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的華北大地,春耕已經開始了半個月。
但小冰期的酷烈環境,依然時不時來一場細小的春雪,注定會凍壞一些發芽早的秧苗,導緻今年又是一個歉收之年,百姓苦不堪言。
曆史上,崇祯十六、十七這兩年,是明末天災最頻繁酷烈的兩年。明朝最終在這個時間節點突然完蛋,并不完全是巧合——
仔細看一下曆史細節,就不難發現,李自成、張獻忠的那些班底,從規模而論,至少一大半都是崇祯十六年之後突然裹挾到的,
那兩年裏他們的擴張速度簡直就像是額外開了一個挂,比前些年快得多,像是突然突破了一個阈值臨界點,打通任督二脈,随後一瀉千裏。
顯然,從客觀自然來說,正是因爲那兩年裏災害的酷烈,突然徹底活不下去的百姓數量,又暴漲了一個數量級,給了所有流賊酋首無盡的裹挾資源。
而曆史往往也會告訴人們一個經驗:連續的大災起來之後,往往并不會因爲一個王朝的滅亡就結束。
大災本該持續個三四年的,如果前兩年剛過完前一個朝代就亡了,那後一個朝代趕上來後,還得再扛一兩年的劇烈災害餘波。
老天爺才不會因爲明亡了就突然停止災害。
隻不過,按照原本的發展,清朝入關後的最初階段,雖然也災害慘烈,但恰好趕上了往南轉移矛盾的擴張期。打下江南後又能立刻依靠剃發令屠城海量的人口,把南方的物資餘糧都搶過來,才維持住了自己的統治。
按照後世考證,明清之交這場持續三年多、接近四年的旱澇蝗瘟疊加大災,能從崇祯十六年一直到順治三年(順治元年和崇祯十七年是重合的,所以崇祯十七年過完後再拖兩年,能一直到順治三年)
順治四年之後,災情才逐步減緩,百姓的生産和休養生息才算漸漸恢複,一直到順治六年後,災害問題才算基本翻篇,
但北方除了京城以外的其他地區,也依然要再恢複到順治八年,才能确保地方财政收支平衡,不用靠搶劫和外運來維持地方糧食自給。
四年緩災,六年停災,八年自給。
然而現在,随着多铎、尼堪的連番戰死,至少相當于兩個整編旗的滿人部隊被成建制全殲,還有不少部隊被重創。
清廷用以對外轉嫁矛盾、解決糧食不足的曆史車輪,被硬生生擰斷了車軸,再也無法滾滾向前了。
……
消息傳到京城時,作爲攝政王的多爾衮,自然是震驚、悲痛兼而有之,還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不安。
不光大清的國運變得晦暗難明,連他多爾衮個人的政治前途,也都蒙上了濃濃的陰影——
當初黃台吉剛死時,他和濟爾哈朗的攝政地位是相當的。豪格雖然給他和濟爾哈朗達成幕後交易、壓制住了,但如今豪格在軍中在朝中,也還是有些微影響力的。
隻不過,濟爾哈朗相對垂垂老矣,進取不足。黃台吉死後數月,清國就遇到了崇祯被殺、吳三桂縱清軍入關的天賜良機。
在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多爾衮是堅決的主戰派,堅持響應吳三桂,帶兵打進北京城,還堅持讓年少的順治帝遷都北京。
而豪格、濟爾哈朗這些保守派,在這一系列問題上,都或多或少失分。很多滿清守舊派都擔心把國都遷入關後,将來失去了戰略縱深,若是中原有變,再想退回關外都會多有不便。
多爾衮再次力排衆議,堅持定都北京,然後分遣兩位同母兄弟西征和南征,分别對付李自成和南明,
他大清在一年内打下那麽多土地,這才讓多爾衮個人的威望上升到了巅峰,也讓濟爾哈朗和豪格徹底失去了争權的可能性。
可以說,多爾衮的地位,也不是内鬥小陰謀搞來的,那是有實打實的開疆拓土、定策之功的,内鬥的伎倆隻是輔助,打鐵還需自身硬。
但現在,随着多铎戰死,南征軍大部被滅,多爾衮能掌握的依然忠于他個人的軍隊,等于是直接減少了一半!說是被斷一臂絕不爲過!
