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征服呂宋島後,大明對南洋連續數年的武力征服,總算是畫上了尾聲。
從馬尼拉搶來的大筆金銀,倒是彌補了連年用兵的軍費開支。但是糧食和彈藥的消耗,還是需要花時間來重新生産,畢竟金銀不可能直接變成物資财富,最多隻能拿來投資擴大再生産。
所以長期的休養生息、好好種田攀科技,絕對是非常必要的。
好在随着大明國勢的蒸蒸日上,周邊四鄰也沒有不長眼的非要找死。
大明就一邊在内部繼續深化推廣“廢丁分籍”,把北方各省也全部進行了工農分籍,廢除了農民的人頭稅和工人的田賦。
外東北的墾荒種田開發,每年都有新的進展,雖然曹變蛟和黃得功在這幾年裏已經老死,他們的子孫繼承了爵位,但不能再繼承形同藩鎮的地方規劃權力,但這絲毫不影響東北發展的慣性繼續推進向前。
南方熱帶的改土歸流工作,也依然以每年都能歸化一兩個土司部落穩步推進着,有李定國兢兢業業維持秩序,鎮服不臣。已經年近五旬的李定國,依然身體健康,比平行時空長壽了很多,能繼續爲大明鎮守南疆,當好他的越國公。
大明内部的科教事業,和人才的選拔培養機制,也繼續穩定磨合運行、偶有改良,日拱一卒。
南京大學也終于開始向社會輸送一批批的畢業生。眼看有富餘的理工科人才,可以用于地方各省的理工科基礎教育,朱樹人也摩拳擦掌準備做更多大動作。
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在最初因爲南京大學大量抽調精英骨幹而暫時延緩後,随着人才重新充裕起來,再次進入科研的快車道。
每一方面看起來都是那麽欣欣向榮,六年多的和平發展時期倏忽而過。
……
曆史的車輪轉眼來到了小康十五年,也就是西元1677年。
經過六年的和平發展,在朱樹人原本的規劃裏,到了這一年,大明的第二個七年計劃應該都已經完成了,而且也應該對西北噶爾丹的準噶爾部動手了。
但因爲此前南洋地區額外戰事的拖延,加上對南洋新領土的消化吸收、改土歸流,以及對呂宋仇漢土著的持續清洗剿殺,占用了朝廷相當的精力和時間。
所以第二個七年計劃的對北疆用兵節奏,也跟着延宕了下來,至今還沒準備動手。
不過這也是很正常的,計劃趕不上變化嘛。
好在,随着時間進入小康十五年,已經安定布局多年的朱樹人,總算覺得又到了大明展示肌肉的好時機了。
過去這六年多的發展,早已讓大明的國力又整整上了一個新台階,絕不是曾經的對手所能預料的了。
貧窮和落後,限制了大明的敵人對大明的想象力。
在二十五年前、也就是先帝朱常淓隆武八年、明清戰争剛剛結束、中原恢複統一的時候,因爲連續的戰亂,當時全國人口跌到了一個曆史地位,隻剩六千萬人,而且是盡量吧隐戶都清查出來後,依然隻有六千萬人。
相比之下,萬曆年間大明的人口巅峰一度接近過一億四千萬,崇祯初年時也還有接近一億兩千萬。所以六千萬人比大明巅峰時,已經是戶口減半了,但相比于平行時空明清之交最慘烈的時候,卻又多出來約兩千萬。
(注:曆史上清初對南明地區反複征伐屠戮,最低全國人口跌到過四千萬。朱樹人的蝴蝶效應讓南方沒有淪陷,清人的屠刀少殺了兩千多萬。)
在和平年代裏,剛剛結束劇烈戰亂的時候,如果鼓勵生育,二十幾年人口翻倍都是正常的,後面耕地矛盾漸漸激烈,養不活人口,增長才會逐步放緩。
不過大明滅清後的這二十五年,倒也不算是一直和平,畢竟朱樹人每和平種田五六年,就要對外用兵一輪。這二十五年裏,中間間隔了三輪用兵,分别是對外東北、對扶桑、對東南亞。
加上朱樹人注意百姓的生存環境,堅持不讓貧農把田分得太細,至少讓有田百姓保持十畝以上的戶均耕地占有,所以百姓的生活質量其實是遠超其他朝代的,基本上沒有因爲田少而處于饑餓死亡線上的貧農。
