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六年六月,英國本土的資産登記稅征繳行動,已經到了最後的掃尾關頭。
按照朱靖垣和夏洛特讨論後決定,英國成爲大明的藩屬國之後,要完成一輪全面的社會改革。
曆史上的絕大部分改革的核心目标,其實就是調整資産的所有權和分配制度。
俗話說的好啊,斷人财路如殺人父母。
在沒有合理補償的情況下,直接褫奪一個人的資産,無異于殺父奪妻之仇。
所以曆史上比較成功的改革,要麽就是做出了足夠的補償,要麽就是有另外的力量與其抵消了。
或者說是改革推動者有絕對武力壓制。
就算是真的有殺父奪妻之恨,不想死的人也隻能接受這種結果。
大明在英國的情況就是後者。
這次改革說是改革,其實就是簡單粗暴的奪取富裕階層的資産,大部分給皇帝、國王、朝廷分配。
最後勻一點出來給最底層的困難家庭。
但是在實際執行這件事情的時候,還是要有一個最基本的公開理由的。
英國借助大明皇子朱迪钚成爲了大明的藩屬國。
英國的性質完整了一次徹底的轉變,英國人的資産需要得在大明朝廷重新登記,才能夠繼續合法持有和繼承。
登記之前,隻有原來的英國王室承認,登記之後整個大明都承認。
但是大明不可能無條件給你們登記。
所以總價值超過一定數額的資産,都需要按照累進比例繳納資産登記稅。
朱靖垣當初承諾,英國本土的改革方案,可以參考東夷國的方案制定,但會進一步的放寬限制。
當初的東夷國人,隻能保留一萬銀鈔以下的資産。
相當于朱靖垣前世的一百萬人民币。
英國人可以保留架子更高的資産,但是要按照累進稅率的方式,一次性繳納一筆資産登記稅。
持有一百銀鈔以下的資産,不需要繳納登記稅。
一百銀鈔以上,一萬銀鈔以下部分,繳納百分之一的登記稅。
一萬銀鈔以上,十萬銀鈔以下部分,繳納百分之十的登記稅。
十萬銀鈔以上,一百萬銀鈔以下的部分,繳納百分之二十的登記稅。
一百萬銀鈔以上,一千萬銀鈔以下部分,繳納百分之五十的登記稅。
一千萬銀鈔以上,一億銀鈔以下部分,繳納百分之七十的登記稅。
一億銀鈔以上部分,繳納百分之九十的登記稅。
累進稅率,隻用來計算目标範圍内的資産,每個階段單獨計算,最終疊加起來繳納。
不是一個人總資産三億,就直接收兩億七千萬。
而是先收一億以上部分,也是兩億的百分之九十,也就是一億八千萬。
然後一千萬到一億之間的部分,總共是九千萬資産收百分之七十,也就是六千三百萬。
再往下一百萬到一千萬之前的部分,總共九百萬資産收百分之五十,也就是三百五十萬。
這樣算完所有階段全部疊加起來,總共收兩億四千萬七百七十萬九千零九十九。
好像跟兩億七千萬差的也不是很多。
隻有一百萬銀鈔以下的家庭,才能保留超過一半的資産。
實際上,對于一億以上的資産,新朝廷直接收九成的登記稅,基本上就是沒收的意思。
留下一成都是大明皇帝“心善”。
在美利堅夭折的這個世界,英國就是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國家。
所以英國本土不像那個比較窮困邊沿的殷洲殖民地,英國本土有幾個擁有一億銀鈔以上資産的家族。
其中一部分是地産貴族,一部分是工商業資本家。
大明英國新朝廷的主要目标,就是這些資産數額巨大的貴族和資本家族。
由于英國人是确實擁有大量資産,英國也是通過相對合法的手段,相對主動的加入大明的。
所以不能和泰西大陸其他地方那樣,簡單粗暴的直接沒收全部的資産,同時每個人發一百銀鈔的現金抵賬。
确實需要有一大批人員,根據以前的市場行情清算評估資産,最終按照比例收稅。
按照大明真宗桓皇帝朱仲梁在遺産稅方面的建議。
對于大地主,直接按照登記稅的比例,收取相應比例的土地。
對于工商資本家,按照比例收取股權。
即使是有了這個經驗,仍然折騰了兩年多的時間,才終于基本上清算完畢了。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大明也對英國完成了一輪全面的資産和人口普查,給英國本土的所有人做了登記。
将英國本土最爲重要的固定資産,最爲靠近城市的核心土地,都變成了王室或者國家所有。
英國國王直接成了英國本土最大的資産者和地産所有者。
原有的英國王室系統内的其他貴族成員,也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一輪大洗牌。
以前的偏遠支系王室貴族,雖然英國允許他們繼續保留貴族自稱,但大明其他地區是不認他們的。
