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靖垣在考慮政治機構改革的過程中,也理所當然的要考量皇族未來的地位。
皇族這個事實存在的統治者家族,本身已經過于龐大了,和皇帝一樣沒辦法直接隐身。
那就隻能盡可能的普通化,盡可能的變成普通百姓。
朱靖垣也而開始拟定家族體系的改革方案,準備以後找機會跟父親商量之後開始執行。
直接做法是名義上的全面分家,盡可能縮小直接展露出來的規模。
所有已經沒有任何爵位身份的偏遠宗室,以後全都不再按照皇明祖訓字輩命名。
宗人府也不再幹涉他們給孩子取名的事情。
孩子注冊戶籍的時候,要首先去普通戶籍管理部門,和普通百姓一樣辦手續,領取唯一的身份編号。
在這樣的基礎上,自己再将得到身份編号報到宗人府去登記。
以後可以到宗室的學校去上學。
除此之外,平時作爲普通人正常吃生活,不享有任何形式的額外特權。
但是真的遇到困難和不公待遇的時候,可以直接向本支系下屬的機構求助,相當于有一個額外的申訴途徑。
實際的福利待遇基本不變,隻是名字裏面沒有标志性的字眼,不再由宗人府專門登記注冊戶籍。
這些邊沿宗室的福利,其實就是皇室提供的免費教育,皇室财團是完全能夠負擔得起的。
大明郡王及以下有爵位的宗室,在洪武朝定下的二十代的輩分字用完後,下一代的宗室全部作爲一個新的始祖分戶。
這些宗室需要決定自己的支系新輩分字,确定之後送交宗人府存檔,在原有輩分字用完之後啓用。
所有的大明親王家族,包括皇帝家庭以外的成祖系親王,都由宗人府統一續編不同的輩分字。
同樣在洪武朝二十字用完之後啓用,親王世系之間輩分字不可重複。
皇帝當然是特殊的,所以後代采用單獨的一套輩分字,與其他成祖系宗室不再使用相同輩分字。
朱靖垣現在已經有了孫子,是先字輩,重孫就是成祖系輩分字第二十位的猷字輩了,重孫以後就要單獨重編輩分字了。
看上去大明皇帝暫時不需要馬上續編輩分字。
但是大明皇帝在家族中的輩分比較高,因爲好幾代皇帝都是父親三十歲的孩子。
而皇帝和親王們的長子,通常是父親二十歲之前就生下來了。
所以有很多輩分比皇帝低的宗室支系,洪武朝定下的輩分字早就已經用完了。
給不同系的宗室續編輩分字,已經成了現在宗人府的日常任務。
大部分親王支系後續的輩分字實際上已經編好了。
但是,現在大明宗室數量太多了,同一系相同輩分字下的兄弟宗室的人數,有些已經有超過漢字總數的了。
再按照五型屬性選字,根本已經不夠用的了。
仁武朝以前,經常爲了宗室取名造新字,現在也不允許造新字了。
隻能允許事實上的重名情況出現了。
隻是宗室人太多,而且很少有機會現場見到,也基本不會影響他們生活。
而且重名的宗室也都是同輩兄弟,不會在輩分上搞錯。
已經将就了很長時間了。
但是這件事情這樣下去早晚是個問題。
重名的肯定越來越多。
所以讓數量最多的無爵位宗室自主命名,将有爵位的宗室也分成更多的支系自定輩分。
已經是非常有必要的選擇了。
朱靖垣這個想法如果要執行,就是要給所有成祖系親王重編,還要給部分已經定名的宗室改名。
朱靖垣是皇帝但不是族長,這種事情本來是太上皇直接管理的。
所以朱靖垣跟老爹商量。
朱靖垣把自己的想法寫清楚,讓牛鑒直接發給順天府的父親,大明的太上皇朱簡炎。
朱靖垣很快就收到了回應,老爹覺得宗室确實該改革了,可以按照這個方向去拆分宗室管理體系。
在這樣的基礎上,老爹還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宗室實際上是全程義務教育的,那麽是否應該在民間也實施普遍的義務教育?