間歇性戰事和抑制過度細分田地,還有移民屯墾,三大要素結合,讓人口的恢複顯得更加有序。最終二十五年裏,關内漢地十八省的人口增長,大約達到了50%,也就是從六千萬增長到了九千萬。
不過,考慮到東北關外地區的屯墾,讓整個東北,包括遼東,也擁有了超過八百萬人口。
而扶桑的九州島依然有三百多萬人,加上蝦夷和枯葉島,還有對馬和琉球,這五塊總人口接近四百萬(征服九州後十幾年裏,人口隻略微增長了二三十萬,但人口比例發生了很大變化。扶桑男性人口銳減,女人被漢人移民征服納妾,所以扶桑人減少了八十多萬,漢人增加了上百萬)
而被大明征服的緬甸怒江-伊洛瓦底江兩江河谷平原地帶,一共有四百餘萬人口,皎山、三宣六慰山區加起來近百萬人。越南被大明征服後的的紅河流域平原,也就是漢唐交趾故地,加上一直到越南南北分界的順化等地,加起來也有三百餘萬人口。
當地這些年人口之所以沒有繼續增長,也跟大明的清除心懷不軌的反抗異己有關。對于反抗者要慢慢肅清,然後把南方的漢人,尤其是廣西和雲南的漢人逐步移過去。
最後,菲律賓地區經過六年的和平種田,當地原本也有大約二十多萬祖籍福建、潮汕的漢人,在對仇視漢人的西班牙殖民者幫兇土著進行清洗後,大量把勉強算是黃種人的土著女人抓來給漢人做妾,漢人人口恢複得也非常快。
而鄭成功爲了壓住當地人的不歸王化傾向,六年裏也從福建不沿海的武夷山區深處,又組織了這些年福建地區新增長的無田農民人口三十餘萬,移到呂宋島。
如此一來,剛從福建移過去的純種新漢人,人口比例也超過了已經下南洋數代的老福建、潮汕人,确保他們對大明的認同進一步上升。
而福建地區原本就多山少田,自古就很容易出現山區農村人口增長後田不夠種的問題。要不然曆朝曆代福建人也不會那麽容易下南洋或者移民全世界了。
鄭成功要組織人手去呂宋,完全不需要強迫,整個過程非常仁政。而且鄭成功還自掏腰包,承擔了移民的運費,不收他們渡海的船票,更是讓福建貧農感恩戴德,覺得白白撈到了一個出去闖世界的機會。
周邊領地全部拿穩之後,東北八百萬,扶桑五地四百萬,東南亞一共八百萬(緬甸四百越南三百呂宋一百),加起來關外新占領土地上也擁有人口兩千萬,其中一半是漢人,剩下一半也都是被漢化的人,或者是異族被漢人征服占有的婦孺。
如此,加上關内傳統漢地十八省的九千萬,大明疆土的總人口數量,也恢複到了一億一千萬。
這個數字,大約是崇祯七年時的人口數字。當時李自成張獻忠才第一波造反不成,紛紛詐降,天下人口的屠戮和災荒死亡還沒到最慘烈的時候。
朱樹人兜兜轉轉,在崇祯七年後四十年,總算又回到了當時的程度,但如今大明已經普及了玉米和土豆,還開發了東北的肥沃黑土地和東南亞的紅河、伊洛瓦底江河谷平原。
全國水利設施也大大提升了,而且災害最嚴重最密集的年份也過去了,所以這同樣的一億一千萬人,生存質量簡直是天壤之别。
人口增長的同時,人民還安居樂業,天下民心對大明的擁戴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頂點。這樣的人心所向,更是大明未來動員力和穩定性的根本保障。
這絕不是歌功頌德,而是有實打實證據的。因爲崇祯七年時,天下田地統計,一共也就七億多畝,而且實際上因爲西北的連年災荒,很多土地已經退化,隻是存在于黃冊上,實際沒法種,遼東的土地也一直留在當時大明的賬面上,實際上都落入敵手了。
所以崇祯七年時,大明掌握的關内十八省,總共耕地面積,實際上隻有六億多,不到七億畝。
而原本曆史上,清朝到了雍、乾年間的兩次耕地普查,也就隻有八億多畝耕地。但考慮到清朝實際上比明朝多控制了一些西北地區,以及東北部分闖關東新産生的田地,所以關内開墾規模其實跟明朝差不多(關内開荒到明朝基本已經結束了,隻有西南改土歸流新增的梯田,算是清朝的增量)
