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惟忠率隊出發後的第三天,被調來釜山曆練的麻貴就和副總兵樓楠等率領着第二批船隊出發,往對馬島方向而來。
而戚繼光則在麻貴樓楠出發後的第二天,帶着五千官兵,乘船出發,也往對馬島方向而來。
雖然時下正值初春,非夏秋季台風頻發的時節,但氣象很多時候沒那麽絕對,曆史上,這一帶也有正月出現了台風的情況,所以,戚繼光爲避免大軍運氣不好,還是遇見台風,也就多批次的分多路大軍征倭,而不是一起進發。
吳惟忠所率領的第一批,五百餘艘戰船,上萬人組成的艦隊,于次日順利到達了對馬島。
雖然船很多,人很多,但大部分是朝鮮雇傭兵和在遼東征募的女真、索倫等夷丁,真正的正規主力南兵也就六千兵力。
而對馬島離釜山和平戶都很近,所以基本上都能一日就能到達。
正因爲此,對馬島素來是征倭或倭國入侵朝鮮的戰略要地。
而這個時代的對馬島上的領主宗氏則是既臣服倭國少貳氏,也臣服于朝鮮,相當于既是倭國的大名,也是朝鮮的将軍。
之所以這樣,則是因爲宗氏既不能得罪倭國也不能得罪朝鮮。
不過,大明早已讓朝鮮同意将釜山、濟州、對馬三島作爲大明駐軍的地方。
所以,對馬島已當爲大明駐軍之地。
隻是因爲大明之前一直在釜山進行渡海與登陸訓練,所以才沒有直接派兵來對馬島。
故而,大明如今才開始正式兵臨對馬島。
宗氏在對馬島上面建了一座金石城,屬于對馬島的政治與經濟中心。
但吳惟忠等在到達對馬島後,對馬島的金石城已經人去城空。
倭國這些大名因爲已提前得知了明軍要從朝鮮出發征倭的事,而采取了堅壁清野、戰線收縮的策略,沒有打算在沒有後方依托的對馬島與大明的官軍決戰。
“倭人果然是狡猾的,知道怎麽對抗我天朝。”
吳惟忠則也在得知對馬島金石城無半點存糧,且房屋木材被盡皆被焚毀,連菜蔬都沒有後,就不由得說了一句。
“隻要沒有神風出現就行,這茫茫大海,看久了讓人真頭暈啊!”
宋應昌忍住想再次嘔吐的沖動,四肢無力地趴在欄杆上,如章魚一般,說了起來。
他現在頗後悔跟着什麽張神仙一起上船。
而宋應昌本來是打算帶着張神仙一起上船,混個軍功的,這樣的話,若是對倭作戰勝利,他就不僅僅有薦舉張神仙屏退妖風之功,還會有協助吳惟忠登陸之功。
宋應昌知道,時下大明是改革派當權,無論文武,皆重功績,而道德名望反居其次,無論是靠引進番糧驟升布政使,現已爲江蘇巡撫的金學曾,還是因爲跟海瑞南下因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當差有功的原山東布政使參政呂坤超擢爲鳳陽巡撫的例子,都說明要想高升,沒有拿的出手的功績是不行的。
因而,他就毅然決定豪賭一把,拼着可能會遇到妖風而葬身魚腹的風險,跟着吳惟忠一起上船征倭,以期讓朝廷知道他是知兵善與武将合作的文臣。
但宋應昌沒想到,他一上船後沒多久就是全船吐的最厲害的人。
而全船的武官士兵與張神仙倒皆沒怎麽吐。
所以,宋應昌才有些懊悔。
戚繼光就是怕征倭官兵們會暈船,進而影響登陸後的戰鬥力,就讓吳惟忠等在釜山對征倭官兵進行許久的海上訓練,以求所有官兵不暈船,至少能篩選出不暈船的官兵。
如今能跟着吳惟忠一起出海的都是不暈船的,也早已習慣了大海的茫茫無際,所以也就沒像宋應昌這樣。
吳惟忠見宋應昌如此,便建議道:“給谏不妨就留在金石城歇息一段時間?”
