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奏陛下!”
“市面上銀元不足的問題的确越發嚴重!”
“一是外面流入的白銀還不足以滿足本朝所需,所以雖然鑄造銀元之技越來越高超且鑄造規模也越來越大,但國内白銀本身不足,還是會讓銀元産量有限;”
“二是豪右因銀元越來越值價而更願意囤銀元不花,使銀元流入市面的越來越少。”
“而因爲銀元不足,也就造成糧價不高,鄉野務農的百姓們也就抛荒嚴重,不願意再大量耕作,尤其是在推行一條鞭的地方,因爲種田所得都不足以繳稅,也就不想種田,而幹脆抛荒,去市鎮務工;”
“即便有些地方不推行一條鞭,也因爲種糧賺不了多少,也就隻肯種足生活所需的糧食,而不願意多耕;”
“這也就造成,雖然糧價不高,但缺糧的現象卻是越來越重,許多百姓反而因此成爲饑民,去年廣西大饑以及陝西、山西大饑便是因此。”
“除此之外。”
“城市内,銀元不足還造成很多商貨不能遠銷,也就不能大量解決無業遊民的謀生問題;”
“而如今銀元不足的問題還越來越嚴重,商路就越發受阻,許多原本還有些規模的工坊都因爲買家減少,而關門的關門解雇的解雇,結果使無業遊民激增,據應天府報,南都盜賊現象反比前些年嚴重了一些。”
申時行就在禦前向朱翊鈞說起了銀元不足的問題。
朱翊鈞聽後點首:“朕不是早讓你們政事堂商議如何解決此事了嗎,可有議出什麽方略?”
這時,申時行奏說:“回陛下,倒是有方略。”
“說來。”
朱翊鈞道。
申時行就道:“請陛下讓張閣老禀奏。”
朱翊鈞颔首:“那就請張卿講來。”
負責内政的張學顔便起身持笏言道:“回陛下,臣等所議方略有五:
一是開礦取銀,關内銀礦少,就去外面尋找;
二是減稅,讓更多銀元留在民間,而使其更多的流通起來,尤其是對出關商貨減稅,使其能換更多白銀回來;
三是大興水利、交通諸工程,通過募集更多百姓做工的方式,把朝廷的存銀花下去,使其在民間流通起來,畢竟市面上銀元不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銀元在以收稅的方式收上來後,被存儲在了太倉;
四是以撫恤陣亡将士遺孤、赈濟鳏寡孤獨者的方式,保障弱勢之人不至于因爲銀元不足導緻糧食不足而活活餓死;
五是打擊惡意重金重利收銀元的奸商,以亂朝廷錢法爲由,對敢高價直接收銀元的奸商,罰沒其全部銀元。”
“甚善。”
“開礦取銀這個多派人去外面勘查;減稅也能減就減;”
“大搞水利等基建也是個辦法,但既然是爲增加市面上銀元的量,那就不能是簡單是以工代赈,而是以大搞基建的方式使更多的百姓能在短時間内有更多的銀元,而使更多的銀元流通起來;至于加大對弱勢的赈濟也是應該的,養濟院、育嬰堂等最好直接給糧,省得官員侵吞其福利。”
朱翊鈞對此做出了自己的谕示。
“遵旨。”
對于市面上銀元流通量不足的問題,朱翊鈞的執政公卿們其實一直緻力于解決此事。
正因爲此。
内閣才在這之前讓戶部把今年春季的俸祿改爲本色,也就是發米,爲的就是能把省下來的銀元更多的用大搞基建與福利慈善的方式發到百姓手裏。
反正官僚們背後都是地主階級,都不缺銀元,更不缺糧食。
而内閣在朱翊鈞同意他們解決通縮的五個辦法後沒幾日,就正式上題本請得旨意,拿出五百萬兩銀元對天下主要河流進行大規模疏浚,且在河南一帶的地上河加修堤壩,避免将來河南出現水災後又造成大面積的農田被毀、大量百姓流離失所,同時又拿出二百萬兩銀元作爲專款,将購買來的糧食發給全國各縣養濟院、育嬰堂,同時給陣亡将士遺孤遺孀一次性增發二十兩銀元的補充撫恤金。
但朱翊鈞的聖旨一下,給事中苗朝陽就上疏反對斥國帑對養濟院、育嬰堂、陣亡将士遺孤遺孀增加福利,言這樣會讓底層官吏貪污加劇不說,還會加劇被赈濟撫恤者的懶惰程度,使其更加不能自立,而使朝廷财政負擔增大,且彈劾申時行迂闊,靡費國帑,而當罷黜之。
“朕給諸臣工以大量養廉之俸,怎的不說會加劇其懶政程度?”