後世所謂的乾隆盛世,就是靠着勉強八億畝的耕地,精耕細作養四億人口,人均才兩畝地,壓根兒那就不叫生活,隻能叫在餓殍的死亡線上掙紮。
而如今,大明雖然隻有一億一千萬人口,但開墾田地的規模,已經遠超了平行時空的乾隆時期。
關内各省的耕地依然保持在八億畝左右,西南雲貴改土歸流數十年,增田兩千四百餘萬畝。
越南的紅河流域有耕地九百萬畝,加上順化以北其他零星沿海農田,大明占領的越南地區一共有一千三百萬畝田地。
緬甸的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兩江河谷占領區,擁有田地兩千餘萬畝。扶桑的九州等地,在幕府時代的在籍田地爲“石高三百餘萬石”,實際上折算過來有四百萬畝。
而經過鄭家開發建設後的大員島,其實農業條件比九州島還好,兩個島嶼面積也差不多。隻是大員島畢竟建設時間短,至今還隻開發了朝向福建的沿海平原,但也開墾出了近三百萬畝農田。
而對大明國力潛力提升最大的一塊開發,顯然來自于東北。那可是占到後世華夏全國耕地面積三分之一的存在,全開發出來至少能等于關内十八省總和的一半。
(注:這裏的算法是包括了内蒙的東北部分。後世如果隻算東三省不算内蒙的話,大約隻占全國耕地的23%,但内蒙的東北部分還有1.7億畝耕地)
如今東北的開發,雖然遠遠不能跟後世比,但經過前後陸續二十幾年的時間,也算略有小成了。
黑龍江幹流流域的開發,還隻有後世的一成多。但盡管如此,也已經超越了曆史上乾隆年間的水平——後世清朝所謂的闖關東,其實也就到松嫩平原一帶,并沒有到黑龍江幹流大規模開發。
以至于到清末,黑龍江北岸也就六十幾個屯。可見南岸也多不了幾倍,整個黑龍江幹流到清末不超過三百個村子。
而現在,大明在黑龍江幹流沿岸,好歹有大幾十萬人口,一千多萬畝耕地了,至少分布在七八座城市、上百個鄉鎮、一千多個村落裏,比平行時空的清末開發程度還高了至少五倍。
人均能耕種二十畝黑土地,而且這個人均是連老人小孩女人都算上的。實際上壯勞力普遍要種三四十畝田,非常辛苦,但也足夠豐衣足食。
豐足的積蓄,甚至能讓農戶完成原始積累,漸漸做到了家家都有自己的耕牛,甚至還普遍不止一頭牛,還進一步依靠近代科技升級了耕犁和其他省力農具。
而開發更徹底的松嫩平原,如今的墾荒力度,已經超過了後世的三成,墾荒出的耕地也突破了一億畝大關,松嫩平原上的五百多萬人口,人均同樣能有二十多畝肥沃黑土地耕地,同樣是把婦孺老人都拿來平均了,壯勞力起碼種三四十畝。
再加上遼河平原的後續開發,如今整個東北,爲大明提供的耕地已經有一億六千萬畝,達到了關内傳統漢地十八省總耕地的兩成多。
小康十五年,天下重新統計耕地,深入徹查,最終計算得全國耕地十億五千萬畝,已經超過了平行時空清朝巅峰期三成。
全國範圍内,人均耕地依然能有九畝多。
再加上大明遠超曆史同期的工業,廢丁分籍改革實施十五年來,已經攢起了超過一千四百萬的工籍、兵/役籍人口,實際上的農籍人口隻有九千七百萬。
如此算來,農籍人口的人均耕地,更是達到了驚人的近十一畝。就算依然存在一些當初南方豪門大戶的土地兼并遺留問題,但貧農基本上能确保每個壯勞力至少種十畝自耕田。
大明國力之強,已經堪稱華夏曆史之最。
——
PS:快速過時間線的需要,所以流水賬盤點一章種田成果。
很快要到這本書的最後一個副本,準噶爾和羅刹了,後面其他都不會詳寫,隻是略過一個大緻年表。馬上要完本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