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一個人的自信就像一株植物,它會生根成長、開花結果,也會枯萎凋謝。一個孩子隻要有了信心,就會對學習産生勝任的感覺,從而喜歡上學習,而一旦獲得成功、得到鼓勵,就會不斷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馬太效應
《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富人将要遠行去國外,臨走之前,他将仆人們叫到一起并把财産委托給他們保管。主人根據每個人的才幹,給了第一個仆人5個塔倫特(注:古羅馬貨币單位),第二個仆人2個塔倫特,第三個仆人1個塔倫特。
拿到5個塔倫特的仆人把它用于經商,并且賺到了5個塔倫特;同樣,拿到2個塔倫特的仆人也賺到了2個塔倫特;但拿到1個塔倫特的仆人卻把主人的錢埋到了土裏。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主人回來了。拿到5個塔倫特的仆人帶着另外5個塔倫來見主人,他對自己的主人說:“主人,你交給我5個塔倫特,請看,我又賺了5個。”
“做得好!你是一個對很多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同樣,拿到2個塔倫特的仆人帶着他另外2個塔倫特來了,他對主人說:“主人,你交給我2個塔倫特,請看,我又賺了2個。”
主人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一些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很多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最後,拿到1個塔倫特的仆人來了,他說:“主人,我知道你想成爲一個強人,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就把錢埋在了地下。看那裏,埋着你的錢。”
主人斥責他說:“又懶又缺德的家夥,你既然知道我想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那麽你就應該把錢存在銀行,等我回來後連本帶利還給我。”說着轉身對其他仆人說:“奪下他的1個塔倫特,交給那個賺了5個塔倫特的人。”
“可是他已經擁有10個塔倫特了。”
“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個故事出于《新約·馬太福音》,20世紀60年代,知名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首次将這種現象歸納爲“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說明了這樣一種事實的存在: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産生積累優勢,就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表現在兒童自信心的培養上,越有自信心的孩子,就越能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鼓勵和幫助,取得更多的好成績,而這些好成績又會進一步刺激孩子自信心的成長,從而進入良性循環。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效應,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讓孩子的自信在鼓勵中成長壯大。
自信需要嘗試
大教育家葉聖陶說:“每個孩子都有好奇心,好奇心驅使孩子們幹這幹那,努力在嘗試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能力,他們像一隻隻搖搖晃晃的可愛的小鴨子,跟在媽媽的身後,媽媽做什麽,他就去做什麽。”但是,生活中大多數母親總是顯得不夠耐心,常常在無意中向他們潑冷水,以至于“冷凍”了孩子的求知欲。
有一次,3歲的彼得正在學着自己穿鞋。“來,彼得,你穿得太慢了,媽媽給你穿。”媽媽抱過彼得,三下兩下系好鞋帶。面對媽媽熟練的技巧,彼得感到自己很笨拙。他灰心了,伸着腳讓媽媽給他把鞋穿上。
4歲的時候,彼得小心翼翼地拿起水壺,想要幫助媽媽給花草澆水。“彼得,别動。”媽媽喊道,“小心把水灑到身上,你還小呢,讓媽媽幹吧。”
彼得要幫媽媽收拾桌子,媽媽吓壞了,趕緊奪過碗碟:“小寶貝,你會把碟子摔碎的,還會劃破手。”爲了不使碟子破碎,彼得再一次喪失了學習的機會。面對媽媽一次又一次的拒絕與否定,彼得的自信心完全破碎了。
當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時候,媽媽說:“穿錯了,穿反了。”當孩子自己吃飯時,媽媽說:“看你把衣服弄得多髒”,然後把勺子拿過來,喂他吃。就這樣,媽媽讓孩子們看清楚了自己是多麽的不行,媽媽是多麽的能幹。如果他們不高興,不肯張口吃飯,堅持要自己吃,媽媽還要大發脾氣。媽媽認爲孩子們弱小,懷疑他們的能力。媽媽并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些事打擊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其實,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第一次有可能做不好,以後就會做得又快又好。到時再表揚幾句,孩子會認爲自己又學會了一技之長,以後處理其他事會很有信心。如果大人凡事都不讓孩子動手,無形中就抑制了孩子做事的欲望,更嚴重的是打擊了孩子的自信,使孩子認爲自己是多麽渺小,從而降低了孩子對自我能力的評估。
孩子們有天生的主動性,他們很小就認爲自己能幹一些事情,所以每個父母都應該明白,4歲的孩子是可以給花澆水的,就是把衣服弄濕了、弄髒了又有什麽關系?孩子們一旦能夠識别各種花,并且看到澆過水的花更加美麗,他會充滿自豪感,引起更多的興趣去探索這個世界。我們應該給他們機會。
父母一心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爲最出色的青年,不惜花錢讓他們去上各種訓練班,提高能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又不允許孩子們用不同的方法去發現自己的潛力,而是懷疑他們的潛力,限制他們的發展。父母相信孩子長大後能夠幹成事的,而且還要幹大事,但現在還小,所以不需着急。
但多數父母忘記了從孩子出生後,就急切地盼望孩子能跟自己笑一笑,揮一揮手,不厭其煩地教他們喊媽媽爸爸。父母就是在鼓勵他們學習、行動。那時候每個父母都很有耐心,因爲這裏面有娛樂成分,而且說說笑笑也不會給大人帶來麻煩和幹擾。一旦孩子的行動給父母帶來麻煩和幹擾,他們就會阻止孩子,等到明天再要求他們做事。
如果彼得總是跟着媽媽身後叫着“我要澆花”“我要打雞蛋”“我要洗盤子”“我要打掃屋子”,而媽媽永遠回答:“寶貝,你太小了,去玩玩具吧,去看電視去吧。”這樣的話,彼得永遠也無法學會做這些事情,他永遠都是那麽沒有自信,因爲他的自信從來就沒有成長過、鍛煉過,沒有成功的經驗,何談充足的自信?
