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仁者不憂知者不惑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什麽意思?”樂歌習慣性地問道。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君子認爲說得好聽而做得不夠是可恥的。”
“呵呵呵!”樂歌笑道:“這樣地要求是可以的!但是!很多人都是做不到了。繼續!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孔子希望人們少說多做,而不要隻說不做或多說少做。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解讀一下!”樂歌伸手示意了一下,說道。
“是!樂伯伯!”曾參解讀道:“先生說: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面,我都未能做到:有仁德的人不會有憂愁,聰明人不會有迷惑,勇敢的人不會有畏懼。子貢說:這正是老師的自我表述啊!”
“什麽意思?”樂歌問。
曾參解釋道:“先生說他沒有做到,而子貢卻說先生自謙了,先生已經做到了。先生都是按照這個要求來做的,先生的人生正如先生所說的那樣,先生這是在說自己啊!”
“子貢的意思是:你先生在自誇!”
“不是!不是!”曾參趕緊否定道。
“其實!是子貢會拍馬屁!呵呵呵!”樂歌笑道。
“這個?”
“不要說了!就當開個玩笑!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什麽意思?解讀一下?”樂歌問。
曾參解讀道:“子貢經常評論别人。先生說:賜啊!你真的就那麽賢良嗎?做事就那麽完美嗎?我可沒有閑工夫去評論别人。”
“你先生就有這麽直接!呵呵呵!子貢呢!他也就有這麽八卦!拍你先生的馬屁,那是一流的。但是!我猜想:他背後一定也說你先生的壞話。隻是!沒有那麽直接而已!因爲!他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啊?是不是?他在孔子面前拍馬屁,要是背後太直接了,那不是自己打臉?别人還不一下子就指正出來了?是不是?”
“哪裏呢?”曾參争辯道。
“你不要跟我争!我還不知道?你們都拿了子貢的好處,所以都不敢、不願意說子貢的壞話。是不是?”
“樂伯伯?哪裏呢?”曾參又着急了起來。
“不要說了!繼續往下讀吧!但是!我樂歌不是瞎說的!一個在你面前說别人壞話的人,也一樣會在别人面前說你的壞話。所以!曾參!不是我挑撥你們之間的關系,而是真的!子貢絕對在别人面前說你的壞話!”
“樂伯伯!不要說了!”
“你是不相信?還是?已經有所耳聞?比如說你!曾參!曾子!是吧!你答應你先生孔子的托付照顧子思,而子貢!他又給了不少錢給你,讓你照顧子思。所以!就這件事,子貢一定在背後說你!你信麽?”
“樂伯伯!不要說了!我曾參憑着良心做事,一是一二是二,不會留話柄給别人說的!再則!子貢是相信我的!他還幫我說話呢!樂伯伯!”
見曾參不願意說下去,樂歌也就沒有再多說。他不想挑撥離間,也沒有挑撥離間的意思。這不是?話說到這個上面來了,他才說的。
刻意地評論别人,其實表明自己的道德素質也不高明,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人無完人!不要總是挑剔别人的某個污點來掩蓋别人的長處!
“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什麽意思?”樂歌問。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不要憂患别人不知道自己,不了解自己,應該憂患的是自己沒有本事。”
“嗯!好!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是!”
“酒香不怕巷子深,隻要自己有真才實學,就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是!”
“你先生還有一句什麽來着:待賈而估?”
“是!”曾參應道。
“好!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什麽意思?”樂歌問。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不預先懷疑别人欺詐,也不猜測别人不誠實,然而,能事先覺察别人的欺詐和不誠實,這就是賢人了。”
“一家之言!”樂歌反對道。
“怎麽是一家之言呢?”曾參争辯道。
“什麽是賢人?”樂歌問。
曾參答:“事先不妄加猜測,靜觀事态發展,是賢人!”
“什麽是智者?”
“能夠把握判斷是非對錯,是智者!”
“你這是在繞口令!”樂歌道。
“怎麽是繞口令呢?”曾參争辯道:“賢人不一定是智者,智者也不一定有如此賢德!”
“嗯!”樂歌哼道:“我不跟你争了,繼續往下讀。在這個方面,我自歎弗如,不如你和你先生。你和你先生等人,都是一個思維模式,咬文嚼字,玩`弄概念!”
“怎麽是咬文嚼字、玩`弄概念呢?”
“不争了!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見樂伯伯不想争了,他也不想争。
要知道!争來争去的最後,還是他輸!他争不過樂伯伯!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爲是栖栖者與?無乃爲佞乎?”孔子曰:“非敢爲佞也,疾固也。”
“什麽意思?”樂歌問。
曾參解讀道:“魯國人微生畝對先生說:孔丘,你爲什麽這樣四處奔波遊說呢?你不就是要顯示自己的口才和花言巧語嗎?先生說:我不是敢于花言巧語,隻是痛恨那些頑固不化的人。”
“你先生的意思是?不是他花言巧語,而是因爲别人頑固不化,他不得不好爲人師,對别人進行說教!”樂歌道。
“樂伯伯!不是這個意思!”曾參應道。
心想:樂伯伯你!說話太直接了!也太難聽了!
“怎麽不是?”
曾參進一步解釋道:“面對别人的指責,先生說出了根本原因:是因爲别人頑固不化,是别人對他的誤解!”
“嗯!我們不争了!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子曰:“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什麽意思?”樂歌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