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攬星九天”行星探測工程的新聞發布會進行之際,資本市場這邊已經開始先動了。
九州藍箭在尾盤半小時快速沖高超過8個百分點,相關概念闆塊的個股也都在異動,如年初的妖股之一的北鬥星通等個股,受此消息的刺激也在尾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拉升。
随着新聞發布會結束,這個消息也成爲了今天的熱點,引起了廣泛的熱議。
國内的天文愛好者或航天愛好者看到這消息也是非常激動,去年因爲“螢火一号”夢破近地軌道,一度備受打擊,還引來不少公知大V們的陰陽怪氣。
大家都以爲“螢火一号”的失敗,未來五年甚至更久都不要想有深空探測的計劃出現,結果剛剛過去半年時間,這麽快就重整旗鼓,這一次不但直接全部自己來搞,而且還搞的這麽大,一次就上馬兩個深空探測項目。
不過這次“攬星九天”行星探測工程的成立在引發熱議的同時,同樣也有一大票公知大V們出來陰陽怪氣,不但拿“螢火一号”來說事,甚至還是惡毒的盼望失敗。
自然免不了網絡上的一場撕比大戰。
值得一提的是,新聞發布會上,“攬星九天”工程團隊沒有對外過多披露細則,隻是對外披露探測器預計将會在2016年發射升空。
像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測工程要帶回火星土壤的計劃現在還是出于保密狀态,沒有對外披露細則。
關注太空探索領域的愛好者們發現,未來的2015年和2016年國内的發射任務非常密集,2015年是确定要發射“天空之鏡”,而2016年則是土星探測器、火星探測器會在這一年密集發射升空。
消息傳到國外,也在國際航天界和天文學界引發轟動。
近年來東方大國那邊在太空領域是玩的一個比一個大,自從鎂蘇太空争霸結束之後,歐美那邊在太空探索領域的投入是肉眼可見的在下降。
此消彼長,如今東方大國這邊的投入規模是成倍飙升,這其實也吸引了一些海外人才的目光。
歐空間和NASA都非常關注“攬星九天”行星探測工程,目前土星那邊有個唯一圍繞土星公轉的探測器“卡西尼”号,那都是上個世紀發射過去,到2004年進入土星。
如今東方大國這邊在2016年要發射探測器過去,設備儀器必然比“卡西尼”号更卓越,别的不說就說這成像技術肯定是比二十年前更爲先進。
若是順利成功進入土星軌道,必定會拍到更加高清的成像圖片和更精确的數據。
這會兒,NASA看到消息的時候,逮着機會反手就先渲染一波東方大國在太空領域開展競賽,再不加把勁兒就要被追上了。
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伸手找國會老爺們打錢。
……
最近航天或天文學領域在“天空之鏡”項目和“巡天空間望遠鏡”項目獲批之後,又一次獲得自然科學基金批準啓動“攬星九天”行星探測工程項目,土星探測計劃和火星探測計劃獲得超過500億的經費支持。
從事其它科研領域的人可着實羨煞了,航天領域、天文學領域近年來大熱,報考專業的人也明顯激增,這是顯而易見的,這一系列的工程項目都是需要高級人才,相關的就業崗位也因爲諸多工程計劃的啓動而大幅激增。
關鍵是待遇還非常不錯,自然科學基金撥款支持的這些基礎科研工程項目所需就業崗位的待遇大幅漲薪,這也是爲了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和新生代選擇專業的時候能夠進入基礎領域。
老一輩研究人員雖然更艱苦,但社會地位高也受世人尊敬。
時過境遷,在當下一切向錢看的時代,不可否認的是,其中有非常多的新生代青年學子因爲家境貧寒,搞科研連房子都買不起,婚也接不起,即便熱衷科研也不得不爲生活折腰而去選擇其它有“錢途”的專業。
科學研究除了頭部的頂尖人才不愁經濟問題之外,基層一般研究員的待遇和其它熱門行業相比真的很低。
頭部的天才終究是少數,而一個大型科研項目工程的運行需要很多工程師,待遇都不足以糊口的時候就意味着造血能力的缺失。