自信需要呵護
有一位從事兒童心理研究的專家對學齡前兒童做過一項調查,讓他們說出自己的優缺點。結果,孩子們多數隻說自己的缺點,而忽略了優點,令這位專家的心情十分沉重。孩子們天真、活潑的自信心到哪裏去了呢?
初生牛犢不怕虎。這說明孩子在人生剛開始的時候,對于任何事情都有十足的自信心與良好的願望,當他們自然地表現出來時,需要老師與家長,甚至全社會以賞識的心态與目光去對待、去扶持。隻有這樣,孩子們才會對自己的現在與未來充滿信心。
相反,如果老師與家長隻是簡單地敷衍孩子,甚至無理、病态地去嘲諷他們,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有可能就此變得自卑、壓抑,從此甘居人後,凡事不思進取。
大發明家愛迪生一生中有1000多種發明,他的創造發明便是從幼年坐在雞蛋上模仿母雞孵小雞開始的。當他的母親發現孩子這種特殊的興趣時,沒有諷刺、挖苦與打擊,而是加以精心呵護與鼓勵。母親的寬容、理解與支持終于使愛迪生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起來,最終成爲偉大的發明家。
可見,自信心是孩子對事物産生興趣的基礎,我們的老師與家長應該充分理解孩子求知的心理。雖然,孩子的自信心有時顯得天真、幼稚,甚至奇特、不可思議。但這些正是孩子以自己的獨特的方式增長知識、加深閱曆、開發智力的有效途徑,對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成功的教育就像無影燈一樣,不會給學生帶來心靈上的任何陰影,反而會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産生良好的情緒體驗,成爲不斷進取的加油站。當學生取得成功後,因成功而釀造的自信心對其新成績的取得會産生進一步的推動作用。随着新成績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優化,從而形成了一個不斷發展的良性循環,進而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
一位母親記叙了她培育孩子成長的經曆:這個孩子出生時太小、太醜、太瘦弱了,猶如一個小澀柿子,隻長着一個大鼻子;1歲多了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快4歲了還沒長出眉毛,7歲了還“蹲”在幼兒園大班裏……所以,當初父母對他并沒抱多高的期望,隻求他能平安、健康、快樂地成長。
後來媽媽發現,自己的兒子并不傻:他說出的第一句話,是回答人家的問題,說自己“笨”——這說明他不但能聽懂人家的問話,而且還能模仿媽媽的話來答複;三四歲時,他給自己設定的未來,竟然是要當地球的“球長”;還沒上小學,他就能夠背出上百首唐詩,能夠随電視裏的“跟我學”節目說出一長串标準的英語,雖然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麽意思;玩的時候,他可以用筷子當指揮棒、用折扇當小提琴、用胡蘿蔔當話筒,在陽台上給樓下的小朋友開演唱會。
也許,在别人看來,這些都不過是小孩子的小玩鬧,然而,在他母親眼裏,這就是特長,這就是希望。看到希望的母親,耐心而又及時地引導、激發孩子的潛能,終于使他走上了成才的道路。
自信需要張揚
孩子需要張揚。人一旦被人發現,就發現了自己。孩子在成長中特别需要“發現”。尤其是對自我還不甚了解的孩子,格外需要有人去欣賞。孩子需要張揚,不要怕孩子驕傲,他張揚的時候就會把個性表現出來,這時候家長與老師要對他說:“孩子,你真棒!”
