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關注細節,效果越好
細節1:立規矩前要做足準備,現學現賣,孩子會抵觸很多父母都明白給孩子立規矩的好處和重要性,卻忽視了孩子的規矩意識并不是短時間内就能養成的,因此在孩子的規矩意識形成之前,需要認真準備,長期堅持。事實證明,随便給孩子立下的規矩,最終都會不了了之。
細節決定成敗,在給孩子立規矩前,要搜集資料、全方位思考,絕對不能現炒現賣,更不能在網上随意扒一篇文章,照抄照搬。
有一個5 歲的小姑娘,非常聰明,活潑好動,但是吃飯的時候總挑食,有她喜歡吃的就吃幾口,不喜歡吃的一口都不吃。在幼兒園的時候也是這樣,幼兒園老師打了好幾次電話給女孩兒的媽媽反映。女孩兒的媽媽想盡辦法試圖改掉女兒這個壞習慣,可是一點兒都不管用,最後隻能向孩子爸爸求助。
“能有什麽辦法讓孩子不挑食呢?”孩子爸爸絞盡腦汁,決定要給孩子立規矩。于是,他做了很多準備工作。
這位父親到底是怎麽做的呢?通過上網咨詢關于孩子挑食的問題,以及長時間的反複斟酌,他和妻子達成一緻,給孩子定下了切實可行的規矩,内容是這樣的:
每天早晨準備兩三種早飯,讓孩子自己選擇。首先,一定要選擇其中的一樣早飯吃。其次,要在規定的時間内吃完,然後再送她去上幼兒園。
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内什麽都不吃,就隻能餓着肚子去幼兒園了。當然,孩子爸爸已經跟幼兒園的老師說好,如果孩子不吃早飯餓着肚子去幼兒園,不管她怎麽跟老師要吃的,老師都不能給她提供。
孩子嘗試了兩次不吃早飯,知道父母給她定的規矩是不可能被破壞的,不吃飯就真的會餓肚子。于是,漸漸地,她每天的早餐無論是什麽,都會吃飽後再去上幼兒園,而且也不再像之前那樣挑食了。
這位父親可真是用心良苦,考慮得十分全面,不但找到了立規矩的方法,也想清楚了應該怎樣才能保證規矩的有效執行。如果他沒有跟妻子以及幼兒園老師在執行方法上達成一緻,妻子或者幼兒園老師很可能因爲心疼孩子而破壞已定的規矩,久而久之,還是無法改正孩子挑食的毛病。可見,隻有做了充分的準備,才能按既定規劃進行,否則,就會差錯不斷,即使擁有強悍的能力,也可能和成功失之交臂。
幼兒的成長,一般分爲兩個重要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 ~ 7 歲的幼年期。這一時期的孩子主要任務是學規矩、懂道理、長知識,因此一定要讓他們清楚地知道,什麽事情能做,什麽事情不能做。
第二個階段是8 ~ 12 歲的少年期。這段時間,雖然孩子的很多行爲都處于模仿階段,可是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隻不過沒有發育完全罷了。
所以,給孩子立規矩出現了提前和事後的問題。提前給孩子立規矩,然後監督他們去執行,如果執行得不好,可以對他們進行引導,或者批評、指正。
但看到孩子出現了問題之後才想起給孩子定規矩,盡管亡羊補牢,也可能會引起孩子的抵觸,或者孩子會埋怨父母“爲什麽不早說”。
想想看,提前和事後立規矩,哪種效果更好?
方法一:多帶孩子到特定的場合去體驗規矩一旦确立了規矩,還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執行環境。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家裏就不要儲備過多的零食,同時父母在家的時候,也應該做到準點吃飯、不挑食。此外,讓孩子感受到規矩存在的氛圍很重要。比如,帶孩子去公共場合,讓他們看看大家是怎麽排隊、怎樣遵守公共場合的規矩的。
爲了讓女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經常會帶她去圖書館或者書店。我們小區附近前兩年新開了一個閱讀屋,既可以免費閱讀,也可以購買你喜歡的書。
沒事的時候,我就會領着女兒過去看看。
這是一幢兩層的小閣樓,一樓是兒童區,書架上擺放着各式各樣的繪本、兒童讀物;二樓是成人區,大多是文學、經管和社科類的書。無論什麽時候到這裏來,一樓都沒有太大的聲音。來了這裏幾次後,女兒就喜歡上了這兒。而且來的次數多了,女兒也知道了這裏的規矩,于是每次過來看書的時候,從來不大聲跟我說話,生怕影響别人。
孩子内心多多少少存在着一種攀比心理,看到别人怎樣做,他就跟着怎樣做,甚至希望自己做得比别人做得更好。并且很多時候即使沒有刻意教他,他也能明白哪些做法不對、哪些做法正确。所以說,隻要父母給孩子提供遵守規矩的環境,就會在潛移默化中給他們帶來一種積極的影響。
環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父母把要求、規矩等跟孩子說千遍萬遍,都不如将他帶到特定的環境中去更有效果。
方法二:規矩不是父母說、孩子聽,彼此間要學會溝通相較于成人來說,孩子的溝通能力差,甚至可以說他們沒有溝通能力,所以在給他們明确規矩之前,一定要說明白:規矩到底是什麽。比如,想讓孩子上學不遲到,就要告訴他:幾點睡覺,幾點起床,起床後先做什麽,再做什麽……2016 年的寒假,我跟丈夫帶着女兒去了一趟桂林。爲了保證安全,出發前我跟女兒說了很多注意事項:出門在外,一定要跟緊大人;坐火車的時候,沒事不要來回走動;餓了,就跟我們要點東西吃;渴了,就自己喝水;想上廁所,跟我們說一聲再去;不能在車廂裏大聲喧嘩,可以跟周圍的小朋友一起玩,但要注意安全……
最後,我問她:“剛才跟你說的這些,你覺得合理嗎?”
