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成功,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挫折。挫折是不會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也不是父母時刻呵護就能避免的。要讓孩子知道,拒絕挫折,就等于拒絕成功。如果孩子在童年時期沒有面對挫折的經驗,長大以後就無法更好地戰勝挫折。
甘地夫人法則
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作爲領袖,她對印度有着傑出的貢獻;作爲媽媽,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導師。
甘地夫人認爲,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健全的個性,使他們以後能夠從容不迫地适應生活中的各種變化。作爲母親,她必須幫助孩子平靜地接受挫折,發展自我克制的能力。
甘地夫人的兒子拉吉夫12歲時,因病要做一次手術。面對緊張、恐懼的拉吉夫,醫生打算說一些“手術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謊言來安慰孩子。可是,甘地夫人卻認爲,孩子已經懂事了,那樣反而不好,所以她阻止了醫生。
随後,甘地夫人來到兒子床邊,平靜地告訴拉吉夫:“可愛的小拉吉夫,手術後你有幾天會相當痛苦,這種痛苦是誰也不能代替的,哭泣或喊叫都不能減輕痛苦,可能還會引起頭痛,所以,你必須勇敢地承受它。”
手術後,拉吉夫沒有哭,也沒有叫苦,他勇敢地忍受了這一切。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成功,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挫折。挫折是不會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也不是父母時刻呵護就能避免的。要讓孩子知道,拒絕挫折,就等于拒絕成功。如果孩子在童年時期沒有面對挫折的經驗,長大以後就無法更好地戰勝挫折。
教會孩子勇敢地面對挫折,不但能使孩子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可以走得更加平穩,父母也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但這種教導要從孩子還是幼兒的時候就開始,從小培養他們直面挫折的意識和勇敢承受挫折的能力。
家長作爲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在幼兒個性的形成過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一生會經曆許多痛苦和挫折,孩子經曆的第一次挫折很可能就從吃藥打針開始。
看着孩子滿臉恐懼、渾身發抖、幾近絕望的樣子,聽着他世界末日般的哀求:“媽媽,媽媽,我怕,我怕,我不想打針。”家長不免有些心疼,但這是孩子必須經曆的,也是必須獨自承受的,因爲人生的坎坷會遠不止于打針吃藥!
當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家長應教育孩子克服依賴思想,鼓勵孩子獨立面對困難。隻有當孩子充分地感受到挫折帶來的痛苦體驗時,才會激發他們考慮如何解決問題、克服困難。若這個過程經常得到強化,孩子就會在挫折情景中由被動轉爲主動,從而戰勝困難。
教會孩子面對挫折、戰勝挫折,關鍵是要順其自然,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讓孩子明白生活有苦有樂,還孩子以生活的本來面目,讓孩子認識挫折,經曆挫折,從而學會戰勝挫折的本領。
當孩子遭遇挫折時,不要急不可待地沖上去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面對各種困難的“漫長戰役”。孩子面對失敗和挫折所表現出來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技巧,是他們在艱難困苦中依然能夠昂首挺胸、屹立不動的最大資本。
一家德國公司要招聘10名職員,經過一段時間嚴格的面試筆試,公司從300多名應聘者中選出了10位佼佼者。
