯就看到了蕭煜,他從馬車上下來時,朝小豆芽招了招手,許是給孩子帶回來好吃的。
小丫頭沖過去,就見蕭煜買一隻燒雞回來。
小丫頭聞了聞,有些流口水。
進入屋裏,蕭煜将雞腿扒拉下來給了孩子。
謝甯坐在那兒洗衣,蕭煜卻是坐在一旁要喂給她吃,倒是把她逗笑了。
一家人日子過得平靜。
第二日天亮了,謝甯在家裏忙完家務活後,蕭煜送孩子們回來,有了馬車果然要快的多。
今日謝甯要去城裏,她将裏裏外外的活計忙完才打算走。
常府的宴席是午飯和下午茶。
謝甯從屋裏換了一身帶補丁的青蔥色衣裳穿上,補丁不多,是她這兩日故意準備的。
她在屋裏忙活了好一會兒,連着臉上也抹黑了一些,然而出來時,蕭煜瞧着仍舊不能遮掩住她靈動的眼睛,她的五官仍然這麽的好看,怎麽遮也遮不住呢。
蕭煜也不點破,隻有唐氏覺得她穿補丁衣裳入人家家裏多沒禮貌,該穿得整潔一些才是,想要上前勸勸,謝甯卻是擺手,有些事也不好解釋,但願是她想多了。
謝甯坐着馬車離開了玉蘭村,馬車上,她的手摸向袖裏的小刀子,今日但凡有點兒什麽事情,她是不會再管常家是什麽地位的,她一定會出手。
到了常府外,馬車停下,蕭煜見她緊張又嚴肅的臉,便說他跟着一同進去,謝甯擺手,今個兒是女眷宴,他去也不方便。
到了側門處,謝甯報上名姓,門防便恭敬的将她迎了進去。
蕭煜趕着馬車在外頭等着,不過謝甯進了常府後,蕭煜便朝不遠處的梧桐樹上看了一眼。
昨個兒蕭煜已經交代過祝聖三人,必須有一人入府相護,不管出了什麽事,先救他媳婦。
于是祝聖在主子的眼神下,親自上陣,他悄悄地潛入了常府。
謝甯跟着管事一路走到了東院。
到了東院門外,已經看到了幾位夫人都在,葉氏來得最早,其次是知縣夫人施氏和主簿夫人郎氏。
見葉氏朝謝甯招手,郎氏和施氏都朝這邊看來,看到謝甯的面容,郎氏明顯的看着有些驚豔,就是比上一次來孫府的時候黑了一些,但這五官當真是好看,原來這才是她的本來面目。
她臉上的傷還真的治好了。
于是郎氏靠近施氏解釋了一句,施氏才知道謝甯以前的左臉全是疤痕,沒想現在根本看不出半點,這無鹽膏竟然這麽厲害?
施氏有些不敢相信,若是這無鹽膏這麽厲害,那可不得了。
謝甯來到幾人面前,就看到眼前面目溫婉的知縣夫,這是她第一次看到知縣夫人,果然如傳言中的端莊雍容,長相标準,眉眸清秀,不愧是出名的京城貴女。
施氏向謝甯點了點頭,便與郎氏說着話兒。
那邊常夫人過來了,于是她們一行人移步東院賞花亭。
賞花亭走廊就有很長,兩邊全是花海,到了亭中美酒佳肴都已經準備好。
常夫人坐在主座上,看到未席的謝甯,瞧着她身上的補丁布衣,簡直與他們的格格不入,今日的她似乎要黑了一些,不及那日清爽,倒是長相還不錯,隻是這陽縣的美人不隻這一位,她這樣的怎麽就入了老爺的眼呢?
施氏坐在首座,她再次朝謝甯看來一眼,并沒有因爲她穿補丁布衣而有什麽看不起的,反而問起了她無鹽膏的情況。
謝甯也就簡單的說了一下她的無鹽膏有什麽特效,施氏聽了後,很有些驚訝,所以說,郎氏并沒有誇大其詞,她不僅治好了自己,還在給她妹妹治療。
而常夫人此時開了口,“我家大姑娘現在也由謝姑娘幫着治療,想必很快也能看到結果了。”
施氏是知道的,常府大姑娘一直不出門,就因爲小時候的意外而毀了一生。
若是常姑娘能治好,那才是真的了不起,那可是陳年舊傷。
開宴了,下人過來布菜。
在這充滿着香氣的花園裏,坐在這清風拂面的涼亭裏,不冷也不熱,再送上一百多道聞所未聞的美食上來,謝甯不得不說這些權貴人家是當真會享受,挺會吃的。
送來的一桌吃食裏,有不少是謝甯沒有見過的,就聽到常夫人李氏說道:“今早常府的貨船上了碼頭,都是新鮮的食材,各位可要多吃一些。”
施氏看着一桌子美食時,她的臉色微微一變,卻是隻吃了幾筷子便放下了。
李氏立即看向她,問道:“知縣夫人可是覺得味道不可口?”
施氏卻是擺手,歎了口氣說道:“都說今年百姓的收成還可以,隻是今年稅賦卻一直未能收上來,派人下去查了,才知道今年入夏時有個多月的幹旱,有不少百姓受了災,我夫君竟是不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