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台灣最大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親子教育必讀指南(套裝共7冊) > 第十六章《蹲下來和孩子一起成長》(11)

第十六章《蹲下來和孩子一起成長》(11)

感覺剝奪 讓孩子親自品嘗生活的滋味

大腦的發育、人的成長、成熟是建立在與外界環境廣泛接觸的基礎之上的。豐富多彩的外界環境是智力和情緒等心理因素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應讓孩子積極感受豐富多彩的外界環境,從環境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

感覺剝奪

1954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海勃(Hebb)實驗室,心理學家進行了“感覺剝奪”實驗。

實驗中,被試者按要求戴上了半透明的護目鏡,使其難以産生視覺;用空氣調節器發出的單調聲音限制其聽覺;在他們的手臂上戴上紙筒套袖和手套,用夾闆固定腿腳,來限制其觸覺。

被試者被安排在幾個單獨的實驗室裏,幾個小時後開始感到恐慌,進而産生幻覺……在實驗室連續待了三四天後,他們産生了許多病性心理現象:對外界刺激敏感,出現錯覺、幻覺;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産生緊張、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精神上感到難以忍受的痛苦,他們急切要求停止實驗。在實驗停止後數日,他們才恢複正常。

通過這個實驗,心理學家們發現:感覺是人最基本的心理現象,通過感覺我們才能獲得周圍環境的信息,并适應環境求得生存。大腦的發育,人的成長、成熟是建立在與外界環境廣泛接觸的基礎上的,豐富多彩的外界環境是智力和情緒等心理因素發展的必要條件。

由于适應環境是以信息平衡爲前提的,信息不足或信息超載都會導緻身體機能的嚴重障礙。信息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感覺剝奪”(指将志願者和外界環境刺激高度隔絕)。在“感覺剝奪”的狀态下,各種感覺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産生實驗中的病性心理現象。

世界是廣泛聯系的,人的成長和成熟必然建立在盡可能多地和外界接觸的基礎上。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漫不經心地接受各種刺激,進而由此形成各種感覺,這是一種本能,是必不可少的。隻有更多地感受外界的接觸,并加強和外界的聯系,才可能擁有更大的力量,獲得更好的發展,人的心理和思想境界才能達到最優。可以說,廣泛聯系是心理潛能激發的第一步。

廣泛聯系對孩子尤爲重要。很多家長對孩子過于關心,生怕各種意外和疾病,怕孩子吃苦,于是把孩子放在較好的環境中,這樣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長,引發孩子心理的不健全,使孩子眼界狹小,心胸狹隘。

我們應當讓孩子積極感受豐富多彩的外界環境,讓孩子去嘗試做每件事情,從環境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這樣,他們的動手能力就會增強,眼界就會開闊,心胸就會更加寬廣。

不吃魚油的狗

有時候,并不是孩子不喜歡嘗試某類事物,而是父母的強迫态度讓孩子産生反感,如果父母沒有讓孩子産生被剝奪的感覺,孩子一定會去嘗試接觸各種事物。

吉米愛狗愛到癡迷的程度,他十分願意花錢給自己的愛犬購買昂貴的健康食品。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人說吃深海魚油對狗的發育很有幫助,于是他購買了大量魚油。

這天一大早,吉米就把狗抓來,用雙膝夾緊狗頭,勉強它張開大嘴,然後對準喉嚨灌進一大瓶子的昂貴魚油。但小狗總是很不合作,它把頭扭來扭去,緻使魚油溢流滿地。

吉米很生氣,他氣憤地想打愛犬,卻看到狗兒自己轉過身來,靜靜地舔食流到地上的魚油。此時,吉米方才明白,狗兒所抗拒的不是魚油,而是他喂狗的方式。

父母愛護孩子常常像吉米對待自己的愛犬一樣,他們恨不能把自己所有認爲好的東西都塞給孩子,卻常常忘了詢問孩子是否需要,或者是否喜歡這種方式。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常常扮演救火隊的角色,到處救火。其實我們永遠不能代替孩子經曆人生,頂多隻能成爲一個引導者,最終必須讓孩子自己與自己面對面。

盧克不愛吃青豆,而爸爸卻認爲青豆對身體成長有利,總是逼他把那些小東西吃下去。

這天,家裏的餐桌上又出現了一盤青豆。無論爸爸怎麽要求,盧克就是緊閉嘴巴不肯吃。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鬥争,爸爸仍然沒能達到目的,而盧克則眼淚汪汪地緊閉雙唇坐在那裏。

爸爸很生氣,他強硬地把一勺豆子設法塞進了盧克嘴裏。但是,盧克根本就不肯把它們咽下去。

晚飯結束後,媽媽安排盧克睡覺,她發現那些青豆仍留在他嘴裏。第二天早晨,媽媽在盧克的床底下發現了一小堆糊狀的豆子。

爸爸媽媽都很困惑,盧克爲什麽會那麽倔強?