與此同時,資産登記稅也一點都不能少交。
大明皇子和親王都不能免稅,更何況他們這些異族的貴族。
英國國王屬于君主,才能免除資産登記稅。
英國本土在大明天朝體系内的性質,是和波斯、埃及等國一樣的外藩藩屬國。
所以英國的土地和國家重要資産,都是歸英國國王所有的。
現在英國國王還是個小孩子,所以是國王的母親夏洛特擔任攝政。
夏洛特這兩年又要留在大明本土跟朱靖垣生孩子。
所以現在英國本土的管理,實際上就是大明朝廷安排的官員,帶着英國本土的官員和貴族在做。
不過他們也是按照朱靖垣和夏洛特的指示去做的。
參考大明的皇室财團和大明财團,成立一個英國王室産業集團,一個英國國家産業集團。
兩者的劃分方式,也跟大明的皇家和朝廷類似。
隻不過英國本土沒有太過高端的産業。
隻能将礦産、鋼鐵、軍事、鐵路、公路、航運、金融等基礎産業交給了王室集團。
國家産業集團負責糧食、農業、汽車、火車、飛機、機械等大宗産業。
大部分城市土地和城郊的大型莊園,都歸王室所有,少部分交給國家産業集團用于辦公。
大量的小規模的的房産,有公寓樓、聯排房屋、小型莊園,均勻的分給兩個集團,作爲員工的宿舍。
公寓樓直接給員工家庭居住,聯排房屋可以每個家庭住一層,小型莊園可以按照房間,分給多個家庭居住。
并且公布了相同的政策,持續爲王室和國家服務二十年後,他們就能得到一套房屋。
包括現在的公寓樓和聯排房屋,未來将建設更多的家庭住宅,用于替換共同居住在莊園裏面的家庭。
原本英國本土的工業體系之中,大部分工人都是租房生活的。
房租也是他們生活中一項重要開支。
現在大量的工人成了王室和國家的雇員,直接拿到了免費的公寓房作爲住在使用。
首先是租房的開銷沒了,生活壓力陡然下降了一大截。
關鍵是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後,情緒上的幸福度是直線上升的。
王室和國家把大量貴族霸占的莊園給了工人居住,也讓英國城市的租房市場轉向了買方市場。
其他沒有成爲王室和國家産業雇員的工人生活壓力也同步下降了。
與此同時,王室和國家産業公司,甚至是大明皇室财團,也在英國投資更多的産業。
他們給英國國内提供了更多的崗位,同時還開出了相比以前更高的薪酬。
英國國内原有的貧困階層,現在都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英國國内的局勢自然也就全面穩定下來了。
損失了大量資産的富商和貴族,在大明駐軍的直接壓制之下,在全天下都歸順大明的大勢下,也沒有反抗的勇氣。
大公六年六月十六日,不列颠地區的财産登記稅征繳完畢。
對于大明占領軍,不列颠布政使司而言,算是完成了一項格外重大的任務。
重複審查完畢,遞交給英國攝政和大明皇帝審閱。
最後大明皇帝回了個知道了,攝政夏洛特殿下回應可以解除軍事管制了。
在資産登記期間,也就是對英國本土摸底的過程中,整個英國也是實施了軍事管制狀态的。
大公六年六月二十日,不列颠布政使司、不列颠都指揮使司共同下令,正式解除英國本土的軍事管制狀态。
消息通過廣播公開之後,英國的富貴階層終于松了口氣。
最爲壓抑的時間終于過去了。
雖然很多人失去了很多财富,但是全家老小基本都是完整的,财富也還剩下很大一部分。
一億銀鈔以下的資産,能留下三成多。
一千萬銀鈔以下的資産,能留下五成以上。
一百萬銀鈔能留下八成,也就是一億的資産能留下八千萬。
征稅直接收的是土地和股權,如果有多處莊園土地或者多個廠商股權,還可以用其中幾個集中全部繳納。
進而保留另外地區的完整莊園和完整的工廠和商行控制權。
所以他們的手上仍然剩下很多東西。
對于這種級别的人而言,這種損失并不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水平。
因爲到了這種級别,更多的資産增長隻是在資産數額上增值,對于持有者本人生活的實際影響越來越小。
也是因此,資産階級在絕對暴力前面的忍耐性是很高的。
就像曆史上大明江南的士紳地主們,在大清的屠刀面前的忍耐性也是極高的。
資産階級革命爆發的地方,無一例外都是底層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方。
資産階級依靠自己的知識和管理能力,花費生命并不值錢的最底層人的力量,迫使不配合自己的傳統君主服從。
讓資産階級自己扛槍鬧革命?