豪格和濟爾哈朗,還會繼續乖乖聽他的麽?他還壓得住麽?
……
悲痛歸悲痛,問題還是得解決,
所以在得到尼堪也死了的消息後沒幾天,多爾衮就私下裏找到了一同輔政的鄭親王、“信義輔政叔王”濟爾哈朗,想跟他商量下一步的軍政大略。
核心問題隻有一個:短期内,要不要繼續下血本,盡快組織起新一輪的南征!
兩位“攝政叔王”和“輔政叔王”,也沒什麽好避免僭越的,反正皇帝還是個小孩子沒法親政,兩人就在武英殿内展開了這次會商。
多爾衮是個滿臉大胡子的壯碩大黑胖子,長相跟帥氣英俊那是絲毫不搭邊,最多勉強形容他“英武”,還是看在他那一身藏在肥肉下的肌肉份上。
多爾衮和濟爾哈朗相對而坐,并沒有以勢壓人,還讓宦官給濟爾哈朗上了好茶和上等的奶酒,以備聊正事兒潤喉,想喝哪種就喝哪種。
落定之後,多爾衮開門見山:“此番十五弟與尼堪的戰敗,本王自然也不會推卸。當初點将時,便該想到他們沖動果決,易于孤注一擲。如今折損我兩旗兵馬,實在是令朝野痛惜。
不過兵兇戰危,勝敗本就難料,我大清遭此小挫,更該上下一心,盡快重整旗鼓,切不可給南蠻子喘息之機站穩腳跟,不知王兄以爲如何?”
濟爾哈朗并沒有立刻回應,隻是沉默了一會兒,才聽不出語氣地哼了一聲:
“還要再戰?我大清兒郎雖然善戰,也沒有年年與蠻子血戰的道理,此番既然受挫,也需休整重建軍隊,豈可再貿然孤注一擲?何況就算重新組織軍隊出兵,攝政王便有必勝的把握了麽?”
濟爾哈朗說着,也随口舉了幾個例子:
明清之間的戰争,在崇祯年間,從崇祯二年到三年打了一波大的(那一波破關而入也是袁崇煥最後被殺的主要原因),然後清軍就消停了兩三年,到崇祯六年、七年的時候才再次破關而入。
再往後,崇祯九年破關、當年搶了一把回去,十一年再次破關,當年又回去(殺了盧象升),十三年秋開始到十五年春,是跟洪承疇的持續消耗拉鋸戰……
可以說,清軍雖然好戰,但也是有休整期的,前期隔三四年入一次關,後面至少也隔一兩年,除非是跟洪承疇打消耗戰那次,因爲一直相持沒法退兵。
滿八旗又不是鐵打的,哪能一直打仗不喘息?而要說輪換部隊輪戰,如今清軍也沒這個實力。
兩個旗全滅一個旗重創到極限,隻有五個旗有戰鬥力。
五個旗當中,阿濟格那兒也有一個旗折損了過半兵力,都是跟張煌言打消耗戰打的,還包括去年剛跟南陽明軍接觸時、被朱文祯的湖廣騎兵偷襲的那一把損失不小。
所以,隻有四個半滿人旗可以直接投入戰鬥。
多铎的兩個旗都白給了,要是再上兩個旗,說不定還會被重創,那就得四個半全部壓上了,後方徹底空虛的話,北方漢人要是造反怎麽辦?
濟爾哈朗都不用講大道理,僅僅是從實力對比上分析,就認爲不能再打。
把關鍵點盤點完後,濟爾哈朗很有氣勢地總結:
“……所以本王以爲,眼下最重要的,是重建被全殲的兩白旗!同時讓有所折損的兩紅旗也得以休養生息!而不是再輕敵冒進孤注一擲!