女兒想了想,說:“嗯,合理。如果不這麽做的話,我可能就會走散,或者影響到别人。”
給女兒提完要求和規矩之後,我讓她想想自己有什麽問題需要補充的。對于她提出的問題,我一一做了回答,比如:遊玩的時候,能不能乘船?遇到喜歡的東西,能不能買?爬山的時候是否要準備登山杖……所有的問題都協商好之後,我們逐項列出來,然後打印兩份。心裏有了出行準則,那趟桂林之旅确實避免了不少麻煩。
随着孩子逐漸長大,并且越來越有獨立自主意識,在給他們訂立規矩的時候,不妨多聽聽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意見。隻有這樣,制定出來的規矩才容易被他們接受,并且很有效地執行下去。
對于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他們往往能自由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給這樣的孩子訂立規矩之前,一定要多跟孩子溝通、交流,更深層次地了解他們内心的需求,然後跟他們一起商量着立下更符合實際的規矩,讓他們遵守。
細節2:根據孩子的年齡制定規矩,對症下藥誰都不是聖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孩子同樣如此。不同年齡的孩子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所以在給孩子制定規矩的時候,必須考慮孩子的年齡,以及他們具有怎樣的心理特點與内心需求。隻有對症下藥的規矩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去年春天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我跟女兒在小區空地上曬太陽。女兒跟小朋友們一起玩,我跟幾個孩子媽媽坐在一起聊天。
“小敏,别亂跑,你給我站住!”小敏跑來跑去,小敏媽吼她,可3 歲的小敏根本不聽她的。
小敏媽見孩子不聽,更加大聲地沖她喊道:“你聽到沒有?再跑就撞到人了,就會被警察叔叔抓走!”小敏還是跟沒聽到一樣,一直往前跑。
小敏媽十分生氣,卻一臉的無奈,緊接着又弱弱地說:“孩子,媽求你别跑了行嗎?媽頭都疼了!”然後她把頭轉過來,對我說:“老師,你看,我姑娘就是這麽淘氣,我每天工作都累死了,她還不聽話,我簡直快要崩潰了。”
我對她說:“讓我試試吧。”
然後我擡頭喊了小敏一聲。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一喊她,她就停了下來,走到我身邊。我看着她,她也看着我。然後,我伸手扶着她的肩膀,用溫和可親又十分堅定的語氣問她:“你爲什麽要跑呢?”
結果,她的答案讓我深感意外:“奧特曼。”不過,這個回答也讓我徹底明白她爲什麽要跑了。
我問她:“你想做奧特曼,是嗎?”
小敏回答說:“嗯。奧特曼就是跑的。”
我又問她:“那奧特曼在家裏的時候,是不是也要跑呢?”
小敏想了想,回答道:“他在家的時候不跑。”
“這樣,我們在外面的時候,就做跑起來的奧特曼,在家裏的時候,就不跑了,好不好?”
小敏認真地看着我,說:“好!”然後,她就去跟小朋友們玩了。我和小敏媽一邊聊天,一邊留意着小敏。發現現在她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就不像之前那麽跑了,而且還不時看看我,每次她看我的時候,我都向她豎起大拇指,然後我們對彼此笑一下。
旁邊其他人,包括小敏媽在内,都感到非常驚訝,不明白爲什麽小敏這麽容易就聽我的話。
其實,并不完全是因爲小敏認同了我的話,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榜樣的力量。
小敏媽對小敏又是吼、又是喊,即使聲音再大,也無法成功吸引她的注意力。
再有,小敏媽企圖用責備和威脅來“控制”小敏,卻正表現出了她的無力“控制”,小敏心裏想的其實是:“我不聽話就赢了。”小敏媽放棄後,她就更覺得自己勝利了。
家中有個淘氣的孩子,很多父母都會感到異常煩惱,所以,通過給孩子立規矩讓他們逐漸懂得自律,并對自己的情緒、行爲及态度負責。
當然,給孩子立規矩,還要注意一個不可忽視的前提,就是對孩子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讓一個隻有5 歲的孩子每天背誦30 個英語單詞,肯定做不到;讓一個12 歲的孩子,每天問候老師好,對他來說似乎有點小兒科。所以說,制定的規矩,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信奉“知子莫若母”,覺得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最了解。其實,大多時候不是孩子什麽都不懂,而是父母什麽都不了解。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導緻他們會有自己的個性,如果想跟孩子心貼心,父母就要用心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發現他們的優點和缺點,并認真思考他們爲什麽會有這些缺點、怎樣才能糾正,接下來再有針對性地給孩子立規矩。
那麽,爲人父母,要怎樣才能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呢?
方法一:孩子年齡不同,給他們定規矩的标準不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八九歲的孩子可以輕松地理解“不能以大欺小”,可是對五六歲的孩子來說,理解起來就比較困難,因爲生活中他們才是被欺負的對象。對于學齡前的孩子,要求他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對于不善言談的孩子,非得要求他當衆表現積極,簡直是難爲他。
有兩個男孩兒,哥哥亮亮17 歲,弟弟林林10 歲。弟弟林林的成績好,而哥哥亮亮的成績雖然也不錯,但每次英語考試,亮亮都沒有林林的得分高。
媽媽很不高興,問亮亮:“你是怎麽當哥哥的,英語成績還不如弟弟?”
亮亮不滿地說:“他不就比我多了5 分嘛。”
媽媽:“5 分?你知道高考5 分能落下多少人嗎?”
