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災害,讓大明在小康十七十八年隻能選擇保守應對一切非必要挑戰。
而進入小康十八年、也就是1680年之後,因爲前面兩年的大災,朝廷還要繼續減稅。隻不過不是全國範圍減稅了,隻針對前兩年災情特别嚴重的省份,繼續延免一年。而受災不那麽嚴重的省份,這一年開始已經必須納糧了。
但如此也沒能讓朝廷的府庫重新充盈起來,征收進來的糧食,隻夠剛好平進平出維持官糧役糧軍糧的開支。
隻能說,連續兩年全國性範圍的大災,至少還需要災後再休養生息兩年,才能勉強緩過氣來。
1681年,小康十九年,全國終于全面恢複了正常賦稅,開始把前些年少了一大半的常平倉重新增持庫存,但也沒法恢複到連續兩年大災之前的水平,這時候也就沒有足夠的軍糧發動數千裏的遠征。
1682年,小康二十年,總算遇到了一個還算風調雨順的年景。朝廷也趁着難得的“谷賤傷農”傾向,加大力度出錢收購餘糧,總算一鼓作氣把常平倉恢複到了正常水平。
不過代價則是朝廷的金銀銅錢支出非常多,當初十一年前打下馬尼拉時從西班牙人那裏搶來的金銀餘額,基本上都在這波全國大災後的重建儲糧中花光了。
當然這樣惠民仁政的舉措,對于收攏民心,争取百姓對大明的向心力,以及強化上上下下對于變法改革的支持力度,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朱樹人錢雖然花了,但他的各項立法和改革進度卻大大加快了,原本覺得需要五年的《壟斷法》立法,最後在三年内就完成了。而如今第五年,已經把《大明民律》的主體修得差不多了,比原計劃還早了三四年。
天下百姓對于大明軍隊的支持力度也提升了不少。軍隊的榮譽感也與日俱增,原本因爲大規模戰事結束已經多年,新一代成長起來的年輕士兵并沒有當初滅清戰争中刀頭舐血老兵的士氣和軍紀、膽略。
但現在,膽略這玩意兒和平狀态很難練,但士氣和軍紀至少能恢複到滅清戰争時期的高昂狀态——
若是沒有這個士氣加成,後續跟噶爾丹發生沖突,那可是很難抗的。如今大明才是“承平日久,兵不知戰”的一方,準噶爾部則是“年年東征西戰,百戰餘生淬煉出一支天下精銳強軍”。
摸清了這些狀況之後,随着小康二十年即将過去,大明高層終于下定了決心,可以對準噶爾部的背信棄義、肆意侵吞大明屬國等問題,展開軍事報複了。
原本計劃很早就要動手的事情,最後因爲種種原因拖了多年,最後連續兩年全國大災,加起來又拖了四五年。
……
不過,雖然被連番大災打斷多拖了四五年,這四五年的準備期,大明也不是白過的。
在經濟建設方面,這四五年雖然是原地踏步、反複震蕩,GDP經濟總量和人口、糧食總量并沒有什麽提升。
但是在工業技術方面和商業統籌能力方面,卻有了不少的提升。
一方面,連續的大災荒,讓一部分新增的溢出農業人口,在種不出糧食的情況下,轉而改籍當了工人,來城裏找工商業的工作謀生。
另一方面,大規模的常平倉反複開倉赈災、收糧回複庫存,也帶來的巨大的商業物流。災荒之年,雖然種不出糧食,可閑下來的農民,政府也會想辦法給他們“以工代赈”。
而這種時候,因爲國内交通運輸的壓力、大規模遠程調撥糧食的需要,讓以工代赈的農民跟傳統徭役人口一起,負責國家的交通基建工程建設,就成了一個很好的宣洩閑置饑餓勞動力的口子。
最後,有數十萬原本要餓死的農民,直接投靠了朝廷變成徭役籍,成了修橋鋪路的農民工,把大明國内多條航運交通設施給好好修了一下。
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工程,就是曆史上前宋時期沒能成功、而後世近代南水北調時得以成功的“漢水北連”運河方案。
在南陽的方城垭口一帶,挖通了桐柏山餘脈的一塊區域,把漢水的支流白河和北方汝颍經過葉縣的一條支流連接起來。如此,作爲長江支流的漢水的一部分支流水量,可以不往南流,而往北進入汝颍水系,稍微緩解一丁點河南地區的缺水。
更關鍵的是打通了一條内河水運通道,讓湖廣的物資直接水路北上河南被打通。讓湖廣和四川的物資從此北上可以少往東繞一千多裏水路,長遠來看絕對能爲國家的大範圍物資調度運輸節約巨大成本,是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活兒。