英親王在南陽的攻勢也該收斂,讓殘損的部隊回到後方,重征兩紅旗、兩藍旗各牛錄的次丁,補足戰死的正丁缺額,再加以操練。
而兩白旗既然是成建制被全殲,如今怕是連重建所需的将校佐官都湊不齊了吧,依我看,不如從兩黃旗中抽調一部分士卒作爲骨幹,重建兩白旗。
可以從兩黃旗中,每甲喇抽調一牛錄,補到兩白旗,再從兩白旗的次丁中征募新兵,補齊剩下四個牛錄,以老帶新以一帶五,方能快速成軍,重新形成戰鬥力。”
不得不說,濟爾哈朗這個意見,從軍隊建設角度看,還是非常老成謀國的。
後世哪怕到了近代,乃至現代的一戰、二戰時期,遇到戰時需要擴招軍隊、動員預備役,基本上也是這樣帶新兵的。
比如一二戰的德軍,都是按三到四倍老兵帶新兵,戰時正規軍一個師拆成多個團,放到新部隊裏每個師有一個團的老兵,剩下幾個團則是新動員的預備役。幾個月傳幫帶下來,新部隊也就形成初步戰鬥力了。
如今兩白旗被打得連軍官種子都沒了,徹底團滅,要想重建,當然得從其他旗借調各級軍官,重新搭建班底。
當然了,考慮到兩白旗的家屬裏面,也有不少是地位尊貴的貴族之家出身,那些原固山、梅勒額真、甲喇、牛錄的親人,被補充到部隊裏也能繼續直接當官,哪怕原先沒有軍職,他們也可以憑血統當官。
但不管怎麽說,專業軍事人才肯定是要補足的。否則全靠血統上位的“趙括們”帶兵,新部隊還不得完蛋?
但問題就在于,濟爾哈朗這番看起來完全符合公心的建議,聽在多爾衮耳中,卻顯得那麽刺耳,一下子就能撥動他神經中幾個敏感的節點。
“好算計呐,兩白旗是咱當初得勢的根基,兩黃旗卻是絕對死忠于先帝的……讓兩黃旗抽人重建兩白旗,将來建出來的兩白旗,還能對本王唯命是從麽……”多爾衮内心惡狠狠地想,表面卻不敢流露出來。
這裏就得說到當初黃台吉死時的一段公案了,
其實,熟看清宮戲,尤其是諸如《孝莊秘史》等地攤劇的基本都知道,黃台吉死的時候,兩黃旗一開始是支持豪格繼位的,但多爾衮和多铎掌握的兩白旗決不答應,還擺出一副“如果豪格要奪位就死磕到底,不惜内戰”的架勢。
兩黃旗後來爲了避免内戰,在濟爾哈朗的協調下,表示願意跟多爾衮各退一步:兩白旗不支持多爾衮繼位,換取兩黃旗也允許另選一位先帝(黃台吉)之子繼位,這才有了福臨(順治)撿漏成功。
由此可見,不管兩黃旗最後推了誰登基,他們死忠于黃台吉,隻接受黃台吉的兒子上位,這一點是始終沒變的。
如今多铎最大的問題,不僅是白給了兩個旗,還偏偏白給的就是他和多爾衮的嫡系,這就讓清國内部的權力結構極大的失衡了——
當然,去年這時候,多铎選擇帶兩白旗作爲南征主力,這個選擇本身也沒問題。因爲曆史上他差不多也是這麽選的,在當時的多铎看來,南下打江淮、打江南,那些文弱之地的漢人,簡直就是白撿一份潑天之功,
既然有立大功的機會,幹嘛不留給自己的嫡系部隊來立呢?誰能想到這個立功的機會最後會變成送命的機會?
此時此刻,多爾衮已經猜出濟爾哈朗在打什麽主意了,但他确實沒辦法反抗,誰讓他的主要嫡系部隊被極大削弱了呢!他的權威已經出現了動搖!
多爾衮隻好找其他明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那些爲國家考慮的理由,來說服濟爾哈朗:
“鄭親王!是否繼續對南明作戰,可不能僅僅看我大清是否有餘力作戰!哪怕沒有力量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至少也該以戰養戰,保持壓力!
你此前不關心民政,可能還不知道如今我大清的國庫和各地軍需存糧有多麽緊缺吧!去年崇祯之所以亡,主要就是因爲北方連年災情太嚴重了!數百萬漢人百姓跟随闖賊等揭竿而起!
今年災情絲毫沒見好轉,你看看外面二月底了還下春雪,要凍死多少秧苗?今年春荒怕是就要餓死不少人!秋收再沒有好收成,每省、每年,餓死之人至少百萬!天下災荒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我們要養活二十萬旗丁、男女老幼全加起來九十萬滿人,需要的糧草,能指望從這僅剩的一兩千萬北方漢人身上榨取麽?别說榨不榨得出來,就算榨得出來,也會民心盡失!
