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都沒想到,張諾會用電報把這麽多的文字給發過來!
據說賈三謄寫的速度都跟不上收報的速度了,而之前準備的竹筒更是成了一個笑話,因爲所有的竹筒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大小都差不多,結果一個竹筒硬是沒辦法把這次的電報全部放進去。
這就搞笑了,所有的傳遞情報的竹筒,可不是随便拿根竹子砍了就行的,那是真的要提前制作好,并且在隐秘的地方打上了暗記和編号,并且做好了登記的。
哪份情報或者哪份電報,誰接收的,誰謄寫的,哪個竹筒裝的,誰負責傳遞的,這些都是有記錄可查的。
而且一報一筒的規矩也是早就定好了不能更改的,一旦更改就是裏面有問題。
所以,最後就出了一個很搞笑的情況,張諾發來的電報,經過謄寫以後,隻有一小部分放在了竹筒裏,其他大部分都在賈三懷裏,然後給送到李世民手上了。
就算到了李世民面前了,賈三也得狼狽的等李世民簽收以後,把竹筒裏的、懷裏的全掏出來,然後整理成一份,再轉交給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賈三手裏那厚厚一疊電報,頓時就興趣大增。
看來朕的賢弟給朕發來一份不小的東西啊!
李世民對于自己這個義弟可是非常清楚的,那種鹹魚性子,連電報都不怎麽看的存在,用電報聊天的時候更是能省則省,還嫌棄他打字慢,懶得跟他聊。
如今卻發來這麽厚一疊東西,想來也知道,這裏面必然有大事,而且是了不得的大事。
果然,李世民接過賈三手裏的東西剛剛翻開,隻看到張諾寫的序言部分,他就恍然大悟一般的哦了一聲。
明白了,原來是要建設水軍啊,不對,在這位秦王殿下嘴裏,這不叫水軍,而是叫海軍!
以後在内河裏撲騰的才叫水軍,能在海裏與風浪搏鬥,能遠洋航行的才叫海軍。
對于取名字這點,李世民點了點頭,他也是個取名廢材,自然不覺着這裏面有什麽問題,隻是稍稍有點殘念,覺着或許叫什麽大唐龍皇海軍之類的名字或許會更好?
當然了,這念頭就是在他腦海裏稍稍過了一遍就沒了,還是看看正題要緊。
接着,李世民就順着賈三安排好的順序,一張張的看了下去。
張諾這份長長地電報跟現如今的奏折沒有半點相像的地方,張諾完全就是按照後世的各種分析報告的寫法來寫的,通篇沒有一句廢話,反而從各個方面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這一點看得李世民格外的舒服,因爲裏面實在是太詳實了,不像其他人那樣賣關子、吊胃口,反而一切都是最質樸的大白話,說得明明白白的。
比方說,開篇張諾就說了,海軍建立的意義就是保護和征服,保護的是大唐的海岸線,讓人沒有可趁之機。
而征服則是對于那廣袤的海洋還有國土、資源的聚攏。
爲此,張諾還在裏面簡要的舉了兩個例子,也是以前跟李世民就提過但是沒有詳細說的,一個是倭國一個是天竺。
裏面詳細的列舉了這兩個國家的資源,以及占領這個兩個國家的好處和難處。
說實話,看到張諾說的那個倭國可以讓大唐全力開采百年的銀礦,還有那個天竺一年三熟的糧食,李世民差點當場就拍着桌子說出兵了。
之後張諾更是從如何培訓海軍,海軍建立的意義,海軍的作用,建設海軍的投入,海軍的培訓方式,職業軍人體系建設,建立海軍的收益等多個方面介紹和論證海軍存在的意義。
李世民看得很慢、很認真,足足兩個時辰,他才把這篇将近四萬字的報告給看完。
看着眼前這厚厚一沓報告,李世民默默的歎了口氣。
光從眼前這份報告的厚度他就能體會到,張諾究竟在這裏面用了多少心思,畢竟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那位義弟的鹹魚性子。
更别說裏面那詳實的數據,字斟句酌沒有半句廢話的論證,沒有太多的主觀情感,就是把一切都冰冷而嚴肅的攤在他面前,讓他去考慮和抉擇。
他自然知道張諾肯定是支持建立海軍的!
可偏偏張諾沒有長篇大論的去勸他一定要做什麽,而是把事實放在他面前,讓他自己去進行分析。
光這一點,李世民就感覺到了張諾的良苦用心。
但是,他也敏感的發現到了一點,那就是張諾對于他的忌憚,或者準确的說張諾擔心他忌憚。
想到這裏,李世民也是眼神深邃的看着殿外已經陷入夜色根本什麽都看不到的宮内風景。
忌憚麽?
如果說完全沒有,那肯定是假話。
畢竟張諾如今二十萬私軍在手,整個高麗,還得加上百濟、新羅,都算得上是他的統治之下。
更别說那邊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說句不好聽的,有了這些東西,再加上張諾那神鬼莫測的手段,李世民覺着如果張諾真有那心思,可能自己還真不一定能保住自己的皇位。
對于這樣一個人,哪怕是感情再好,該有的忌憚還是會有的。
之前張諾走的時候把紅玉給帶了過去,就有人隐晦的提醒李世民了,說張諾這是把整個家都帶過去了,如果真有什麽不該有的心思的話,他這裏連反制的手段都沒有了。
可李世民還是一笑了之,痛痛快快的放了紅玉過去。
而現在呢,他還沒表示什麽,張諾就主動的把這份計劃擺在了他的眼前,明顯就是告訴他,這份功勞賊特麽大,你趕緊去弄去,我避嫌就不碰了。
這些話雖然沒有明着說,但實際上卻幾乎明晃晃的寫在那裏了,隻要不是腦子裏進水的,幾乎都能感覺得到。
但是,不知道怎麽的,李世民忽然就覺着有點不爽!
憑什麽?
憑什麽你張諾就能說放手就放手,我李世民就非得擔心這個忌憚那個的?
難道我李世民就不能大度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