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台灣最大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親子教育必讀指南(套裝共7冊) > 第五十五章《媽媽這樣立規矩,孩子最不會抵

第五十五章《媽媽這樣立規矩,孩子最不會抵

第三章 “壞學生”進階成好學生

———10個規矩讓孩子“天天向上”

孩子學習好,貴在會用腦

腦科學研究結果表明,人的大腦在理論上的信息儲存量,相當于藏書1000萬冊的圖書館的50倍,高達5億本。大腦的潛能,幾乎接近于無限。但是,到目前爲止,人類普遍隻開發了大腦的5%,仍有巨大的潛能尚未得到合理的開發。換一句話說,一個人的大腦隻要沒有先天性的病理缺陷,就可以說他擁有可以成爲天才的大腦,隻要大腦的潛能得到超出一般的合理開發,他的能力就不會比愛因斯坦遜色。

但是,大腦潛能的開發,并非一蹴而就,如果“拔苗助長”,結果隻能使孩子用腦過度,甚至發生悲劇。

丹麥曆史學家海内肯就是前車之鑒,他4歲就撰寫了《丹麥史》,此舉一度引起了全世界的震驚。正當人們津津樂道于他的聰明才智時,突然傳來由于大腦負擔過重,4歲半的海内肯腦力衰竭,最終不幸夭折的噩耗。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許許多多的天才兒童,一夜之間名揚四海,不久就銷聲匿迹,或者傳出不幸的消息。

家長不必羨慕别人家出了個天才兒童,其實自己的孩子也擁有天才兒童一樣的大腦。而當一些天才兒童不幸夭折時,家長應該在培養自己孩子上借鑒經驗,吸取教訓,千萬不要造成兒童用腦疲勞,要讓孩子養成科學用腦的好習慣。

家長們應該認識到:開發大腦不等于掠奪式地使用大腦,“頭懸梁,錐刺股”并不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式。“刀不磨不快,腦不用生鏽”也是一種錯誤的用腦觀念,不值得提倡。

腦科學研究成果表明,在腦疲勞的狀态下,人就會出現頭昏腦漲、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注意力分散、思維紊亂等心智活動難以正常進行的惡性反應。同時,長期腦疲勞,還會出現失眠、恐懼、焦慮、健忘、抑郁等症狀,有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由此可見,腦疲勞不僅不能開發大腦,而且還會嚴重地影響到人的智力潛能的正常開發。過度的腦疲勞,還會導緻心腦血管及精神疾病,嚴重地損害人的身心健康,這是廣大家長所不願看到的。

那麽怎樣的用腦方法才是科學合理的呢?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聰明的頭腦,可是常找不到使自己孩子更爲聰明的切實可行的方法,以下幾點建議可以給父母很好的參考:

一、不宜長時間地使用大腦

心理學研究發現,健康兒童連續用腦30分鍾,血糖濃度在120毫克以上時,大腦反應快,記憶力強;連續用腦90分鍾,血糖降至80毫克,大腦的功能尚正常;連續用腦120分鍾,血糖降至60毫克,反應遲鈍,思維力較差;連續用腦210分鍾,血糖就會降至50毫克,這時便會頭昏、頭痛,會暫時失去工作能力。因此,不宜長時間地使用大腦。一般認爲,小學生一次做功課或看書學習的連續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

二、宜五官并用、手腦并用地參與學習

有人發現,學習同一内容,如果隻用視覺,可接受20%,如果隻用聽覺,可接受15%,如果視聽并用,可接受50%,這一發現說明,學習時多種感覺器官共同參與,可明顯提高學習效率。

三、宜将不同的學習内容錯開進行

孩子在進行學習時,不同的學習内容,會在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形成興奮點。如學習算術可在大腦皮層的某區域形成一個興奮點,學習英文在大腦皮層的另一區域形成一個興奮點。因此,倘若長時間學習同一内容,則必然會使大腦皮層某一區域的神經細胞負荷加重,如果能交錯學習不同的内容,可使大腦皮層不同區域的神經細胞輪流工作,獲得充分休息,以更好地學習。

四、宜充分利用“最佳用腦時間”

每個人每一天都有一個最佳的用腦時間,有的孩子早晨腦子特别靈敏,記憶力最好,而有的孩子則晚上頭腦最清醒,學習效果最好。家長應了解并充分利用孩子的“最佳用腦時間”,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果。

五、保證充分的睡眠

睡眠是大腦的主要休息方式,充分睡眠才能使大腦消除疲勞,保證大腦正常工作。因此,家長應安排好孩子的睡眠時間,應使孩子睡得足、睡得好,且不讓孩子開夜車,以免影響孩子的健康。

六、注意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

體力活動可以促進腦細胞新陳代謝,消除大腦疲勞,尤其是體育鍛煉,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反應能力和靈活性,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視力、聽力、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能忽視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更不要把學習同體育鍛煉及體力勞動對立起來,以爲鍛煉身體和适當參加體力勞動是浪費時間,會影響學習,殊不知這恰恰是孩子科學用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七、宜飲食合理,營養充足

孩子在緊張地學習時,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補充,大腦就會受到損害。合理的飲食,充足的營養,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保證大腦神經細胞正常代謝的需要。因此,兒童宜進食适當的動、植物蛋白質,如肉類、禽類、海鮮、豆制品等,還要适當食用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果糖。

八、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大腦是耗氧最多的器官,充足的氧氣可以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因此,要注意空氣新鮮,經常開窗換氣。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光線的明暗會影響孩子的判斷能力,明亮的光線可使人清醒。