他們才不會幹。
要是自己的命沒了,那還怎麽掙錢啊?
如果傳統意義上的君主,能夠影響絕大部分底層普通人,能夠給他們基本的生活保障。
然後自己用普通人阻止了成規模的軍隊。
那資産階級心中的怨念就算是再大,也沒有勇氣真的整出什麽狠活來。
但是與此同時,傳統君主要管理底層普通人,也是要利用資産階級的管理能力的。
所以傳統君主就算掌握着絕對武力,也不能真的把資産階級往死裏逼。
最終還是得給他們一條活路,還得保證的基本利益和特權。
這就是一種互相敵視和互相需要的矛盾。
自東漢到隋唐兩代,神州傳統帝王與傳統世家關系,也非常類似。
泰西近代的選舉産生官僚的方式,與神州古代通過鄉賢推舉、舉孝廉方式産生官僚的,在某種程度上有很高的相似性。
能夠參與選舉的人與能夠被舉孝廉的人,有着類似的社會定位。
都是“世家”的代表或者代言人。
神州的唐宋皇帝,不想無條件的保障世家的特權,所以開創了另外一個途徑,科舉考試。
打造出了由普通人考核晉升成爲國家管理者的途徑。
以及将世家中願意配合的人,真正有能力治理國家的人,給自己篩選出來的途徑。
逐步将由世家推舉官員,變成了自己選擇官員。
哪怕最終選擇的人,仍然有大部分來自世家,但是雙方之間的主動權,已經逐步發生了逆轉。
因爲世家并不能保證自己的大宗繼承人能取得最高的成就。
哪怕是将世家的庶子拉到皇帝這邊來,也足夠将世家的體系打破并且掌控了。
出身神州的大明皇室和朝廷,有着從唐宋時代開始積累到現在日趨成熟,通過控制底層制服世家的經驗。
現在也知道怎麽去控制英國本土的資本家族。
先暴力壓制和收繳一批,戰絕絕大部分的社會資産,再用普遍的科舉制度打破傳統家族體系。
讓沒有繼承權的貴族子弟和普通人出身的人成爲官員主力。
所以在解除軍事管制的消息通報之後的第三天,不列颠布政使司官方發布了另一條同樣重大的消息。
不列颠布政使司,将在皇曆二零四六年二三旬一日,也就是八月十一日,舉行第二次不列颠全境科舉考試。
也将是第一輪正式嚴格舉行的科舉考試。
在軍事管制期間,去年英國就已經舉辦一次非正式的科舉,招收了一批英國生員秀才。
這一次省級考試将開放英國舉人功名。
英國舉人最高能夠擔任英國府級衙門主官。
解除軍事管制的消息發出去之後,英國剩餘的傳統貴族和工廠主們,本來已經在準備慶祝自由的宴會了。
他們雖然失去了大量的資産,但是身份仍然能夠勉強得到保障。
而且剩餘的資産能夠得到大明的保障。
也确實值得慶賀的事情。
實際上更重要的事情,是他們已經兩年沒有舉行宴會了,沒有機會随時交流和讨論事情了。
現在舉行宴會的目的更多是要交換信息。
讨論未來的局勢。
舉行宴會的理由本身并不重要。
爲了降低大明官服的警惕,用慶祝自由的名義更合适。
結果收到這條消息之後,很多人本來就不算多麽愉快的心情,再次變得更加沉重了起來。
英國本土的傳統貴族家族,以及新興的資産家族,都是能夠看出大明的科舉考試會導緻什麽事情的。
會讓家族内的次子,或者說是讓本來沒有繼承權的孩子,成爲英國新王室的擁趸。
會讓那些經理和夥計的孩子,有機會成爲管理自己的官員。
自己的社會地位會進一步的降低。
