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成爲非凡的天才,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爲天才,取決于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一樣愛他、期望他、教育他。孩子的成長方向來自父母和老師的期望,你期望孩子成爲一個什麽樣的人,他就可能成爲一個什麽樣的人。
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1966年,他做了一項實驗,研究教師的期望對學生成績的影響。
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測驗結束後,他們以贊賞的口吻将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叮囑他們務必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确性。其實他們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爲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随機挑選的。
8個月後,奇迹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表現得很優秀。被期望的學生在智商上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一點對于智商中等的學生表現得尤爲顯著。從教師所做的行爲和性格的鑒定中可知,被期望的學生表現出更強的适應能力,更大的魅力,更強的求知欲。
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因爲這個謊言對老師産生了暗示,老師們相信專家的結論,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對他們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熱情,更加信任、鼓勵他們。
這份名單左右了老師對學生能力的評價;而老師又将自己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自己的情感、語言和行爲傳染給學生,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從而使各方面都得到異乎尋常的進步。這些孩子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信任和期望,自信心得到增強,因而比其他學生更努力,進步得更快。
後來,人們就把這種積極期望産生的積極結果稱爲“皮格馬利翁效應”或“羅森塔爾效應”。它表明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成爲非凡的天才,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爲天才,取決于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一樣愛他、期望他、教育他。比如說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們,在開始比賽前,幾乎都有一種預感,覺得自己的狀态很好,能出好成績,而且現場的熱烈氣氛對他們的情緒高漲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激勵和心理暗示,運動員的自信心得到增強,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潛能。這種精神對物質的作用,成爲一個人成就大小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
爲了進一步證實自己的想法,羅森塔爾還對大白鼠進行了實驗,看看人們的期望對動物是否也産生作用。這一次,他選擇了大學生進行實驗。羅森塔爾告訴實驗的大學生:“現在有兩種大白鼠,他們的品種是不一樣的,一組十分聰明,另一組特别笨。我希望你們訓練他們如何走迷宮,然後告訴我哪一組大白鼠更聰明。”事實上,這兩組大白鼠根本沒有什麽差别,而大學生們都相信,實驗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在羅森塔爾的指導下,學生們讓這兩組大白鼠學習走迷宮,看看哪一組學得快。結果與大學生期望的一樣,“聰明”的那一組大白鼠比“笨”的那一組學得快。
事實再一次證明了羅森塔爾效應的正确:人的期望會對孩子的成長産生巨大的影響,父母或老師以積極的态度期望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積極的方向改進;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着偏見,孩子就會缺乏自知和自控的能力。
