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夫子忍不住起身,繞過書桌上前拉起小包子的手細看,半晌後歎了口氣,“怎麽會這樣的?”
他原本以爲收了一個聰明的學生,想着重點培養這孩子讀書,或許将來學院還能因此更出名,沒想這孩子也是有問題的。
周夫子将孩子的手放下,半晌沒說話。
剛才不說出來,等拜師成功後說出來,的确是謝甯用了點心思,她害怕周夫子拒絕。
沒想周夫子說道:“你們一家怎麽這麽命苦,既然如此,就教教孩子考個秀才功名,安安穩穩的過這一生算了。”
謝甯和蕭煜都有些錯愕的看向周夫子,他沒有嫌棄呢,剛才沒說話是在考慮孩子的将來,當真是太好了,她家孩子也能下考場麽?能考個秀才回來,至少一輩子無人敢欺負他,想必再考舉子,是要嚴格一些,那都出縣城了,到了常德府去。
“能中秀才安度一生,我們一家人很知足,原本想着孩子能讀書識字不被人輕視就好。”
謝甯感激的說道。
周夫子摸了摸兩孩子的額發,說道:“好好讀書吧,既然拜我門下,自是會好好教導他們,這兩孩子的命太苦,你們放心吧。”
于是謝甯一家人從書房退了出來,就有管事的上前引領着他們一家人去交束脩,若沒有經過周夫子同意,便是有錢也進不了賢和書院呢。
謝甯一家人都很開心,不過在交束脩的時候,才知這賢和學院讀書到底有多貴了,首先得按書院要求交上服裝費、書本費,會統一發書本和指定的注解,就這兩樣,一個學生便是三十兩銀子,而後束脩的錢是一個學生一年二十兩銀子。
謝甯背了這麽幾日的百兩銀子轉眼就搜刮幹淨,感覺還沒有捂熱,原本還想着能留下一點兒,她就能拿去給兩孩子買些紙墨,現在看來,怕是得節約了。
交了這錢,那管事的還在問:“是在學院裏吃住,還是每日家人來學堂裏接人?”
謝甯一問夥食費和住宿費是三十兩一個月時,她忍不住呵呵兩聲笑,“嗯,我家隔得近,就天天來接送了。”
那管事的也沒有多說,于是将兩孩子的戶籍記錄在冊,謝甯交上銀錢,領了學院的衣裳和書本,他們就得出學院了,下午的課程開始,他們不得在學院内停留太久,以後也隻有兩個孩子能進出。
從威嚴的學院大門出來,謝甯忍不住歎了口氣,這銀子不經用,她得想法子賺錢了。
兩孩子領了書和衣裳,卻像做錯事的樣子,生怕謝甯生氣,沒想謝甯笑着說道:“不過呢今年算是定下了,明年要交的錢,不還有一年時間賺麽,我會想到辦法的,你們可得認真讀書,把這一百兩銀子趕本回來,不然就虧了。”
蕭煜忍不住笑道:“讀書還可以如你這般說的,丫頭,這座學院裏除了讀書還有君子六藝,與府學不相上下,已經趕本回來了。”
謝甯又對這君子六藝好奇起來,随着蕭煜趕車的時候,坐他身邊去了,還問起這六藝到底是什麽。
正好一路上回去也沒有事幹,那就說說吧。
謝甯一路聽完,她總結成一句,所謂君子六藝,就是除了讀書外,還需要學習禮節、學習音樂、學習騎射、學習駕駛馬車的技術、學習書法、學習氣數運行規律。
這還真的是學的多呢,難怪賢和書院這麽大,比縣學還要出名,縣學裏的生員都隻記名,甯願不要國家補助,也要單獨費銀兩去賢和書院讀書,也是有道理的,在這個小小縣城,有這些德智體美勞的教育,的确是很趕本了。
謝甯一家坐着牛車說着話不知不覺回了村。
入村時,有村裏人看到兩孩的書籃裏裝有書籍,驚呼道:“這是報了名,兩孩子這是要真的讀書了麽?五丫頭。”
謝甯點頭應是,并說出了兩孩子在賢和書院裏讀書。
村裏人并不知道賢和書院的厲害,不過不是私塾,而是書院,聽着就不同,不知不覺圍來不少村民,有問讀書的費用,也有問賢和書院在哪裏,裏頭夫子如何?他們又是怎麽找去賢和書院的。
看着熱情的村民,謝甯心情也挺好的,看來村裏人雖然還沒有餘錢送孩子讀書,心裏頭卻仍舊有些想的,想必以後有了錢,就會跟着将孩子送去學堂了。
謝甯也就簡單的說了說賢和書院的位置與裏頭夫子的來頭,随着她的話說出來,村裏人都驚呼出聲,原來賢和書院如此了得,村裏人聽都沒聽過,這方圓幾村,他隻有在十裏坡有一個秀才出身的,聽說也在招收學生,讀一年的束脩是二兩銀子,平素也有村民送些菜和瓜果過去。
關于賢和書院讀書的費用,她卻是沒有說,不然她這麽多的錢是從何而來,也不好解釋。
轉眼到了金大郎的院外,金大郎帶着兒子金海出來,原來今個兒兩父子也去城裏找了私塾,正是吳夫子那兒,聽說吳夫子在城裏教了不少學生,有好幾個學生都是考了秀才,今個兒金海能入學,夫子也考核了他,還誇了金海聰明。
村裏人看到了金大郎也忍不住問起束脩的問題,金大郎如實說了,一年的束脩是五兩銀子,書本費用還得交,聽說吳夫子會自己抄錄書本,這樣買下一套那自是錢少一些,也是吳夫子爲學生們節約讀書的費用。
金海看到六丫和小包子書籃裏的書本和學院衣裳,很有些羨慕,恐怕村裏人所有人當中也隻有金大郎是聽說過賢和書院的,城裏讀書的人都知道,陽縣最好的書院,周夫子可是位老舉子,教出的學生都有不少舉子出身。
謝甯也向金大郎道了喜,還讓金大郎呆會來一趟山腳下,有事相商。
等到了木屋前,謝甯一家下了牛車,唐氏打開院門,看着回來的一家人,臉上盡是笑容,尤其瞧見了書籃裏的書本後,就知道報名成功了,兩孩子能讀書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