而這樣一項工程,就是從小康十七年到二十年,四年的時間裏,靠着幾十萬新增的想當徭役人口混口公糧吃的百姓,加上大明朝廷原本的攻城兵部隊,集中力量修出來的。期間還克服了方城垭口的膨脹土地質問題,硬生生多挖了很多土方量,把這活兒幹了。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遠遠不止一個,所以這四年裏,大明内部的運輸調度和道路條件,着實又浴火涅槃一樣升級了一大台階,爲後續往西北前線集中調運軍糧,降低了成本——
畢竟原本情況下,四川和湖廣的糧食要運到陝甘供西北軍打仗,也得先順着漢水、長江東下,到合肥才能轉入淮河、再利用大運河體系轉入黃河。(四川是不可能直接走陸路棧道翻越秦嶺的,那條路諸葛亮試過,損耗太大。走一萬裏水運的成本都不如翻越秦嶺幾百裏的損耗大)
而現在,四川和湖廣的糧食,就能省掉從襄陽到合肥的這一千多裏水路,一往一返加起來算兩倍,能省下兩千八百裏水運航程,這可都是成本。
……
而除了這些交通基建設施的進步,大明這五年裏還在其他科教領域,取得了不少進展。
科技的發展,可是不會因爲自然的災害而拖延的,科研自有其節奏,隻要基礎經費夠,科學家閑着也是閑着,總要弄點東西。
而這五年裏,羅伯特.胡克雖然沒能把“瓦特蒸汽機”改良出來,那還差得太遠。可其他周邊小發明卻沒少搞——當然,是大明科學院和各大研究所、還有南大的諸多學者共同努力的結果,并不是胡克單打獨鬥的。
包括曆史上1735年才被英國人發明出來的航海鍾,如今終于被大明提前55年發明出來了,而且還一上來就同期進行了小型化實驗、用了标準化彈簧和标準化齒輪制造的擒縱裝置,讓“抗颠簸的航海鍾”,能夠在後續幾年内,就小型化成懷表。
這玩意兒一出現,大明的航海事業肯定會進一步蓬勃發展,因爲終于可以使用近代化的“精确确定經度航行法”了。
在沒有精确計時、不會被海浪颠簸導緻快慢的航海鍾之前,人類航海是非法精确确認自己所處位置的經度的。這也就導緻很多航行隻能用緯度航行法,沿着一個緯度正東正西航行,以免偏航。
配合上經度航行法之後,海船能在海上航出更多直奔目的地的精确航線,平均算下來,能節約一到兩成的航行裏程,也就能在原本基礎上再降低一兩成的航行時間和航行運輸成本。也能更方便地井噴式地理發現、更精确地測繪海岸線地圖。
除了航海鍾之外,作爲胡克助理的安東尼.列文虎克,也毫不意外地在大明内務府的資金材料支持下,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顯微鏡,并且第一次觀測發現了細菌等微生物——
這事兒也沒什麽好奇怪的,因爲世界上第一台顯微鏡本來就是列文虎克發明的。隻不過原本的曆史上他在荷蘭時沒那麽多人支持,要花自己的錢搞研究,就慢一些。現在到了大明,各種光學打磨耗材和光學玻璃基料随便他用随便他花,自然進展飛速迅猛。
而顯微鏡的出現和微生物的發現,當然又讓大明生化環材領域很快就能迎來一波新井噴。比如都有人開始搞曆史上“巴氏殺毒法”的對比研究了。
反正現在有顯微鏡,可以看清微生物的生死,那就可以精确觀測各種藥物和衛生手段的殺菌效果了,這絕對是一個質變。
光是大明科學院下屬幾個研究所,這兩三年裏對于各種食物軍糧保鮮技術的對比研究,就讓大明的遠征後勤保障穩定性,又上了一個台階。
一些惠而不費的小措施小規章,和預處理的技術手段往上一堆,就讓大軍軍糧變質吃壞肚子的概率明顯下降了一點。
除此之外,比航海鍾和顯微鏡再檔次低一些的小科學發現發明,在過去五年裏起碼又堆積了十幾項,
什麽反射式望遠鏡、潛望鏡,八十錠小宛紡紗機,砸棉機,改良式的手搖縫紉機、初代腳踏縫紉機……朱樹人都數不過來了。
大明朝廷在看到“科教興國”的希望後,對南京大學和大明科學院的支持力度也變得更大了,同時還開始琢磨另外兩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那就是準備酌情允許各省自籌經費、設立每省一所理工科大學,就比照南大的辦學方式。
于是,在過去三年裏,大明在各省的科教籌備方面,下了不少力氣調研和預熱,進行人才儲備。
