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渃汐問起,李軒對手裏的金銀具體數額也不太清楚,讓管錢糧的媚兒拿賬簿瞧瞧庫房裏有多少。
“郞君,庫房裏還剩下黃金兩萬兩千兩,白銀六萬兩。”
“這麽少?”季渃汐驚呼:“就這點金銀還發行個鬼的貨币。”把李軒氣得不輕。
媚兒還補了一句,“原來隻剩不到兩萬兩黃金,加上田一采回的兩千兩黃金才有這麽多。”
貨币發行量不足對市場難以産生影響,百姓将獲得的足值貨币藏在家裏不用,專拿不足值貨币出來交易造到劣币驅逐良币。
從頭到尾都是發行方虧損,吃力不讨好。
李軒心裏不快卻也無法反駁這個事實。
在日本石見銀山及美洲大季發現前,全世界都缺金銀,大唐則是整個歐亞非大季諸國中最缺的。
人家歐洲、中東、天竺,哪怕南洋諸島流通貨币好歹是金銀,經貿最發達的大唐反而成了将銅錢和絹帛做爲貨币,大宗交易用絹帛、小宗交易用銅錢,跟蕃商交易人家不收你的銅錢、絹帛隻能用不多的金銀。
好在大唐出産的瓷器、絹帛等絲織品全球獨一無二,工藝品如銅鏡也因工藝精湛是蕃商的搶手貨,處于賣方市場,蕃商帶着金銀來貿易流入大唐不少金銀。
對若大的市場來說,蕃商帶來的這點金銀還是不夠看,哪怕到了幾百年後海貿發達的南宋,也沒解決金銀缺乏問題,缺口大到連銅錢、絹帛産量都不能滿足市場隻能鑄鐵錢滿足民間需求。
“媚兒,田一有彙報金瓜石的金礦月産黃金多少嗎?”
“大概六百多兩,田一彙報說他們在金瓜石附近又探出好幾個金礦,如能增加人手的話月産量能達到八百兩。”
“産量再增加五倍也不夠。”
季渃汐失望的說,“流求哪怕月産五千兩也僅能滿足江淮,江淮之外呢?還有民間最需要的不是金而是銀,你手裏連一座銀礦都沒有,唯一來源就是從蕃商貿易獲得,這量太少了,根本不夠我們發行貨币。”
李軒咬了咬牙說,“我還知道兩處金礦儲量豐富的地點,萊州和呂宋島的碧瑤金礦,組織兩支開采隊去,完全有可能将金礦月産量提升到千兩以上。”
至于季渃汐說的月産五千兩黃金,李軒純當個笑話。
後世金瓜石金礦,日本人又是修直通礦場的鐵路又是擴充機械設備、興建新式的浮選礦場才把産量提升至年産兩噸多,月産不過三千多兩。就這産量金瓜石還是超大型金礦,世界單位面積産量最富的地區之一。
“那銀呢?”
“派人去把日本的日見銀山占下來,要多少銀有多少銀。”李軒脫口而出。
“石見銀山有很多銀子嗎?”季渃汐奇道。
“多到能解決大唐缺銀的問題。”李軒暢笑道。
石見銀山好像離海邊不遠,目前又沒人發現這座其貌不揚的山裏蘊藏着整個地球儲銀最多的兩座銀山之一,對李軒來說極容易攻占。
唯一要考慮的是,占領後開采銀礦消息走漏,倭國朝廷定會舉國來攻。
誰叫倭國坐擁金山、銀山,卻因勘探、開采技術太差到現在都沒發現幾座像樣的金銀礦,是典型的窮矮挫。
唯一一座産金的金礦,還是在奧季國發現的砂金,就是從河沙裏淘出來而不是從山裏開采出來,可見倭人現在有多落後。
就是這唯一一座高産的砂金礦,絕大部分産量供給遣唐使不是沉入東海就是爲大唐的經濟作了貢獻。
除了石見銀山還有佐渡金山,佐渡金山還有伴生銀礦。比起石見銀山,佐渡金山所在的佐渡島遠離倭國統治核心區,屬于典型的倭國邊遠地帶,與本洲島隔着海峽,易守難攻。一支小規模艦隊就能令倭國望海興歎。
“石見銀山擁有極爲豐富的銀礦,那我們還等什麽,趕緊派人去把它占領吧……”
聽李軒講起石見銀山在16世紀年産量達百萬兩之巨,季渃汐兩眼冒銀光,慫恿着李軒趕緊組織軍隊,無論如何也要把石見銀山給搶過來組織人手開礦。
年産百萬兩,發行多少銀币都沒問題,何況還有座佐鑄金山。
“我倒是想,可我手上就三千人編制的流求軍。攻占石見銀山容易,發現銀礦的消息傳出去,如何守住才是關鍵。到時流求軍全調過去兵力都不一定夠。”
“沒有兵可以招啊。拿一萬兩白銀出來,你還怕募不到足夠的兵?”季渃汐說。
“倭國畢竟是大唐屬國,我沒朝廷旨意派兵攻占屬國領土,被倭國告到朝廷那影響不好,搞不好要撤職查辦。”
瞧季渃汐比他對奪取石見銀山還熱切,李軒反而裝起傻來一臉爲難的說。
“是啊,直接派兵占領石見銀山在朝廷那沒法交代,發現銀礦的消息傳出去,朝廷有權有勢的人恐怕要插手進來,說不定還要占大頭,我們累死累活說不定還便宜别人。”季渃汐踱着小碎步念念有詞的說。
“咦,我們可以讓軍隊扮成海盜占領石見銀山采銀,消息傳出去後不論倭國還是朝廷隻會認爲是群海盜所爲而不會追查到我們身上。”
季渃汐驚喜道。
“你這個點子不錯。”李軒豎起大拇指稱贊,補充:“倭國與新羅關系不睦,讓軍隊扮成新羅海盜去幹,倭國定認爲是新羅 幹的,找新羅興師問罪。”
“我們再從中挑撥離間兩國說不定會先打起來?”季渃汐笑道。
“以兩國的積怨有這個可能。”
“如此,那我們得好好謀劃下奪取石見銀山和佐渡島。”
随後幾天,季渃汐與李軒兩人待在書房裏密謀,李軒畫出東海、朝鮮海峽的海圖,并将倭國九洲島、本洲島的地圖也大緻畫出來。
爲了确定倭國沿岸有哪些城鎮,是否有倭國駐軍,派李阿奴到明州從遣唐使團留在當地的倭人口中打探消息。
一頓酒宴下來,再加幾十貫錢的誘惑,那些倭人倒豆子一般知無不言,将倭國九洲島、本洲島西部沿海的情況盡數抖了出來,甚至連倭國京都有多少駐軍,沿途要經過哪些城池都描述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