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方基石來到曲阜城看望方勤,順便把孔鯉出妻的事告訴她。他還有另外一個想法,就是想把方勤接走。
其一!方勤得到出妻的事後,心裏一定很難過。再在這裏居住,心情一定不會好的。
反正有地方住,既可以回鄉下老家住,也可以去方忠那邊居住。
在老家居住不是太好,因爲!與孔子、孔鯉同在一個村子上,擡頭不見低頭見,見面了不是太好。最好地住處就是:到方忠那邊去,到方忠的封地上的。
方忠不僅有妻子的封地,也有自己的封地。因爲反對孔子堕三都有功,魯國方面給了他封地。
表面上!方忠好像是季氏的上門入贅女婿,其實際上!他并不是。當初并沒有明說入贅不入贅,就那麽地在季氏家裏成親了。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事實入贅”,沒有法律意義上的入贅。
因爲季平子喜歡這個孫女兒,所以就給她封地。季平子死後,方忠和妻子就搬出曲阜城内的季府,搬到鄉下封地上面去了。
封地不是方忠的,是他妻子的。後來不是!方忠反對孔子堕三都有功,季氏家族就擴大了他們的封地,算是給方忠的。因此!他們的封地就更大了。其實際上!封地是他們夫妻二人的。
後來的方忠又擔任過曲阜城的防衛統率,所以在曲阜城内又有了一處住所。
也就是說!方忠既可以到鄉下封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曲阜城内過貴族生活。
方基石的意思是:讓方勤搬出學堂,或者去方忠的封地上生活,也或者去方忠在曲阜城内的府坻生活。反正!方忠家有的是房子。
方基石鄉下的房子是方恕的,就那麽幾間老宅,他們還住在裏面。另外!方恕的兒孫很多,他們一家人都不夠住。
方基石的第二個用意是:讓方勤搬出學堂,這樣!也許孔子會回來居住。畢竟!孔子住鄉下老家不方便。
得知孔鯉寫了出妻書,方勤大哭。不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娃!你還是回家或者去方忠那邊住一段時間吧!這樣對你好!娃!”方基石勸說道。
“嗚嗚嗚!”方勤大哭,沒有表态。
方基石勸說了一會兒見女兒沒有表态,也就不好再勸。他擔心女兒出事,所以就去了方忠那邊,把孔鯉出妻的事說了。讓他去把方勤接過來住一段時間,等到孔鯉成親了,你想在哪裏生活就在哪裏生活。
“這個?”方忠覺得也是,方勤再住在學堂裏也确實不好,也就答應了。
他與孔子之間是有誤會的,或者說是有觀點上的分歧。所以!他不想把關系再緊張化。
方勤要是占着學堂,孔子和孔鯉就隻能住鄉下。好像變成了他們方家變相把孔子父子趕走的。既然這樣!就讓方勤也搬出來。把房子空出來,就不會讓人産生誤會、誤解。
在道家看來,孔子的學說思想是治标不治本。事實上也是那麽回事,要是當年魯國按照孔子的思想去做了,去堕三都等等一切了,可以想象!不會達到預期效果的。相反!他們貴族!反而從此沒有了貴族生活。更可以預見的是:他們這些貴族沒有了以前的優越生活,卻因此産生新的貴族。
最起碼!他孔子成爲新貴族。還有!追随他孔子的那一批人成爲新貴族。
也就是說!社會并沒有得到大的改變,而隻是改變了孔子以及他的追随者的命運。既然如此!我還讓你“堕三都”做什麽?我放棄我目前、現在擁有的美好生活,而讓你們一幫人從此過上美好生活,我是不是傻了?
因此!方忠才阻止了孔子當年的堕三都行爲。也因此!與孔子有了誤會、誤解。
方基石來學堂找方勤的時候,樂歌正好離開學堂出去辦事了。回來的時候,卻遇見了方忠。
小時候的方忠,對他印象不好。如今的方勤,已經步入老年,自然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小娃。再則!方忠是道家,思想觀點早已改變。
方忠接受過老子的道學,加上年齡的關系,早已看破紅塵。
樂歌也一樣!接受過老子的道學,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裝瘋賣傻的他。
“你來了!到我那邊坐坐吧!”樂歌主動邀請道。
“謝了!我這就走!”
“什麽事這麽急?”
“這不是?我?我來接我妹妹的”方忠壓低聲音,把孔鯉出妻的事大概地說了一遍。
“啊?”樂歌很吃驚。
不過!馬上就釋然了。
孔鯉出妻的事,那是早晚的事。關于這件事,早就有說法了,隻是沒有實現。如今!實現而已。
“我想帶她去我家住一段時間,這不是?她?”方忠歎了一口氣。
“這個?”樂歌點了點頭,不知道說什麽好?
等到方忠走後,樂歌突然地預感到了什麽?
這?私學現在還是孔子私學麽?
好像很久都不是了!好像是自己的私學。孔子周遊列國後,就不再管理私學,與私學斷了聯系。
其實!孔子在重新出仕後,就不再過問學堂的事了。
孔鯉自從與亓官氏搬到鄉下去後,也就不再過問學堂裏面的事。學校裏面的事,都是由他管理。
現在的關鍵是:房子不是孔子的,而是方基石的。
而自己!要是學堂的主人的話?那與學堂的房子的主人是什麽關系?你憑什麽在人家的家裏辦學堂呢?
孔子與方基石的關系,那是人家自願的。而你!你樂歌跟方基石是什麽關系?關鍵地是!他自從穿越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就沒有與方基石見過面。
他很懷疑:方基石可能也是穿越重生過來的?
想到這裏!他仿佛覺得:方忠來學堂好像不是來找方勤的,好像是來收房租的。甚至!是來趕他走人的。
當然!這隻是一閃而過的念頭。
以方基石、方忠父子的爲人,還不至于這樣。
再則!方基石、方忠父子都是接受過老子道學教育的人,都不是把錢财看得那麽重要的人。
可是?自己要是再把學堂辦在這裏,就得與人家招呼一聲,商量一下。不然!就是自己的不對、不禮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