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台灣最大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親子教育必讀指南(套裝共7冊) > 第三十七章《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會教

第三十七章《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會教

Chapter 4 性格教育——具備好性格,孩子才能跟身邊的人和睦共處

Meiyou Jiaobuhao de Haizi Zhiyou Buhuijiao de Fumu Gaibian Jiaoyang Fangshi Xionghaizi Bian Guaihaizi

優秀的孩子,性格普遍較好;

性格不好,不僅會影響成績的提高,還會影響人際交往,

如果想讓孩子的成長之路少一些波折,就要讓孩子具備好性格。

活潑:開朗、快樂的孩子人見人愛

一般說來,活潑的人不僅心理健康,而且婚姻生活較爲幸福,事業上也較易獲得成功。同樣,對于孩子來說,活潑開朗不僅有利于孩子人際交往,還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男孩鵬鵬性格非常孤僻,不僅從來不會主動與别人交朋友,還不喜歡與同學一起玩。爲了讓兒子能夠不再孤僻,鵬鵬媽決定邀請其他小朋友來家做客。

這天,鵬鵬媽邀請了同事母女來家裏玩。前一天晚上,鵬鵬媽便提前告知了兒子說:“你還記得媽媽的同事王阿姨嗎?明天王阿姨會帶着她的女兒來咱們家。她比你小一歲,你可以和她聊聊天嗎?”

“聊什麽?”兒子面露難色。

“你們可以聊聊喜歡的動畫片啊,喜歡的遊戲啊,喜歡的電影……”鵬鵬媽引導兒子。

“可是我跟她不熟!”兒子在找理由。

“聊一聊就熟了。哪有一見面就熟的?都是接觸之後,才慢慢熟悉起來的。”

“那好吧!”費了很多口舌,終于說服了兒子。

當天11點左右,同事帶着女兒如約而至。鵬鵬媽鼓勵兒子去開門,沒想到,一看到女孩,小家夥的臉就紅了,非常小聲地向客人問好。

看到這個情景,鵬鵬媽隆重地介紹了一下今天的小主人:“我兒子鵬鵬,是不是長得很酷?今天兩位客人将由他來招待。”大家都被鵬鵬媽的話逗樂了,兒子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但似乎放松了很多。

飯後,鵬鵬媽與同事坐在一起聊天,讓兒子和女孩在一邊玩耍。女孩很熱情而且非常善談,兒子被帶着說了很多話。

送走客人後,鵬鵬媽拉着兒子的手,說:“你知道嗎?王阿姨一直誇你是個有禮貌會照顧人的好孩子,說以後還要來咱家做客。下次她們再來,依舊由你招待他們,好嗎?”

“好的。”在媽媽的鼓勵下,鵬鵬爽快地答應了。

從此以後,鵬鵬像變了一個人,有客人來家裏或者是父母帶他去别人家做客,他都不會像以前那麽排斥了,現在的他不僅變得愛說愛笑,在學校也愛參加集體活動了。

觀察一下自己的孩子,如果發現他也是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完全可以借鑒一下鵬鵬媽這招,讓孩子多接觸活潑開朗的同齡人。當他體驗到人際互動的樂趣時,也會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在兒子3歲時,小李将他送到了幼兒園。可是,每次她都不願意離開。一次,爲了看看兒子在自己離開後是什麽樣子,小李便悄悄躲在一邊偷看。結果,她發現兒子獨自待在一個角落裏,小夥伴過來邀請他參加活動,他也不理睬。

小李知道兒子平時很害羞,隻是沒有想到如今卻因爲害羞變得有點孤僻了。爲了幫助兒子改變現狀,小李着實費了不少功夫,首先是在家裏鼓勵孩子多說話。

兒子從小就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自己講故事,可是從來不敢高聲講,每次都是自己講給自己聽。隻要爸媽一走近,他便會滿臉通紅,立刻停止;爸媽一走,

他又開始投入到故事中。

小李覺得兒子很有講故事的天分,于是便抱着兒子給他講了一個“害羞的小王子”的故事:從前在M星球有一個小王子,唱歌非常好聽,可是他很怕羞,從來不敢當大家的面唱歌,在朋友的鼓勵下,他嘗試着唱給朋友聽,慢慢地又嘗試着唱給大家聽,結果人們都非常喜歡,從此他就不害羞了。

故事講完了,在小李的鼓勵下,兒子怯怯地背了一首兒歌。小李表揚了他,兒子笑了。一次,班裏舉行講故事大賽,小李鼓勵兒子參加。兒子雖然能夠當着爸爸媽媽的面講故事了,但是當着全班人的面還是有些膽怯。

