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楊銘繼續旁聽朝會,幾乎不怎麽發言,而是靜靜的聆聽着諸公之間的讨論。
但是,就算他不說話,現在也沒有人敢忽略他了。
門下省納言,攏共就七個人,其中高颎罷官,楊素和楊爽在仁壽宮,剩下還在東宮參加朝會的,也就蘇威、裴矩、牛弘和楊銘四個人。
前三個,都是頂尖大佬,而楊銘是太子嫡子,分量也是非常重的。
尤其是楊廣跟衆人打了招呼,朝會的時候,務必要跟楊銘統一戰線,不要拆他的台,所以楊銘不說話則以,一旦發聲,必然有衆多的支持者。
這就是派系。
楊廣目前還沒有繼承大位,所以東宮自成一派,隻有東宮的力量足夠強大,他說的話,才能壓住蘇威、牛弘、賀若弼這類老牌大佬。
除了東宮派系之外,還有就是以蘇威爲首的右仆射一派,其中核心人物是刑部尚書薛胄、工部尚書宇文恺。
還有楊素的越公派,這一派涵蓋極廣,不過被楊堅拆解的差不多了,現今等同于東宮派系。
勢力最弱小的,就是賀若弼了,不過此人的門生遍布各個軍府,在大隋軍方系統有着不小的影響力,不容小觑。
除此之外,還有宗室派,柳述派,元老派,可以說,如今的大隋朝堂也是派系林立,彼此之間也是在競争逐利。
仁壽宮,楊堅的批複回來了,一個字“準”。
聖意已明,回到大興好多天的長孫晟,終于可以奉诏入朝,受封領賞。
封賞的诏文念罷,長孫晟叩頭謝恩。
楊廣瞥了一眼郭衍,後者頓時意會,笑道:
“恭喜上柱國了,也不枉河東王爲你辛苦一場,若無河東王一力作保,長孫兄距離上柱國,隻怕還要再等幾年。”
這話已經說的很明顯了,暗示長孫晟得感謝楊銘的幫忙,
不過長孫晟是明白人,心知在諸公面前,不宜顯露的太過明顯,于是他還是叩頭感謝太子楊廣。
但是心裏,肯定對楊銘大爲感激。
因爲早在朝會之前,内史侍郎裴蘊就在私底下見過他,将楊銘力排衆議,給他強行加封的事情娓娓道來。
所以長孫晟這才反應過來,爲什麽當初是楊銘親自在官驿迎他,這是有拉攏之意啊。
他這個人,沒什麽後台,不過他現在心裏很清楚,自己今後很可能需要依附在楊銘手下。
他不喜歡卷入派系之争,但如今已經是騎虎難下,楊銘抛來的橄榄枝,他不接,會出大問題。
人家能把他捧起來,也能把他推下去。
所以受了封賞的長孫晟,内心喜憂參半。
事實上,楊銘的本意,并沒有想過要拉攏對方,當時不過是覺得長孫晟功勞這麽大,卻封這麽小,心裏多少有點抱不平,後來是老爹楊廣把他給推了出去,以至于形成不得不招攬長孫晟的局面。
他看中長孫晟這個人,源自于此人對付突厥很有辦法,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長孫晟一輩子都在和突厥打交道,你讓他去幹别的事情,他未必能幹好。
大隋朝堂,論全能之才,唯高颎、楊素二人而已。
眼瞅着五月初一,朝會過後,楊銘主動前往長公主府,與楊麗華一道前往大興善寺進香。
至于拜師靈藏大師的事情,眼下還沒有苗頭,在楊麗華看來,此事不可操之過急。
楊暕帶回來的那顆佛牙舍利,眼下就供奉在大興善寺,以至于天下佛教信徒,如今都往大興善寺跑,香火之盛,天下獨此一号。
人在朱雀大街,就能聞到靖善坊飄來的香火味道。
進香過後,楊銘與楊麗華同乘一輛馬車。
楊麗華今年已經四十四歲,保養的非常好,若不是因爲她是長公主,凡夫俗子不敢直視,否則的話,無論走到哪裏,必然都是全場矚目的焦點。
楊茵绛、裴淑英的姿色,遠不如楊麗華。
可惜了,這麽漂亮的大美女,甯願做寡婦,也不肯給别人機會。
關于楊麗華單身的事情,早年間隻有楊堅夫婦提過那麽一次,但是被楊麗華給拒絕了,之後,就再也沒人提過。
楊銘倒是覺得,楊麗華的選擇是正确的,她如果再嫁,就不會擁有眼下的超然地位。
人家這叫守節。
車廂内,楊麗華淡淡道:“你今天已經沒什麽事情了吧?”
楊銘點頭道:“就算有事,也是先緊着姑母的安排,您有吩咐?”
楊麗華點了點頭:“我府上下人做的醬菜,阿娘生前最喜歡,也常常賞給高颎,如今高颎是吃不到了,伱幫我給他帶些過去。”
楊銘頓感錯愕。
高颎可不是他随便可以見的,私下會見高颎,要是傳到老爹耳裏,隻怕要出事,就算傳到楊堅那裏,隻怕楊堅都會亂想。
有些人啊,威望太高,以至于被皇帝盯的死死的,就怕他結黨。
楊銘身份特殊,确實不适合去見高颎。
楊麗華看出他的爲難,笑道:“無妨的,無論誰問起來,就說我讓你去的,怎麽?難道送些醬菜,也有罪?”