九、給孩子以空間和時間

要解放孩子的空間,讓他們從“三點一線”中解放出來,盡可能多地接觸社會,認識社會,适應社會。表面看來,這樣做,學習時間似乎少了,但實際上孩子學習的内容多了,智力發展快了,學習熱情高了,這一點常被許多家長誤解或忽視。

關于科學用腦還可以舉出多種方法,但中心隻有一個,就是必須按照人腦活動的規律辦事,不能違背用腦衛生。

六大金句激發孩子思考能力

德國數學家高斯,是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在曆史上影響之大,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頓、歐拉并列,有“數學王子”之稱。

高斯非常善于思考,這種良好的思維習慣在他小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高斯的父親是泥瓦廠的工頭,每星期六他都要發薪水給工人。在高斯3歲時,有一次當父親正要發薪水的時候,小高斯站了起來說:“爸爸,你弄錯了。”然後他說了另外一個數目。原來小高斯趴在地闆上,一直暗地裏跟着他爸爸計算該給誰多少工錢。重算的結果證明小高斯是對的,這把站在那裏的大人都驚得目瞪口呆。

小高斯10歲時,有一次他的數學老師讓他們全班解答一道習題:立即計算出“1+2+3+……+100=?”。這個題目在今天早已家喻戶曉,可是在那個時候、那個場合,對于一群小學生來說,還真不容易。要算出這麽長的算術題耗時不少,孩子們都想第一個算出來,便立刻在草稿紙上做了起來。

隻有小高斯還沒有開始動手,不是想偷懶,也不是發呆,他在想,難道一定得經過這麽複雜的計算過程嗎?從客觀上說,他在進行思維的謀劃,謀劃的目的是要尋找一種能夠成倍提高思維效率的策略,這個過程花去了相當于其他同學進行加法計算的二分之一的時間。

這時候,老師看見了他,走上前來問他怎麽了,爲何還不開始計算。小高斯說他已經知道答案了,是5050。老師十分詫異,問他是否提前做過這道題。高斯于是告訴老師,他通過觀察發現這一組數字中1加100等于101、2加99等于101……這樣的等式一共有50個,因此這道題可以化簡爲“101×50=5050”。

“真是太精彩了!”老師贊揚地說。

這種“精彩”并不取決于孩子的智商。事實上,小學生的智力與學業成就的相關系數隻有0.21,它應該取決于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使智力的潛在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認真的思考雖然爲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增加了一個環節,卻使解決問題的時間縮短了很多,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小高斯進行思維的謀劃花去了相當于别人解題所耗時間的一半,然而計算出“101×50=?”隻需要1秒鍾。從這裏邊,你難道還看不出善于思考的優勢嗎?

養成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孩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把散落的知識點聯結成有機的整體,從總體上把握知識體系,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對書本知識批判地吸收,可以防止“死讀書”,從層次上提高了個人的學習能力。養成認真思考的習慣還可以不斷解開疑團,激發靈感,從而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家長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培養孩子善于思考的能力:

一、父母應注意引導孩子對思考采取認真的态度

聰明的孩子可能懶于思考,因而他們對任何東西都會不加思考地發表看法,對此應引導他們認真思考。

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越早越好

小孩子往往有千奇百怪的想法,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呢?網上一篇名爲《父母這樣跟孩子說話,孩子才會更聰明》的文章當中,有幾種激發思考的說話方式我覺得非常實用:

1. 你覺得怎麽做好?你有什麽妙招?

2. 你該怎麽做?你應該先做什麽?再做什麽?

3. 如果你好好想想,一定能想出好辦法來。

4. 如果你想要……你覺得有幾個辦法?

5. 想一想,還有其他辦法嗎?

6. 咱們一起想想辦法,還是你自己想?

三、随時給孩子出一些思考問題

無論是帶孩子上博物館,還是陪他們看書看電影,父母都可提一些問題,啓發孩子進行思考。

四、全家參與

家長在一起談論問題時,即使年齡很小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看法。

五、對問題要全面思考

教育孩子無論對什麽事物進行思考,都要考慮到它們的優缺點,是否有吸引力,有無參考價值等等。對事件則要考慮它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後果。

六、善于歸納,舉一反三

孩子在學校裏将一點一滴的知識聚集起來,把所學的知識歸納之後,要善于把普遍的規律應用到個别的事物上。

做作業專心與否,作業順序很重要

我國偉大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工作時非常專注。有一天,時間已很晚了,李四光還沒有回家,女兒到辦公室來叫他回家吃飯,誰知他卻一邊專心地工作,一邊親切地說:“小姑娘,這麽晚了還不回家,你媽媽不着急嗎?”等到女兒再次喊:“爸爸,媽媽讓你回家吃晚飯了!”他才擡頭,不由得笑了,小姑娘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的寶貝女兒。

我們也都聽說過,我國大數學家陳景潤一邊走路一邊想他的數學問題,不知不覺中和什麽東西撞上了,他連聲說對不起,卻沒聽到對方反應,擡頭一看,原來是棵大樹。

爲什麽這些大科學家會鬧出這樣的笑話呢?原因很簡單,因爲他們一心想着自己熱愛的科學上的問題,對他們所思考的科學問題反應清晰,對于這些問題之外的事情一點兒也沒考慮,沒有在意。

學習專注是所有學者的共同特征。事實證明,專心可以集中精力,調動整個大腦神經系統來解決問題,高效率地完成任務;分心就會降低學習效率,甚至對本來可以弄懂的問題感到迷茫。每個孩子的頭腦裏都有着專注的成分,隻不過由于引導上的差異才出現了後天的差距。

