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軍紀記錄總體是要比清軍好的。
那一句‘鄉親,我苦甚,無錢用,願借爾頭,可領五十兩賞格’,其實出自清朝文人毛隆保在太平軍起義時期所著的《見聞雜記》之中。
主要是大明也沒那麽多錢,出不起五十兩這麽高的價。
但這也隻是相較而言。
在巴蜀之地,後勤短缺的情況下,明軍不幹點搶劫的事兒才奇怪。
可是這一搶,搶到黑黃旗控制的地盤上去了。
還被發現了。
沖突爆發也因此爆發。
明軍爲了在都江堰撈銀子而駐紮了大量兵力,這些兵力摻和進了沖突之中,本來隻是百餘人的争鬥直接變成了近三千明軍擊潰黑黃旗五百人之後,追擊潰兵至黑黃旗控制的彭縣。
随後明軍一咬牙,就開始攻城。
攻了一個時辰才在黑黃旗援軍的逼迫下倉皇退卻。
這一鬧,之前本就幹不成的西進共讨西賊的大方略自是不成了,朱慈烺本來想着回京師一趟準備今年祭天祭祖的事兒,也免得在前方遭大明騷擾。
天天想着讓他做一個主動舍棄軍政大權的閑散王爺,還讓他背刺親爹,他還不能直接罵回去,實在是挺難受的。
另外電報的事兒吧。
雖然他用的戰地款才是最實用,但他就感覺京師的才是最正宗,最有神效,最地道的。
車馬船什麽的都準備好了,結果這下回不去了。
隻能留下來穩住大軍,盡量别和明軍大規模開戰。
實在不行,黑黃旗可以從後面弄點糧食過來賣給明軍,正好有張獻忠的沉銀不是?
梁羽對此異常慶幸,隻要不打仗,給他機會,那麽事情的走向就能容許他完美的完成任務。
勸降馬寶之後,他就趕緊馬不停蹄上了高原,追大西軍去了。
追起來倒是沒什麽難度,隻要沿着一路上的屍體和被放棄的傷兵殘兵,還有逃散下來的巴蜀百姓就能穩穩的追上。
而這回,他身上的裝備就格外的超前了。
迷彩衣裝,兩杆獵槍,望遠鏡捏在手裏,就差吉利服了。
冬日裏上高原,寒風呼嘯直往肺裏鑽,跟刀割似的,梁羽身體又相當壯實精悍,高原反應也比較強烈,追趕的路上可謂是走一截就得歇上半個小時。
在大明也是身居高位,一身權柄猖狂一點在大明南京城外橫着走不是問題,城内也是相當的有分量。
可如今在山地上喘的像是要斷氣一樣,梁羽心頭卻是滿滿的期待。
想着這回殺了西賊僞帝之後,定然不會藏着掖着,咱殺的就是咱殺的,回去大明該給的一樣不能少,陛下那邊.
若是可以,不想幹這錦衣衛了。
身處大明,呆在朱由檢身邊的時間比較少。。
卧底這個工作。
沒有信仰可幹不好。
但也就是有信仰,距離一遠,梁羽心頭藏着的疑惑可太多了。
信仰的力量格外的強大。
能夠人迸發出他們自己都沒有想象過的力量。
這滿天下的傳教士更是證明了這一點。
張獻忠跑路,傳教士也不能跑。
就像之前說的,張獻忠對傳教士的教義嗤之以鼻,就算觸及了,也隻是想要看看能不能爲他所用而已。
而他對傳教士帶來的海外學識很感興趣,自然不可能在沒有将這些學識榨幹之前放他們走。
這回上了高原。
兩個傳教士也沒受過這罪啊,海上的風浪還有這陌生的環境以及陌生的社會都忍了,高原反應是真忍受不了,再加上饑寒交迫被大軍裹挾,夾在軍民當中,兩個文化人如今跟乞丐似的。
每天被張獻忠差使,在軍中既當張獻忠的講師,又得做軍醫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活兒,每天餓的眼冒青光疲于奔命,晚上睡在草棚裏瑟瑟發抖。
就這,倆傳教士還不忘傳教。
明軍和黑黃旗在巴蜀之地對沖,各自境遇都有些窘迫。
而如今的大西軍已經身處絕境之中了。
兩人傳教,也算是給大西軍和被裹挾的百姓帶來了點希望。
在明軍與黑黃旗兩軍近二十萬大軍的包夾之下西進,本就是絕境求生的舉措,如今上了高原隻不過是暫時逃脫了刀兵,還得爲生存而掙紮。
所以,大西軍上了高原之後就開始尋找所有他們能找到的人類聚落,藏人漢人羌人,隻要能找到的地方,直接殺掠了事。
爲了減輕大軍負擔也不裹挾當地居民了,直接全數屠殺,隻爲搜糧。
軍中騎兵盡出,小聚落直接完蛋,當地諸多土司要麽交糧,要麽就會被攻城破寨,到時一個也别想活。
就這,大西也即将面臨人吃人的境地。
一時間川西地區的諸多住民人人自危,向明軍求援,向後頭已經臣服于大清的葉爾羌求援,向黑黃旗求援,同時内部也趕接結成聯盟,想要以此抵擋大西軍,或是與大西軍達成個協議。
各部族奔走,土司之間本來各種明争暗鬥的,大西上了高原之後直接讓他們團結一緻了。
沒法子。
之前大西派人上來招撫,他們隻要不搞事紙面上臣服就完事了,這高原上該怎麽回事還是怎麽回事,張獻忠屠殺也隻在成都周邊,殺不到高原上來。
現在刀子砍到他們頭上了,他們還幹不過。
大西軍和明軍,黑黃旗打這一陣子,可是弄到了不少先進的火器。
最終,川西地區的諸多土司,部族結成聯盟,要求大西皇帝張獻忠與他們在當地一個喚做瓦腳頂的地方會談。
正巧。
黑旗大清京師之中,一支規模頗有些大的使節團進了城。
使節團的人一個個面容迥異,與漢人大爲不同,穿戴上也是頗有些差距,引得不少路人圍觀。
“羅刹人嘛!爺見過,之前遼東那邊過來一批在京師待過一天,也是正黑旗的人,被派往北面的蒙古草原守邊疆去了!”
“哦!”
有些見識的把人認出來了
很快,更多問題就來了。
“他們這可不像是我們大清的人啊,這是來作甚呢?”
“蠢材!這一看就是使者了!使者來說的都是國家大事!能讓你們這些人知曉!?等着看報紙上面有沒有什麽風聲吧!”
路人圍觀使節團。
使節團也在觀察着這京師的百姓,這京師的街道以及所有他們能見到的細節。
而這城内的風光,讓使者心中警鍾高鳴。
黑旗大清與沙皇俄國的邊境摩擦已經到了即将大爆炸的程度。
而黑旗在貝加爾湖的布置與作爲,就是這使節團前來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