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身後沒有尾巴後,裴伍騎上馬奔着大軍所在去了。
傳遞情報這活兒他幹的和比之前那些團練娴熟。
說話一點不帶磕巴聲音洪亮,還能說的精簡明白這一點,行走坐立有軍中風範,就招得大軍邊緣負責與團練接觸的百戶青睐,多寒暄了兩句。
也就是這多寒暄了兩句。
裴伍順着杆子就往上爬了。
在那百戶眼裏,這方大虎表現的相當笨拙,估計是其背後的團練授意,但和河南團練做交易販賣些繳獲來的刀片子槍頭子。
多少也算一門生意。
而且有做大的可能。
“你小子若不是總督大人如今都開始掏私房錢供俺們了,這事兒怎能便宜了你!”
“啊!謝百戶大人!這,這是小的一點心意,俺回去合計合計價錢!明天再來商量。”
生意成了,裴伍離營時卻又換上了一套新行頭。
黑紗帷帽往頭上一扣,手裏把玩着短铳,他又出現在了錦衣衛面前。
但這次對面是大明錦衣衛。
“救回坤興公主這功績夠你們吃一輩子了,換伱們探聽下軍情怎麽樣。”
“嘶”
一個來回,裴伍把得到軍中百戶青睐,更是打通了與軍中交易繳獲渠道的消息帶回了盧氏縣,很快就招來了當地縣尉。
翌日,盧氏縣尉親自帶着裴伍在内的幾個團練尋到百戶,達成交易。
同時也在當日得知。
潼關徹底失陷。
“俺也是今早多問了兩句才知道,城破了已經有三日了,那馬世耀就在城内抵抗了整整三天,死戰至今日,全軍上下盡皆戰死,沒有一個降了建奴!”
“好漢子啊。”
聞言便是盧氏縣尉也不得不輕聲贊歎。
勸降鳌拜對朱由檢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雖然同樣姓瓜爾佳,但興佳這個甯古塔守将和鳌拜完全沒有可比性,更不具有代表性。
一等梅勒章京。
鑲黃旗護軍統領。
更是被黃台吉稱爲滿洲第一巴圖魯。
在滿清内部地位中上偏高。
且最主要的是,他不是老愛家的人。
雖然建立在奴隸制上的滿洲民粹使得滿洲内部高層相對緊密團結。
但是。
咱正黑旗也是女真政權啊。
所以朱由檢說的很明白。
官複原職。
大清怎麽對順天官員的,正黑旗就怎麽對大清降将。
待遇這一塊兒必須明明白白的。
但同樣是三國老粉的鳌拜此時在大牢裏油鹽不進,對于勸降基本是一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狀态。
絕食尋死更不可能,一天天的賊能吃,吃起飯來更是一副要造光正黑旗軍糧以退敵的模樣。
要了一本三國在牢裏看的津津有味,據看押他的粘杆缇騎說,這陣子他照着漢版三國硬是學了不少漢字。
“進修深造了這是。”
朱由檢看了把折子一丢:“每天給他帶着腳鏈子放放風吧,勞逸結合,小說也多給兩本。”
喜歡看就多看。
“甯遠城有回信兒嗎?”
“沒呢主子。”
焦伯慶一口一個主子叫的越來越順溜了。
反正也差不多。
“那下一個吧,這是哪兒的?”
“哥薩克旗的折子。”
朱由檢點點頭就翻開來了。
因爲要凸顯正黑旗待所有族類一視同仁,不以種族統治,隻以‘旗丁’階級統治的理念,虎踞遼東後朱由檢自然要給那兩百哥薩克封賞。
并以此展開對哥薩克和蒙古的戰略部屬。
于是盛京北部,原本屬于哲裏木盟科爾沁蒙古的土地被封賞給了哥薩克,莫洛斯與文書官列昂尼德皆被封賞爲紮薩克,牛錄章京,并授予他們招撫蒙古之權。
兩人的土地一起被稱爲左右哥薩克旗。
西伯利亞哥薩克一時間就成了通遼哥薩克。
而這兩人一聽,當場跪在朱由檢面前身子抖的跟篩糠似的。
翻身?
一步登天!
此時此刻,他們這些哥薩克群體是自耕農,是無業者,遊牧民。
即便是最鼎盛的紮波羅熱哥薩克,此時僅僅也隻有一部分強大的哥薩克勢力通過自行武力擴張并名義上保護沙皇俄國邊境,保持了内部自治,領取點饷銀土地,處境跟大明邊軍差不多。
封地?
爵位?
想都不要想!
而他們呢?
即便又吸收了一些從北邊趕來的西伯利亞哥薩克,但攏共不過兩百多人!
就這也能獲得封地!?
雖然小了點,但能通過招撫蒙古人逐步擴張啊!
“喲?可算有成效了,半年啊,就招撫了一個一百六十人的小部族?就是這漢字寫的總算端正了些,他們請不起啓心郎外派嗎?”
“一門心思基本就放在種地放牧築房上了,也留不住錢,餘财全霍霍了,如今全靠饷銀過活呢。”
朱由檢擺擺手:“異地的鄉勇也隻是鄉勇而已,你們添一段敦促的話吧,别太複雜免得他們看不懂,此外就是接觸哥薩克的事兒,派去西伯利亞的人若是回來了第一時間告與朕知曉,下一封。”
“黑旗城來的。”
朱由檢打開一看,馬上又給剛才的命令添了一句:“讓哥薩克旗給黑旗城多去兩人。”
哥薩克在黑旗城以北露頭又頻繁起來了。
地廣人稀,朱由檢手頭政務也比不得從前,最後飛速一筆筆掃過請安折子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
“聽說有外夷使臣?”
“有的,是一群從渡海至倭國,又至朝鮮,最後趕到沈陽的毛夷,自稱是葡萄牙國人,是來朝貢的。”
朱由檢聞言眉頭一挑。
正黑旗海外影響力僅限朝鮮,倭國連帶着應該有一點,不需多想就知道這夥葡萄牙人是武裝商人僞裝成使臣。
但朝貢嘛,收個禮也不用見。
送我就收。
朱由檢大緻能猜到這些葡萄牙人爲何會跑正黑旗來。
不單是正黑旗取代了大清的位置,主要原因應該是大明新開的商港。
白糖出口這年頭可是一門緊俏的生意。
因爲産糖地在南京,這直接導緻澳門這個最大走私港近來都黯然失色了一些,大量的海商不惜跨越半個東海跑到海州港來販糖。
又因海州港臨近南京城,邊上就是長江!
即便朝廷管得嚴,原本蕭條甯靜的上海小縣也飛速變成了大明第二大走私港,且越發有超越第一走私港的趨勢。
随着一商港一走私港的興起,南京城内出現外國人的頻率直線上升,商貿鼎盛。
讓隆武帝吃盡了甜頭。
順勢,也帶動了一海之隔的朝鮮與正黑旗與外界的商貿往來。
當然,大清也能吃到福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