亮亮:“可我在我們班,英語成績是最好的。”
媽媽:“最好,也沒有你弟弟分高,他可是滿分。”
亮亮終于忍不住發怒了:“你怎麽不比比我們兩個英語的學習難度呢?
他們小學英語的難度怎麽能跟我們高中英語的難度比呢?”
跟高中英語難度比起來,小學的英語難度的确是小巫見大巫。亮亮媽單純看兩個兒子的英語得分而武斷地批評哥哥亮亮,并要求他英語也能考100 分,确實有點兒不切實際。所以我總是強調,在給孩子制定規矩或提要求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可以稍微高一點兒或者低一點兒,但高低的尺度要把握好,如果太離譜,結果就會跟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馳。
方法二:懂點兒童心理學,給孩子定規矩更輕松了解孩子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跟孩子多聊天,也可以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
可是,如果你想真正了解孩子,一定要掌握一些兒童行爲心理學,以及他們成長過程中的規律,找到跟他們溝通的正确方法,這樣,以後給他們立規矩的時候就會相對順暢、容易多了。
女兒上三年級的時候,班主任爲了讓班裏的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專門召開了一次家長會,要求家長平時給孩子買些課外書讀。說實話,對于學校的這種做法,我是十分贊同的。一來,小學階段課程還不算太緊張,孩子們有大把的時間讀課外書。二來,從小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對于他們将來的學習大有裨益。
可是,在“究竟要爲孩子買些什麽書”的問題上,不少孩子的父母提出了質疑。
學生家長甲說:“我給我兒子買了一套兒童版本的外國名著,可是他根本不感興趣,一點兒都不看。”
學生家長乙說:“爲了培養我女兒的文學素養,我買了中國四大名著,還是古文原版的,她也不看。”
學生家長丙說:“我兒子隻喜歡看《爆笑校園》,裏邊都是一些笑話,能看嗎?”
……
對于不少父母的發言,我覺得有點可笑。雖說他們的目的是好的,可是做法卻值得商榷。讓一個三年級的孩子讀原版名著,他能啃得動?既然孩子喜歡《爆笑校園》,就給他買全套,讓他讀。
其實,閱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開闊視野,隻要課外書的内容不違背孩子的身心發展,任何一本他們喜歡的書都會發揮作用。《爆笑校園》在我們看來跟經典名著不能相提并論,但還在孩子課外書的可讀範圍内,既然他們感興趣,爲什麽要限制呢?
對于給孩子買課外書這件事,我個人的意見是:隻要符合當前孩子年齡段的書,都可以買來供他們閱讀。不見得一定要買那些跟教科書捆綁在一起的學習資料。事實也證明,隻要父母對孩子多用點心思,孩子的教育就會變得簡單一點兒。
細節3:籠統模糊的規矩會讓孩子感到無所适從給孩子設定的規矩越具體,親子之間的關系就越和諧。如果給孩子設定的規矩是模糊的,孩子根本沒有執行的方向,即使執行了,很可能也是片面的,就會很容易引發親子的矛盾和口角。
小文媽明白給孩子定規矩的重要性,但總是爲此跟自己9 歲的兒子小文産生矛盾,而且很多時候并不是小文的錯。因爲小文媽給他定的很多規矩,不但不具體,有時候還會前後矛盾,這讓小文總是感到無所适從。
小光的媽媽就不同了,她不僅給小光明确地定好規矩,小光跟她配合得也很默契。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兩位母親是如何給孩子定規矩的。
小光媽會告訴小光:“出去玩之前,一定要先把房間收拾好,被子疊好,玩具放進玩具箱,把地掃幹淨,鞋子放到鞋架上……”
那麽,小光是如何記住這些規矩的呢?很簡單,牆上懸挂着一個規矩表,上面清晰地記錄着每一條規矩,小光起初也記不住,于是媽媽想了這麽一個辦法,所以後來每次小光出去玩的時候都會從頭到尾仔細核對一遍,看看自己是不是都完成了。漸漸地,小光養成了習慣,出門前不用再逐一檢查就能全部做到位。
同時,一旦小光忘記遵守規矩或者沒有嚴格按照規矩來做,小光媽就會及時對其進行懲罰,以提高孩子自覺執行規矩的觀念。當然,如果小光按照規矩做完事情之後,小光媽也會及時表揚、鼓勵他。
相反,小文媽總是對小文說:“出去玩的時候,記得先把房間收拾好了。”
除了這句話之外,既沒有規定如何收拾,也不像小光媽那樣逐項列出來。
所以每次小文收拾屋子都丢三落四,即使收拾了房間也總被媽媽唠叨,不是沒有把書放到書架上,就是沒有把玩具放到收納箱中……小文媽同樣也很苦惱,她想不明白爲什麽小文連收拾屋子這樣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
小文媽之所以會跟孩子發生争吵,是因爲她給小文定下的規矩太籠統了,沒有明确說明“把房間收拾好”到底要做哪些事情,因此,發生沖突在所難免,而這也并不全是小文的錯。