小李握着兒子的手,說:“像在家裏一樣,别怕,你可以的!”終于,兒子在小李的鼓勵下走向講台。雖然講得不太流暢,但想到這是兒子第一次上講台,小李也頗感欣慰。

要想幫孩子克服害羞的心理,最重要的一點是給他們提供鍛煉的機會,并不斷地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當孩子害羞時,尤其是作爲父母,你首先要覺得他可以,他是最棒的,隻有這樣,他才有可能在你的引導下,逐漸變得自信、活潑開朗起來。

安靜:安靜是治愈浮躁的良藥

喜鵲叽叽喳喳叫個不停,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東找找,西看看,卻往往一條蟲子也找不到。的确如此,任何成功都不是在浮躁中取得的。同樣,優秀的孩子勢必是一個可以安靜下來的孩子;隻有讓那顆浮躁的心安靜下來,才會有所收獲。

飛飛是我家鄰居的兒子,性格活潑,每次遇到他,他都會對着我笑。并且他總是蹦蹦跳跳的,活潑得有時讓人招架不住。而且他還是個急性子,遇點事就沒有耐心。

一天,飛飛想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折出一隻千紙鶴,可是折了3次都沒成功。飛飛急了,立刻把那張紙撕了,扔得老遠。媽媽看到了,對他說:“别着急,慢慢來就好了。”飛飛氣沖沖地說:“折不好,不折了!”這件事失敗了,他就轉而做别的事,結果亂上加亂。媽媽感到很無奈,不知道如何是好。

浮躁,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通病。剛開始做一件事,沒堅持幾分鍾就放棄;手裏做着一件事,心理卻想着另外一件事……這些都是浮躁的表現。可是,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靜下心來,心不靜,萬事都無法完成;隻有靜下心來,才能激發出新的思想,提高做事效率,取得理想的成績。

如果你的孩子也比較急躁,就告訴他: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也可以給他講些

因爲急躁而産生不良後果的事,引導他有意克制急躁情緒。

每天,我都會遇到一些父母跟我抱怨自己家的孩子性情急躁,而自己又是多麽無可奈何,不知從何下手,似乎比孩子還要焦慮。

對于這種情況,我覺得,發現孩子急躁,首先是控制好父母自己的情緒,先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才能搞清楚孩子急躁的原因。例如,當孩子強烈地想要一種東西時,要讓他知道并不是他想要的東西都可以立刻得到;要向孩子說明,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許需要等到恰當的時間才能得到。這樣,孩子才會理解,任何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去做,靜心等待。

子瑤是個急性子,想要什麽,都會要求即刻得到,實現不了,她就會使用“哭鬧大法”。

一天,子瑤在家裏玩洋娃娃,不一會兒就沒有新鮮勁了,突然又想看動畫片《熊出沒》。可是,所有的台都找了,沒有一個頻道在演。媽媽就耐心地告訴她:“等到晚上5點鍾左右少兒頻道就會演了,先玩會兒其他玩具。”子瑤一聽現在看不了,撅起了嘴,開始哭鬧。

想到同學家有《熊出沒》的DVD光盤,子瑤立即讓媽媽去借。媽媽說:“我不知道你們同學的電話!”子瑤不依,一個勁地纏着她。

媽媽用手指了指牆上的表,并告訴她:“等指針指向‘6’,我就到你們的微信群中幫你借DVD光盤。現在你必須保持安靜,再哭鬧,我就不幫你借了。”聽到媽媽說狠話,子瑤才乖乖地坐在一邊。

按照時間約定,媽媽幫子瑤借來了光盤。在以後的日子裏,媽媽總會用這種“等一會兒”的方法,訓練她的忍耐力。慢慢地,子瑤學會了耐心等待,性格也沒有那麽急躁了。

從小子旭就是一個急性子,比如媽媽給他沖牛奶,他等不到牛奶涼了,直

接就抱着奶瓶喝,結果燙得直吐奶。随着孩子長大,這個毛病越來越嚴重。爲了改變孩子急性子的毛病,媽媽嘗試過不少方法,最後發現,正确引導才是最有效的。

一個周末,媽媽帶着子旭去親子園上手工課,老師讓孩子們做一張生日賀卡,需要用各色蠟筆在卡紙相應的位置塗上美麗的顔色。子旭之前沒有用過蠟筆,在老師講時,他沒有用心聽,注意力都在蠟筆上,一直躍躍欲試。講解完後,老師讓小朋友自己塗,子旭高興地拿起蠟筆開始塗起來。但是,由于年齡太小,總把蠟筆塗出線。沒多長時間,子旭就開始鬧情緒了——把蠟筆往桌子上一放,卡紙也被他揉成了團。

面對子旭的無理取鬧,媽媽深呼吸,暗示自己不能着急,要耐心地哄他。媽媽手把手地教他怎樣塗不會塗出線,怎樣使用蠟筆,如何畫畫。漸漸地,子旭掌握了蠟筆的使用方法,下課之前終于完成了一張賀卡。

