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習慣就像是走路,如果人們選擇了一條道路,就會一直沿着這條路走下去。因此,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将影響孩子的一生。
路徑依賴
孩子的習慣就像是走路,如果人們選擇了一條道路,就會一直沿着這條路走下去。因此,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将影響孩子的一生。慣性的力量會使孩子不自覺地強化自己的選擇,并讓其輕易走不出自己選擇的道路,生活中的這種現象就被稱爲“路徑依賴”。
“路徑依賴”類似于物理學中的“慣性”,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着這種自我強化的機制。一旦人們選擇走上某一路徑,就會在以後的發展中進行不斷的自我強化。關于“路徑依賴”的一個廣爲流傳的例證是:現代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标準距離是怎樣确定的。
這要從古羅馬說起。古羅馬時代,牽引一輛戰車的兩匹馬的屁股的寬度恰好是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約1.4米),因此,羅馬人以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作爲戰車的輪距寬度。
當時的整個歐洲,包括英國的長途老路都是羅馬人爲他們的軍隊所鋪設的,因此,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成了英國馬路轍迹的寬度。任何其他輪寬的車子在這些路上行駛的話,輪子壽命都不會很長。所以,如果馬車用其他輪距,它的輪子會很快在英國的老路上被撞壞。
最先造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所以電車的标準是沿用馬車的輪距标準。而早期的鐵路是由建電車的人所設計的,因此,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成了現代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标準距離。
更爲奇妙的是,人們的這個習慣影響到美國航天飛機燃料箱兩旁的兩個火箭推進器的寬度。這是因爲這些推進器造好之後要用火車運送,路上又要通過一些隧道,而這些隧道的寬度隻比火車軌寬一點,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寬度是由鐵軌的寬度所決定的。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路徑依賴”導緻兩千年前兩匹馬的屁股的寬度決定美國航天飛機火箭助推器的寬度的現象産生。
在一定程度上,人們的一切選擇都會受到“路徑依賴”的影響,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可能的選擇。因此,“路徑依賴”理論被總結出來之後,就被人們廣泛應用在選擇和習慣的各個方面,包括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
對于孩子的未來,同樣需要做好路徑選擇。父母應該培養孩子正确的路徑選擇觀點,讓他們從小就懂得取舍,追求生活的真正意義。
爲什麽牽大象要用細繩,而牽小象卻用粗繩?
不好的習慣就像纏在身上的鐵鏈,它無形地限制着你的行爲,阻礙你突破自己,走向成功。
在印度或泰國随處可見這樣的情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人們也發現:牽一頭大象,用一條細繩就可以了;而牽一頭小象,卻需要粗繩。
這是因爲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将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麽掙紮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習慣了不掙紮,直到它長成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的大象,它也不掙紮,細小的繩子就可以使它聽話。而小象則不同,它沒有形成被約束的慣性思維,盡管力量小,卻比成年大象危險。
大象已被約束慣了,它沒有想過自己的力量足以掙脫繩子的控制。約束大象的不是那截細細短短的木樁,而是它用奴性建築的牢獄,用慣性打造的枷鎖。所以說,小象是被鏈子綁住的,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的。
同樣的例子還有動物園的獅子。如果一頭獅子在鐵籠中待久了,哪怕管理員放它出去,它也不願意。它沒有看到,在籠外,有着多麽遼闊的世界。而隻是覺得外面太陌生了,還是籠中更安全。大象和獅子都是地球上重量級的動物,但也臣服于一個小小的固有觀念,可見習慣的力量多麽可怕。
早在很久以前,佛教中就有“知見障”一說。意思是:有時候,我們的知識、見識或者過往經驗會成爲我們了解真相的障礙。雖然人的智商明顯會高于動物,但是習慣的力量同樣存在。
人類時時處處都在無意識中培養習慣,這是人的天性。潛移默化中,我們都要受習慣的影響,習慣既可以爲我們效力,也可以扯我們的後腿。
比如懶散的習慣、喝酒的習慣以及其他各式各樣的壞習慣會束縛、控制我們大量的時間,它們占用的時間越多,留給我們自己可利用的時間就越少。所謂“煩惱易斷,習氣難改”,這時,習慣就像寄生在我們身上的病毒,慢慢吞噬着我們的精力與生命。
被習慣束縛了的人,已經成爲習慣的奴隸,碰到任何事情,都想把它們嵌進習慣的框框中,再也無法想出新奇的思路,産生獨特的想法。習慣阻止他們思考與創新,任何事都變成習慣性,漸漸地,他們也就會失去探索和尋求更好方法的欲望。這時習慣就成了惰性的别名。
壞習慣通過不斷重複,由細線變成粗線,再變成繩索,最後又變成鏈子,直到成了不可遷移的習慣與個性,這時,人再想改就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了。
所以,習慣有時是很可怕的東西。人類行爲的百分之九十五是透過習慣做出的,但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人遠遠不肯承認習慣對人類的巨大影響。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首先,我們培養習慣;後來,習慣塑造我們。隻有“無知者無畏”,就如那些小象。
别把“點金石”扔進水裏
一位美國作家說:播種行爲,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一種好習慣可以成就人的一生,一種壞習慣也可以葬送人的一生。
習慣是成敗的關鍵。事實上,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唯一的差别在于他們擁有不一樣的習慣。人類所有優點都要變成習慣才有價值,即使像“愛”這樣一個永恒的主題,也必須通過不斷的修煉,變成好的習慣,才能真正化爲行動。
試想,一個愛睡懶覺、生活懶散沒有規律的人,他怎麽約束自己勤奮工作?一個不愛閱讀、不關心身外世界的人,他能有怎樣的胸襟和見識?一個自以爲是、目中無人的人,他如何去和别人合作、溝通?一個雜亂無章思維混亂的人,他做起事來的效率會有多高?一個不愛獨立思考、人雲亦雲的人,他能有多大的智慧和判斷能力?