放榜這天,一個叫蕭恩的青年看見榜上沒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死,回到家中便要跳河自殺,幸好親人及時搶救,蕭恩沒有死成。正當蕭恩悲傷之時,從公司卻傳來好消息:蕭恩的成績原是名列前茅的,隻是由于電腦的錯誤導緻了蕭恩的落選。蕭恩欣喜若狂。然而,德國公司卻再次拒絕了蕭恩,理由是:如此脆弱的心理,何以擔當重任。
讓孩子盡可能多地經曆困難,他們的生命才更加充沛、豐盈,才能更好地在複雜的社會中生存。人的一生中将會遇到很多困難,當孩子遇到困難不知所措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勇于面對困難,讓孩子轉動腦筋,充分利用智慧自己去解決,而不是父母親自動手爲孩子掃平道路。
無論我們的父母角色完成得如何出色,孩子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都将會不可避免地遇到許多問題、困難和挫折。對大多數父母來說,當孩子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時,袖手旁觀是不可能的。多年的社會經驗和對孩子的愛,會使父母常常身不由己地去幫助孩子,自然而然地去給他們保護,讓他們少犯錯誤,幫他們權衡利弊,以便做出較爲理想的選擇,這是做父母的一種本能反應,但這種本能卻是一個誤區。
當父母替孩子解決麻煩的時候,也便剝奪了孩子自己體驗成敗的機會,從而也縱容了孩子的依賴性,無法讓他們從生活中體驗戰勝挫折後的自信。
作爲父母,我們需要懂得如何教給孩子面對挫折和失望的正确态度,以及應對挫折和失望的正确方法。此外,讓孩子參與到各種活動中,體驗生活,經曆挫折。通過親身經曆而獲得的信息,比通過其他感官獲得的信息在大腦皮層的痕迹要深,保持時間也長。
社會是個競争激烈的大環境,讓孩子從小經曆一些風風雨雨的考驗和艱難困苦的磨煉,方能有效地激發孩子生命的能量,使他們的自信力、創造力在危急與困難時刻發揮到極緻,增長孩子競争取勝的才幹和駕馭生活的能力。
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培養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們出于對自己子女的無限“企盼”和萬般“疼愛”,不僅不刻意地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能力,反而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急不可待地沖上去幫忙處理好。結果孩子連基本的自理能力、自立意識都缺乏,更别說從挫折中成長了。
作爲一個理智、有頭腦、有見識的家長,應早一些讓孩子懂得挫折是人生正常的“待遇”,當挫折到來時,應該面對,而不是逃避,這樣,孩子便會早一些堅強起來,成熟起來,以後的人生便會少一些悲哀,多一些壯麗。
一位日本母親的“挫折教育”
有一次,一位日本母親帶着一雙兒女,到中國朋友家做客,女主人非常高興,熱情地招待他們,包馄饨準備午飯。一隻隻小巧玲珑的馄饨擺放在一隻大盤子裏,很是誘人。這時,2歲的日本男孩走到桌邊,順手抓起一隻生馄饨就往嘴裏填,女主人想制止,日本母親卻說:“讓他吃,這樣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小男孩咬了一口生馄饨,很快皺着眉頭吐了出來。
在送别日本友人離去的時候,日本小女孩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哭着向母親求助,母親竟視若無睹,小女孩隻好自個兒爬了起來。女主人對此很不理解,日本媽媽卻說:“讓孩子從小嘗試失敗有好處。”
在日本,像這位母親有意識地對孩子從小進行失敗教育很普遍。他們的觀念是:隻有讓孩子從小嘗試失敗才能使他們日後獲得成功。
一位日本學者在談到日本母親對孩子進行“失敗教育”的必要性時,說了這樣一席話:孩子享有的幸福太多了,将來會吃不起苦,經不起挫折。對孩子進行“失敗教育”,使他們在失敗中學會生存的本領,将來才能自食其力。人的抵抗力、免疫力是一步步增強的,從無菌室裏走出來的人,往往受不了細菌的襲擊。
在生活中有的孩子遇到一點兒困難,就會沮喪、想不開,甚至采取一些極端的行爲,如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等。所以,家長要重視對“太順”的孩子進行一些“挫折教育”,幫助孩子樹立自信,無論順境逆途都能坦然而對。