教育家卡爾·威特就非常注意培養兒子專心學習的習慣。

老威特嚴格地規定兒子的學習時間和遊戲時間,以培養他專心緻志地學習的習慣。在小威特學習功課時,老威特絕不允許有任何幹擾。開始時,平均每天給他安排15分鍾的學習時間。在這個時間,小威特如果不專心緻志地學習,就會受到父親的嚴厲批評。

在學習中,即使妻子和女仆人問事,他也一概予以拒絕:“小威特正在學習,現在不行。”客人來訪,老威特也不離開座位,并吩咐道:“請讓他稍候片刻。”老威特如此用心良苦,就是爲了培養小威特在學習時具備一種嚴肅認真、專心緻志的習慣。

小威特每天隻花費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在學習上。正是由于在學習時專心緻志,效率極高,他才赢得了很多時間從事運動、得以休息和參加社交等。

隻有做事時專心緻志,孩子才能取得成功。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培養和開發他們的智力,第一步就要注意培養和訓練他們的注意力。很多父母都想給孩子立下做事專心的規矩,卻不得其法。就拿寫作業來說,中國有很多的家長會監督孩子做作業。父母爲什麽會監督孩子寫作業?因爲他們覺得在孩子旁邊看着點,孩子不敢磨磨蹭蹭的,不敢搞小動作,就會專心寫。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孩子做作業是被動的,他們有一種被父母逼迫的感覺,也就不會得到學習的快樂。

那麽,媽媽要想讓孩子專心做作業,可以做些什麽呢?

一、保持學習環境安靜,避免家中太多的人出入

亦切忌同時買太多的玩具及圖書給孩子,以免使他們左顧右盼,不知所措。孩子的書桌上除了文具和書籍外,不應擺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更不能允許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

二、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内完成作業

如果作業太多,可以分段完成。另外,研究顯示,孩子分心的程度與年齡成反比:2歲的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度平均爲7分鍾;4歲爲12分鍾,5歲爲14分鍾。孩子年齡越大越會逐漸懂得将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而日漸增加專注的時間。因此,判斷孩子是否專心,應依據其年齡的專注時長,而非依據家長的主觀感覺。

三、允許孩子做完一門功課之後休息一會兒,再做其他功課

對于家庭作業,父母要幫他們安排一下,做完一門功課可以允許休息一會兒,不要讓孩子太疲勞。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動作慢,不允許孩子休息,還唠叨沒完,使他們産生抵觸心理,效果反而不好。

四、合理安排學習内容的順序

研究表明,開始學習的頭幾分鍾,一般效率較低,随後提高,15分鍾後達到頂點。根據這一規律,可建議孩子先做一些較爲容易的作業,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再做較複雜的作業。除此,還可使口頭作業與書寫作業交替完成。

學習效率低,疲勞戰術隻能雪上加霜

強強的父母對他要求很嚴格,在學習上,要求孩子一定要認真謹慎。強強剛念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由于功課少,而且很簡單,所以做起來很迅速,也不怎麽出錯。可是爸爸媽媽說:“怎麽才半個鍾頭就做完啦?去,再好好檢查一下,一個小時後再交給我!”

一個小時過去了,他的答案應該沒有什麽問題,于是把作業交給他們簽字。

“你看看,你看看,這個‘了’字怎麽寫得像個‘3’?拿去,把整個作業給我重寫一遍!你就知道圖快。”

這樣的情形絕對不止發生過一次,父母總是想把他固定在寫字台上。做功課不可以圖快,難道花的時間越長越好?

後來,他做作業時開始有意地拖延時間,讀書時也故意減慢閱讀速度。20分鍾就能完成的功課,現在有2個小時,如何打發呢,他隻能裝模作樣地盯着書本,心裏卻老想着别的事。原因很簡單,他要取悅于父母,必須依照他們的要求行事:做功課越慢越好,隻要人在寫字台前就行了。

漸漸地,強強養成了做功課不專心、拖拖拉拉的習慣,學習效率很低。

現在,強強媽媽開始着急了:“我的孩子很刻苦,常常學習到深夜,可是成績卻十分不理想,我也找不出原因在哪裏。”

家長們現在應該明白了,原因就出在她自己身上。在學習上,過于謹慎并不是一件好事,謹慎而缺乏效率往往是“強迫心理”的表現。還好,強強沒有形成“強迫心理”,隻是養成了“思想開小差”的毛病,做功課異常拖拉。俗話說“好心辦壞事”,看來還真是這樣。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培養學力高強的孩子的首要條件,強強的父母如果能早一些明白這個道理就好了。

學習效率不高、事倍功半的問題在許多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面對這樣的孩子,許多家長非常爲難,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孩子已經很用功了,再抱怨孩子于心不忍,而孩子自己肯定比誰都更着急。通常說來,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往往不是那些學習最用功的學生,而是那些摸索出了一套最佳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高的學生。

父母要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讓孩子事半功倍呢?

