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尼瑪才幾天功夫啊,兩座城就沒了?人也被捉走當俘虜了?一個都沒留下?
這大唐到底是幹嘛來了?
怎麽一點都不按照套路來啊?
甚至懵逼之中的榮留王還特意問了問身邊的近臣,大唐是不是之前發了什麽國書過來自己沒注意的。
結果近臣反複查閱了好幾次以後,非常肯定的回答,沒有!
這就讓榮留王有點想不通了,這中原的上國不是禮儀之邦嘛,不是最講究規矩的嘛,怎麽招呼都不打一聲就直接開打了?
這讓之前把好戰的楊萬春噴得一無是處的榮留王有點受不了了!
原來中原上國真的要打過來了啊!
原來之前囤積在遼東那二十萬大軍真的是爲了進攻高麗做準備的啊!
這就讓人有點難受了啊!
如今眼見着就要到豐收的時候了,這要是抽調了大量青壯出去,那今年的收成豈不是要完蛋?
更關鍵的是,作爲一個國王,他完全不知道大唐這次究竟是要幹嘛啊。
如果真是滅國戰争,那沒說的,肯定要拼死反抗的。
可如果大唐隻是爲了占點便宜或者報仇呢?
畢竟,作爲對中原文化極爲崇拜和了解的榮留王,可是清楚的知道在中原文化裏,有時候爲了顔面是能做出很多費力不讨好的事情的。
可現在到底是爲了什麽啊,招呼都不打上來就是一悶棍,連城都滅了兩座了,還沒有國書之類的東西過來,這是打算幹嘛啊?
不怪高麗榮留王懵逼啊,作爲跟中原文化接觸已久的高麗,他們太清楚中原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顔面文化了。
什麽“主辱臣死”啦,什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啦,什麽“天朝上國的威嚴”啦等等……
高麗可謂是把中原文化研究了個透透的,所以他們每逢中原王朝崛起的時候,就立馬湊過去稱臣當兒子叫爸爸,而中原王朝虛弱的時候,又悄無聲息的湊過去偷偷占塊地什麽的。
就是因爲他們知道,中原文明是驕傲的,甚至可以說是自負的,根本看不上高麗這塊地方,反而是高麗對于中原王朝那肥沃的土地垂涎欲滴。
也正因爲這樣,所有中原王朝對高麗的作戰,都隻有一個目标,那就是打得高麗叫爸爸,老老實實當兒子就行了。
可這次完全不一樣了啊,問都沒問高麗願不願意叫爸爸就直接開揍了,而且看這架勢是要往死裏揍了?
這到底圖個啥?
可惜張諾是不可能傻不愣登的跑來給榮留王解答這個問題了,李世民就更不可能了!
當然了,如果榮留王當了俘虜去了長安的話,說不定還能見上這倆人一次呢,倒是有機會問出自己的問題,就看他能否活到那一天了。
不過,哪怕榮留王不知道大唐究竟要幹啥,但是終究都已經打上門了,該應對的還是得應對,哪怕再艱難,再弄不懂大唐的需求,終究還是得面對那氣勢洶洶的兵鋒啊!
榮留王也不耽擱了,直接下令全國動員,開始往邊境調集部隊,甚至除了在王城平壤留下了一隻負責王城安保的部隊以外,其他的部隊全部往邊境調集了。
畢竟高麗不管怎麽自吹自擂,相對于中原王朝來說,終究隻是個人少地小物資貧瘠的小國,哪怕張諾隻是帶了一隻偏師過來,他們也必須舉全國之力對抗,畢竟他們目前總人口都才三四百萬而已。
不管榮留王怎麽應對,也不管李世民等人商量分贓的事情,此時的張諾一心想的都是怎麽把安市城這個釘子給拔了。
隻要把安市城打下來,那麽整個高麗基本上就是一片坦途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安市城不同于之前攻陷的新城和赤峰,這完全不是一個級别的城市。
首先是人口,此時的安市城作爲高麗北方的重鎮,裏面可是有着整整三十萬人!
一座城市差不多占據了高麗所有人口的十分之一,想想都能明白這表達了什麽意思!
其次,楊萬春作爲高麗名将,也不是個軟柿子,在知道了大唐手裏的籌碼以後,第一時間加固城牆。
或許那點加固起不到太多作用,但作爲一個老将,楊萬春清楚的知道,這個時候人心惶惶的,就是要讓人動起來。
哪怕做的是無用功也好,或者說效果甚微也好,隻要人動了起來,累了起來,就沒心思去說閑話,更沒心思去害怕了。
與此同時,整個安市城裏所有的青壯都被動員了起來,沒有甲胄就多穿幾件衣服厚衣服,沒有兵器就拿上家裏的菜刀、鋤頭。
楊萬春想得非常清楚,終究還是要短兵相接的,那麽隻要自己手裏的人夠多,打得夠狠,那勝負就尤未可知。
同時,作爲安市城的守将,楊萬春第一時間下達了命令,清理整個城裏所有的大唐人,并且收繳所有糧食,然後由部隊來統一發放。
這就是要堅持跟大唐打持久仗的準備了!
不過可惜的是,據手底下人回報,城裏之前還在經營的大唐人的商行,早在之前就人去樓空了,貨物什麽的都還在,但就是人一個都找不着了。
這自然是張諾的手筆,張諾很早就安排過了,隻要戰事開始,哪怕沒接到通知都要第一時間往大唐跑,往自家軍隊裏跑,貨物什麽的屁用不頂,咱家成本多低你們又不是不知道,少掙那幾個錢,轉頭就能加倍掙回來。
隻要人在,那就什麽都好說!
張諾這番話可謂是說到了這幫子掌櫃的心裏面了,說白了,他們都是普通人,哪怕見識過戰争場面,也不過是一旁觀戰的平民而已。
能幫着打探點消息,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沒必要讓他們牽扯到戰事當中去!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隻要秉持這樣的戰略方針,還能收買人心,人心所向,自然攻無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