後來,當子旭無理取鬧時,媽媽都保持淡定,引導兒子該怎麽做。慢慢地,子旭發脾氣的次數逐漸減少,也變得越來越有耐心了。

有一天,媽媽下班回家,發現兒子在畫畫,可是樹幹怎麽都畫不像。子旭拿着橡皮擦了又擦,改了又改,修改了三四次,才滿意地繼續畫。看着兒子的樣子,媽媽知道,他已經能安靜下來做事了。

有些事,父母覺得非常簡單,可對孩子來說未必如此,所以當孩子做不好某件事時,或者因學習、生活的不順而變得急躁時,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正在做的事是否超出了目前他的能力範圍?如果的确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父母就要正确引導孩子,給孩子提供及時的幫助。

專注:隻有專注才能走得更遠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任何成功都離不開專注力的保駕護航。對于孩子來說,亦是如此。專注力是孩子提高學習效果的關鍵,對其之後的人生影響也十分重大。

明明正在上小學二年級,性格開朗,喜歡上學,喜歡與同學相處。可是,他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上課很難進入學習狀态。老師說有時需要三五分鍾,有時需要十幾分鍾。所幸老師一般都是在上課15分鍾~20分鍾時才講重點,所以明明的成績自然也不會太差。要是遇到喜歡的課程,明明還能夠快點進入學習狀态。當然,要是不喜歡的課程,他可能一直到下課都沒辦法進入學習狀态。

班主任老師很欣賞他,覺得明明有潛力,便給明明家打了幾次電話。當老師說到明明注意力不集中時,還沒等老師把後面的話說完,明明爸就生氣了,還沒挂電話就開始教訓兒子,甚至還說兒子不争氣。

明明感覺很委屈。慢慢地,開始變得沉默,臉上的笑容也沒有了。上課時,注意力更加不集中,鈴聲響了也不願進教室,厭學情緒越來越明顯。

隻要一說起孩子的專注力,有些父母就會說:“别跟我提孩子的專注力,一提我就頭疼。該說的我都和孩子說了,可是他就是聽不進。有什麽辦法?有時

說他,他還跟我頂嘴。”這樣的現象在我們身邊屢見不鮮。難道孩子的專注力無法培養嗎?

問題之所以成爲問題,就是因爲它沒有得到解決。事實上,有時候并不在于問題本身,而是父母的理解出現了問題。如果父母理解不準确,自然無法找到正确的解決辦法。所以,用客觀、科學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缺乏專注力這件事,也許就會發現到底是因爲孩子身體缺乏營養,還是不想習慣造成他無法專注于做某件事。

鵬飛是個慢性子的孩子,不管做什麽事,都不着急。寫作業時,鵬飛經常寫着寫着就出神、發呆,筆尖指在作業本上,思緒卻不知道飄去哪了;要不就是一直咬筆頭。做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總是能拖就拖,毫無緊迫感。

爲了改變鵬飛這個毛病,不管他做什麽事情,媽媽都會像個鬧鍾一樣,時刻催着他。寫作業的時候,媽媽會盯梢似的關注鵬飛,不停地念叨:“你必須在一個小時内完成,時間到了我會再過來,要是到時你沒有做完,就不要吃晚飯了!”結果呢?作業是準時完成了,可是錯誤率極高,字迹也潦草。

後來,連媽媽給他安排的家務活也幹得不細心了。媽媽以爲,這是兒子的默默反抗,便嚴厲地批評了他,這裏做得不好,那裏做得不對。鵬飛急了,委屈地沖媽媽喊:“你既要求我提高速度,又要讓我做好,還總是盯着我,剛進入狀态你就催,總集中不了注意力。你到底想要我怎麽樣!”

不停地打擾孩子,孩子自然就會做事不細心、拖拖拉拉;甚至還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壓迫感。對于年齡小的他們來說,手腦協調能力還不夠好,即使他們想要快一些,但是手上就是快不了。當他們一邊想着“要快”,一邊又不停做事時,注意力就被幹擾了,到頭來可能什麽都做不好。

不斷地催孩子,隻會讓孩子陷入緊張氣氛,最好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在安靜的環境中專心做事,這樣他的注意力才會集中在一件事上,專

注力才會保持得更久。

2015年夏天,我乘火車去外地,在火車上,看到這樣一幕:

一個2歲左右的孩子不停地将手中的盒裝牛奶往地上扔,年輕媽媽撿起來給他,他又扔,持續了很久。周圍的人都感覺很心煩,年輕媽媽覺得這樣影響别人也不太好,準備斥責孩子。

這時,中鋪一個大約8歲的小男孩,伸出頭對年輕媽媽說:“阿姨,他想學猴子,像砸堅果一樣把瓶蓋砸開。”年輕媽媽受到啓發,便撿起瓶子轉頭問孩子:“寶寶,你是想把瓶蓋打開?”孩子說:“嗯。”年輕媽媽釋然,釋然中帶着詫異與好奇。