一、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良好的學習環境

如:有安靜的學習空間,有可以做功課的桌子,有可供參考的資料,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不要放在書桌上。總之,要保證孩子不受外界幹擾,在學習時間内能夠一門心思地進行學習。

二、注意幫助孩子在學習上和生活上克服拖拉、邊學邊玩、漫不經心等不良習慣

家長可以跟孩子講清:家裏人的吃、睡、玩和學習都有規定的時間,規定孩子自覺安排學習時間,可以放學一回家就趁熱打鐵地進行學習,對當日學習内容進行加深鞏固。這樣嚴格要求,加強訓練,就會提高單位時間内的學習效率,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注意幫助孩子改變在學習過程中馬虎大意、不求甚解的學習态度

每天堅持檢查孩子的作業,要求孩子做作業前不輕易下筆,要先把解題思路搞清楚,将方法步驟搞準後再落筆,寫完後再認真檢查一至兩遍,這樣持之以恒,才能保證作業的正确性。

四、不要給孩子搞疲勞戰術

過分增加孩子的學習量,使孩子長期處于疲勞狀态,會使孩子學習效率嚴重降低,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家長給孩子的學習任務要适量,有松有弛,每天擠一些時間給孩子,讓孩子每天都有一段自由活動的時間,讓他輕松一會兒,自由自在地玩一會兒。堅決反對用延長學習時間和無休止的補課作爲提高學習成績的辦法。

五、教給孩子學習方法

孩子年紀小,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在學習過程中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學習方法不當,就會事倍功半,直接影響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家長應該主動幫助孩子,教給他們一些諸如記憶方法、預習方法、複習方法、閱讀方法等學習方法,必要時親自指導,使孩子能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比如,向孩子推薦有關的課外讀物時,告訴孩子正式讀書之前要先浏覽一下,先看看标題、引言、結論和圖表,引導孩子學會将大問題分解成幾個較小的、容易解決的小問題。閱讀時不斷地提出問題,把難理解的地方記下來,讀完後,讓孩子和家長讨論,給孩子提出自己的見解,直到孩子讀懂爲止。

橡皮與“馬大哈”

粗心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不單是孩子身上有這種毛病,許多成年人也有。隻是,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特别明顯。

“我們的孩子挺聰明的,平時做作業也沒見有什麽困難,可是一到考試就成績不高,這馬虎的毛病可怎麽治啊?”不少家長爲此犯愁。

粗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性格問題,急性子愛粗心;有時是态度問題,對學習不認真就容易粗心;有的是熟練問題,對知識半生不熟最容易粗心;有的是認識問題,沒認識到粗心的危害……

女兒數學考了59分,大哭一場,分析原因,一半分數因粗心而丢。粗心讓成績大打折扣,确實可惜。

我問女兒:“你爲自己的粗心痛惜時,有沒有想過爲什麽那麽粗心?”看到女兒好奇的表情,我幫她分析:其一,粗心和知識掌握不紮實有關,二加三等于幾,你随口答來一定不會錯,但一年級孩子就可能錯,因爲他還沒形成自動反應。所以,基礎知識的掌握,到了能自動反應的程度,粗心會大大減少。其二,粗心和習慣有關,比如平時作業馬虎,粗心慣了,考試時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病。所以,平時杜絕粗心,考試才能不丢分。其三,粗心與性格有關,你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愛的一面,但不拘小節、辦事粗心,反映在學習上,容易增加失誤。

有了理論還要有實踐,我安排她做一些需要耐心的事(枯燥簡單的勞作等),督促她提高平時作業質量。此外,我還教她預防粗心的技巧,如:寫張提醒條放桌上;複查時用反向代入法檢驗;編一本錯題集,了解自己易出錯的地方,以便提防,重點檢查。

這位家長通過幫女兒分析造成粗心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幫助女兒改正馬虎的毛病。另一位媽媽也分享了自己糾正兒子粗心的方法:

兒子很粗心,作業錯誤不斷,糟糕的是考試也不例外。期終考前我檢查他所有作業,結果令我吃驚:至少有20%的題目因粗心而錯。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我發現兒子做題直線向前,義無反顧,根本沒想到還需要檢查。他把檢查工作全部留給家長和老師了,你查出錯誤,他願意改,可他自己從不主動發現錯誤。于是,我向他提出要求:

第一,放慢做作業的速度;

第二,自己必須檢查;

第三,檢查方法是做一道檢查一道,确信沒錯再做下一道。

很快,兒子粗心現象明顯減少。我覺得我對孩子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因爲我認爲,教育就是解決問題,問題就是孩子做作業粗心,而教給方法比端正态度更重要,因爲對于孩子粗心問題,父母反複叮囑他細心,簡直毫無意義。

可見,解決粗心問題必須對症下藥,根據産生粗心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做工作。現介紹幾種方法供家長參考:

一、給孩子制作一個“錯題集”

讓孩子把每次作業中的錯題抄在“錯題集”上,找出錯誤的原因,把正确的答案寫出。這實際上是一個錯誤檔案。孩子出現錯誤的原因多是粗心,做一本錯題集有利于認識錯誤的危害,下決心改正。“錯題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辦法。

二、草稿不要太潦草

不少孩子粗心是從草稿開始的,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草稿不要太潦草。從草稿開始就要嚴肅認真,這有利于克服粗心的毛病。

三、不要依賴橡皮

橡皮是造成粗心的一個根源,反正錯了可以擦,于是錯了擦,擦了錯,孩子不在乎。家長如果限制孩子使用橡皮,錯了不許擦,孩子就會認真一點兒。“三思而後行”,想好了再做,争取一次做對。

四、學會自檢

有些家長總怕孩子錯題,得不了高分,于是天天給孩子檢查作業。這樣做使孩子養成了依賴心理,反正錯了媽媽能給檢查出來,所以做題時粗心大意。家長不要給孩子檢查作業,讓孩子養成自檢的習慣。錯了又沒檢查出來,就讓他不及格。這樣他才能認識到粗心的危害。有了自檢的能力,粗心的毛病才能克服。