作爲家長,首先要改變原來的教養态度,讓孩子走出大人的“保護圈”,不要怕孩子摔着、碰着、餓着、累着,孩子摔倒了鼓勵他自己爬起來,對挑食、偏食、厭食的孩子,餓他一兩頓又何妨,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如要玩具自己去拿,衣服、褲子自己穿。在家庭生活中,要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切不可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困難都解決掉,把他們前進的障礙清除得幹幹淨淨。
有的父母不願看到孩子失敗,下棋、玩撲克、遊戲、競賽時,總是想盡辦法讓孩子赢,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其實,作爲家長,有時讓孩子體驗一點失敗的滋味未嘗不是好事,可借機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給孩子制造麻煩
在孩子前進的途中設置溝壑,把平坦的大道變成小道,讓孩子勇敢地踏過去,這樣,他們就會專注于腳下的路,才不至于誤入歧途。
有一對農村夫妻四十得子,因而寵愛有加,在蜜罐中成長的兒子養成了一意孤行的脾性,做事毛毛糙糙,就連走路也走不好,時常跌進水田裏,很是讓望子成龍的父母焦心。
兒子7歲那年上了小學。頑皮的他走路喜歡東張西望,不是弄濕了鞋子,就是弄髒了褲子,哭鼻子成了家常便飯。
一天,孩子的父親帶一把鍬去兒子上學必經的田埂上,在上面斷斷續續地挖了十幾道缺口,然後用棍棒搭成一座座小橋,隻有小心走上去才能通過。那天放學,兒子走在田埂上,看到面前一下子多出了這麽多的小橋,很是詫異。是走過去,還是停下來哭泣?四顧無人,哭也沒有觀衆啊。最終他選擇了走過去。當背着書包的他晃晃悠悠地通過小橋時,驚出一身冷汗。他第一次沒有哭鼻子。
吃飯的時候,兒子跟爸爸講了今天走過一座座小橋的經曆,臉上滿是神氣。父親坐在一旁誇他勇敢。
妻子對丈夫的舉措有些不解,丈夫解釋道:“平坦的道上,他左顧右盼,當然走不好路;坎坷的路途,他的雙眼必須緊盯着路,所以才能走得平穩。”
故事中的兒子就是如今赫赫有名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他的父親松下三郎在他9歲那年因病去世,去世前他一再叮囑小松下的母親:“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一定要設置一些他能獨自跨越的障礙,如果你一味地給他提供順境,等長大後,一旦遭遇挫折,必然會經受不住打擊,而産生種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後果。”
挖斷孩子順利前進的路,培養他們直面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他們今後的人生就會少些失敗多些成功。
有不少家庭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總是怕孩子吃苦,從小對他們嬌生慣養,使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有些孩子考上大學,不但要父母陪着到學校,還要父母替他們辦理各種入校手續。一些孩子離開父母後,獨立生活能力很差,不會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的家長還陪同孩子上學,當孩子的“保姆”。更加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孩子從小不但吃不得苦,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極差,經不起一點生活的考驗。
因此,每一個父母都應該懂得:克服困難,正确面對失敗、挫折是孩子人生成長的必修課。困難和挫折可以磨煉人的意志,這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有深遠的意義。因爲沒有困難的存在,或不敢迎接困難的挑戰,孩子就不可能形成堅強的意志,而意志薄弱的孩子将很難成材。
人們常說:“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父母應鼓勵孩子面對困難、不怕困難、克服困難,做生活的強者。有位教育家說過:如果孩子的生命是一把披荊斬棘的刀,那麽挫折就是一塊不可缺少的“砥石”,爲了使孩子生命的“刀”更鋒利些,應該堅決擺脫“過分保護”的教育方式。
兒子遇難,船王責無旁貸
經曆過挫折也就得到一定的經驗教訓,而這些教訓是父母給不了的,隻能靠孩子自己在實踐中體會。所以父母要慷慨地讓孩子經曆挫折,給予他們實踐的機會,給予他們失敗的機會,給予他們得到教訓的機會。