在自己的努力下,傑克的考試成績取得了長足進步,老師很高興,大大地表揚傑克一番,同學們也很羨慕,紛紛向他行注目禮。爸爸媽媽當然更是興奮,特地給傑克買了他心儀已久的玩具車作爲獎勵。
正當傑克情緒高漲,準備着進一步努力時,老師突然在他的期末評語上寫下了“戒驕戒躁”四個字,這讓傑克渾身打了一個冷戰。随之而來的爸爸媽媽看過評語後嚴厲的批評,更讓他像被潑了一盆冷水。同學們看他的目光似乎也有了另一種内涵。
在以後的考試中,傑克的成績開始一落千丈,老師如同撿到了一個“驕傲使人落後”的範例,在班上廣爲傳播,以儆效尤。家長也歸咎于孩子的沾沾自喜,乃至動用扣發零花錢的懲罰。從此,傑克萎靡不振,再也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
世界級心理大師威廉·詹姆士說:“孩子對自己的自信需要一個很好的表達空間,有時,我們會覺得這是一種驕傲,但事實不是那樣,它是一種自信的表現,一種慶賀自己的表達方式。”
有個小男孩頭戴球帽,手拿球棒與棒球,全副武裝地走到自家後院。“我是世上最偉大的打擊手。”他滿懷自信地說完後,便将球往空中一扔,然後用力揮棒,但卻沒打中。他毫不氣餒,繼續将球拾起,又往空中一扔,然後大喊一聲:“我是最厲害的打擊手。”他再次揮棒,可惜仍是落空。他愣了半晌,然後仔仔細細地将球棒與棒球檢查了一番。之後他又試了三次,這次他仍告訴自己:“我是最傑出的打擊手。”然而他這一次的嘗試還是揮棒落空。
“哇!”他突然跳了起來,“我真是一流的投手。”
多麽可愛的小男孩!不,多麽自信的小男子漢!在欣賞小男孩的可愛的同時,讓人也不禁暗想:如果這些話都是出自我們的老師和爸爸媽媽們之口該多好!
曾經有位幼兒園大班的老師在課堂上問:“你們認爲誰在班裏長得最好看?”話音剛落,一時間課堂上的空氣十分活躍,孩子們争先恐後地站起來,都說自己是班級裏最漂亮的。可就在這時,老師向這群自信、可愛的孩子潑去一盆冷水,“還真有你們這樣臉皮厚的孩子,竟認爲自己長得最好看,羞不羞呀?”其實,類似于這種打擊孩子積極性的例子,在學習與生活中并不少見。
孩子進步了,受到師生褒獎,未必就會驕傲自滿,興許是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與自信。自信并不會讓人變得夜郎自大。事實上,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可以給人自信的,自信必須要有“資本”,這“資本”就是強項、長處、優勢等過人之處。孩子爲了保持這個“資本”,就得不斷努力,不斷有所進步,不斷開拓創新,不斷搶占上風。從這個意義上說,自信是一種動力,它不但不會使人落後,反而會使人進步。
自信需要暗示
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爲非凡的人,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爲天才,關鍵是他的父母和老師對他有沒有信心。信心是能夠傳遞的,隻有家長和老師對孩子有了信心,孩子對自己才會有信心。
小詹妮就是一個很自信的孩子。詹妮剛上中學的時候,學校有一個特别試驗班,能在這個班級裏學習的孩子數學水準都很高。詹妮很想進入這個班集體,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她的數學基礎不是很好,所以她面臨很大的壓力。
細心的媽媽看在眼裏,就勸她不要去什麽特别班了。可是詹妮卻不同意,她說:“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一定能進入這個班級的。”
這之後,詹妮用數倍于别人的努力去學習。第一學期堅持下來,她的各科成績都獲得優秀,并順利地通過了特殊班的測試,圓了自己的夢想。
自信的人并不是沒有壓力,不是盲目地自以爲是,而是面對壓力知己知彼,從容對待。剛剛進入中學,學校裏開展了一系列的拓展訓練:站在一個7米高的木闆上,從一塊木闆跨到另一塊木闆。詹妮起初很害怕,她去問教練:“兩個闆之間的距離有多遠?”教練說大概是一米到一米三吧!詹妮偷着跑到旁邊,在平地試了一下,發現自己使勁跨出去,能跨出一米五六,她心裏有數了,完成了“知彼”。她又想:上去就當在平地,最差掉下來也有防護設施,隻不過寒碜點而已,于是,她又完成了“知己”。結果,她一次成功。
這件事情讓詹妮大受啓發:隻要做到知己知彼,就有成功的把握。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
自信使詹妮在學校裏出類拔萃,她多次獲得高額獎學金,還獲得學校演講比賽第一名。她到當地一家電視台當了一次嘉賓,就被導演看中,不久,成了這個節目的業餘小主持人。
是什麽讓小詹妮有如此大的自信呢?用詹妮的話說就是:我的自信正是來自我的媽媽。媽媽從不給我任何壓力,而是在一旁贊賞我已經走過的路程,幫我“數腳印”。作爲一個普通的媽媽,她是怎樣幫助女兒樹立自信心的呢?仔細思考之後,母女二人總結出自己的經驗:
今天比昨天強。媽媽常對女兒說的一句話是:“隻要今天比昨天強就好”。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懼源于失敗的暗示。人積極的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風帆會助你成功;相反,人消極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又不能及時消除,就會影響一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