五、讓孩子考家長

讓孩子出題考家長,孩子很感興趣,他們會成心出些容易錯的題,把家長考住。家長成心粗心,讓孩子批評,這時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将來他們做題時也會防止粗心。

看得到成果,孩子才願意主動學習

調查表明,學生被動學習、積極主動性差已經成爲當代青少年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孩子不愛學習,或者是學習不刻苦,知難而退,他們的學習動機不是爲了學習而學習,而是在家長與學校的壓力下學習,他們的學習目的或者是讓别人能看得起自己,或者是滿足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得到老師的重視,或者是升學、考試等等。

無論是爲了自己的面子、自己的發展,還是爲了報答父母等,都是把學習當作一種手段。從這一點來看,孩子們在面對學習的時候,主動性有可能欠缺。我們之所以說“有可能”,是因爲有的孩子在一些目的的驅使下,也會很努力、很主動地去學習,但這種學習是存在某些功利目的的,這些目的在一段時間内的确可以促使他們努力學習、主動學習。但這種主動性的動力來源卻未必能夠長久。當他們的功利性目的達到以後,學習的主動性就會漸漸消失。

也有一些少年兒童,在經過一段時間努力之後,他們或許感到自己力量微薄,當他們認爲自己不可能達到想要的學習目的時,也有可能把一段時間的主動學習變成被動學習。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才看到那麽多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無奈地學習,被動地學習,有的孩子甚至爲此而逃學。

在各種學習目的中,唯有以知識作爲需要,才能使孩子真正熱愛學習、主動學習。也就是通過學習和獲得知識本身,學習者就能得到滿足,知識本身就是學習的目的。認知需要,這種以知識本身爲目的的需要,是最穩定的學習需要。

一個孩子不熱愛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這樣的學習生活将給他們的人生帶來很大的煩惱。爲了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快樂的人生,培養孩子從小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那麽如何讓孩子化被動爲主動,愛上學習呢?父母應注意這幾個方面:

一、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一個人隻有對學習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把獲得新知識作爲自己的内部需要。家長應該讓孩子認識到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無止境。比如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中可以寓教于樂,讓孩子積極參與,從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學習知識。

有了樂趣,孩子的參與就成了他們的自主行爲,學習有趣,才能使孩子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從而産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動探索的興趣。

二、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時,态度應和藹可親,和孩子處于一種平等、互助的關系

家庭的氣氛應當是和諧的,這樣才能夠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教育孩子要敢于陳述自己的想法、主動思考,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孩子的認知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三、注意動手操作,讓孩子積極主動參與

兒童的思維發展順序是:直覺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想象邏輯思維。因此,兒童最初學習數學概念和計算方法時,必須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從動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爲理性知識。

孩子能一邊操作,一邊學習,這也是主動參與的表現。電腦在學習中的廣泛運用,也有利于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更爲主動地學習。

四、學習中最大的樂趣莫過于看到學習的成果

家長要努力使孩子的學習練習做到難度适中,體現多樣性、層次性、趣味性等特點。這樣孩子在面對學習任務時就不是望而卻步,而是躍躍欲試了,孩子不但掌握了知識,培養了能力,而且具備了敢于探索的勇氣和信心,特别是成績差的孩子,也有了強烈的參與意識,在創造的氣氛中被喚起了創造的欲望。

孩子“逃學”,可能是家“生病了”

劉偉是個讓家長和學校都頭疼的“壞小子”,自上初三開始,他就染上了厭學的壞習慣,三天兩頭不去學校,老師反映到家裏,劉偉的父母才知道情況。因爲劉偉平時表現得很正常,早晨該上學了,他背起書包離開家,晚上到放學時間他也能按時回去,媽媽沒有看出任何破綻。得知兒子在學校的不良表現,劉偉的父母着急了,他們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但情況似乎仍不見好轉,劉偉依舊我行我素,學校也爲此傷透了腦筋。

像劉偉這樣不愛上學的孩子不在少數,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孩子都存在厭學、逃學的不良情緒。根據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對3000名适齡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大約25.4%的學生害怕或拒絕上學。

這部分學生厭學的原因總結起來有幾個方面:一是因爲成績差,在學校裏容易感覺自卑;二是害怕考試,害怕老師檢查作業;三是因爲和同學的關系處得不好。

這樣的孩子大都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組織紀律性差,再加上有了這樣的心理包袱,他們便經常找借口來逃避去學校,比如跟媽媽說生病了,賴在家裏不肯去,或者直接瞞着家長和老師,自己出去玩了。這不僅對孩子的安全不利,而且還容易讓孩子在不恰當的交往中沾染上一些壞習性,深爲家長所憂慮。

怎樣才能讓孩子不抵觸去學校,改掉逃學的壞毛病呢?我們給家長的建議是:

一、搞清楚孩子不愛上學的原因,對症下藥

一般來說,孩子厭學有幾個原因,比如,有些孩子十分依賴家長,不願意離開自己的父母;有的孩子是因爲家長或老師對他們太嚴厲,從而對上學産生一種恐懼感等等。

二、培養孩子獨立的精神,與同學積極相處,融入學校的大環境中

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其多與同年齡的夥伴接觸,從而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鼓勵孩子走出家門與小夥伴一起玩耍,對到自己家裏來玩的小夥伴也應表示歡迎。

三、逐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不要急于求成,給孩子施加太大壓力

在對待孩子的學習上,不要急于求成,對孩子施加太大壓力,應逐漸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喜歡上學習,這才是治本的辦法。