事實上,盧克之所以倔強,不在于他多麽讨厭青豆,而在于父母剝奪了他選擇食物、體會生活的方式。對于孩子,最主要的是讓他們體驗生活,當你給孩子嘗試的機會時,你會發現他們往往朝着你期望的方向發展。

如何改掉孩子的賴床毛病?

每天早上如何讓孩子起床,相信這是大多數父母的煩惱。大多數孩子都有賴床的毛病,父母總是一次次地催促孩子起床上學,他們或者溫柔叫喚,或者直接掀開孩子的被子,逼迫他們“起床、刷牙”。孩子滿腹牢騷,他們讨厭父母打擾他們的睡眠、破壞他們的美夢,父母也不厭其煩,早起的好心情可能就在這吵吵鬧鬧中失去了。

8歲的埃米莉喜歡睡懶覺。每天,她都希望在床上多待幾分鍾,而這幾分鍾總是一拖再拖,直到誤點。對此,媽媽有時會發脾氣,甚至大發雷霆,無奈的埃米莉總是慢慢起來,很不高興地吃早飯。

每天的叫喊讓媽媽很不滿,也感到很累。埃米莉也一樣,她甚至覺得是媽媽的原因讓自己遲到了,如果媽媽不再那樣催促,自己肯定能很早就起床。

埃米莉生日那天,媽媽送她一個小鬧鍾作爲禮物,另外在禮物盒子裏還有張小紙條,紙條上寫道:親愛的埃米莉,你不喜歡太早被别人叫醒。現在你可以自己做主,愛你的媽媽。

第二天早上,當鬧鍾響了之後,埃米莉一下子從床上蹦了起來。媽媽對埃米莉說:“親愛的,太早了,你怎麽不多睡5分鍾呢?”

埃米莉一邊穿衣服一邊回答:“不,我上學要遲到了。”

一直困擾母女兩個的早上起床問題得到解決,埃米莉和媽媽的關系更加融洽了。

與其強迫孩子起床,不如讓鬧鍾自動提醒孩子,一旦給孩子一個寬松的環境,每個孩子都能從生活中獲得體驗。

日本教育家鈴木教授曾說,隻要用心,培育一個智商150的兒童一點都不難。在鈴木兒童園地裏的兒童,智商平均在135到150左右,有些甚至高達180。他們在入園以前都是很普通的孩子,學校也并未以提高智商爲主要的教育目的,但是通過體驗教育,孩子的智商都有很大的提高。

現在的幼兒教育主要局限于音樂、繪畫或體育方面,而實際上,幼兒教育應該沒有限制,無論什麽都可以,換句話說,就是要讓他實際去看、去聽。

在日本九州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常常帶三四歲的兒童去觀看村裏的祭奠。從廟前老先生的揮拳弄掌、擡轎,到舞獅表演都讓孩子觀賞。老師還帶他們去看農夫種田、除草。

令父母非常吃驚的是,回到幼兒園後,孩子們能從頭到尾記住祭奠的内容,跟着揮拳弄掌,模仿擡轎,對獅子有興趣的孩子還會跟着舞獅。此外,他們還在幼兒園旁邊開辟的田圃裏種起了菜。

三四歲的兒童能達到這種地步,實在是不可思議。孩子們詳細觀察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對微不足道的地方也很注意,跟着學習,通過直覺地觀察,捕捉到事情的精華所在。所以老師們根本不必告訴他們必須看什麽,隻要讓他們實際體驗就可以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隻有親身經曆過,孩子們才能獲得經驗,并随着經驗的積累掌握價值非凡的知識。

做孩子忠實的觀衆

好的教育一定把犯錯看成是教育的良機,使孩子在犯錯中成長。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不能護短,護短隻會越護越短。犯錯誤是幼兒的天性,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誤,當孩子犯錯誤時,要幫助孩子找到犯錯誤的原因,分析利害,督促其改正不重犯。

在體驗教育上,中西教育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異。一些中國的家長願意爲孩子付出一切,認爲多替孩子做一些,孩子就少辛苦一些。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走冤枉路”後獲得的記憶更爲強烈,讓孩子去“走冤枉路”其實也是一種學習方法。

一群孩子正在一起玩沙土。一個美國孩子用小鏟子把沙子往漏鬥裏裝。沙子順着漏口往下漏,漏鬥總也裝不滿。孩子歪着腦袋看了半天,然後他用手指頭堵住漏口,等沙子裝滿就把漏鬥拿到瓶子口邊,再放開手,讓沙子流進瓶子。

由于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從孩子拿開手指到漏鬥對誰瓶子口,沙子剩不了多少。但孩子絲毫不洩氣,一點一點兒地做着。

終于,孩子弄明白了:他等到漏鬥口對準了瓶子再倒沙子,瓶子很快就被裝滿了。孩子笑了,高興地看着身後的媽媽,而他媽媽正鼓掌爲他慶賀。

同樣,一個中國孩子也在用小鏟子把沙子往漏鬥裏裝。但是中國孩子拿起漏鬥,沙子從底部漏掉時,媽媽立刻蹲下說:“來,媽媽教你!把漏鬥對準瓶子口,再把沙子從這兒灌下去。”

中國的父母總是竭盡全力來預防孩子犯錯,一旦犯錯又竭盡全力讓孩子避免懲罰,以爲孩子犯錯一定是父母教育不好,要替孩子受過。

作爲父母,我們應該認真地反思一下:到底怎樣幫助孩子?是代替他們做事,還是讓他們自己做事?是處處表現父母行,還是讓孩子證明自己行?在孩子成長的舞台上,父母是充當導演,還是做觀衆?