比黃金珍貴的四個字
人在一種良好的期望中生活,經常聽到的是期望的語言,就會變得非常自信,這時候心理、生理上會調整到一個最積極、最活躍的狀态,真的能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樣達到一個個目标。因此,每位家長對孩子都要有一個好的期望,而且要通過言談舉止讓孩子感到你的期望。
被胎盤包裹着生下來的嬰兒,在當地人看來,是幸福之星的來臨。弗洛伊德即是以這種方式出生的。于是,從他出生那天起,在周圍人的眼裏,弗洛伊德就是幸福之星的來臨,人們都相信他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對他的未來都抱有極大的期望。這種期望伴随弗洛伊德的一生,使他的自信心倍增,而他也自認爲一定能成爲大家眼中的人物,積極努力,終于成就大業,成爲著名的心理學家。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羅蒂也是在家人的期望中取得成功的。帕瓦羅蒂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祖母就常常把他抱在膝上對他說:“你将會成爲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你不久就會明白的。”父親說他唱歌很有潛力。于是,在家人的支持和期望中,帕瓦羅蒂走上了舞台,并實現了祖母的期望。關于這點,成名後的帕瓦羅蒂曾說:“如果我不聽父親和祖母的話,我就永遠不會站在舞台上。不錯,我的老師培養訓練了我,但沒有一位教師對我說我會成名。隻有我的祖母,隻有祖母那句話激勵了我。”
愛因斯坦長到4歲多了還不會說話,人們都認爲他是一個“傻子”。上小學了,愛因斯坦功課很差,表現得仍然很平庸,訓導主任曾向愛因斯坦的父親斷言:“你的兒子将一事無成。”
面對人們的譏笑和議論,尤其是面對訓導主任給兒子下的結論,擔任電機工程師的父親并沒有對孩子失去信心,他相信愛因斯坦一定能成才,并且期望他能做出偉大的事業。
爲了培養起孩子的自信心,父親爲愛因斯坦買了積木,讓他搭房子,搭好一層,便表揚和鼓勵一次,結果,愛因斯坦情緒高漲地一直搭到了14層。
父親還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幫助愛因斯坦建立自信,消除愛因斯坦的消極情緒。而父親的期望,也點燃了愛因斯坦心頭的希望之火,讓愛因斯坦振作起來,使他以一種不斷進取的心态,努力奮進,最終成爲舉世矚目的偉大的物理學家。
馬爾科姆·戴爾科夫是美國著名的專業作家。他的成功也同樣源于老師的期望。
上中學時,有一天,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在讀完了小說《捕殺一隻模仿鳥》末尾一章之後,接下去續寫一章。
事隔多年,戴爾科夫已記不清自己當時究竟寫了什麽,也記不起老師給他打了多少分。但他的确記得——并且永生不忘——在他的作業後面,老師批注了四個字“寫得不錯”!
這四個字,改變了戴爾科夫的一生。受到老師鼓勵的戴爾科夫回家後立刻寫了一則短篇小說——這是他一直夢想要做但又決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情。
在接下來的學校時光裏,戴爾科夫寫了許多短篇小說,并總是帶給老師評閱。老師嚴肅而真誠,不斷給他打氣和鼓勵。後來他被提名當上自己所在中學校報的編輯。由此越發自信,就這樣開始了卓有成就的一生。
今天的戴爾科夫确信,如果不是因爲老師在作業本上寫下的那四個字,他不可能取得今天的一切。
孩子們的心理世界其實非常簡單,他們在接受親友、師長們愛的同時,也會産生給對方以愛的欲望。這種欲望通常表現在用努力學習來報答父母的愛。
有位學生各科學習成績都很一般,唯有物理相當出色。原來他曾從同學那裏聽說物理老師對其他教師說他懂事、做事穩妥。爲了保住自己在物理老師心目中的好印象,也爲了報答物理老師對他的愛意,他從此在物理課上表現得積極主動,回到家後首先完成的是物理作業。
孩子的成長方向來自父母和老師的期望,你期望孩子成爲一個什麽樣的人,他就可能成爲一個什麽樣的人。
“好外婆”與“壞奶奶”
林肯曾說過:每個人都希望受到贊美,孩子說話、走路都是在父母的鼓勵下才學會的。學說話時,沒有不說錯話的,學走路時,沒有不摔跤的。沒有一個父母因爲孩子說錯話、摔了跤,而不讓他們學說話、學走路的。那麽,我們父母爲什麽不能将這種鼓勵和寬容持續下去呢?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贊賞,這是人類有别于其他動物的地方。贊揚就是給孩子以積極的期望。做父母的應該而且必須賞識你的孩子,要把賞識當成孩子生命中的一種需要。有了賞識的心态,父母就會把孩子當作天才來看待。
蘇比是個普通的6歲小男孩,他最近越來越不願意去奶奶家,每次都拖延半天,不停地問媽媽:“可不可以去外婆家代替?”