其實,有的孩子并非不想守規矩,而是因爲父母定的規矩太模糊,他們往往不知道具體該怎麽辦。要求孩子早上早點兒起床,但不規定明确的時間,孩子自然缺少“早起”的概念,執行起來就會拖拉;要求孩子學好英語,但不明确要求他們是能背單詞、背誦課文,還是能夠把口語練好;要求孩子做家務,卻不告訴他們都要做哪些,他們做的時候肯定會丢三落四……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爲父母的規矩說得不具體。
職場中,領導都會給員工提出具體的要求,事實也證明,要求越具體,員工越容易出成績。因爲有了要求,他們就知道方向在哪裏,隻要認真朝着這個方向做下去就可以了。如果領導想讓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卻不将方法告訴他們,他們改善的幅度自然就會差很多。同樣的道理,給孩子定規矩的時候,父母也必須做到明确、具體,千萬不能囫囵吞棗、泛泛而談。
對一些事情的理解,孩子年齡越小越容易形成形象記憶,所以爲了減少親子間的誤解,父母定的規矩必須條分縷析且容易理解,有時候甚至可以提出詳細的操作步驟或者給他們做一個示範。舉個例子,如果給孩子布置勞動任務,孩子完成得不理想,父母一味地斥責,隻會降低孩子的積極性。反之,如果教給孩子具體的方法,最後他們不僅能省時省力,還能做得非常好。
方法一: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晰、具體有這樣一個故事:
6 歲的岩岩坐在餐桌前,不緊不慢地吃着早餐。媽媽急壞了,對他說:“岩岩,快點吃,我要遲到了。如果再不快點,媽媽就要被開除了!”可是,岩岩根本不在乎,依舊慢吞吞地“品嘗”着那碗粥。
這時候,爸爸走過來,表情嚴肅地說:“你媽他們領導今天從總部過來,早上要開集體大會,誰遲到開除誰。再給你10 分鍾的時間,7 點20 分必須吃完!”聽了爸爸的話,岩岩這才加快了速度。
多麽強烈的對比。岩岩之所以不聽媽媽的話,是因爲他根本理解不了媽媽内心的真實想法,媽媽隻是告訴他:快點吃,要遲到了,遲到會被開除。這些信息都是模糊的,第一,媽媽沒有說明“快點吃”是讓他多久吃完;第二,可能之前岩岩也出現過吃飯慢的情況,媽媽也遲到過,但是并沒有被開除,因此他可能覺得媽媽是在吓唬他。而爸爸的話卻将問題的嚴重性告訴了他:總部領導過來,準時開會,遲到就會被開除,7 點20 分必須吃完。
由此可見,将規矩具體、明确地告訴孩子是多麽重要。
孩子年齡小,對很多事情都沒明确的概念,有時候無法理解父母的心思,所以一旦要求不具體,他們無法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自然也就不會配合了。要想讓孩子照章辦事,規矩和要求就必須簡單、具體。
方法二:在問題出現前準備好應對措施,才能避免尴尬父母一旦發現孩子不能遵守某種規矩時,完全可以從他們的興趣出發,引導他們。比如,學校舉行運動會,老師會要求沒有參加比賽的孩子在場外觀看。
如果孩子對這種比賽不感興趣,過程中爲了保證孩子們全部在座位上坐好,保證安全,可以讓他們帶幾本自己喜歡看的漫畫書。在運動會的進行過程中,如果孩子們的新鮮勁兒過了,又沒法離開座位時,可以讓他們坐在後邊看看書,這樣不但不會破壞運動會的秩序,也不會讓孩子覺得乏味。
不知道身爲父母的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曆:同學有約,想一塊聚聚,但孩子非要跟着去。你認爲這種聚會氛圍輕松,也想讓孩子多見識一下,于是同意讓孩子跟你一起去。但孩子的目的其實隻是爲了好玩,或者是吃東西。等孩子覺得沒意思了,就坐不住了,不是纏着你要回家,就是動動這兒、摸摸那兒,到處亂竄……
這時候應該怎麽辦?有些父母可能會拿出手機,讓孩子看動畫片或者玩遊戲。其實,除了這種方法,還可以提前給孩子準備一些新奇的玩具或繪本。也可以跟同學或者朋友說好,帶上各自的孩子,這樣孩子們彼此間也有個玩伴能打發時間。
換句話說,隻有父母把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想在前邊,并針對這些問題采取一定的應對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能平靜自如地面對,避免發生一些尴尬的事情。
細節4:規矩的制定要因人而異,不能随大溜每個孩子成長的環境不同,養成的習慣以及對事物的認知也會不同。如果孩子本來就知道遵守乘車規則,父母還是不停地反複述說,就會讓孩子感到厭煩。所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和短闆給孩子立規矩,要有所側重,切不可随大溜,眉毛胡子一把抓,看到别的父母怎麽做你就跟着怎麽做。
樂樂和雯雯是一對雙胞胎,樂樂性格活潑,雯雯文靜内向。一天,媽媽帶姐妹倆出門,遇見院裏的張爺爺。樂樂非常有禮貌地和張爺爺打招呼,而雯雯則害羞地躲在媽媽身後,怯怯地看着他。
遇到這種情況,很多父母會說:“再不打招呼,爸爸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啊!”這樣呵斥的結果,當然不能令人滿意。雯雯媽卻相反,她攬過雯雯說:“見了爺爺奶奶要打招呼,要叫人。可能今天你和張爺爺還不是很熟,以後熟悉了就會主動叫了,對嗎?”