他們的心情複雜,但是所謂的慶祝宴會,卻不得不繼續舉行,或者說更加應該舉行了。
哪怕是找不到什麽好的應對方法,互相抱怨宣洩一下情緒也好。
所以自從大公六年六月低開始,倫敦城内外開始接連舉行大大小小的宴會和聚會。
結果情緒沒有完全宣洩出來,卻有一大批人被直接送進了大牢。
因爲錦衣衛回去宴會上巡查,查閱參會人員的身份登記信息,關鍵是結婚登記信息。
發現牽手摟腰跳舞的男女,雙方不是夫妻關系,就直接拉出去,當場拿棍子打十棍,加一百銀鈔罰款。
如果其中一方已經結婚的,那麽雙方都打二十棍,加兩百銀鈔罰款。
如果直接捉奸在床的,雙方不是夫妻關系的,打八十棍,加八百銀鈔罰款。
其中一方已經結婚的,那就打一百棍,外加一千銀鈔罰款。
當然,如果女方是娼婦,有正式登記的工作場所,有受邀的工作安排,那雙方就是無罪的。
實際上按照通奸罪處理了,隻是根據情況嚴重程度,分成不同的級别處置而已。
本來應該抓到衙門管起來,換個時間公開打棍子,而且要扒褲子。
大明官方的法律,對通奸的處置,就是打棍子。
如果是丈夫本人發現的,本人可以現場殺死通奸雙方而無罪。
但是之後丈夫本人,其他人不能插手。
要在現場即刻殺死,其實就是允許上頭了殺人。
離開現場之後,丈夫越想越氣,再去殺人的話,也是要受罰的。
古代所謂的浸豬籠沉塘,那就都是非官方的宗族私刑,與朝廷和衙門是無關的。
大明錦衣衛這個查聚會通奸的行動,又把英國傳統富貴家庭的人給整崩潰了。
幾個不同的城市接連幾場聚會,都變成了一群人趴在地上挨闆子了。
然後短時間就沒有人再聚會了,所有人都開始仔細研究大明法律了。
沒有人覺得,大明這種行爲不好,沒有人說這種法律反人類。
反而很快就有人在報紙上發文章,說英格蘭終于要真正成爲文明世界了。
号召所有的英國人,以後要努力的學習和遵守大明的制度,按照大明人的方式生活。
摒棄英國本土落後道德、法律、文化、服裝、食物等所有一切傳統。
要嚴格的沒有一點不一樣的地方,才能有助于英國真正脫離蒙昧,融入大明主導的文明世界。
這個世界的文明的标準就是大明,大明的标準肯定就是文明的。
自己有跟大明不一樣的傳統和文化,那肯定是自己的傳統和文化是錯誤的。
以後都要全面的學習大明的制度和文化以及生活方式。
但是,也有一些人就是死硬不改,甚至産生了逆反心理。
繼續住在傳統西式城堡裏面,讓自己全家和孩子都穿傳統的泰西服飾。
堅持在日常生活中說英語而完全拒絕大明雅言。
大明錦衣衛也不去管他們。
隻要在面對錦衣衛的時候,再去衙門辦事的時候,用大明雅言和文字就可以了。
日常生活愛怎麽樣就怎麽樣。
英國的性質本身就特殊,勉強算是主動加入的他們,不适合被徹底全面的淨化。
所以得到了大明皇帝朱靖垣的特許。
英國不需要徹底拆除原有傳統建築,也不需要強制英國人全面明化。
英國這個泰西文化的窪地,這個本來已經縫合的一塌糊塗的地方,會成爲泰西傳統文化保留區。
帶着逆反心理想要保留傳統的人,保留下來的也是一堆縫合的東西。
理所當然的夾雜了大量臆想出來的成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