相對于成年人,8歲的大孩子看起來更容易理解2歲左右孩子的想法。試想,如果沒有這個8歲孩子的提醒,2歲多的孩子很可能就繼續砸下去,也許會被媽媽制止,但他下次還會這樣做,直到他認爲這個方法确實不能幫他打開瓶蓋爲止。

一天,4歲的妞妞在家玩多米諾骨牌。她不停地把卡片擺好,但隻要手一抖,就會不小心碰壞之前的成果。可是,妞妞依舊繼續擺,所有的過程看上去緩慢而有節奏。

出于好奇,我就在旁邊觀察她但不打擾她,結果她足足擺了七八遍才擺好。看着這些卡片像一條龍一樣連鎖反應,妞妞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微笑,她茫然地環顧四周,感覺像剛從夢中醒來。

妞妞的表現充分說明,當一個人在專注認真地反複做一件事時,不會留意到外界的情況。事情做成之後,就會感覺完成了了不得的任務,充滿了愉悅與滿足。

一般來說,四五歲的孩子注意力還不夠持久,總是不斷地從一件事轉換到另一件事。可是,一旦碰到他感興趣的事物,便會忘我地投身其中,專注力十分驚人。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去幹擾孩子,讓他們多經曆這樣的體驗,更有助于他們專注度的提升。

勤勞:從小事起,鍛煉孩子做個勤勞的人

所謂天才,隻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任何成功都不是憑空得來的,都是經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用汗水換來的。所以,要讓孩子明白,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勤勞、努力,不能懶惰。

安心是媽媽的第四個孩子,前3個都流産了,所以安心的到來倍受全家人的呵護。從小到大,沒做過一點家務活兒,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橘子都是媽媽給剝好。時間長了,安心就養成了任性、霸道、嬌氣的毛病。

剛開始家人都不認爲有什麽不妥,但是安心上了小學後,從來都不參加班裏的勞動,不是指揮對方做,就是自己跑掉、留下别人做。當老師問她爲什麽時,她還很有理:“老師,我不會幹。”老師無奈,隻好給安心媽打電話。了解到情況後,安心媽才意識到孩子被他們慣壞了。

放學回家後,媽媽對安心說:“寶貝,你已經長大了,在班裏做值日是你的責任,不能逃避。”

“責任?媽,你不是說我的責任就是學習嗎?我讨厭幹活。”

有一次,安心跟着媽媽去參加婚宴。由于長得非常漂亮,像個洋娃娃一樣,安心吸引了一桌人的注意力。但是吃飯時,安心自己卻根本不動手夾菜,總是等媽媽幫她夾到碗裏。想吃蝦,安心就張嘴等着媽媽剝好喂。大家看了,面面

相觑,無奈地搖頭。

在我們身邊有不少像安心一樣的孩子:吃飯懶得動手,等着大人喂;地闆弄髒了,懶得打掃,等着媽媽收拾;睡覺前懶得鋪床,等着媽媽來鋪;作業懶得動腦,等着抄别人的……有些孩子甚至還“懶”出了新境界:不洗臉、不刷牙、不做家務、不想走路……

要想培養一個勤奮的孩子,從小就鼓勵他們自己多動手、動腦,多思考,多實踐。因爲孩子長大後,有些事是父母和别人幫不了的,隻能靠他們自己才能完成。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不會疼孩子的媽媽,從妞妞懂事開始,我總是讓她幫我們做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事。做飯的時候,我會說:“妞妞,想吃魚香肉絲嗎?想的話,過來給媽媽打下手,你負責洗菜,我負責炒,好不好?”收拾家務的時候,我會告訴她:“妞妞,媽媽擦高處,你擦低處;媽媽掃地,你拿簸箕來收。”

沒人生下來就是懶惰的,孩子的懶惰多半是家庭環境造成的——父母将任何事情都替孩子做了,孩子自然勤快不起來。尤其是三代同堂的家庭,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退休了,有了他們的特殊照顧,孩子什麽都不用做,不懶才怪!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看到媽媽洗衣服,要求幫媽媽一起洗。媽媽說:“你還太小,洗不幹淨。”有的孩子看到爸爸在修理燈泡或是電器,也想嘗試一下,爸爸會說:“這是我的活兒,你幹不了,電着你怎麽辦,作業做完了嗎?”