在媽媽的鼓勵下,雯雯小聲地叫了一聲“爺爺”。
張爺爺樂得眉眼都成一條縫了,摸着雯雯的腦袋說:“真是個好孩子。”
雯雯膽小内向,遇到陌生人,她肯定會感到緊張和害怕,這種情況下,諄諄善誘、積極鼓勵才能慢慢激發出雯雯的勇氣。如果用同樣的規矩、相同的方法去教育樂樂,相信實際效果就會大不相同。所以,父母給孩子制定規矩的時候,也要因人而異。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不同的家教方式和不同的成長環境都會養出氣質、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并導緻他們的行爲、意識完全不同。因此,父母一定要細緻觀察、了解孩子,用最合适的方式管教他們。同時,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啓發,誘導他們樹立良好的規則意識,從小就能獲得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有的方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很好管教。對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制定不同的規矩,以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随着孩子年齡上和心理上的逐漸成熟,家長的教育也不能死闆,因爲給3 歲的孩子制定的規則肯定不适合13 歲的孩子,所以父母必須及時調整,以适應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制定規則的同時,不能違背孩子的獨特個性。千篇一律的規矩隻會将孩子培養成同一個人,失去個性。想想看,生活中,每個孩子說話語氣都一樣、臉部表情都一樣……會是多麽恐怖的一件事。
方法一:弄清孩子的性格,制定相應的規矩我的郵箱中存着這樣一封信:
老師好:
今天我感到很郁悶,本來放暑假了,大家都開開心心的,可是我卻高興不起來。事情是這樣的——
放假後,媽媽就帶着我回到了在雲南的姥姥家。姥姥家的村子裏種着很多銀杏樹,聽說樹齡很大了,每一棵都長得很粗。每次到姥姥家,姥姥都要帶着我和幾個親戚家的孩子在銀杏樹下玩。可是,昨天姥姥爲了讓我們切身體會銀杏樹的粗壯,居然讓我們伸手抱攏大樹。
看到在樹幹上爬上爬下螞蟻,我不敢抱。最後,其他幾個孩子都抱了,隻有我沒抱。回去的路上,姥姥唠叨了我一路,其他的孩子也都瞧不起我,說我是膽小鬼。我媽聽說了這件事後,不僅沒有爲我辯解,還硬拉着我來到這棵銀杏樹下,讓我抱,說是讓我感受生命的力量。可是,我都快被吓哭了。一想到抱銀杏樹的過程中螞蟻可能會爬到身上,我就渾身起雞皮疙瘩。最後,我受不了了,哭着對媽媽說:“我膽子本來就小,這棵樹上有螞蟻,我怕螞蟻爬到我身上咬我,我有錯嗎?爲什麽非要讓我抱這棵銀杏樹呢?你們怎麽不抱?”
或許是我的反抗出乎媽媽的意料,也或許是媽媽知道了我不願意抱這棵銀杏樹的理由,後來她沒再要求我抱樹,轉身走了。我站在原地,心裏覺得委屈極了。
煩惱的小D
看到這封信後,我立刻給這個小姑娘寫了封回信。在這裏,我并不想說回信的内容,隻想借這個故事提醒所有的父母,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拒絕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這時候一定要弄清楚他們抵觸的原因。小姑娘本來看到螞蟻就害怕,家長還非要讓她抱銀杏樹,确實有點強人所難。
活潑好動的孩子,總喜歡蹦蹦跳跳,探索新鮮事物,熱愛自由,不喜歡受到約束,更讨厭規矩的束縛,但是他們往往十分樂觀。教導這類孩子,一定要摒棄傳統刻闆的教育方法,運用活潑有趣的方式對他們進行引導和教育。與之相反,乖巧、文靜、被動的孩子,往往萬事忍讓,不愛與人發生争執。對于這樣的孩子,建議父母給他們設定完成任務的時間,并且不要過分地催他們,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他們明确自己的立場和意見。
方法二:要求孩子時,要建立在他們的興趣愛好之上看到家長都給孩子報了課外輔導班,李海很着急,帶着孩子來找我,問我究竟該給孩子報哪些輔導班?于是就有了下面我和李海以及李海女兒的對話。
我與李海的對話:
我:“你知道你女兒喜歡什麽嗎?”
李海:“不知道,什麽熱門就學什麽呗,慢慢地就會喜歡了。”
我:“你給女兒報輔導班的目的是什麽?”
李海:“讓她拿獎。”
我與李海女兒的對話:
我:“你想報輔導班嗎?”
李海女兒:“不想。我爸說,他想讓我學二胡,但我不喜歡。”
我:“你喜歡什麽?”
李海女兒:“我喜歡花和草。”
我:“我知道有個教孩子學插花的,你想學嗎?”
李海女兒:“想!”
……
聽了我們的話,李海的臉都綠了:“整天擺弄花草有什麽出息?再說擺弄花草有什麽難的,是個人都會插花。”
最後,李海不顧女兒的反對,給孩子報了二胡班。可是,孩子對二胡根本就不感興趣。有幾次我還碰到過拿着二胡趕去學習的他們,每次碰面,孩子都會向我投來求助的目光。結果,學了一個月,錢花了不少,李海的女兒還是什麽都沒學會,最後跟不上老師的進度,隻能從輔導班退了學。
李海拗不過女兒,托我介紹了插花班,同時給女兒提出了要求:“好好學,給我拿個獎回來。”
李海的話,聽着有些可笑,世上根本沒有插花獎啊。但是,那年母親節,學校舉辦了一次慶祝母親節的活動,老師讓孩子們自由發揮,表達對母親的愛,結果,李海女兒的插花作品受到全校師生的好評,真的捧回了個一等獎回家。李海看着女兒的獎狀,趕緊給我打電話告訴我這個好消息,我也由衷地替他感到高興。
興趣愛好能夠反映出一個孩子渴望的生活狀态。對父母來說,爲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讓他們赢在起跑線上,會強制孩子學奧數、學鋼琴……雖然出發點都沒有錯,可是一定要明白,隻有孩子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才能爲他們帶來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細節5:鼓勵孩子參與規矩的制定
鼓勵孩子參與家庭規則制定是尊重孩子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會令他們内心升起自豪感,在執行過程中自然就會認真很多。而且,隻有讓孩子參與其中,父母才能知道他們真正的需求。父母一廂情願地制訂規則,很可能會違背孩子的意願,對親子關系的和諧極爲不利。
小熊媽是一名高中教師,經常去學校監督學生上晚自習。
最近半年,小熊的學習習慣變得特别差:從來不主動完成作業,字迹潦草,錯誤率高。尤其是媽媽去學校監管晚自習的時候,寫作業更拖拉,爺爺奶奶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有一天,媽媽看完晚自習,回到家的時候已經9 點了。小熊放學之後這麽長時間,剛剛寫了預習作業,作文和英語作業一個字都沒有寫。看到小熊貪玩不寫作業,媽媽頓時就憤怒了,揚起手狠狠地打在了小熊的屁股上。
看着一邊抓緊寫作業一邊哭泣的小熊,媽媽也有點後悔,忍不住掉下淚來。
第二天早上,媽媽爲了讓小熊以後不再這麽拖拉,便問小熊:“你知道昨天晚上我爲什麽打你嗎?”
