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孔子聽了,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回答?
對于這個職位,真的!對他還是很合适的。祭祀的時候,禮儀規矩要是搞錯了,是要鬧笑話的。
周朝對祭祀方面的禮儀特别重視,有着嚴格的要求。流傳下來後,就變成了“周禮”。
因爲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深入骨髓。所以!一些年長的人見得多了,就對這方面很了解、熟習。而貴族那邊的人,往往都是懶散慣了,不思進取,他們是不認真學習祭祀方面的禮儀。所以!在祭祀時候,經常鬧笑話。
你不懂人家懂啊?民間有年長者懂啊?
貴族家裏是有專門負責的司儀,可這些人也許本身就是貴族出身,就是一個不争氣、不求進取的人。讓他們當司儀,自然是要鬧笑話的。
如果不是貴族出身的司儀,那麽!他們平時要是得罪了貴族,就算你再懂得祭祀方面的禮儀,人家不讓你幹,你懂又有什麽用呢?所以!貴族家的司儀,不一定都是懂得周禮、懂得祭祀方面禮儀的。
孔子覺得幹司儀,這個職位比幹會計更适合他。
要知道!他是學周禮的!研究周禮的。對于祭祀方面的禮儀,他更是精通。
對于這個方面,他接觸的很早!要知道!他少年時期幹過什麽?他在喪禮吹奏哀樂。
也就是說!人家少年時候就接觸這個方面了。
喪葬禮儀與祭祀禮儀雖然不對,可從事這一職業的一般都是同一幫人。所以!孔子少年時候雖然是個吹奏哀樂的,可他對喪葬禮儀和祭祀禮儀都是很了解的。
後來!他又看了不少這方面的書。所以!現在的他!可以算是司儀方面的專家。
季平子讓他當魯國祭祀方面的司儀,還真的對了他的專業。
喪葬禮儀、祭祀禮儀還有歡樂方面的禮儀,都是同一幫人從事的職業。所有禮儀相加起來,就構成了“周禮”。
周禮也是一種制度,周朝禮儀方面的制度。
專業是對口了,可現在的孔子!更離不開他的私學。
要知道!他家還開着一個私學呢!
現在的私學裏,自從闵世恭先生走後,就他一個人打理。真的!有時很忙。可以說!基本上是離不開他的。
他要是答應季平子去魯宮當司儀,那麽!私學就沒有人管理。
如今的私學,已經形成規模,走上正軌。要他放棄的話?他一樣是舍不得的。
私學方面,他不僅要管理,而且還要當老師。在他的私學裏,永遠都是缺少老師的。
現在!他是魚和熊掌,隻能得其一。想兩個都要,那是不可能。
對于孔子來說!不僅僅是當司儀那麽簡單。他覺得他還可以借當司儀的時候,傳播、宣揚周禮。趁着這個機會,不僅僅是向世人傳播周禮、傳播祭祀禮儀,還可以向魯公、季平子等人講解周禮。
真的!這是一次多好的機會啊?
克己複禮!此時正是恢複周禮的時候啊!
不!是這個司儀的職業。他正好借助這個職位、職業來恢複周禮。
見孔子遲疑,季平子看着孔子又說道:“跟以前一樣,你不用天天來上班!你懂的!我知道!你放不下你的私學!是不是?”
“這個?”
“比如說!”季平子誘惑一般地說道:“春祭不是馬上就要到了?是不是?你可以提前來上班,處理相關事務,安排相關事務。是不是?春祭忙過了,你就不用天天來上班,你可以在家管理你的私學!”
“這個?”孔子一聽,自然是動心了。
真的!哪裏有這麽好的事情呢?
“你做得很好!我已經在朝堂上跟魯公他們講了,要獎勵你!我們魯國!需要你!我們大家都看出來了,你辦私學不是爲了掙錢,而是爲了普及教育……”
聽到季平子終于說了一句人話,孔子頓時顯得很激動。當即他就爬了起來,跪倒在季平子的案幾前,磕頭謝道:“謝謝季大夫!謝謝!”
“起來吧!你謝我什麽呢?我這個魯國的大夫,是要謝你的!你是在爲魯國培養人才啊!”
“謝季大夫!謝謝!”孔子感動得又接連磕了幾個頭。
“我已經聽說了!你培養出來的第一批學生,都已經出來做工了,雇主都很滿意。比如說!東城那個誰?他家不是在城裏開了一間貨棧?是不是?他兒子就是在你的私學裏學的算數。回去後!他把家裏的賬目算得很清楚,他爹很滿意。我還聽說!他把欠下的學費都交了!是不是?”
季平子說着,朝着孔子看着。
孔子跪在那裏,感激流涕。
不是季平子讨好他或者是奉承他、誇獎他,而是事實!從他的私學畢業的第一批學生,一個個都是實用人才。不僅算數好,在人品方面,也都不差。真的!一個個知書達禮!
自從辦學到現在,孔子還是第一次得到這麽高的評價!不!是得到名人、最高權威者的評價。而且!是肯定!
不是他愛虛榮,而是!這才是對他應有的、客觀、公正地評價。
真的!有了季平子的評價,得到季平子的肯定,他覺得他這麽做是值得的。
他辦私學本來就不是爲了錢!或者說!不僅僅是爲了錢!也一樣不是爲了利和名聲!而是!他對社會的一種責任!做人的一種責任。
“你知道麽?你辦私學,我們爲什麽都沒有去找你收取賦稅?”
也不等孔子回答,季平子又說道:“我們不僅僅是看見了,你辦私學沒有掙到錢,更主要是!你辦私學不是爲了錢!你辦私學是爲了普及教育。所以!我和其他人商量了之後,就招呼下去了,不去你的私學收取賦稅!……”
按照魯國賦稅法的規定,你開辦私學不管你掙錢不掙錢,都是要收取賦稅的。
可孔子自從辦私學以來,就沒有人來找他收取賦稅。
原來!不是别人沒有想到他,而是!季平子等人招呼下去了,下面收取賦稅的人才沒有敢過來。
要是上頭沒有人撐腰,下面的官員怎麽可能不來收取賦稅呢?要知道!這是一項收入啊!收取賦稅後,上繳一定比例給國家,剩下的就是他們自己的。所以!上面要是沒有人招呼,他們不收取賦稅才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