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經常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對孩子做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内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反感、讨厭。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隻批評一次”。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自己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随之降低。
超限效應
一次,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到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令人感動,就準備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錢。過了10分鍾後,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隻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鍾,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一分錢也不捐。
牧師終于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于氣憤,不僅未捐錢,相反,還從盤子裏拿走了兩元錢。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例如孩子犯錯誤了,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對孩子做同樣的批評,這些批評使孩子從内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到反感讨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爲。
事實上,父母對孩子沒有必要有錯必究。孩子身心發展水平較低,認知能力、思維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等比較差,犯一些小錯誤是難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對其要求過于苛刻,以爲不管多大的孩子幹了錯事都是非常糟糕的,是品行或道德問題,凡事上綱上線,搞“階級鬥争”,甚至不惜用謾罵體罰來糾錯,勢必造成負面影響,使孩子受到重大的心理創傷。
一旦受到批評,孩子總需要一段時間來恢複心理平衡。受到重複批評時,他心裏會嘀咕:怎麽老這樣對我?這樣,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複歸平靜,犯錯違規的沖動沒有化解,反而被壓抑,成爲一種心理情結,削弱了孩子的防禦能力與生存能力,使孩子的反抗心理高亢起來。
爲避免這種超限效應的出現,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隻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自己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随之降低。
總之,家長在批評孩子時應注重“度”,把握好“分寸”,避免“物極必反”的超限效應。“不及”固然達不到既定的目标,但“過度”又會産生超限效應,非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會出現一些反作用。
大錯誤與小錯誤裏的智慧
在一次宴會上,來賓中有人引用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格言,并說此話出自《聖經》。當時,著名成功學家戴爾·卡耐基也在場,淵博的學識使他意識到:這位客人是錯的,此話出自莎士比亞的戲劇。于是他立刻指了出來,客人聽後惱羞成怒,與卡耐基争辯起來。
當時卡耐基的老朋友葛孟也在場,葛孟是研究莎士比亞的專家。于是卡耐基和客人便請葛孟來裁決。葛孟在桌子底下踢了卡耐基一腳,說:“你錯了,這位客人是對的,這句話出自《聖經》。”
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很不明白葛孟爲什麽要錯判。葛孟說:“當然,那句話是出自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可是爲什麽非要去證明他錯了呢?我們大家都是宴會上的客人,爲什麽不保留他的面子呢?”
一些無關緊要的小錯誤,何必要計較,爲了求全而責備他人?
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最優秀的,爲此,他們不能忍受孩子犯錯誤,大到考試成績是否理想,小到扣子是否系好,頭發是否梳理成父母喜歡的發式,一切的一切,他們都要插手。
事實上,隻要孩子不是犯錯過大,對一些不符合父母标準的小錯誤,父母可以加以提醒,不需要橫加指責。過多地指責會使孩子常常處于無地自容的境地,尤其是在生人面前斥責孩子,對孩子的打擊更大。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消極的思想“我不行”“我幹不了”等等,埋下了自卑的種子。
對于小錯誤,父母應當保留孩子的面子,做出适當的提醒。對于大錯誤,父母同樣應該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防止批評過度。
松下公司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因經營技巧高超、管理方法先進,被譽爲“經營之神”,他對待下屬錯誤的方法也是值得每個人學習的。
松下公司的工廠曾發生過一起特别嚴重的火災,大火燒掉了很多财産。當時擔任廠長的後滕清一原是三洋電機公司的副董事長,跳槽到松下公司旗下的。工廠失火後,後滕清一心中十分恐慌,松下幸之助一向以嚴謹的作風爲管理秘訣。以前,即使因爲打電話的方式不當,他也會受到松下幸之助的嚴厲斥責,現在發生這麽嚴重的錯誤,不被革職也要降級。
後滕清一做好了報告失火情況後接受處罰的準備。不料,接到報告後的松下幸之助隻對他說了四個字:“好好幹吧!”