“朕看這苗朝陽所奏簡直是用心歹毒!”
“且銀元不足的問題,他作爲戶科給事中就一直沒提過,朕看他就很懶政,既然如此,不如先讓他自己先勤快起來,将外調到大甯去任雜職曆練,以懲戒其誣朕子民之罪。”
朱翊鈞在收到苗朝陽的奏疏後就直接下旨對其嚴加處置。
朱翊鈞很不能接受苗朝陽這種不希望自己本國弱勢子民過好一些的行爲,也就沒有對他太客氣。
苗朝陽收到聖旨後,整個人瞬間就不好了,不由得腹诽道:“我固然也不勤,但聖上也沒必要如此嚴苛啊!”
苗朝陽腹诽歸腹诽,還是不得不乖乖在等到吏部的任命後就去了大甯赴任。
而在苗朝陽去大甯赴任這段時間,錢荒的問題在越來越加劇。
因爲有顧憲成等豪右在暗中故意炒高銀元價格,如刻意用各種古玩玉器等乃至用土地去兌換銀元。
讓銀元在市場上的流通量在依舊減少。
再加上,皇帝才下旨大搞基建和增加福利補貼,所以朝廷調控的效果也還沒顯現出來,而豪右們炒高銀元價格則是早已經開始。
所以在萬曆十五年的六月,炎夏之際,連京師一帶都開始出現大量工場因爲大額訂單減少而倒閉的情況。
同時。
大量民間糧商也因爲銀元太少糧價太低不再購糧進京,而也開始改爲屯銀元以待其升值,畢竟糧食相比于銀元越來越不值錢,而銀元的購買力卻一直在飛速增加。
于是乎,京師城竟出現了許多無銀無糧的饑民。
而在六月初六這一天,竟開始有許多士子組織起許多饑民來到了大明門外,跪了下來,且高聲喊道:“請朝廷放糧,我們要吃飯!”
“請朝廷放糧,我們要吃飯!”
“請朝廷放糧,我們要吃飯!”
……
已進京的顧憲成和顧允成兩兄弟也在這一天來到了大明門外看着這一幕,而因此得意的笑了起來。
顧允成先問着顧憲成:“兄長,你說朝廷會放糧嗎?”
“肯定會的!不放豈不有悖仁道?”
“隻是如今進京的漕糧想必也有限,也不知能夠這些饑民吃多久?”
“申吳縣應該想想這個問題。”
顧憲成這時笑着說了起來。
申時行和他的内閣的确早有準備,在出現饑民後,就立即開始派出了預先安排好的官員帶着糧食和文書過來,不但給這些饑民發糧食還要當當場招募他們去參與基建,且工錢給的都不低,最低的都高達二兩銀元一個月。
這些饑民皆很樂意,失業造成的怨氣一掃而空,紛紛磕頭高喊皇上萬歲。
“皇上萬歲!”
“皇上萬歲!”
“皇上萬歲!”
……
顧憲成聽到這聲音拉下了臉,且不由得對顧允成說:“申吳縣這是肆意動用國帑的銀元來阿谀天子!”
“沒錯!”
“給饑民這麽高的工錢,真是造孽!”
“真不知道國帑的銀元被張黨餘孽這樣糟踐,能堅持到何時,隻怕将來待衆正盈朝時,朝廷就沒錢了,到時候,就真的要打内帑的主意了。”
顧允成這時也跟着說道。
顧憲成突然笑着說:“我倒是也想到了應對之策!”
說着,顧憲成就對顧允成說:“爲兄去見幾個昔日在京科道好友,讓他們出來說話,不能讓國帑被内閣濫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