誰知道小熊卻笑嘻嘻地說:“媽媽,這有什麽感想啊?你就應該感謝你生活在中國。如果是在美國,你就犯了虐童罪,是要進監獄的!”
媽媽聽了一下子愣住,随後馬上意識到,自己的一些教育理念已經落後了,必須得改變今後的教育方式。
在傳統教育當中,父母、老師往往會習慣性地利用傳統的“威”和“勢”
讓處于劣勢的孩子去接受、遵守這樣的不平等,甚至一切規則的制定和處理辦法全部都由父母、老師說了算,根本不允許孩子參與到規則的制定中,他們能做的隻有順從,如果敢說半個“不”字,就是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叛逆、調皮、不聽話……
其實,從客觀的角度來講,作爲一個生命個體,孩子有權參與家庭規則的制訂,即使是父母和老師,也不能剝奪他們的這些權利。于是,周末的時候,媽媽跟小熊進行了一次嚴肅的對話,母子倆一起商定了一個關于小熊寫作業的規定:每天放學回到家之後第一時間認真寫老師留的作業,遇到難題可以暫時先放一放,等把會做的都做完,再做遺留的難題,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就标出來,第二天尋求老師的幫助。
規則制定後,小熊根據實際情況,把放學回家之後寫作業的科目和時間都做了細分,哪個時間段寫數學,哪個時間段寫語文……并貼到桌旁邊的牆上。漸漸地,小熊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媽媽再也沒有因爲學習的事情費過心。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還小,很多事情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是他們管不了的,包括規則的制定,讓他們參與進來隻會壞事兒。實際上,不尊重孩子的意見,不顧忌孩子的感受,規則就成了一種冰冷的命令。這也是爲什麽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不滿父母定下的規則,并進行反抗的原因。不可否認,案例中小熊媽就做得特别好。她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尊重小熊的想法,和小熊一起商定寫作業的規則,并且最終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孩子從來都是規則的被動遵守者和執行者,根本沒有機會和資格參與規則的制定。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當今的父母應該從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跳出來,尤其是制定規矩的時候,鼓勵孩子參與進來,多聽聽他們的想法和意見,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從父母這裏獲得尊重感和自信心,長大之後才會發自内心地尊重自己的選擇、經營自己的人生。
别看孩子年齡小、閱曆淺,但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了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認知和理解。制定規矩時父母大包大攬,不僅會引起孩子的抵觸,執行起來難度較大,而且還不利于親子溝通,更可能引發更多的矛盾和誤會。相反,鼓勵孩子參與到規則的制定環節,不僅可以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弱點和不足,還能想到一些實際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執行規則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在中國,很多父母的幼年時期都沒有過平等協商的經曆,所以教育孩子時,潛意識裏就會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尤其是上了年紀的父母,讓他們跟孩子平等協商,他們總會覺得有失身份和顔面,進而覺得力不從心、無所适從。
與孩子平等地協商是所有新時期父母都需要上的一課。
方法一:與孩子平等協商
我們小區有個叫小虎的男孩兒,正應了他的名字,他确實長得虎頭虎腦,身寬體胖,力氣很大。聽小區裏其他的孩子說,小虎太霸道了,所以他們都不喜歡跟小虎玩,更不敢輕易招惹小虎。可即便如此,小虎每次看到他們,還是會跑過去跟他們一塊兒玩。有些孩子爲了不被小虎欺負,見他來了,就去别的地方玩兒了。
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一個中年男人領着一個小男孩兒敲響了小虎家的門。
原來,下午的時候,小虎跟這個小男孩兒要錢,小男孩兒告訴了家裏的大人,他的爸爸氣不過,領着孩子找上門讨說法。小虎爸曾經不止一次提醒過小虎,讓他不要欺負别的孩子,可小虎根本不聽這一套。這次被人家找上門,小虎爸頓覺顔面掃地,當着那對父子的面狠狠揍了小虎一頓。小虎挨了打,心裏氣不出,哭着跑了出去。到了晚上9 點,小虎還沒回來,隻能全家總動員去找他。
夏天天氣悶熱,大家都睡不着,在小區的空地上聊天,聽說誰家在找孩子,于是都幫忙打聽。看着小虎爸一臉焦急,了解事情原委的人都說:“哎,當初你怎麽就不跟孩子好好說呢?”