左邊美國小孩的母親做出了生動的解答:做孩子忠實的觀衆!爲孩子的成功喝彩!成長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觀衆”。如果有人欣賞自己,他們會勁頭十足。

給孩子“知”的喜悅,會使因辛苦而産生的挫折感一掃而空。我們的父母,常常無意中剝奪了孩子從失敗中獲得經驗的機會,也無意中剝奪了讓他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

請孩子幫幫忙

爲了學習,很多父母都不讓孩子從事家務勞動,沒有培養孩子從小熱愛勞動的品格。須知,讓孩子自己整理個人的小床、倒掉廢紙簍、除草、打掃衛生等這些勞動,既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可以增強孩子的各種情感體驗。事實證明,不做家務勞動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可能會有各種性格上的缺陷。

孩子在做家務的同時,也是培養其正确的勞動态度的過程。熱愛勞動不僅僅靠的是理論說教,更多的是讓孩子在勞動過程中體驗。對孩子來說,勞動實踐是學習知識、了解認識社會的重要途徑。孩子日常的家務勞動鍛煉正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如果在他的記憶中隻有書本知識堆砌,沒有運用知識指導實踐的體會,很難激發出孩子進一步的求知欲望和熱情。

孩子的勞動習慣與自立、自理能力是連在一起的。相關分析表明:家務勞動時間與兒童的獨立性有顯著關系,即兒童勞動時間越長,其獨立性越強。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孩子在家裏什麽活兒都不幹,當他離開父母的時候,能夠遊刃有餘地在複雜的社會中生存發展。勞動不是光靠抽象的理解就可以勝任的,需要經曆一個由生到熟、由簡到繁的實踐鍛煉過程。

如果孩子從小沒有得到最基本的勞動鍛煉,就不會懂得勞動果實是多麽來之不易。很簡單的例子,假如孩子自己不洗衣服,就不可能理解大人洗衣服的辛苦,也不會注意保持衣服的清潔,即使大人告訴他幾百次,他仍然不會注意。這就在無形之中爲親子間的體諒和溝通設置了障礙,也使得父母終日辛勞不得解脫,卻難以得到孩子應有的情感回報,讓人産生“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感慨。

由于勞動的缺乏,許多孩子不懂得珍惜擁有的物品,看不起體力勞動,看不起從事體力勞動者,這對他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

相比較而言,美國父母在這方面做的要比中國父母好。在普通的美國家庭中,每一位成員必須完成他們一定的家務勞動,像洗臉、刷牙、穿衣服這些生活自理方面的事,則屬于孩子自己的事情,稱不上是家務勞動。

美國父母給孩子分派家務勞動時很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每一位5歲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做上一兩件家務活兒;小一點的孩子可以取報紙和信件;十幾歲的孩子則可以用吸塵器除灰,每天早晨幫着開洗衣機等。

大部分美國孩子常做的家務勞動有以下幾種:

幫助父母安裝或修理一些舊東西。當孩子将舊東西一件件拆除的時候,他必須注意記住各部分的結構和組合,這能挑戰孩子的記憶力。

幫助父母換掉水龍頭中用舊的墊子、更換保險絲、安裝擋風窗戶等。通過這些工作,父母往往把自己的一些生活技巧教給孩子。

除此之外,還有打掃衛生、整理花園或庭院、洗衣縫補等家務勞動。

這些工作的分配并不是父母随心所欲的,他們有着科學嚴謹的方式:

每周一次,列出每個孩子所要做的家務勞動及其内容,以便把握好勞動量,不讓勞動成爲孩子的負擔。

确定每項任務的期限和次數。如果垃圾需要星期一和星期四去倒,把它寫在單子上。某些家務活輪流去幹,這樣能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去做沒興趣以及最容易幹的工作。

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既可以督促孩子,也能讓孩子産生完成任務的成就感。

列出父母應做的事情。不能讓孩子有一種不公平感,認爲父母隻是在吩咐他們去做家務,父母應該使孩子知道自己做的工作比他多得多。

向做家務的孩子道謝。父母要經常告訴孩子對他們的幫助多麽感激,這種發自肺腑的真誠感謝會令孩子更積極地成爲父母的好幫手。

通過和父母一起承擔家務勞動,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隻有通過自己的勞動,人們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才能體驗到創造的快樂。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