宋應昌想了想就擺手道:“不必,公不是說,過了對馬島也就一日能到平戶嗎,下官得堅持堅持,争取能到時候有手刃倭奴的機會!”
吳惟忠見此也沒再勸阻,隻在對馬島留了五百明兵和兩千朝兵和部分糧草,而作爲将來增兵和增加糧草的中轉站使用。
接着,吳惟忠就在讓大軍在對馬島停留一夜後,于第二日即正月二十一日出發,去往了平戶。
一路上依舊無大風,僅有小風拂面,而冷冽如刀割。
畢竟是在台風不活躍的初春,大明爲征倭也做了充足的準備,還收買了在平戶與對馬島、朝鮮等地來往貿易的倭人爲向導,所以也知道了台風什麽時候不活躍。
再加上,如今的大明不比元初,因對倭貿易非常頻繁,這一帶的海情,也就早已被摸的很清楚。
吳惟忠一行在到達平戶港後,才見到大量倭國戰船橫鋪于江面。
這些倭國戰船主要是以關船爲主,一種中型的戰船,和少裏的安宅船。
安宅船一種可以發射大炮的大型戰船,有些安宅船還裹了鐵甲,即織田信長部下九鬼嘉隆在對戰毛利水軍使用過的那種鐵甲戰船,不過因爲造價昂貴,所以數量不多,此時也就三艘左右,集中在港口最外圍的地方。
倭國也很重視這次明軍征倭之事,不但九州的島津、大友、龍造寺三家霸主不得不停戰言和,一緻對付大明,也從集中了三方所有的水師,把看家底的戰船都拿了出來,乃至此時倭國善水戰的島津家名将島津義弘也親自率領着島津水軍來了平戶港,以協助肥前國的松浦氏松浦水軍和宗氏水軍對戰明軍。
吳惟忠眯眼看着這些密集如林的倭國戰船,沒有直接下令攻擊,而是在等己方哨探的開浪船回來奏明敵軍戰艦布局情況後,才對部将童子明道:
“倭人把大船放于外,是要以攻爲守,然後好引我入他們的陷阱,好對我方圍而攻之,你與我對調,在這裏親自坐鎮,待其敵方大船來時,隻以火炮攻之,不必念戰追擊,否則斬立決!我親率你部艦隊橫渡登陸。”
童子明拱手稱是。
于是,吳惟忠便與童子明對調,去了童子明的戰船。
而這時,倭國的島津義弘竟真的率領三百餘艘戰船朝明軍旗艦所在的位置沖了來,本人更是乘一艘十丈長的安宅鐵甲船猛沖在前面。
明軍這裏,童子明則在這些戰船抵近後就當即下令開炮。
于是,雲帆下,黑幽幽的一排排炮口,頓時吐出火舌來,在浪花翻卷時,将這些炮彈發射了過來。
明軍戰船火炮射程可達數千米,而上百艘戰船這麽一起開炮,自然頓時就如漫天鐵雨傾瀉而來,在咚咚如雷鼓聲中,将許多倭船被打的船碎木飛。
而倭船這邊因爲其火炮最大射程不過幾百米,相當于普通佛郎機鐵炮,且本身船體不能在船體裝多層火炮,隻有中間樓閣才有攻擊性,也就在沒沖近明軍戰船數百米内以前,隻有被動挨打的份。
島津義弘見此臉色自然是十分難看,盡管他已經通過看見明軍長達十五六丈的雙炮層大船,猜到明軍的主力戰船肯定難以對付,但他沒想到明軍主力戰船不僅僅是大,關鍵是火炮竟也威力這麽大。
嘭!
島津義弘眼見自己乘坐的鐵甲安宅船也中了幾炮,中央的樓閣也被撞了一次後,隻得提前下令撤退,放棄了要和明軍接舷對戰的想法。
隻是在撤退時,島津義弘還是回頭看了一眼,而當他在看見明軍戰船沒追上來時,當即面色大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