慶幸的是,沒過一會兒,就有人給小虎爸打電話,說在附近的超市找到了小虎,大家這才放了心。
父母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準欺負其他小朋友,這種做法固然是正确的,可是一旦孩子犯了錯,有些父母不是沖孩子大喊大叫,就是打罵孩子。其實,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父母冷靜。
就拿小虎的這件事來說,小虎爸完全可以心平氣和地告訴小虎,如果他缺零花錢或者覺得現在的零花錢不夠,可以跟父母說,父母肯定不會不給他,至少會根據實際情況适當增加,同時跟小虎說好,要節儉、不亂花錢。如果因爲缺少零花錢而攔住别的孩子要,一旦養成習慣,将來長大了很可能會走上犯罪的不歸路,這樣的話,他不僅會被抓進監獄,失去人身自由,而且他的一生就徹底毀了,任誰都沒辦法抹去這個污點。
相信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像小虎爸那樣,不會抱着平等、尊重孩子的态度跟孩子談,總是覺得孩子年紀小,便用居高臨下的态度管理他們,實際上越這樣,越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觸和叛逆心理,甚至會有孩子做出讓大家擔心的事。
其實,别看孩子小,隻要他們能從父母的态度中察覺到尊重和關愛,就會聽話地按照你說的去執行;如果父母總是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态度,孩子就很容易産生敵意,進而挑戰父母,原本遵守的規則,也會故意破壞。
方法二:可以采取家庭會議的形式制定規則最科學的方法是家庭全體成員都參與讨論,營造一種平等、民主的氣氛,父母和孩子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絕對不能父母獨斷專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我的高中同學王梅在一所中學教語文,她本人非常喜歡文學,因此帶出來的學生也大都文绉绉的。王梅很喜歡寫作,偶爾有學生寫的作文不錯,她會讓我看看、點評一下。記得她曾讓我看到過這樣一篇學生作文:我愛我家
說到我家,有一點跟别的家庭不一樣,那就是我的爸爸媽媽十分開明、民主,從來沒有把我當成年幼無知的孩子來對待,不管遇到什麽事,他們都會跟我商量,征求我的意見,而且事後大家都會遵守商定的規則。所以我們家的氣氛一直都很和諧、有愛,家裏從來沒有發生過争吵。
在家裏,我爸爸是大領導,縱覽全局;我媽是二領導,負責家務工作;我是小領導,主抓學習。平時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情,凡是需要商量的,我們都會召開三人會議。經過一番商量之後,整理出具體的做法和規則,才會貼到牆上,大家自覺遵守。
爲了規範言行,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制定了明确的家庭守則,而且每過半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改進一次,增加一些新的需要遵守的條目,并重新貼到房間的牆上。
有一次,同學李璇來我家玩,看到牆上貼的這些家庭守則條目,竟然呆了半天:“你們家怎麽搞得跟去公司上班一樣?我爸他們公司就是這樣,辦公區的牆上貼着員工行爲守則之類的。”
我隻是笑了笑,并沒說什麽,這是我家的小秘密。正是這些家庭守則,讓我們一家三口一直以來都能相親相愛,從來沒有紅過臉或者發生過争吵。不像有的家庭,整天吵吵嚷嚷的,把家裏搞得雞飛狗跳,不得安甯……我永遠記得我第一次看到這篇作文的時候,我的腦海中突然閃現出了這個溫馨的一家三口開會的情景,大家探讨着某個問題,時而說笑、時而嚴肅。而這不正是如今我們一直提倡的父母與孩子之間平等、尊重的相處之道嗎?
讓孩子參與家庭會議,父母用心傾聽他們的意見,不僅會增加彼此的信任,還會提高他們的家庭責任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又怎麽會是自私、無能的呢?
細節6:賦予孩子一定的權利,是他們遵守規矩的契機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權利,孩子的人格就會慢慢健全起來。比如,讓孩子監督家庭成員對規則的實施情況,這樣他們執行規則的積極性就會有所提高。
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家長會,關于如何賦予孩子權利的事,李老師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例子:
小明是個特别調皮的孩子,平時上課搗亂,總是不聽老師的話。下課就更淘氣了,總是把擦鼻涕的紙随地亂扔,弄髒班級環境。其他小朋友多次向李老師反映這個問題,于是他便找機會跟小明進行了一次談話。
“小明,擦鼻涕的紙要扔到垃圾桶裏,老師有沒有說過?”
“有。”
“那你爲什麽還要随地亂扔呢?”
“班級是大家的,對不對?大家一起玩、一起吃飯,随地亂扔不僅破壞班級環境,還會給大家帶來不便,以後不要這樣了,好不好?”
“嗯。”
“其實,老師把你叫過來是想請你幫我一個忙,你願意當咱們班的衛生檢查員,每天監督大家保持好教室的衛生嗎?”
“能!”小明笑嘻嘻地大聲答應着。
從那天起,小明每次擦完鼻涕後都自覺把紙扔進垃圾桶,逐漸改掉了随手亂扔垃圾的習慣。與此同時,他也認真地督促别人。一次幼兒園評選“衛生先進班集體”,小明所在班集體還捧回了一面小紅旗。
李老師把衛生檢查員的任務交給了調皮的小明,不僅提高了他的責任意識,也能讓他時刻注意保持自己的衛生。慢慢地,小明改掉了從前随手亂扔垃圾的壞習慣,還爲班集體捧回來衛生先進的榮譽小紅旗。可見,賦予孩子一定的權利,增強責任感,真的能很好地讓他們接受和遵守規則。
如果孩子僅限于知道規則,父母又不給他們參與或者實踐的機會,他們就無法将其轉化成實際行動,所謂的規則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要想讓孩子把對這種規則的認識變成習慣,父母就需要賦予孩子一定的權利,讓他們和小夥伴互相監督,一旦讓他們覺得特别有意思,就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在這個過程中又會不斷強化和提高他們遵守規則的意識。