如今我大清唯一的機會,就是把北方漢人對餓死的憤怒、不甘,轉嫁到對南方漢人的仇恨上去!
我們滿人兵力不夠,重建八旗需要時間,那就立刻擴軍由純北方漢人構成的新軍!用搶劫南方富庶之地的誘餌撺掇北方漢人爲我們而戰!”
多爾衮說着,終于抛出了他應對濟爾哈朗“徐徐圖之,重建八旗”方略的對策——建立漢人的綠營軍!給漢人自主,搶劫歸私,鼓勵漢人武裝滾雪球!
濟爾哈朗卻是守舊派,聽了不由又驚又怒:“擴建軍隊豈能如此操切!我們滿人統治漢人,本就如履薄冰,
北方漢人雖經多年酷烈旱澇蝗瘟兵災,戶口連番減半,如今雖不知明确數字,一千多萬肯定是有的,兩千萬肯定不到。
我們滿人不過二十多萬青壯男丁,算上老弱婦孺,全族九十萬人,幾乎要統治十五倍于我族的北方漢人,要是把北方漢人都武裝起來,哪天他們直接鬧起來反我大清,你多爾衮就是大清的罪人!”
雙方理念分歧太深,說着說着就劍拔弩張起來。
不過好在倒是沒有多少私人恩怨,主要還是對統治方法的認識差異太大。
多爾衮稍稍冷靜之後,知道自己失利那麽大,再想一言堂那是不可能的,眼下之計,隻有想辦法跟濟爾哈朗再來一次“各退一步”,尋求到新的平衡。
他不由心念電轉,暗忖道:自己所求的,無非兩件事,
一件是立刻組織起新的南征,對南明轉移矛盾,搶劫足夠多的錢糧維持統治,防止内部崩盤。
另一件事,則是爲南征這個目的服務的手段,也就是籌建綠營新軍。
如果第二件事情做不到,就算濟爾哈朗答應他第一件事、組織新的南征,如今清廷兵力不足,去了也是白給。
既然如此,不如痛苦抉擇,把立刻組織新南征暫緩一下,換取濟爾哈朗同意他組建綠營,
同時,兩黃旗往兩白旗摻沙子這件事情,自己擺明了阻止不了,不如順水推舟做個人情。
就算将來重建的兩白旗,會相當程度被濟爾哈朗和豪格拉攏,不再絕對死忠于自己。但隻要由他主導的漢人綠營念着他多爾衮的好,知道清廷中多爾衮是相對允許給漢人武裝放權的那個,那麽他靠着未來綠營的支持,依然有可能在權力争奪中有底牌。
有念及此,多爾衮露出一個痛苦的表情,跟濟爾哈朗交換條件:“也罷,如今立刻組織新的南征,确實并無勝算,就算組建綠營,也需要時間操練磨合,今年内是無法用上的了。
無論如何,今年隻能是苦一苦百姓了,哪怕橫征暴斂,也要把養兵擴軍的錢糧湊夠,哪怕激起更多流賊,也沒辦法了,就當拿流賊練手!
本王願意承諾,今年内不再提南征的事情!兩白旗的重建,也允許從兩黃旗抽骨幹來指揮!但是組建綠營軍的事情,鄭親王也必須答應!否則本王的前兩項承諾便作廢!”
濟爾哈朗的眼皮子跳了一下,盤算起這個博弈條件究竟是賺是虧,最終還是小團體的利益超越了國家利益。
他當初一直以兩黃旗沒能完全擁有擁立話語權爲憾,對于兩白旗以内戰爲威脅的事兒骨鲠在喉。
這次多爾衮肯退讓,就先把這個便宜占了好了。
至于建立獨立于漢軍旗系統以外的綠營,濟爾哈朗雖然忌憚,但他好歹知道一個最樸素的道理——他多爾衮也是滿人,多爾衮總不至于弄一個漢人武裝來造他自己的反吧?
說不定,他另有什麽制約綠營将領、确保其忠誠的鬼蜮伎倆?
不管具體是什麽手段,他隻能相信多爾衮至少在民族立場上沒問題。
濟爾哈朗權衡再三,答應了這個妥協方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