這樣做,并不是松下幸之助姑息部下的過錯。因爲他深知:在犯小錯誤時,當事人多半并不在意,因此需要嚴加斥責,以引起他的注意;相反,在犯下大錯誤時,傻子也知道自省,因此就不必要再去給予嚴厲的批評了。
果然,在這次火災發生後沒有受到懲罰的後滕清一,因心懷愧疚,對松下幸之助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工作來回報。
教育孩子應該如此,然而遺憾的是很多父母易犯這樣的錯誤:孩子犯了小錯誤,父母跟孩子一樣,不去注意,更不用說提醒孩子注意了;而當孩子犯了大錯誤,正在内疚、痛苦,需要安撫的時候,父母不但不去撫慰那顆脆弱的心,反而不等孩子從挫折感中恢複過來,就在現場大呼小叫,一遍遍捶胸頓足地數落孩子,甚至将孩子過去所犯的錯誤都翻出來數落一遍。
實際上,對于小錯誤,孩子往往不覺得它是一種錯誤,如果不及時糾正,孩子往往會養成不良的做事習慣;對于大錯誤,每個孩子都清楚錯誤的嚴重性,所以不管小錯誤還是大錯誤,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參透兒童的心理,防止超限效應。
批評的藝術——“三明治策略”
美國著名企業家玫琳凱在管理員工和教育孩子中遵循這麽一條原則:不管要批評的是什麽,你必須找出對方的長處來贊美,批評前和批評後都要這麽做。玫琳凱把這一原則稱之爲“三明治策略”。
我們知道,批評隻有被對方從内心接受才能生效。這就意味着,批評雖然有道理,但不等于被對方接受。其實,人的心理都一樣,那就是希望被自己上司或周圍人尊重的心理都很強烈,沒有比受人輕視更不愉快的事情了。
心理學研究表明,接受批評最主要的心理障礙,是擔心批評會傷害自己的面子,損害自己的利益。爲此,在批評前要幫助他打消這個顧慮,才能讓他把批評聽下去。打消顧慮的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先表揚、後批評,亦即在肯定他的成績的基礎上再對他進行适當的批評。
玫琳凱認爲,批評是針對行爲,而非批評人。在讨論問題之前之後,不要忘了贊美,而且要試着以友善的口吻結束論題。用這種方式來處理問題,你不會使對方覺得遭到太過無情的責難,引起對方的憤怒。
将玫琳凱的管理經驗應用到教育孩子方面,效果也是極其明顯的。例如,父母對孩子說:“你最近表現不錯,老師說你的功課很努力,作業也能按時完成,要是你能把作業的出錯率降低一些,就很完美了。”像這種勉勵多于指責的話,孩子當然樂于接受。
孩子做錯事後,有的父母會随意地沖孩子發脾氣,最後再用一句贊美的話來結束。盡管有些專家鼓勵這種技巧,但是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一個遭到嚴厲批評,正感到極大震撼的人,他怎麽可能聽得到你最後給他的贊美?很明顯,這最後的贊美是多餘的。這種批評沒有建設性,隻有破壞性。
批評的目的是指出錯在哪裏,而不是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因此,什麽樣的方法更爲有效,父母就應該采用哪種,柔和還是嚴厲,全在父母的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尊,即便是還未成年的孩子。他們往往因爲年齡閱曆的關系更爲在意别人的話語,尤其是自己的父母。批評孩子的時候,如果傷害了他的自尊就等于挫敗了他的積極性。
有一次,玫琳凱召集一群美容顧問舉行業務會議。會議中,玫琳凱發現其中一位美容顧問的化妝箱很髒。這是一位新進人員,她看起來又一副缺乏自信的樣子,玫琳凱認爲化妝箱的髒亂會導緻她的業務成績不佳。玫琳凱想,如果采用直接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也許會傷害到她。所以玫琳凱決定以一種更靈巧的方式來傳遞——試着在業務會議上提醒她。
于是,在業務會議上,玫琳凱用“整潔是神聖的基礎”爲題進行演講。在整個會議中,玫琳凱一直提醒每位美容顧問要表現出她的專家風範。“如果你走進一場美容課,看到美容顧問的化妝箱有些污垢,你會如何想?”她問在座的美容顧問,“我們從事美容這一行,必須時時刻刻表現出整潔的形象。”
那名員工并不知道這是針對她而說的,但這次演講卻對她極有幫助。盡管别人也可從玫琳凱的演講中學習,但最主要的是那位女士獲得玫琳凱的勸告,而不必忍受針對她批評而導緻的自尊受損。
一位優秀的管理人員絕不會貶低别人,這對生産力不僅無益,而且有害。父母也是同樣。父母的工作是扮演一個問題解決者的角色,父母的目的是教會孩子正确的價值取向,改變孩子不好的習慣,而不是挫傷孩子的自尊心。用這種柔和的方法取代傳統的批評,會使父母教育孩子的成功率大爲提高。
采用柔和的态度并不是說父母要放縱自己的孩子,而是要求父母在提出批評時,一定要講究策略,當孩子出錯時,既要指出其錯誤,又不緻挫傷其自尊心。
當然,照顧孩子的情緒和自尊并不表示你不可以批評他。父母必須堅持原則,講話單刀直入。如果你對孩子的錯誤很有意見,你不該馬馬虎虎,你必須表達你的感覺,剛柔并濟。換句話說,你必須保持父母引導者的角色,同時也必須設身處地爲孩子着想。
另外,父母還必須強硬和直言不諱。假如孩子真的犯了錯誤,而且問題很嚴重,你決不可以因爲顧全孩子的面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而繞開問題不管,你必須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這就需要父母雙管齊下——既要關心,又要嚴格。也就是你既要起到父母監督教育的作用,又必須對孩子表示關心。如果你和你的孩子之間界限分明,無法建立朋友一樣的親密關系,也就無法和孩子坦誠交談、坦然相對。