父母不讓孩子幫忙幹活,他們會認爲這是父母不信任自己。同時,父母的行爲也打擊了孩子的勞動積極性,是對孩子勞動潛意識的扼殺。因此,再遇到類似情況時,請不要再拒絕孩子,抓住機會引導孩子愛上勞動。

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讓他們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比如,讓孩子

學會穿衣服、系鞋帶、洗手洗臉洗腳;學習洗手絹、疊被褥、掃地、擦桌子;等孩子再大一些,可以讓孩子整理自己的圖書,收拾自己弄亂的玩具等;等孩子上小學了,可以教孩子洗貼身衣物、收拾屋子、倒垃圾、釘紐扣、洗菜、洗碗等;同時,還要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勞動。

現在的小學生基本上都是父母接送,可是洪波從小學開始就是自己上下學。開學時,李梅也送過幾次,可是想到從家到學校不需要橫穿馬路,走路也就10分鍾的路程,當兒子熟悉了路線後就不接送了。

有一天,洪波晚上看動畫片沒按時睡覺,第二天起晚了,說:“媽,我要遲到了,開車送我一下吧。”李梅卻說:“今天單位有急事,需要早點去。我上班也快遲到了,來不及送你。”洪波沒辦法了,一路小跑去學校,最後因爲遲到被罰掃地。爲了以後能早起不遲到,洪波每天晚上一到8點半就準時躺到床上睡。

不僅如此,洪波寫作業也完全不用李梅操心,能夠自己獨立完成。遇到需要檢查的作業,李梅通常都會讓兒子自己檢查,她隻負責最後的簽字。如果洪波有哪個生詞不明白,爲了圖省事過來問她,李梅也不會告訴他,而是讓他去查字典。

因爲李梅的種種“懶”,使得洪波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學習上,改掉了馬虎、不愛檢查的毛病;遇事也會多思考,并能自己獨立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才會尋求幫助;生活上樣樣都會一些,基本能自理,不用父母擔心,完全不讓人擔心。

李梅的“懶”驗證了一句話:父母該放手時就要學會放手,該“狠心”時就要學會“狠心”,該懶時就懶點,把操心、關注默默地放在心裏。隻有在發現孩子走偏時,可以适當地幹涉一些;若在可控的範圍内,就讓孩子自己解決。隻有這樣,孩子才能練就一雙堅強的翅膀,長大後才能飛得比别人更高、更遠。

善良:教孩子善良是父母最大的遠見

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麽?是揚在臉上的自信和長在心底的善良。有時,善良比自信更加重要。善良的孩子,才會和身邊的人少一些摩擦,才會成爲最幸福的人;善良的孩子,人際關系會更和諧,會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機會。

我們單元樓門口的空地上有一個籠子,裏面是一樓大姐養的一條金毛狗。有一次,我買菜回來,剛走到樓下,就聽到狗的慘叫聲,然後是一個孩子的笑聲。我扭頭一看,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正踩着那條可憐的金毛狗,小狗可憐巴巴的,嘴裏發出痛苦的哀号。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小男孩,猜想他可能是鄰居家的親戚。于是,我就走過去問他:“小朋友,你是一樓大姐家的親戚嗎?”小男孩看了我一眼,沒有回答。

我接着說:“你看那隻小狗太可憐了,快把它放了吧!”

“要你管!”小男孩不滿意地“哼”了一句。

我還想繼續說點什麽,男孩突然抱着狗猛地沖到我面前,我吓了一大跳,向後退了兩步。看到我害怕的樣子,小男孩得意地笑了起來。

第二天我遇到一樓大姐,在和她閑聊的過程中我才知道,那個男孩是她哥

家的孩子,她哥生病住院,嫂子陪床,孩子沒人照顧,就把他送過來住一段時間。别看他小,語言與行爲卻非常粗暴,甚至還用手指着老人喊“老太婆”。鄰居大姐也被氣得沒辦法,打算過兩天就送他回去。

善良是一種寶貴的品質,可是如今很多父母更多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智力發展,根本不在意孩子是否心地善良、關心他人。要知道,善良的種子需要在孩子很小時播種,經過精心培育,才能生根發芽,與孩子一同茁壯成長。

妞妞小時我就教育她要做一個善良的、有同情心的人,懂得爲他人着想。

妞妞班裏有個叫瑤瑤的女孩,先前患有小兒麻痹症,導緻現在點殘疾,走路時一瘸一拐。班裏其他同學都嘲笑她,叫她“小瘸子”,有的甚至在後面學她走路。

有一陣子,妞妞每次放學回家都會很氣憤地說:“媽媽,他們真是太氣人啦,一邊學瑤瑤走路一邊叫她小瘸子,還讓我不要跟瑤瑤玩,加入他們!我才不呢,瑤瑤本來有點自卑,現在被他們嘲笑、欺負,心裏肯定更難受,我怎麽可能這時候不理她呢!”