可惜因爲理工科人才的絕對數量還是不夠,最終隻能暫緩,改爲分成幾個小步驟走。
第一步就是立刻進行南京大學的新一輪擴招,這事兒是從小康十八年、也是南大建立的第十一年開始的。從此,南大的每年錄取人數,從原本的每年600人,進一步一次性擴充到1500人。
不過擴充之後,也附帶着一個待遇降低,那就是以後南大的畢業生,将不再按照舉人待遇侯選派官。
換言之,“讀完南大也有機會做官”的待遇,到南大的第十屆學生爲止,以後就沒這種好事了。
擴招之後學生含金量會迎來第一次下降,但是可以得到更多人才,将來到地方上去進行科學基礎教育工作,把數理化教育變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甚至從600到1500這擴招的900人,裏有一半入學分數最低的,将來就定死了直接按照“師範生”培養,必須送到地方上教書。
而如今雖然還沒能力在各省建立大學,但至少可以先建立各種中學級别的新學學堂。
目前先做到每個省的省城有一座理工科中學,教導進入大學以前的基礎數理化知識,也教傳統文學哲學。
最終的畢業教學水平,大緻相當于後世的初中二年級數學和物理水平,加上一些化學和生物常識。
而這一項工作,從小康十八年開始,到小康二十年,已經初步完成了。這年大明各省的省城,都至少已經建立起了一座綜合型中學,招生規模都在數百人左右。
其中南京、杭州、蘇州、南昌、武昌是全國建中學最快的地方,到小康二十年時,他們已經有學生學到三年級了。
這幾個省份原本就最重視文教,朝廷給了政策後,地方鄉紳第一年就瘋狂積極響應、自己踴躍捐錢把中學建起來了。
而廣州、成都、重慶、北京、開封、濟南、福州稍晚一些,它們是小康十九年建成的第一所綜合型中學,如今有了二年級的學生。
剩下其他相對偏遠或窮困一些的省城,最後也趕在小康二十年的朝廷截止期限,草草把中學建立起來。
哪怕錢少沒人捐,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大不了先減少一點招生規模。分配不到足夠多的老師,就先減少一些課程。
朝廷的文部最後核查時,也确認了各省已經有了教數理化常識的中學,對這個結果挺滿意。隻是核查時,也發現一些窮省确實硬件和師資力量不行,爲這事兒也跟朝廷彙報。
朝中文部官員商讨後,又請示了内閣,最終内閣做出決策,建議各省在第一座通科中學之外,再建立以府縣爲單位的“圖書館”。
要求一年之内,确保在所有省城設立一座可以供學子上門閱讀的圖書館。但是因爲受限于時代技術管理水平,那肯定是不能允許外借圖書的,隻能是來館裏現場讀,不能把書帶回家,而且進出館還得被搜身,以免竊書。
至于圖書館裏必須提供的全套基礎數理化教材,朝廷文部會統一下發給各省。反正如今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都很成熟了,朝廷刻版印書也不貴。一次制版印個幾千上萬冊完全沒問題。
最終,朝廷會按照大約三萬套的标準進行授書。給每個省的省城圖書館,至少配備全部通用數理化教材一千套,當然四書五經這些傳統教材也會配發供免費借閱。
未來三到五年内,文部還會責令各省,在三年内實現每個府城有一座公立免費圖書館,所需書籍可以由省城圖書館原本拿到的配額分一部分過去。
五年内要實現每個縣城有一座公立免費圖書館,書籍來源也可以從省裏那一千套分潤,同時地方上的鄉紳可以自行捐助解決一部分。所有的館子都是可以上門看,但不許外借。
朝廷隻管原始教材的提供,建造和日常運營的經費就讓地方鄉紳自籌,朝廷不給預算。但是可以在圖書館門口給捐錢的人立功德碑寫上每個人的貢獻。貢獻達到一定金額的,以後子弟可以優先去國子監捐監生。
有了中學和圖書館這些更基礎的設施,相信大明在各省省城都建一座大學的計劃,應該在未來數年内,就有希望了吧。
雖然這種大學,注定要比南大簡化删節一個版本,畢業生也沒法享受行政級别的待遇。但總比沒有好,也能充實大明的科教人才隊伍。
——
PS:新書已開這本需要加速完本,今天第二更,差不多萬字了。可能下午還會加更,但不一定,大家别特地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