在這一點上,家長可以和學校溝通,讓老師也同時給予孩子關愛,讓孩子感到溫暖。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能使孩子把學習看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使之從害怕上學變爲自覺主動地上學。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表揚和鼓勵應多于批評與責罵,也就是說,家長不要忽略孩子的任何一個進步,即便孩子隻取得了微不足道的成績,也應給以表揚,讓其樹立自信心。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和小毛病時,要盡量用溫和的語氣,使之容易接受。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四、家長切忌情緒沖動,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就對孩子進行教訓

對待孩子的逃學現象,家長切忌情緒沖動,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就對孩子進行教訓。這很有可能将孩子原本不多的求學熱情一掃而光,也易使孩子因怕被打罵而撒謊。

再者,如果家長教訓得太重了,就會給那些不良分子以可乘之機,使孩子更快地向那些人靠攏,這樣做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正确的做法應是來個“冷處理”,先平息自己心中的怒氣,然後再積極地去了解孩子逃學的原因。弄清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教育好孩子。

五、爲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

這一點對孩子的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完整或者家庭氣氛不和諧的家庭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從而使孩子滋生孤僻、反叛的心理。父母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盡量避免發生争吵及離異,以免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

閱讀,離不開好的讀書環境

“我真不能相信拉塞爾老師要讓我們星期五前讀56頁!我們才七年級。她不應該讓我們讀這麽多的!”謝麗爾·米勒撲通一下倒進客廳的椅子裏,把書往地上一扔。

“我覺得56頁不多。”爸爸觀察着她的反應。

“爸,我讨厭看書!要花很多時間,好多生詞我都不認識!”

“謝麗爾,”爸爸說,“爲什麽讀書對你來說就這麽難呢?”

“爸,我告訴過你,這要花很多時間,我也不懂我讀的是什麽。我不明白幹嗎要讀書。我喜歡的書幾乎都會拍成電影。”

爸爸皺着眉:“唉,你有沒有計劃有一天要找個工作?想不想自己掙錢?”

謝麗爾點點頭:“這個嘛,當然——那是肯定的。”

爸爸繼續說道:“有多少工作允許你隻看電影不看書的?”

謝麗爾聳聳肩:“讓我想一想。”

米勒先生在椅子裏坐直了身子,探向她,用真摯的口吻問道:“謝麗爾,你願意讀書讀得更好嗎?”

她想了會兒,不明白爸爸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當然啦。誰不願意呀?但我讨厭讀枯燥的東西。”

“沒有人願意讀枯燥的東西,”他回答道,“但如果我們幫你練習讀你喜歡的書呢?”

“我不知道我喜歡什麽書,”謝麗爾坦誠地說,“我隻喜歡與人交談,做些什麽事情,不喜歡坐下來看書。”

“哦,讀書會讓你自己變成一個很有情趣的人。”爸爸說,“我們也可以找找有沒有像和朋友聊天那樣有趣的書呀。”

幾十分鍾後,他們站在一家大書店裏的青年書架前,謝麗爾似乎被書架上那麽多的書給沖昏了,爸爸感覺到了她的困惑。

“你想讀個故事,還是想讀如何做什麽的書?”他問。

謝麗爾趕快回答:“我更喜歡讀故事書。”

米勒先生指導她看“小說部”:“憑你的直覺挑一本吧。别擔心有多少生詞,看起來多難。如果你覺得還行,就看一看。”

謝麗爾花幾分鍾浏覽了一下,又回到原來挑選的那本書上了。

“我喜歡這本,”她說,“我已經告訴過你我可能看不了。”

爸爸搖了一下頭,對她拒絕的理由置之不理:“事實上,謝麗爾,你不用讀——我是說,不見得非得你自己讀。”

謝麗爾有點兒困惑。爸爸從書架上拿了一包書。

“給,”他說着把那包書提給了她,“這本書有錄音帶。你可以邊聽邊跟着讀這本書。念這本書的人認識裏面所有的詞。我想你會發現這本書很有意思,而且它也有助于你學習較難的單詞,理解故事的意義。你覺得呢?”

謝麗爾點點頭。“我想我可以試一試。”她同意了,“我的朋友們也會喜歡這本書的,也許我讀完後,還可以借給他們呢。”

當他們等着付錢的時候,米勒先生瞥了女兒一眼。她在翻這本書,看上去真的很感興趣,要看看裏面講的是什麽。

謝麗爾是依賴聽覺學習的人,就是說,聽和說比讀或看更有助于她學習。由于很多學校作業都依靠視覺學習,她變得很氣餒。但她心裏有自強不息的欲望,明智的謝麗爾爸爸也想方設法地幫助她。謝麗爾想變得更有情趣、更好地閱讀以及與朋友們暢談時尚的夢想,正在爸爸的計劃中被有效地結合起來。

我們這個社會特别看重讀寫能力,它是我們成功接受教育和選擇事業的墊腳石。任何年齡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會督促他們看書。如果你的孩子像謝麗爾這樣,喜歡說話不喜歡讀書,或者因爲閱讀能力差而灰心喪氣,你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

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方式來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教他們閱讀的最好方法就是每天給孩子念東西,給孩子提供有錄音帶的書也是一種方法。這些方法幾乎适用于從學齡前到成年任何閱讀水平的人。

對于不愛閱讀的孩子,我們總結了以下幾種方法來幫他們愛上讀書:

一、培養興趣

興趣是人從事實踐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任何人,隻要他對從事的某項活動有很大興趣,他就能積極地、創造性地完成這些活動。相反,如果一個人對于從事的某項活動不感興趣,不要說創造性地工作,即使是一般性地完成任務也是很困難的。因此,要使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設法激發和保護孩子對書的興趣。

很多父母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讀書,而實際上很多孩子讀書的欲望正是被父母扼殺的。比如有些孩子常常纏着父母講故事,父母對此不耐煩甚至惱火,對孩子往往不予理睬或者訓斥。

其實,孩子喜歡聽故事,正是喜歡讀書的前奏和萌芽,許多這樣的萌芽就是在父母的不理睬或訓斥中枯萎了。正确的做法是,珍惜孩子的求知欲,選擇些優美有趣的故事,不厭其煩地給孩子講,并告訴孩子這些美好的故事都是從書上讀來的,識字以後就可以自己讀這些故事了,使孩子對讀書有一種美好的向往。學齡前,可以适量地教孩子識字,指導孩子看一些圖畫書籍,逐漸引導、鼓勵孩子自己去讀書。

二、鼓勵孩子讀課外書

孩子上學以後,有了固定的學習任務,千萬不要以爲讀課外書會影響孩子的功課。相反,要更加有意識地強化孩子的讀書欲望,幫助、指導孩子選擇那些既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又對孩子有良好影響的書籍。

有的孩子由于各種原因不喜歡讀書,但偶爾一次卻對某本書或對書中某一部分讀得入迷,父母要立刻抓住這樣的機會,巧妙地對其引導、激勵,小心翼翼地保護這稍縱即逝的興趣火花,添油扇風,直至它燃燒起來。或許這就是孩子喜歡讀書的開始。

三、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要根據家庭的居住條件和經濟情況,給孩子創設較好的讀書條件。如:安靜的房間、桌椅、書櫥、書籍等。父母要經常在孩子的“書房”裏指導孩子讀書、學習,或與孩子一起讀書,耐心傾聽孩子談書中他認爲有趣的内容,與孩子交流讀書體會,使孩子經常體驗到“書房”的溫暖,對“書房”産生親切感、依戀感。

在平常談話中,可以有意無意地講一些偉人讀書的故事。要經常帶孩子逛書店,隻要家庭經濟條件允許,應盡量滿足孩子購書的願望,但購書時要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興趣和書本内容慎重選擇。

不要一口氣購買大量的書回家,這樣反而會使他們不知道先看哪一本好,或者每一本都匆匆翻過,急着看下一本,無法細細體味讀書的樂趣,從而降低對書籍的興趣。應該要求孩子買來的書一定要看,否則就不能再買。

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對于孩子獨立思考和自我教育能力的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是少年兒童開發智力、發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父母應該對孩子進行耐心細緻的培養,使孩子養成讀書這一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提高觀察力的訣竅藏在實踐裏

善于觀察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是孩子們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是智力活動的基礎,是完成學習任務的必備能力。然而,很多孩子都沒有這種好習慣,他們隻是感覺到了,但并沒有把這些信息傳遞給大腦,将信息加工和過濾。結果,在觀察事物時,就不能真正理解它們的意義。隻有用積極的心态去觀察,用開放的眼光看世界,才能得到需要的東西。

日本教育家鈴木教授曾說,隻要用心,培育一個智商150的兒童一點兒都不難。在鈴木兒童園地裏的兒童,智商平均在135到150,有些甚至高達180。他們在入園以前都是很普通的孩子,學校也并未以提高智商爲主要的教育目的,但是通過體驗教育,孩子的智商都有很大的提高。

現在的幼兒教育主要局限于音樂、繪畫或體育方面,而實際上,幼兒教育應該沒有限制,無論什麽都可以,換句話說,就是要讓幼兒實地去看、去聽。

在日本九州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常常帶三四歲的兒童去觀看村裏的祭奠。從廟前老先生的揮拳弄掌、擡轎,到舞獅表演,都讓孩子觀賞。老師還帶他們去看農夫種田、除草。

令父母非常吃驚的是,回到幼兒園後,孩子們能從頭到尾記住祭奠的内容,跟着揮拳弄掌,模仿擡轎,對獅子有興趣的孩子還會跟着舞獅。此外,他們還在幼兒園旁邊開辟的園圃裏種起了菜。

三四歲的兒童能達到這種地步,實在是不可思議。孩子們詳細觀察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對微不足道的地方也很注意,跟着學習,通過直覺的觀察,捕捉到事情的精華所在。所以老師們根本不必告訴他們必須看什麽,隻要讓他們實際體驗就可以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隻有親身經曆過,孩子們才能獲得經驗,并随着經驗的積累掌握價值非凡的知識。

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也同樣要學會觀察。孩子良好的觀察能力,是提高整個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孩子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學生觀察力的強弱對學習的好壞有直接影響。如在語文拼音、識字教學中,有些拼音、生字的字形和寫法隻有細微差别,觀察力較強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而觀察力較差的孩子就常把它們認錯或寫錯。

那麽,家長應怎樣幫助孩子立下多多觀察的規矩,從而培養孩子善于觀察的能力呢?