好習慣實際上是好方法——思想的方法,做事的方法。培養好習慣,就是在尋找一種成功的方法。一個人的壞習慣越多,離成功越遠。很多好的觀念、原則,我們“知道”是一回事,但知道了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這中間必須架起一座橋,這橋便是習慣。
從前有一個窮人,偶然花了幾個銅闆買了一本書。書本身沒有什麽神秘之處,但書裏面卻藏着一個天大的秘密:裏面一張薄薄的羊皮紙上,寫着點鐵成金石的秘密。
小紙片上寫着:點鐵成金石就是一塊圓圓的小石頭,它能把任何普通的金屬變成純金。你可能在黑海邊找到它,它的外觀跟海邊成千上萬的石頭沒什麽兩樣。關鍵在于:奇石摸起來是溫的,而普通的石頭摸起來是冰涼的。
于是,窮人變賣了所有的家當,露宿于黑海岸邊,立志找到這塊神奇的點鐵成金石。
爲了避免重複的勞動,窮人決定,每當撿起的是一塊冰涼的石頭,就扔到海裏。
一天過去了,窮人撿的石頭中沒有一塊是書中所說的奇石。
一個月,一年,二年,三年……窮人還是沒找到那塊奇石。但是,窮人并不氣餒,繼續撿石頭,扔石頭……沒完沒了。
突然有一天早上,他撿起一塊石頭,先一摸,是溫的,然後他就随手把它扔進了海裏。因爲這個扔石頭的動作太具習慣性了,以至于當他夢寐以求、苦苦尋覓的奇石出現時,他仍然毫不考慮地把它扔到了海裏。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習慣一旦養成之後,便用不着借助記憶,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
拿故事中的窮人來說,他多少年風餐露宿,苦苦尋覓,爲的就是那塊點鐵成金石。可是當他找到後,他卻随手扔到了海裏。不是他不想要那塊奇石,而是往海裏扔石頭的習慣性動作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遺憾不已的蠢事。多年點鐵成金夢,也因爲壞的習慣,而像肥皂泡一樣頃刻破滅了。
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對于孩子來說,要成就學業、事業,要擁有美好人生,必須養成一種好的習慣,否則,也可能把點鐵成金石扔進海裏,而且是不由自主的。
美國科學家曾發現,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的時間,一旦孩子養成某個習慣,就意味着他将終身享用它帶來的好處。很多成功人士敢揚言即使現在一敗塗地也能很快東山再起,就是因爲他們養成的某種習慣鍛造了他們的性格,而性格造就了他們的成功。
正如奧格·曼狄諾所說:事實上,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野,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啓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注重習慣的力量,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吧!這對你孩子的一生都有重要影響。
讓孩子自己動手吧!
