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些人至少已經實現了基本的溫飽不說,每個月還有盈餘。
這一點對于大唐絕大多數地方的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可偏偏這個剛剛亡國的地方做到了,而且覆蓋了絕大多數人。
可張諾做了什麽嘛?
他沒做什麽啊,他隻是簡簡單單的要求所有工廠主必須讓人吃飽,然後按時給薪資,就這兩點要求就沒了。
平日裏工坊該怎麽管理就怎麽管理,該辭退的直接辭退,沒說一定要養着或者怎麽樣。
可偏偏就是這麽幾條簡單的安排,就讓整個平壤城給繁榮了起來,這就讓李世民有點搞不明白了。
難道長安城裏雇人幹活不給錢?不給飯吃?那爲什麽長安城裏就不能發展成這樣呢?
李世民随口問了馬周一句,沒曾想馬周還真的回答上來了。
“陛下,主要還是因爲産量和利潤的問題!”
“長安城裏微臣不是特别了解,但是無論是藍田城還是平壤城,乃至整個平壤道,所有的工坊都是殿下親自指點過甚至入股的,所以每個工坊生産的商品都是供不應求的!”
“尤其是如今海路已通,關内的商人直接在港區就會下單購買大量商品,然後走海路運回關内販賣。”
“所以,這就導緻隻要是平壤道的工坊都不擔心掙不到錢,隻擔心沒法生産足夠的商品!”
“但是殿下在這方面要求特别嚴,不能私自處置奴隸,隻能交由官府調換或者開除,所以,這些工坊如今都把夥食弄得不錯,薪資也按時發放,因爲這樣的話,哪怕是奴隸也會努力工作的!”
“而隻要他們努力工作了,那麽工坊主就能掙到更多的錢!”
“可是在長安城裏就不會這樣了,畢竟,除了殿下自己家的那家酒坊以外,還沒有哪家工坊能說自己的東西不愁賣的!所以他們自然對自己工坊裏的工人百般挑剔了!”
“而長安城裏攏共就那麽些工坊,如果那些工人受不了不樂意幹了,根本不可能跟平壤城這邊一樣當天就找到一份其他的工作!”
“所以,這就是平壤城裏生活的人,哪怕是奴隸也過得開開心心的原因,因爲他們隻要老老實實幹活就能吃飽穿暖還能省下一筆錢爲将來自己和全家贖身。”
“陛下您可能不知道,如今海路通暢以後,已經有不少關内的大唐子民順着海路來這邊工作了,畢竟咱們平壤城這邊是真的缺人,而關内來的百姓的話,關内的工坊主普遍比較相信!”
李世民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
可轉頭他臉色就有點難看了啊,娘的,自己辛辛苦苦治理大唐一兩年的工夫了,可如今張諾這邊才剛剛有點起色,他治下的百姓就從他那邊跑到這裏來了,貌似還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那這不就證明他治下的發展沒有這邊好嘛?
這就有點打臉了啊,他自認爲自己幹的還不錯來着。
不過想想隔海相望的登州、萊州那邊的情況,李世民剛剛升起的一絲對當地官府的憤怒也頓時消散了。
整個山東半島這幾十年來可謂是苦難深重了,天災人禍幾乎年年都有,從隋朝時候的征兵打高麗,之後隋末大亂,哪怕李唐建國了,這裏也是匪患縱生,同時各種天災也沒斷過。
也就是中原民族骨子裏的堅韌不拔支持着這些人,否則就登州、萊州這邊十室九空的情況,早有不知道多少人過不下去了。
如今看到海對面的平壤城有機會包吃包住還有薪資拿,這種好事一旦傳開,想必那邊的民衆是絕對不會拒絕的。
甚至李世民都能想到,如果海運更加發達一點,或者消息擴散的更狠一點,隻怕來這邊的人會更多。
畢竟在那邊實在是找不到什麽活路了,土地就那麽多,大家族、豪門早已搜刮得差不多了。
給那些老爺們當佃農種地的話,一年到頭最好的時候也就是勉強混個溫飽罷了,如果家裏碰上個大病大災的,說不定反過來辛辛苦苦一年還得欠上一筆高利貸。
這麽一算的話,聽說這邊連奴隸都能吃飽穿暖,還說得有模有樣的,那這些過不下去的人,能不過來拼一把嘛。
反正他們知道這邊如今已經是大唐治下了,還是鼎鼎有名的秦王殿下管理範圍之中,那還有什麽好怕的,直接找縣令要個路引不就過來了。
這也算是拼死一搏吧,如果成了自然皆大歡喜,上當受騙了的話也無所謂,反正在家裏也是過不下去了等死而已。
正是這種想法,讓第一批過來的民衆打聽到了準确的消息,并且看到了真實的情況以後,迅速跑回去告知了鄉親父老,然後轉頭就高高興興的掙錢來了。
這一點張諾這邊還是做得比較好的,對于來幹活的大唐百姓,給出的待遇都比奴隸要好得多。
畢竟在很多工坊主眼裏,隻有關内來的百姓才是靠得住的清白人家,畢竟不是清白人家也拿不到縣令給出的路引不是。
就這麽一個帶一個的,真的僅僅是一兩個月的工夫,如今平壤城已經到處能看到大唐百姓的身影了。
而且從最開始的一窩蜂的都是進工坊做工的,如今也有了不少做小買賣、小吃攤、客棧乃至其他店鋪的存在。
畢竟樹挪死人挪活,都是爹生娘養的,如今大把機會放在眼前,誰還不想好好拼一把呢。
也正是這些新來的大唐百姓,讓整個平壤城更加的穩定了,因爲他們早已熟悉了官府的那一套,哪怕這裏是張諾弄出來的新政特區,可實際上跟關内的政策相比,改進的都是一些比較诟病的地方。
大的方面的話,還是關内那一套,那麽這些從關内出來的百姓自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感覺除了工作、生活更加好了以外,還真跟在老家沒啥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