楊銘還是一臉的不樂意。
楊麗華頓時陰沉下臉來:“真是沒膽鬼,這點小事都猶豫,我還能指靠你做什麽?”
人家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楊銘不去是不行了,隻好點頭道:
“既是姑母安排,侄兒怎敢不從?”
楊麗華呵呵一聲:
“你還嫩的很啊,我讓你去,肯定是爲你好,高颎把阿娘得罪壞了,才被罷官,如今阿娘已經不在了,他回朝是早晚的事情,不要與楊素過于親近,論可靠,他不如高颎。”
楊銘不這麽認爲,高颎可靠不可靠,那是分人的,對于楊堅夫婦,楊勇和楊麗華來說,是可靠,但其他人,就未必了。
再者說,楊銘也從來不認爲楊素是值得信賴的人,别說楊素了,老丈人裴矩,都不能得到楊銘的絕對信任,更逞論他人?
尤其是楊約那個老小子,他說的話,楊銘是一個字都不願意信。
跟着楊麗華回了長公主府,楊銘帶了兩車醬菜,前往齊國公府。
如今的高颎,連齊國公也被免了,身上已經沒有任何勳爵。
沒辦法,他幹預了老楊家的立儲大事,不死已經是很幸運了。
曆史上的高颎,是在六十六歲,也就是三年後,被楊廣殺的,一塊死的還有賀若弼。
一朝天子一朝臣,當楊廣覺得用不着他的時候,自然會找個由頭把他滅了,高颎最大的作用,是制衡楊素,而楊素死于兩年之後,既無楊素,何留高颎呢?
高颎這個人,向來隻尊楊堅夫婦,剩下的,都不放在眼裏,如果他能在楊素死後,保持低調,給予楊廣足夠的尊重,就不會死。
可惜,楊廣還是覺得高颎看不起自己,自尊心受損之下,扣了一個诽謗朝廷的罪名,幹脆一了百了把人給殺了。
楊銘心裏,對高颎是敬重的,這個人,是大隋朝堂真正的頂梁柱,國之重器。
楊麗華讓楊銘帶的醬菜,其實就是一種鹹菜。
北魏賈思勰(xie)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對醬菜的制作方法,就有很多詳解。
醬菜的原材料,基本是夏蒜、冬筍,糟胡瓜、大蔥、青葵等雜蔬,以鹽腌制而成。
這玩意工藝簡單,但是一個人一個味道,同樣的食材,有人就做的好吃,有人做的就難以下咽。
諸葛亮曾有一句“久食龍肝不知味,饞涎隻有十三村”,這裏面的十三村,指的就是産自吳地的一種醬菜,可知醬菜在華夏食材當中,占據着非常高的地位。
楊麗華府上的醬菜,楊銘在永安宮的時候經常吃,很下飯。
能被獨孤伽羅賞賜醬菜,可比賞給你勳爵更榮幸,就楊銘所知,滿朝官員,似乎也就高颎一個人被賞過醬菜。
如今的齊公府,已經沒了往日的車水馬龍,門前一派蕭瑟景象。
誰都知道楊廣不喜歡高颎,如今又是太子主政,哪個沒腦子的會和高颎繼續保持關系呢?
報上來曆之後,門衛趕忙往裏通報。
放在以前,楊銘隻需管家領進門即可,但是現在,高颎沒了國公的爵位,門下省納言形同虛設,所以需要出門來迎。
楊銘伫立在台階下,見到高颎的第一時間,便趕忙上前,行晚輩禮:
“楊銘前來叨擾,還請獨孤公不要見外。”
高颎淡淡一笑,瞥了一眼馬車上的醬缸,心知肚明怎麽回事,說道:
“小殿下是進去坐坐呢,還是現在就走。”
楊銘趕忙道:“晚輩稚嫩,能與獨孤公促膝交談,當爲幸事。”
高颎瞥了一眼楊銘身上的孝服,眼中閃過一絲黯然,歎息一聲:
“進來吧。”
楊銘點了點頭,跟随他進入府中。
高颎的府邸,坐落在隆政坊,與晉王府所在的崇仁坊一東一西,中間隔了半個皇城,都處在九三這條線上。
九一九二是宮城皇城,九三這條線上住着的,就沒有下過五品官。
官員們,也不是你想住哪就能住哪,都是有說法講究的。
高颎終究是常年手握大權的頂尖權臣,即使如今被罷了官,但面對楊銘的時候,沒有絲毫卑微之态。
哥雖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哥的傳說。
高颎這樣的人,就算楊廣親自登門,都不敢擺架子,這是對一個曾經的國之肱骨,起碼的尊重。
後世曾有評價:
周之興也得太公,齊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強也得商鞅,後周有蘇綽,隋氏有高颎,此六賢者,上以成王業,興霸圖,次以富國強兵,立事可法.
高颎者,天降良輔,經國大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