有用的隻是忠告的内容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金錢,是忠告。對于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無休止的唠叨、批評,不是父母給予豐厚的物質條件,而是教他們懂得一些人生道理,記住一些人生格言。
在我國古代,許多成就非凡的人都注重通過“立家訓”給自己的孩子以忠告。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告誡兒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心靜才能專心自我提高,節儉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劉備給兒子劉禅“遺訓”: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唯賢唯德,能服于人。
今天,一些父母教育孩子,往往語言貧乏,啰裏啰唆,唠唠叨叨,翻來覆去就那麽幾句話,孩子聽得不耐煩,當父母的還生一肚子氣。許多時候,尤其當孩子遇到考驗、困難,或心情沮喪、情緒很壞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父母指點迷津的人生忠告,而不是重複的批評和啰唆。
重複的批評啰唆不但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有時甚至會适得其反。有這樣一個心理學上的遊戲:
請一個人快速重複“老鼠”這個名詞十遍,當他剛剛說完第十遍“老鼠”後,如果有人馬上提問:“貓怕什麽?”要求他立即回答,他幾乎100%會回答“老鼠”!這個遊戲的規則是一要快速重複,二要立即回答。如果雙方都能遵守這兩條規則,那麽答案肯定是“老鼠”,成功率接近100%。
這個遊戲表明,當你在無度地重複某一件事或某一個概念的時候,你的智力就在重複的過程中不斷下降,當你的智力降到低點的時候,你的判斷力也下降到了低點,從而造成錯誤判斷。
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一些中小學教師讓學生把做錯的題再重複做十遍,讓學生把寫錯的字重新寫一百遍。學生說:“不用到一百,到了三十多遍的時候我就已經不認識這個字了。”
父母教育孩子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總是不斷地在這個問題上重複批評,翻來覆去地說,使孩子由想改正變爲抗拒。
認知過程有它自身的規律,認知心理有它自己的特征,父母的教育不但要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還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打是親,罵是愛”已經落伍啦!
很多父母想以批評來改掉孩子的某些壞習慣,事實證明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父母應該調整自己不良的教育習慣,适當地鼓勵孩子,而不是一味批評。
正在讀中學的凱文是父母和旁人眼裏的“問題少年”。他不愛學習,成績很差,生活中對什麽都無所謂、不在乎,不愛與人交流,基本上沒有朋友。
爸爸媽媽曾多次送他到各種培訓班,并爲他請家教,他的成績卻毫無起色。生活上有什麽問題,凱文也不跟爸爸媽媽說,在家裏,他和父母很少說話,幾乎不存在親子溝通。
無奈之下,母親帶凱文去看心理醫生。
經過教育心理專家與凱文溝通後才發現,導緻他行爲異常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内心充滿了逆反,他對自己的母親甚至表現出了一種近乎仇恨的反感。凱文說,自己從小到大幾乎沒聽過媽媽的表揚,倒是批評不斷且從不顧及場合。
正是由于父母在教育方法上的錯誤,導緻了凱文毫無生活熱情,沒有目标感,因而學習無興趣,人生觀極端消極。
父母總是認爲:打是親,罵是愛。殊不知,在你們的打罵下,孩子的心已經和父母走得越來越遠。教育專家研究發現,對孩子的教育中出現過多的批評,會導緻孩子有意識地逃避批評或者逃避可能導緻被批評的環境。
比如說,經常被父母批評不敢下水學遊泳的孩子,到後來會産生一種懼怕水的心理,嚴重的連走近河邊或池塘邊也會懼怕;父母如常批評孩子的作文不好,孩子就有可能會放棄努力學習作文的念頭,嚴重者還會放棄其他科目的學習。
消極的批評容易導緻消極情緒反應的習慣模式。孩子很容易把批評視爲一種懲罰,通常是以哭鬧、憤怒、怨恨、害怕作爲受到批評時的反應,這樣的反應方式,無疑是消極的情緒反應,妨礙了任何積極的反應行爲。
一位父親說:“我叫7歲的兒子接住我投過去的壘球,但是他害怕球彈起來打着他,就往後退或是往旁邊躲。我很生氣,就說他像個女孩子。他哭着跑了。後來有好幾個星期他都不肯和我一起玩投球遊戲。過了一段時間,在我的請求下我們又一起來到院子裏,這次我沒有批評他、刺傷他,他接得好我就誇獎他,他很快就學會接球了。”
當父母發現自己的言行對孩子造成了傷害後,應及時向孩子鄭重道歉,并嘗試發現和表揚孩子的優點。同時,讓孩子參加一些心理拓展訓練,将孩子與父母隔離一段時間,利用第三方力量彌合親子關系,鼓勵孩子建立積極的人生觀也是一種不錯的教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