有個号稱船王的船長,他的駕駛技術非常高超,每次遠航時都能按時歸來,即使多次在大海上遭遇肆虐的台風,也能夠平安逃生。在與大海和台風搏鬥的經曆中,船長的駕船技術日趨完善。周圍常年航行的人都沒有到過遙遠的非洲島嶼,但是,船長卻可以輕松自在地往來其間。
時光荏苒,船王的兒子已長大成人。自兒子小時起,船王就把他帶在身邊,手把手傳授兒子駕船技術,并把自己大半生的航行經驗悉數教給他,比如如何對付海中的暗流、如何識别台風前兆、如何采取應急措施等。
兒子很聰明,沒多久他就掌握了紮實的駕駛技能,而且也學到了怎樣識别台風前兆及應急知識。看到兒子有了豐富的經驗,船王很放心地讓他一個人駕船出海了。
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船王的兒子在航行中遇到一次中級風浪而葬身海底,據說那次風浪是漁民們經常遇到的,并不可怕,隻要措施得當,完全可以躲開。
面對兒子的死亡,傷心悲痛之餘,船王怎麽也想不明白,自己曾遭遇過無數次的台風,甚至飓風都能安然無恙,兒子又得到了自己所有的出海經驗和駕船技術,他絕對不比其他任何漁民的駕駛技術差。可是,兒子居然在一中級風浪中喪了生,究竟是怎麽回事?問題出在了哪裏呢?
周圍的漁民得知消息後紛紛來安慰他。這時,有一位老人問船王:“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嗎?”
“是的,爲了能讓他學到更豐富的駕駛技術,我教得非常認真。”
“他以前出海,你是不是都一直跟着?”老人又問。
“是的,那樣我能傳授他更多經驗。”
老人說:“看來,這其中更多的是你的過錯啊。”
船王頓時迷惑不解。
“很明顯。”老人解釋說,“你隻能傳授他經驗,卻不能傳授他教訓。對于任何經驗來說,沒有教訓作爲根基,經驗隻能是紙上談兵,而很多現實情況下,教訓所帶來的意義遠遠要大于經驗本身。”老人頓了頓,又說,“也就是說,教訓比經驗更重要啊!”
知識或技能的掌握常常需要經驗和教訓相結合,需要成功和挫折相切磋。父母教給孩子經驗後,應該讓孩子及時去實踐。如果成功了,那他領會到父母教導的正确,而且父母的正确教導也會真正植入他的内心。如果失敗了,他會恍然大悟:原來他們說的是對的。或者他會發現父母所講的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無論哪一種情況,他都不會在同樣的問題上犯相同的錯誤,也就是說一個人隻有經曆過失敗才能避免更大的失敗。
對孩子的教育,讓他們在自己的經曆中得到教訓,往往比父母傳授的正面的經驗更加深刻。教訓的意義不僅在于指明行不通的錯誤路徑,更在于能讓人深刻體會到正确的價值。孩子可以通過體會失敗的痛苦,在失敗中磨砺自己堅韌的秉性,從而使挫折轉化爲自己成長的财富。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于對待挫折的态度上,同樣的挫折既可以産生消極的情緒,甚至心理障礙,也可以磨煉他的意志使他奮發向上。
困難、失敗、挫折,沒有人喜歡,但它是客觀存在的,對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它又是一筆難得的财富,它是天才的墊腳石、磨刀石,是成才的沃土。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業、大學問者,都與受過磨難有内在的聯系。正所謂,自古英雄多磨難,苦難造就天才。
作爲孩子,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的态度常常是不穩定的,易受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在碰到困難和失敗時,他們往往會産生消極情緒,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對待失敗和挫折。這時,家長要及時告訴孩子,“失敗并不可怕,你要勇敢,你一定會做得好的”,“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看一看下次怎樣做”等等。家長要有意識地将孩子的失敗作爲教育的契機,引導孩子重新鼓起勇氣大膽自信地再次嘗試,同時,還應讓孩子明白人人都可能遇到困難和挫折,而困難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教育孩子敢于面對困難和挫折,樹立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和自信心,提高他們克服困難和抗挫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