這就導緻新生選擇專業的時候,除非極爲拔尖的天才敢進這個領域,天賦一般的知道自己到不了頂尖層次,以後連買房結婚都是問題,何況現在搞科研的社會地位大不如前,選擇意願不高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顯然,這會影響整體科研人才體系的造血能力。
自然科學基金無法改變這種環境土壤,但自身支持的科研項目工程是有話語權的,畢竟掌握了财權。
在當下除了頭部頂尖人才,一般研究員的基礎月薪平均水平大約在3500元至5000元區間,而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的那些基礎科研工程項目,一般研究員的待遇水平在同業平均水平的基礎上直接漲了五倍,也就是基礎月薪水平1.75萬元至2.5萬元。
月入過萬是起碼的待遇水平,即便漲了五倍,和金融行業、IT行業相比依然不算誇張。
待遇對比同業水平翻幾倍,也讓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的基礎科研項目成爲了諸多同行人才最想進入的單位,這個待遇水平雖然沒法和IT行業、金融行業相比,但也算是高薪了。
……
靜心居别墅。
“科學院的王院士再次向自然科學基金建議開展大型粒子對撞機項目的建造,該項目提議所涉資金規模過于龐大,我沒有拍闆。”二樓的書房裏,虞秋正在向方鴻彙報這個事情。
單個科研項目課題預算在10億以下的,虞秋會和自然科學基金理事會商議并做決策,超過10個億以上的她都會回來跟方鴻彙報,讓他來決定。
粒子對撞機這種項目,一看就是無底洞級别的。
最近航天或天文學領域接連獲得自然科學家的超大規模撥款,也讓很多其它領域的人坐不住了,比如高能物理這一領域同樣需要大規模的經費支持。
方鴻詢問道:“項目預算要多少?”
虞秋回答:“按照王院士的預估,要花費2000億左右。”
聞言,方鴻幹脆利落道:“駁回。”
這一決定并不是對粒子對撞機工程有抵觸,而是他知道就國内目前高能物理的基礎環境,這就是個神級巨坑,不可能明知道是個神級巨坑還往裏頭跳。
方鴻看向虞秋補充道:“自然科學基金不是拿不出這筆錢,他想要建對撞機,先回答我三個問題。第一,對撞機不引進外國人能用自己的人獨立自主操作嗎?第二,2000億資産的投入能保證一定研發成功嗎?第三,2000億預算真的就可以封頂嗎?”
方鴻駁回這個項目的理由主要是三個方面沒得到解決。
第一個方面,國内物理學基礎人才嚴重流失,研發粒子對撞機就必然會引進大量的外國人進行操作,國内的科研人員目前根本不具備掌握粒子對撞機的技術能力,出了成果也不是自己的,隻會白白爲外國人做嫁衣。
第二個方面,自然科學基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2000億确實出得起,畢竟不是一年就砸進去,但2000億也是個超級天文數字,即便是方鴻也得掂量掂量,他在太空領域不吝砸錢支持是因爲有足夠的人才支持,可以玩得轉而且未來的預期也是看得見的。
第三個方面,粒子對撞機的研發是個無底洞,方鴻萬分堅信現在說是2000億預算夠了,真啓動了2000億是絕對下不來,到時候騎虎難下,用股民的話來說到時候就是深度套牢。
這還不是關鍵,關鍵在于并不能保證成功,例子對撞機的建造百分之百要依賴西方國家,到時候上千億砸進去了在關鍵時刻西方給你使個絆子、卡個脖子,那不就原地完了犢子?
這會兒星宇科技已經開始被卡脖子了,妥妥的上去送人頭的行爲。
方鴻有着先知先覺的優勢,他是知道十多年後歐洲的粒子對撞機都在考慮要關閉的事情,原因就是太燒錢,歐洲人頂不住了。
這玩意兒不隻是建造成本巨大,維護運營成本也超級龐大,耗電量驚人,開一次對撞實驗,小半個城市都得停電。
卻說此刻,方鴻望向虞秋如是道:“他要能解決我說的這三個問題,這個項目今年就可以立項啓動,要是解決不了那就免談,老老實實用現在已有的小号對撞機去培養人才,把内功練好再說吧。”
這個節骨眼去上馬一個極度依賴外國人的項目,而且是千億級别超大規模預算,那不是妥妥的白給韭菜行爲?有這兩千個億砸到國産半導體全産業鏈突圍上它不香?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