家庭中,讓孩子負責監督爸爸抽煙、監督媽媽吃零食;學校裏,定期選舉班長、課代表、各小組長等,都是父母和老師對孩子信任的一種體現,有了這種被信任、尊重的感覺,再賦予他們權利的時候,他們往往能夠非常認真地去執行。
所以說,在給孩子制定規矩的時候,不妨同時賦予他們一定的權利,讓規則的履行更加順利。
方法一:父母的信任是孩子做事的動力賦予孩子某項權利的時候,父母切記:千萬不能隻是說說而已,一定要實實在在尊重并配合孩子行使權力、履行義務。做這件事情的前提就是要對孩子多一些信任,因爲父母的信任會讓孩子對于權利的掌控更有信心。
浩軒正在上初二,性格溫和,學習中等,爸爸媽媽沒有對他提出過高的希望和要求,隻盼着兒子能健健康康地長大就好。可是,初二下半學期,媽媽偶然發現浩軒居然學會了抽煙。那天兒子出去打籃球,媽媽出門辦事,正好經過籃球場,看到一幫男孩子玩累了在球場上一邊休息,一邊抽煙。
爲了讓兒子改掉抽煙的壞毛病,媽媽鄭重其事地跟找浩軒談話,可是浩軒卻說:“别人都抽煙,爲什麽我不能?再說,我爸還抽呢。”他爸爸知道以後,表情嚴肅地向浩軒媽保證:“爲了兒子,我願意戒煙,并願意接受兒子的監督。”
于是,從此以後父子倆開始互相監督,一旦發現誰忍不住抽煙了,就會對他進行懲罰。相對來說,浩軒抽煙的時間比較短,戒起來很容易,但是浩軒爸抽煙時間太長了,煙瘾較大,有時候實在忍不住就偷偷地抽一根,還總被浩軒逮住,并按照約定,洗一個星期的碗。
要知道,很多男人甯願給家人做飯,也不願意幹洗碗的活。浩軒爸因爲抽煙被浩軒逮到兩次,所以按規定要洗兩個星期的碗,結果剛洗了一個星期,他就忍無可忍了,向兒子求饒,可浩軒不依,就連浩軒媽也站在浩軒這頭。最後浩軒爸無奈,隻得又洗了一個星期,并且之後再想抽煙的時候,一想到還要洗碗,就會盡量克制,漸漸地,終于把煙給戒了。
浩軒媽跟我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我忍不住笑了。可是笑歸笑,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父子倆在進行幽默的拉鋸戰時,浩軒的父母對浩軒的信任,以及他們對浩軒行使監督權的尊重。
對于像浩軒這樣的大孩子來說,他們會希望得到父母的信任,如果發現自己的言行被父母質疑了,就會讓他們缺少自信,嚴重的還會增加孩子的自卑感,認爲自己做什麽都不對、都是錯的。
如果想讓孩子負責給家裏的魚喂食,就不要每次都唠叨“别喂太多了”;如果想讓孩子閱讀某一本書,就不要擔心孩子速度慢,總讓他看快點;如果想讓孩子不怯場,敢于在衆人面前發言,就不要總是在他面前說“我孩子膽小”這類的話……
方法二:不要扼殺孩子盡情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爲了提高兒子冉冉的見識,周末隻要有時間,郭婷就會帶着他去公園、動物園、電影院、購物中心……直到去年秋天,郭婷發現冉冉明顯不像小時候那麽安靜、聽話了。之前每次帶他出去,他都會表現得很乖,可是那段時間不知道怎麽回事,他的話特别多,不管看到什麽聽到什麽,總是會問媽媽“爲什麽”。
比如,牌子爲什麽挂得那麽高呀?這麽冷,那個人爲什麽不穿羽絨服啊?公交車爲什麽這麽長呀?路燈爲什麽都這麽高呢?……冉冉問的一些問題,有的郭婷能立刻回答出來,但是有的問題她絞盡腦汁也找不到合适的答案。
天氣一天天轉涼,有一次郭婷帶着冉冉到公園,看到一片片飄下的樹葉,于是問:“媽媽,樹葉爲什麽都落下來了?”
“天氣冷了,大樹爲了保存能量,所以樹葉就都落下來了。”
“哦。那樹葉爲什麽都是落到地上呢?”
“因爲萬有引力。”
“什麽是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是一種物理科學,等将來你長大了,學物理就知道了。”
“嗯。那樹葉落下來的時候爲什麽還會轉圈啊?這個老師會講嗎?”
郭婷被問得不耐煩了,忍不住說:“你别總問了,等你長大了,就什麽都知道了。如果你總是沒完沒了地問,下次我就不帶你出來了。”
冉冉見媽媽不高興了,于是低着頭不再說話。
面對兒子的發問,郭婷的做法顯然有點過于激烈了。每個孩子都有好奇心,都會經曆問“爲什麽”的階段,如果總是對他們的發問感到不耐煩,不僅會扼殺他們探索未知的積極性,時間長了,還會導緻孩子不敢提問、不敢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從此變得孤獨、内向。
有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卻總是在他們提問題的時候不耐煩,甚至讓他們閉嘴,這種行爲,封住的不僅是孩子的嘴,還有孩子的心。
本章小結
★ 細節決定成敗,在給孩子立規矩前,要搜集資料、全方位思考,絕對不能現炒現賣,更不能在網上随意扒一篇文章,照抄照搬。
★ 給孩子制定規矩的時候,必須考慮孩子的年齡,以及他們具有怎樣的心理特點與内心需求。隻有對症下藥的規矩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 有的孩子并非不想守規矩,而是因爲父母定的規矩太模糊,他們往往不知道具體該怎麽辦。要求孩子早上早點起床,但不規定明确的時間,孩子自然缺少“早起”的概念,執行起來就會拖拉……★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不同的家教方式和不同的成長環境都會養出氣質、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并導緻他們的行爲、意識完全不同。因此,父母一定要細緻觀察、了解孩子,用最合适的方式管教他們。
★ 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孩子從來都是規則的被動遵守者和執行者,根本沒有機會和資格參與規則的制定。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當今的父母應該從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跳出來,尤其是制定規矩的時候,鼓勵孩子參與進來,多聽聽他們的想法和意見。
★ 如果孩子僅限于知道規則,父母又不給他們參與或者實踐的機會,他們就無法将其轉化成實際行動,所謂的規則也不過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