朱靖垣看了之後也再次陷入了思考。
教育事業确實需要關注,需要提前做好規劃。
朱靖垣不喜歡義務教育,最起碼不喜歡後世歐美的義務教育。
絕大部分人自己其實也都明白,不同的人的智商絕對是有實質性的差距的。
将所有的孩子放到一起,全部強制他們學一樣的知識,是一種不得已而爲之的做法。
對于沒有基本天賦的人而言是折磨,送到高中和大學也是混天撩日,還會影響他人的學習。
對于有天賦的而言,也會因爲教學進度必須遷就他人,而不得不放慢學習的速度。
朱靖垣前世自己經曆的義務教育,以及自己了解的歐美的義務教育,都已經不是原教旨的義務教育了。
最早期的義務教育是普魯士人搞的,是爲了獲得擁有基本讀寫能力的士兵。
提高普魯士國家在泰西大陸上的競争能力。
“普魯士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忍耐、勤勉、守紀和爲國效忠的品行。”
歐美各國在工業化之後開始搞義務教育,是爲了獲得擁有更高知識水平的勞動力。
因爲更進一步的工業化需要更更高水平的勞動力。
但是,工廠想要更高水平的勞動力的話,爲什麽不自己去培養呢?
工廠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首先覺得這種成本太高了。
美國人廢除奴隸制的本質原因之中,就有培養蓄養奴隸當工人比用自由工人成本高的因素。
更重要的原因,是從零開始培養一個中學水平的工人的速度,遠遠跟不上工廠擴建的速度和市場發展變化的速度。
與此同時,在用工市場處于買方市場的時候,工廠可以提出“你沒有技能我就不要”的條件。
工廠決定讓工人自己花費時間和成本培養自己,然後才能來競争工作資格。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工人自己培養自己效率太低了。
工廠想要一個高中生負責記賬,但是全體工人連初中都不上。
那工廠别說找高中生了,初中都沒有的。
隻能從小學生中選一個。
所以又通過國家機構作爲媒介,接過了總體上培養工人的活兒。
當然,義務教育總體上提升了全體國民的知識水平,進而高了整個國家的生産力。
最終能夠反過來提升普通工人們自己的生活水平。
所以義務教育是好事情。
但是後世歐美各國的義務教育事業,卻陸續偏向各種意料之外的方向。
這是他們的社會組織基礎決定的。
啓蒙時代之後,泰西形成的普世價值觀的核心,就是所有人生來平等,或者說衆生平等。
由此可以引申出,所有人都有相同的資格,參與任何可能的事務。
泰西諸國建立在這種理論基礎上的國家機構,就有義務對全體國民提供相同服務,開放相同的社會權限。
在已經有了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像是普魯士和英格蘭或者美利堅既然要搞義務教育,那同樣也要做到人人平等。
所以美利堅民間會有任何人不準給孩子分級,不準說我這個孩子腦子太笨了,所以沒有資格上高中和大學的反對聲音。
再加上美利堅越來越白左化的社會輿論的裹挾,還有美利堅教育相關行業的利益相關人員的不斷推動。
美利堅等歐美國家,不斷的延長本國義務教育的時間,同時還在不斷遷就水平最低的那部分學生,不斷降低總體的教育水平。
美利堅民間甚至搞出了數學考試題目困難,就是歧視不擅長數學的人的詭異說法。
導緻美利堅的公立義務教育最終變成了所謂的“快樂教育”。
美利堅朝廷花了正常教育的錢,最終培養出的學生們,卻大部分都達不到他們的要求。
朱靖垣自己前世參與的教育模式,其實是将培養和選拔合二爲一的。
通過不同階段的考試,将更加聰明的人篩選出來,送到需要有足夠知識和腦力基礎的行業和崗位上。
把相對一般水平的人,在幾個不同的考試階段刷下來,去從事不需要太多知識的工作。
本質上是讓有不同天賦能力的人,各自去幹自己能夠适應的工作。
這種設計當然是好的,隻是古典時代留下的傳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都希望通過讀數出人頭地。
讀書不好的孩子們,沒有大衆化的相對體面的出路。
最終導緻體系内部競争極其激烈。
現在的大明朝的情況與前世任何國家都不同,當然也不能直接參考任何國家的方案。
大明現在有能力逐步實現十年以上的免費義務教育。
但是不需要搞。
所有人都是不識字,那是所有人要一起競争。
所有人都是高材生,那同樣是所有人都要一起競争。