我爲妞妞的善良感到欣慰。後來,妞妞和瑤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有一次,一些同學商量着怎麽捉弄瑤瑤,妞妞知道後,走到瑤瑤面前,大聲說:“誰要是欺負她,就是跟我過不去,要想打架,就沖我來!”說着,走到那個站在最前面的同學面前,舉起了自己的拳頭。他們看到妞妞憤怒的表情,就都跑開了。

站在别人立場、角度去考慮問題,才會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從而做出善良的舉動。因此,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善良一些,就請多鼓勵他們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一個周末,天氣不錯,我們一家三口到小區附近的公園散步,累了坐下來休息時,女兒開始吃自己帶的果凍。這時,我注意到,在離我們不遠的長排椅

子上,坐着一個小女孩;身邊沒有大人,可能是有事暫時離開了。

女孩看到了我們,之後便将目光集中在妞妞身上,我知道,一定是果凍吸引了小女孩。于是,就對妞妞說:“給這位小妹妹吃點果凍,好不好?”

“不好!”妞妞幹脆地說,“我隻有3個!”

我耐心地對她說:“妞妞,要是媽媽今天有事,不在你身邊,而這位小妹妹在吃果凍,你想不想要啊?”“想!”妞妞毫不猶豫地點點頭。

“這就對了,現在你把果凍給小妹妹吃,等到下次媽媽不在你身旁時,那位小妹妹也會把好吃的東西給你吃的。”女兒看看我,又看看那位小女孩,高興地拿了一個果凍,給小女孩送過去。

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善良的種子,就可以讓孩子學會體貼别人、關心他人。有了這種愛心并不斷地發展下去,孩子将來一定能成爲一個善良的人。

靈活:突破思維定式,讓孩子靈活應對

偏執的人總是缺乏靈活,他們經常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不能用平常的心态接受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人,在家裏無法與親人和睦相處,在外也不能和同事、朋友很好地交往。

楊陽今年5歲,是個非常固執的孩子,平時愛鑽牛角尖。有一次,媽媽包了楊陽喜歡吃的羊肉餡餃子,剛煮好的餃子非常燙,楊陽怕燙,就讓媽媽幫他。

爲了讓餃子涼得更快一些,媽媽用小勺子将餃子分成兩半。楊陽看到後不高興了,大聲喊着:“呀!誰讓你把餃子分成兩半的?分開我就不吃,我要整個的。”

媽媽解釋:“把餃子分開兩半,會涼得快一些,這樣你也可以更快地吃到餃子。”可是,楊陽依舊不依不饒地大喊大叫,并且威脅說不吃了。

媽媽說:“你怎麽這麽不懂事?餃子分開了就不可能合在一起了。我給你換一個!”楊陽不聽,還哭了起來,邊哭邊說:“分成兩半,我不喜歡……”鬧了半個多小時,楊陽終于停了下來,但一個餃子都沒吃。

生活中像楊陽這樣的孩子有很多,讓父母大傷腦筋。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出了偏激固執,一定要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做出正确的判斷和選擇,讓孩子明事理、懂變通。

雯雯是個固執的孩子,有時候媽媽讓她這樣做,她偏要那樣做,并且總要堅持自己的觀點。每當這時候,媽媽都會耐心地教導她,讓她明白自己究竟錯在哪裏。

去年冬天的一個下午,雯雯跟着媽媽出去買菜。外面刮着風,很冷,媽媽擔心她感冒,就叮囑她戴上帽子。雯雯同意了,可是卻戴上了夏天的涼帽。

媽媽告訴她,這種帽子不是冬天戴的。雯雯不聽,說:“這個帽子很好看,我就要戴這個帽子!”

“你上次感冒打針時,疼不疼呀?”

“疼!”

“現在你戴夏天的帽子,很容易被冷風吹感冒,到時候還得打針、吃藥。”

聽媽媽這麽一說,雯雯乖乖地換了冬天的厚帽子戴上。

在孩子死鑽牛角尖時,強行糾正,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事與願違。這時,改變教育方式,心平氣和地因勢利導,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要他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是錯誤的,并知道爲此會引發的後果。這樣一來,孩子才不會堅持己見、一意孤行。

值得注意的是,學會與孩子溝通,讓孩子覺得你是他的朋友,是爲他好,是真心實意在幫助他,他才會聽得進你的話。一味利用父母的身份強制逼迫孩子,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滿。

固執的孩子往往會做出一些自己認爲正确但其實卻違背常理的事情,鑒于這種情況,父母要爲孩子制訂幾條不可違背的規矩,并時刻督促孩子去執行。吉吉媽在這方面就非常有經驗:

一天,媽媽帶着吉吉去買象棋。等紅綠燈時,黃燈亮着,綠燈還沒亮,可是許多行人已經開始往前走了,吉吉便要拉着媽媽的手過馬路。

媽媽立刻拽住了他,并問:“吉吉,媽媽教你背的過馬路口訣是什麽?”吉吉很流利地說出了“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媽媽說:“你看看,現在是什麽燈?”

“黃燈。”吉吉乖乖地回答。

“既然這樣,我們是不是就應該等綠燈亮了再往前走?”

吉吉疑惑地說:“可是,很多人都已經開始往前走了,我們怕什麽?”

