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新科進士入翰林院了,照理說應該引起帝王黨跟丞相黨的再一次争鋒,但是沒有,因爲丞相沒心情。
爲何沒心情?
因爲江鳴的事。
雖然死了一個江鳴微不足道,哪怕失去了戶部尚書,對杜振來說也沒什麽,他還可以再扶持,當然,不到萬不得已他絕不會如此。
所以他這段時間在極力查探這件事背後的隐情,不止爲戶部尚書江濤,還未他自己,他感覺背後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操控,他查不出來誓不罷休。
而不僅杜振在查,被牽扯停止的江濤也在查,兒子是死了,但他要一個結果,絕對不會就這麽放過去,他是依附于杜振,但做這麽多年戶部尚書也不是白做的,沒點實力,哪裏能坐這麽久,早就被人給吞得骨頭都不剩了。
禮部侍郎王全也在查,當日是生氣,覺得自己兒子幹了蠢事,後來冷靜下來之後覺得自己兒子也沒那個腦子,其中疑點重重,明顯就是被人給利用了。
自事發到查出結果,整整用了一個月,越過了最炎熱的暑季。
結果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就是官場上的對頭做的,畢竟誰都踩着别人的屍骨往上爬的,沒能耐的就隻能被踩,這就是官場規則。
意料之外的則是竟是幾個平日裏不對付的人聯手布得局,但仔細想想,也不意外,畢竟官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爹,事情已經水落石出,全部是陛下那邊的人做的,你說是不是陛下授意,想要借此打擊我們,還有就是奪江濤手中的權,畢竟江濤是戶部尚書,可是個要職。”
杜振的臉色很不好,被人從背後捅了刀,還查了這麽久才出結果,他不知道該說是他的人無能,還該說是小皇帝的人太能幹了。
“江濤做戶部尚書好些年,絕不是這麽簡單就能将他給搬倒的,不然也不能就是停職,而不是革職查辦,官場上,做得越久盤根節錯就越深,想要撼動,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算是皇帝現在羽翼豐滿了,他想要輕易撼動,也并非易事,若強行撼動,必賠了夫人又折兵。”
“那這件事我們就這麽算了嗎?”
“江濤死了兒子,絕對不會就這麽算了,這事你去接洽,問問江濤要什麽幫助,你可以竭力輔助,這般你可以借此與之深交,雖然江濤以爲父馬首是瞻,但爲父是爲父,你是你,看在爲父的面子上幫你遠不如對你心服口服來的好。爲父老了,坐不了幾年了,就算是爲父想坐這個位置,皇帝也會找借口将爲父驅趕下來,不如爲父早早幫你鋪好路,然後自己請命,到時候皇帝就是想找錯處都不行。皇帝羽翼逐漸豐滿,若非必要,爲父也不想與他正面對上,那樣損耗太大,對我們不利。”
“是,父親。”
……
以前,帝王想見顧秦有點難,畢竟特意召見一個翰林院的低品級官員,着實是不太适合,這完全就是将顧秦放在風尖浪口,畢竟是他看中的人,不好這般做,所以有點難不見便罷。
而現在,顧秦成了皇子的授業恩師,作爲皇子的老師,必須每日來給帝王禀報每個皇子的學習狀況,這直接成了顧秦與帝王見面的最佳借口,爲了避免與其他幾課老師撞上不好說話,帝王直接下了課業一結束就來彙報的旨意,如此,幾個老師不會撞在一起,顧秦的出現也不會突兀。
“杜振那邊已經得知江鳴之事的結果了,你說杜振會如何做?”
江鳴之事,杜振一直在查,而季承烨則一直在關注,結果就是,杜振查到最後竟然沒有查到顧秦身上,而他看了整個過程得出的結論就是,若不是顧秦自己開言,他竟也不會懷疑他。
一想到這,季承烨就覺得有些驚駭,若是給顧秦時間成長,以後絕對不會亞于杜振,且更勝一籌。
但顧秦是他的人,且有足夠大的軟肋,這般想想,季承烨便半點也不驚駭了,現在顧秦就是他的謀臣。
“不管他怎麽做都隻會越做越錯,他會發現一切都隻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季承烨聽了顧秦的話再次震撼了,他覺得自己都不能知道顧秦要做什麽。
顧秦爲官不久,但在這之前,他已沉浮十年,隻爲今朝,再加上做官的這三四年的時間,以及考科舉的那兩三年,可爲沉浮了十五六年,已經不亞于官場老手。
但這些知識顧秦自己知道,所以季承烨震撼也正常。
“怎麽個隻是開始,跟朕講講。”
季承烨看上去很閑适,他是君顧秦是臣是他的利刃,利刃用的越趁手才能顯得他這個主子能耐,他要做的是怎麽去趁手的用利刃,而不是他的利刃到底是爲什麽這麽利。
“陛下難道真的隻是想讓戶部尚書停職?”
季承烨看着顧秦沒說話,而是在沉默了片刻後笑了,“戶部尚書目前的罪名也僅能停職,再多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上次陛下答應臣辦成了此事,陛下給臣賞賜水果的,臣辦成了,陛下還沒有給臣賞賜水果。”
顧秦這畫風轉得有些快,季承烨一時間竟是有些沒反應過來,反應過來之後,隻覺得心底無比踏實,并再一次感歎,這程甯甯哪裏來的那麽大魅力,讓顧秦爲她到此。
“朕覺得皇子經由你教授這麽些日子,史書方面的知識大有擴充,朕賞你一年水果,另加一些财物賞賜。”
“陛下,臣不要财物,臣要三年水果。”
“……”第一次還有人挑賞賜的,不過這賞賜挑得有些虧了,“這是嫌棄朕賞賜少了,行,三年就三年,财物也不必不要,朕允諾過的。”想要利刃趁手,該有的賞賜不能少,況且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東西。
“臣謝主隆恩。”顧秦當下跪地謝恩。
“平身吧,以後别跟朕整這些虛的,都敢跟朕要了,謝不謝的就不必了。”
“禮不可廢,要是臣在爲自己謀福利,陛下願意賞賜是仁德,臣理應謝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