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通過教育來實現的。所謂習慣,就是經過重複練習而鞏固下來的思維模式和行爲方式,例如人們長期養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工作習慣等。常言道: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少小若無性,習慣成自然。可見,習慣是由重複制造出來,并根據自然法則養成的。
在當前社會競争激烈的大環境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有着深遠的意義。
幼兒期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期,在這段時期内,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更爲容易。古代家教思想中提出了“教子嬰孩”“早谕教”,這表明,在孩子無所知、無所疑時,進行教育是容易的。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6歲前的兒童與家庭的關系更爲密切、長久,因此,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也更多更大。父母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就更爲重要和有意義。
豆豆的爸媽在外地工作,豆豆自小生活在爺爺奶奶身邊,倍受寵愛。就算豆豆上幼兒園的時候,兩位老人也天天抱着孫子來幼兒園,一步不離孫子,做孫子的“保護神”,爲孫子服務:幫上廁所的孫子脫褲子;幫孫子沖奶粉,一勺一勺地舀給孫子喝;中午吃飯,爺爺奶奶一個喂菜一個喂飯,數着米粒往孫子的嘴裏添;睡午覺時爺爺奶奶要給孫子脫下衣服、鞋子,蓋上被子,哄孫子睡着後,才輪着打個盹……
直到有一天,幼兒園組織了家長開放活動,看到豆豆不會洗手,不會用杯子接水喝,不會脫鞋子,不會擦鼻涕……總跟着别人後面拖拖拉拉,老人才真正意識到嬌慣對孩子的危害。
可見,作爲兒童第一任教師的父母,更應該積極爲兒童創造适宜的家庭環境,通過日積月累,讓兒童的良好生活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脈相承的,一些學習習慣不良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上也有許多不良習慣。因此,培養習慣應該從點滴生活小事做起。兒童正處于生理、心理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處于形成各種習慣的關鍵時期。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一輩子受用不盡。
美國學者特爾曼從1928年起對1500名兒童進行了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這些“天才”兒童平均年齡爲7歲,平均智商爲130。成年之後,又對其中最有成就的20%和沒有什麽成就的20%進行分析比較,結果發現,他們成年後之所以産生明顯差異,其主要原因就是前者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強烈的進取精神和頑強的毅力,而後者則缺乏。
在現實中,有的父母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孩子習慣培養的重要性,認爲“樹大自然直”,這種“自發論”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爲不利的。
家庭教育也講文化氛圍
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能促進他們的生長發育,更好地獲取知識,發展智力。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提高孩子的效率,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孩子今後事業成功的首要條件。
布萊克夫婦有3個可愛的孩子,3個孩子乖巧伶俐,學習很是自覺,布萊克夫婦因此深得鄰居羨慕。
其實,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在布萊克夫婦的用心教育下逐漸養成的。布萊克夫婦很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大兒子還很小的時候,布萊克夫婦就經常和兒子圍坐在一張桌子上,教孩子畫畫和識字,養成一起愉快遊戲并學習的習慣。
在他們有了第二個孩子以後,一起學習的好習慣仍然保持着,哥哥讀書時,弟弟就在旁邊學畫畫兒,爸爸媽媽一有空就圍在桌邊跟他們一起學習。
之後,又一個小妹妹出生了,妹妹漸漸長大,也跟着哥哥們開始自覺地學習。當妹妹開始在桌上學畫畫時,大哥哥就到另一張桌子上去獨自學習。
看到哥哥每天獨自一人學習,弟弟妹妹們也有樣學樣。沒過多久,老二也自己找了一張專用的桌子,每天主動的學習。之後,最小的妹妹也在兩個哥哥的榜樣作用下,找了一張自己的桌子,開始獨自學習起來。
年幼時養成的這些生活習慣,都是很“頑固”的。家長如果能像布萊克夫婦一樣,靜下心來,多花費些時間和精力,和孩子們一起圍坐在桌前娛樂一番,不久就會養成孩子平心靜氣伏案學習的自覺性。
任何一種習慣的培養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漸變到突變的原則。因此,父母要明白,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在孩子幼兒期,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基本生活習慣,這一點對父母和孩子同樣重要。否則等孩子們到了自我意識漸漸形成的年齡,父母過多的指令就會比較容易遭到孩子的反抗。
習慣也分好壞。年幼時如果養成了不好的習慣,也很頑固不易改掉,這樣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健康。所以,父母要摒除惡習,鼓勵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好的習慣養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父母和孩子雙方面的努力。
首先,父母必要時要強制和約束自己的孩子。“強制出習慣”是個不折不扣的真理!好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例如我們現在都說要飯前、便後洗手,這個好習慣是經過父母或他人的數次強制和糾正才得以養成;新加坡素有“花園城市”的美名,市民的自律習慣更是讓人稱歎,但當時這些習慣的培養甚至動用了警察、監獄等國家機器來強制執行!可見,在養成好習慣,去除壞習慣的初期必須靠父母的強制作用進行約束。
此外,好習慣的養成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和決心。除了制度的約束、教育的陶冶外,孩子需要依靠自己的決心和勇氣,而決心和勇氣的來源就要歸結于家庭文化,即一個好的家庭氛圍。
文化是一種更爲強大的自然整合力,超越了制度的強制力、習慣的戀舊性,它強大得無須再強調或者強制,它不知不覺地影響着每個人的心理和精神,從而最終成爲一種自覺的群體意識。
試想一下:在一個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中,孩子怎麽可能總睡懶覺?在一個團結合作的文化氛圍中,孩子怎麽可能自以爲是、目中無人?在一個開拓創新的文化氛圍中,孩子怎麽會唯唯諾諾、人雲亦雲?
習慣的培養要使用恰當的批評和表揚。要想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習慣,要使用恰當的批評和表揚用語。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習慣,教給他們自我保護的基本技巧,是我們表揚、批評孩子時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