媽媽告訴他:“不遵守交通規則,在馬路上斜穿猛跑,容易被來往車輛碰了撞了,所以等紅綠燈是對生命的負責。”在媽媽的堅持下,吉吉乖乖等到綠燈亮起才穿過馬路。

吃過晚飯,吉吉跟媽媽下象棋。一不留神,他的将被媽媽的車吃了。吉吉拿起自己之前走的一步棋撒嬌道:“我沒看到,我不走這兒了。”

媽媽不同意:“不行,落子無悔。”吉吉見撒嬌耍賴都沒有用,隻好認輸。

相信大多數父母遇到這些情況時,都會向孩子妥協,尤其是允許孩子悔棋這種行爲,一旦養成了習慣,長大後,他們很有可能會成爲一個出爾反爾的人。因此,任何事情都事先給孩子定好規矩,目的是就爲了給孩子的美好将來奠定基礎。

關懷:關愛父母是孩子一生幸福的開始

關心他人是社會對孩子最基本的要求,沒人喜歡跟冷漠自私的人打交道。這樣的人,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也無法得到他人的關心和愛護。因此,作爲父母,一定要讓孩子遠離冷漠自私,學會關心、關愛他人。

我認識一個單親媽媽,爲了不讓女兒受委屈,她愣是一個人拉扯孩子。

這天,得知她生病在家休息,我買了點水果去看她。可是,一看到我,她便開始大吐苦水:“我閨女都9歲了,但一點兒都不懂事,一點兒都不體貼我。昨天半夜,我難受得厲害,讓她幫我倒杯水,叫了五六聲也不見她動,後來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給我倒了水,還嘟囔着嫌我打擾了她休息。”

我知道她平時對女兒很關心,對孩子的各方面都細緻入微。媽媽生了病,女兒卻不聞不問,她自然會感到難過,我能理解,但又感覺哪裏出了問題。“平時,你們關系不好嗎?”我問道。

“也不是。可能平時我太慣着她了。比如我帶她去超市,回來時我兩隻手都拎着東西,她卻兩手空空。我不讓她幫忙,她反倒還說我像隻蝸牛,走得慢死了。吃飯的時候,她總把自己愛吃的菜放在她跟前,不管别人。有時候我忙得連吃飯都顧不上,她也從來不懂得主動關心我一下,甚至還不停地給我找事……即使這樣,我也從來沒有說過她,可能她根本就不知道我也需要關懷。”

孩子不懂關心他人,冷漠、自私,隻關心自己,到底是誰的錯?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成長爲一個有責任感、受人尊重的人,可平時卻不給他們機會學着關心他人,培養這方面的品質,因此又有什麽理由反過來指責他們呢?

有一次,我和妞妞同時吃壞了東西。下午去上學之前妞妞就說不舒服,我簡單摸了摸她的頭,沒發燒,就沒太在意,讓孩子上學去了。下午三點多,我的肚子開始疼起來,翻出藥箱,吃了兩粒氟哌酸,不見效,反而愈發疼得厲害。我趕緊到小區附近的門診打了一針,疼痛才稍微緩解。

妞妞放學回來,我看她臉色不對,趕緊帶她去醫院。到了醫院,醫生說内熱積得太久,有點發燒,需要輸液。妞妞躺在床上,我坐在床頭看着她,忽然想借這個機會教她學會關心和照顧他人。

“妞妞,以往你生病時都是媽媽照顧你,但是今天咱倆都吃壞了肚子,現在我也很難受,爸爸回來之前,咱倆隻能互相照顧了。”

妞妞聽了,趕緊向床那邊挪了一下,說:“媽,坐着不舒服,您也躺會兒吧!”

妞妞輸完液後我們就回家了。進屋之後,妞妞看我臉色不好,說:“媽,您去躺會兒吧。”同時還幫我把被子扯開,幫我蓋上。接着,她像我照顧她一樣照顧着我。“媽,渴不渴?”“媽,喝水嗎?”“媽,稍微好些了嗎?……”

老公回來之後,看妞妞忙前忙後的,欣慰地說:“妞妞真懂事,知道照顧媽媽了。”

孩子體貼他人是從生活的細微小事件中不斷鍛煉、培養起來的,千萬不要總把孩子當弱者,認爲他們什麽都不會做。相反,給孩子機會,讓他适當地照顧父母,既能讓他體會到父母的愛,也能讓他們學會照顧他人。

在家時,盡量讓孩子參與家庭活動,比如需要他們幫忙時,就直接跟他們說;碰到機會,要鼓勵他們主動提供幫助或者照顧生病的家人。出門在外時,碰

到他人有難處,也要鼓勵孩子适當給予幫助,像扶老人過馬路等。

去年“十一”期間,我帶着妞妞回了趟老家。有一天,我帶她到鄰居家去串門,妞妞跟幾個孩子在院子裏做遊戲。開始時,幾個孩子玩得非常高興。眼看要做午飯吃飯了,鄰居的兒子亮亮說:“咱們換個遊戲玩吧,這次誰輸了誰就倒立。”

這時,一個比較嬌小的小丫頭站起來說:“亮亮,我媽讓我中午必須回家,而且現在我也餓了,等吃完飯咱們再玩吧!”