一、應該向孩子明确地提出觀察的目的、任務,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

比如觀察一個字,觀察力強的孩子能很快地把生字中的熟悉部件看出來,或把形近字、音近字之間的細微差别區分清楚。觀察景物,要有遠近、裏外、上下、左右、前後的順序。觀察的目的決定了觀察的方法,這好比木匠看木頭,先看木頭的長和粗;用木頭燒火的人,先看木頭的幹濕;森林學家看木頭,先看木頭的年輪和想象它的生長過程。

二、應該培養孩子觀察的主動性,盡可能讓孩子多參加活動

比如星期天帶孩子外出參觀遊覽,都要讓孩子帶着觀察的任務去進行活動。

三、指導孩子觀察時,注意啓發将觀察與想象緊密結合

恰如其分的想象,會使觀察插上翅膀,意境更加廣闊。

四、創造條件爲孩子提供觀察自然和觀察社會的機會

比如,觀察星空,觀察大樹,觀察小貓、小兔,觀察市場上的繁榮景象,觀察大街上一幕幕的場面……這對于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提高學習效率,都有重要作用。

答案标新立異,那是孩子的創造力

“第一個把姑娘比作鮮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把姑娘比作鮮花的人是庸才,第三個把姑娘比作鮮花的人是蠢材。”可見,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就在于他們習慣于從新的角度去觀察問題。

孔子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舉一反三”說的也是一種創造性思維,不能舉一反三,則不能做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學習便成了“死讀書”。

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學習的創造性。創造性不是天賦決定的,它的獲得完完全全來自後天學習與生活實踐中的有意識的培養。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通過系統的、持續的思維訓練,具備超凡的創造力。

東東是個聰明而且頑皮的孩子,在學習上,他從不認爲一道題隻有一個答案,而是盡可能地找出更多的答案。

一次物理考試中,其中有一道題是:“如果給你一隻氣壓計,你怎樣才能用它測量出一座大樓的高度?”由于快要交卷了,于是這個頑皮的男孩兒索性在試卷上寫道:“把氣壓計系在繩子的一頭,從樓頂放下去,隻需要測量它到達地面時繩子的長度就行了。”

物理老師閱卷時被這個頗具創意的答案氣炸了。東東被叫到辦公室,老師問他:“這是你做出的答案?你沒細心讀過題嗎?本題是問你‘怎樣使用氣壓計’。”

“好吧,老師,請再給我一些時間,我一定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第二天一早,男孩兒竟主動找到物理老師,說他發現了好些“切實可行”的測量方法,算起來居然有十多種。

老師十分詫異地看看他,問道:“你究竟找到了哪些方法呢?”

“比如,可以像普羅泰戈拉測量金字塔的高度那樣,使氣壓計直立于地面,當太陽光下影子的長度與氣壓計高度相等時,測量地面上大樓影子的長度就能得出它的高度。

“另外,我還可以把氣壓計當重物,利用動滑輪将它吊到樓頂,用繩子的長度除以2。

“還可以嘗試把那隻氣壓計幹脆從樓頂上扔下去,利用重力加速度計算出自由落體墜落的高度。”

……

孩子一口氣說完了十來種方法,老師聽了問道:“你既然可以想出這麽多的‘花招’,怎麽就沒有思考過我爲什麽一定讓你使用氣壓計?”

學生笑了:“其實我明白,你是要讓我通過地面和樓頂的大氣壓差來得出答案。”

“對啊,你既然知道,爲什麽不早說呢?”

“我不願意跟别人一樣,這個答案太常規。”

“是想标新立異嗎?”

“不是,是我發現所有的問題都不止一個答案。”

東東的這種創造性思維是在父母培養下養成的習慣思維,他的父母要求他解決每個題目要想出5種解答方法,而他卻要求自己能想到更多。

試着尋找新的答案,這正是創造性思維區别于常規思維的一個重要特點。隻有超越常規與傳統,你的探索才會更有價值。

對于一個學生來說,隻靠簡單的重複勞動取得自身學業的成功是極爲困難的,隻有不斷開動自己的腦筋,堅持創造性學習,才能把書讀好、讀活,才有可能在學習上取得突出的成績。

那麽,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創造性學習的習慣呢?做父母的不妨嘗試如下方法:

一、爲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氣氛

爲了使孩子能自由活動,安心暢想,父母要爲孩子提供友好的、愉快的、有鼓勵性的、具有良好的心理氣氛的環境。即使父母不同意孩子的想法和願望,也應該讓他明白:爸爸媽媽對這些想法和願望還是重視的。應該鼓勵孩子和父母對一些事情展開讨論。所謂良好的心理氣氛,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珍惜孩子的獨創性,鼓勵孩子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二、父母要爲孩子提供能夠發揮創造性的環境

孩子往往在遊戲、繪畫、聽音樂或講故事等活動中,在心情愉快時,迸發出創造性。因此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活動時間、空間和進行各種活動的材料,是培養孩子創造性的必要條件。如果條件許可的話,父母最好在家裏給孩子一個能自由遊戲、閱讀、活動的小天地,在活動中父母可适當地給孩子以啓發。因爲孩子在遊戲中的試驗、實踐、發現問題的過程,正是他學會思考的最佳時機。

三、父母還要教孩子學會思考

由于發展思維能力是培養創造性的核心,所以要培養孩子學會思考、善于思考,讓孩子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啓發孩子自己提問題。當父母碰到孩子提的問題一時難以解答時,千萬不要厭煩或簡單化處理,最好是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也不清楚,等我查了書後告訴你。而且要說到做到,這樣也會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看書能學到知識。

四、父母要利用一切機會和孩子交談,通過交談來激發孩子的思考

在和孩子交談時,要盡量談一些有利于孩子獨立思考的問題,而不是代替孩子去思考。當孩子碰到問題時,父母可提一些具體建議,啓發孩子動腦筋想辦法。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