讓所有人都變成高材生,然後都獲得輕松體面的工作,理論上當然是最好的事情,但是根本就不現實,不符合客觀規律。
換個角度看,如果很大一部分人,不需要努力學習高深的知識,就已經能過的舒坦安逸,那爲什麽一定要去學呢?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學習複雜的知識,也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有掌握複雜的知識。
應該有普通人不需要拼命就能過的相對舒服的方式。
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的生産力水平,以及明現在掌控的資源和人口的比例,顯然是有能力實現這一點的。
但是在這樣的基礎上,也要給本身能力和有抱負的人,創造相對公平寬闊的上升途徑。
讓他們進朝堂成爲棟梁,而不是閑置在民間,甚至成爲不安定因素。
朱靖垣要基于這樣的目的設計大明的教育體系。
首先,直接不提義務教育這個詞。
朝廷建設普遍的公立學校,在全天下逐步提供免費的初級教育,或者說是通識和道德教育。
教學活動本身完全免費,同時還提供免費午餐。
大明的絕大部分家庭的父母應該都不會拒絕這種如同免費看孩子的服務。
小學的基本要求就是識字,能夠聽說讀寫就行了,不需要學習太過複雜的知識。
更重要的是了解基本的社會常識,接受朝廷規劃的普遍的道德體系。
小學畢業之後長大了能當最普通的工人和士兵。
免費的小學也要日常考核,可以将有天賦的孩子篩選出來。
讓孩子自己和他們的家長知道孩子行不行,有沒有繼續上中學和大學的意義。
中學需要通過考試才能上,同時正常中學以上教育全部收費。
但是對給成績優秀的學生發獎學金。
獎學金足夠他們繳納學費,剩下的還足夠當他們的生活費。
數量覆蓋至少兩成的中學生
相當于對成績優秀的孩子提供免費教育和補貼。
讓有天賦的孩子能夠繼續上中學,同時不給所在家庭增加任何負擔。
同時有錢也願意上學的家庭要自己出錢。
朝廷隻承擔少部分學生的教育成本,降低教育系統的财政壓力。
中學教授更加有實用價值的知識,能夠方便的轉入專門的工匠學校,畢業隻能去當技術工匠。
現在大明朝的小學和中學的學制都是五年,中學也不會分初中和高中,中學畢業之後直接考大學。
與此同時,大明的大學生畢業後就有生員身份,也就是秀才,相當于後世的學士學位。
所以大明的考大學的考試其實相當于秀才資格考試。
不過現在采用與考試方式,已經是類似後世高考的形式了。
到了大學以後,會和中學一樣普遍的發放獎學金,仍然覆蓋兩成的學生。
成績在前二十的學生,都有機會免費上完大學。
專門的工匠學校出身的小工匠,也能夠通過考核和晉升而提高待遇,可以享受與官員相同的福利。
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工匠在整個社會上的身份地位。
朱靖垣這個建議的方向,在大明目前的教育系統的基礎上,需要做的最大調整就是要發錢。
教育方式和内容是不需要變得,都是世祖皇帝當初規劃好的方向。
知識在工業時代之前,朝廷沒有足夠錢的錢。
沒有辦法實現普遍的免費小學教育,要沒有辦法通過獎學金給優秀學子護航。
不過發錢本身也不是個小事,發不好就是純粹的浪費錢。
盡可能的公平的方案就是考試。
規格和标準盡可能高的考試。
參考高考的模式,讓每個府的所有公立學校,每年定期組織統一考試。
不考慮直接考試成績之外的因素。
不因爲家庭出身或者有什麽特長而加分或者扣分。
也盡可能避免受考官主管意志影響較大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面試和自訴。
基本上就是自己前世的那種考試方案。
朱靖垣知道這種制度都不可能絕對的公平,但是顯然也隻能本着盡可能公平去規劃。
腦子中上但是格外努力的學生,和腦子特别靈活但是不夠努力的孩子對比,也許前者能夠取得更高的成績。
各種考核成績和獎學金就是對前者特别努力的獎勵。
與此同時,考試成績好的學校的老師們,也能得到更多的獎勵和晉升機會,鼓勵他們努力把好學生篩選出來。
朱靖垣自己提出了一條條的想法,讓林則徐整理出來交給學部。
讓學部繼續做詳細方案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