一向霸道的亮亮卻說:“在我家,你就必須聽我的,我說什麽就是什麽。中午你不許回家,在我家吃飯就可以了。”

小姑娘感到很委屈:“可是,我媽還在家裏等我呢。”

亮亮二話不說就把她往門口推:“行了,下次不要來我家了,連我的話都不聽。”

小姑娘很生氣,大聲說:“哼,以後我再也不跟你玩了。”

孩子的吵鬧聲引起了大人的注意。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我對亮亮說:“你應該理解她,你想啊,如果你媽在家等着你,你總也不回,你媽是不是會着急啊?”聽了我的話,亮亮偏頭想了想,點點頭。

“唯我獨尊”是年幼孩子的通病,要想改變現狀,就要改變之前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學會關心他人,不但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麽做,還要讓孩子明白他的付出會給對方帶來莫大的感動和幫助,以後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有更多的人主動關心你。

同情心:言傳身教的同時給孩子創設愛心氛圍

擁有同情心的人,胸懷往往更博大。作爲父母,千萬不要忽視培養孩子的同情心。隻有具備了同情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他人的需要和願望,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一位媽媽給我打電話,說:“也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怎麽了,特别冷漠。”我問她怎麽了,她便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我:

昨天,她去接兒子放學,回來的路上,兒子說:“今天在操場上玩遊戲時,我們在牆角看到一隻死鳥。老師說,小鳥是受傷了才死的。有些女同學看着死了的小鳥還哭了。”

“那你哭了沒有?”她故意問兒子。

“沒有!不就是一隻鳥嘛,死就死了。”兒子不在意地說。

“你怎麽沒有一點同情心?小鳥多可憐呀!”她試圖校正兒子的看法。可是,他根本聽不進去,看見小區裏的幾個孩子,立馬跑去跟他們玩了。

同情心是構成良好品德的要素之一,對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尤其是情感方面意義重大,是孩子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基礎。對于這一點,父母一定要重視。

暑假裏,周敏帶着兒子回老家。這天,她帶着兒子來到一座由碎石壘起的

墳茔前。

周敏問兒子:“你知道這裏埋葬的是誰嗎?”兒子搖搖頭。

“一隻老山羊。”

“媽媽,爲什麽要給一隻羊建墳呢?”

周敏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撿了些碎石塊壘在舊墳上,又拔了一些青草覆蓋上。做完這一切,母子倆找了個地方坐下來。周敏給兒子講述了關于這隻老山羊的故事:

這隻黑山羊是母羊,非常通人性,和家裏每個人都很親近,每當我放學回來,它都跑到我身邊蹭蹭我,像是歡迎我回來似的。那個小時候,村裏有些孩子出生後母乳不夠喝,餓得哇哇叫,他們的家人就來咱們家找羊奶,山羊就成了‘奶媽’,你說它是不是功臣?它死了之後,很多人都建議給它起個墳,要銘記它,哪怕是一隻動物。”兒子點了點頭,并窩進周敏的懷中。

如果孩子從小喜愛動物,父母可以借機把照顧小動物的任務交給他,讓他在飼養過程中對小動物的飲食、健康等狀況加以關注。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在照料它們的過程中逐漸産生同情心。

妞妞4歲時,有一次我帶她去姥姥家。收拾我屋裏的舊物時,妞妞發現了一個我兒時的玩偶兔。因爲年頭久遠,布偶兔已經破舊不堪。妞妞卻像淘到了寶貝,愛不釋手。

妞妞舉着它給我看:“媽媽,這兔子怎麽少一隻眼睛啊?毛也髒了。”我這才注意到,布偶兔缺了一隻眼睛。看着妞妞那略帶悲傷的小臉,我告訴她:“這個布偶兔以前被鄰居家的狗給咬壞了,時間已經挺長了。平時沒人玩,放在一邊,也就忘了。”

妞妞心疼地說:“那小兔子該多疼呀!”

“既然你這麽心疼它,那我們一起給它安隻眼睛,好嗎?”

妞妞聽後高興極了。我翻出一枚合适的扣子,又找來針線,跟妞妞一起給布偶兔縫上,作爲它的眼睛。

孩子富于想象,認爲周圍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如果它們受傷,自然會生出同情,比如,玩具熊掉在地上,孩子會一邊揉一邊對它說:“摔疼了嗎?我幫你揉一揉。”但是,不同的孩子,同情心也是有差異的。一般來說,孩子年齡越小,認知能力和道德觀念越薄弱,因此,對孩子的同情心教育越早越容易培養友善意識。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