媽媽很是奇怪,她說服蘇比,先去外婆家,然後再去奶奶家。
到了外婆家,外婆一開門就對蘇比贊不絕口:“蘇比這麽好的小孩子真是難得,小小年紀就懂禮貌,還知道吃東西的時候要分一份給外婆!”外婆總是這麽誇他,于是,越誇越好,蘇比在外婆家顯得伶俐懂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孩子。
可到奶奶家卻是另一番景象了。一進門奶奶就開始數落:“像你這麽調皮的孩子真是天下難找,要多搗蛋有多搗蛋,還整天搞惡作劇。”再看看蘇比,帽子歪戴着,鼻涕也不擦,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奶奶老是訓斥他,越罵越糟,在奶奶家,他就是壞孩子。
欣賞引導成功,抱怨導緻失敗。這是每一個父母和老師都必須牢牢記住的。
對于孩子來說,由于年齡小,心理還很幼稚,他們心靈最強烈的需求,最本質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賞識。兒童的年齡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勵,特别是父母的鼓勵。一個孩子如果在童年時代缺少賞識,會直接影響到他個性的發展,甚至導緻他一生的個性缺陷。
在管理學理論上有一條“二八定律”,它包含的意思是:促使一個人進步,應該給他20%的壓力和80%的動力。20%的壓力來自批評和懲罰,80%的動力來自贊揚和獎勵。通常情況下,贊揚和獎勵比批評和懲罰更容易使人建立自信心,更容易調動人的積極性。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不少家長認爲,隻有不斷指出孩子的缺點才是培養他們成材的最有效方式,沒有必要對孩子進行贊揚,對孩子的愛是要放在心裏的;還有些父母認爲,由于非常熟悉,孩子對自己可以心領神會,覺得語言是多餘的,當孩子做對某件事情時,家長會覺得理所當然,無須表揚和贊賞;也有的父母虛榮,總覺得自家的孩子比不過别人家的,因爲沒能爲自己争光而數落孩子。
可是沒有兒女不盼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欣賞的,中國台灣的著名作家三毛寫過一篇散文《一生的戰役》,說:“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賺得全世界,而是要請你欣賞我。”這個“你”,是她的父親。
有一天,父親讀了三毛一篇文章,給她留條:“深爲感動,深爲有這樣一枝小草而驕傲”。三毛看到後,“眼淚奪眶而出”。對于這件事,三毛寫道:“等你這一句話,等了一生一世,隻等你——我的父親,親口說出來,肯定了我在這個家庭裏一輩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虛。”
像海鷗一樣
有個孩子平時學習很努力,他每天都認真完成作業,但是考試時,同桌很輕易地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才考了全班二十一名。
回家後,他困惑地問他的母親:“媽媽,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覺得我和他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地做作業,可是,爲什麽我總比他落後?”
媽媽明白,兒子的自尊心正在被學校的排名傷害着。但是她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孩子的問題。
又一次考試後,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還是第一名。回家後,兒子又問了同樣的問題。媽媽沒有說,人的智力确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就是比一般人的靈。因爲她知道,這不是兒子想要的答案。
媽媽也不想說一些話來應付孩子,比如: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你和别人比起來還不夠努力……因爲她知道,像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卻一直在默默努力的孩子,平時活得已經夠辛苦的了。所以媽媽決心爲兒子的問題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兒子的學業一直在繼續,雖然他依然沒趕上他的同桌,不過他一直刻苦努力,因此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提高。爲了鼓勵兒子的進步,媽媽決定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這次旅行中,這位母親知道了該怎麽回答兒子多年來的問題。
母親和兒子坐在沙灘上,海邊停滿了争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灰雀總是能迅速地起飛,它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它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很長時間,然而,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它們。
同樣,真正能夠取得成就的人,不一定是天資聰穎的孩子;而一直努力不斷的孩子,即使天資不好,也一定能獲得成功。
現在這位做兒子的再也不擔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沒有人追問他小學時成績排第幾名,因爲他已經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
父母不但對有天賦的孩子應抱着良好“期望”,就是對那些天賦不高甚至愚笨的孩子也不要喪失信心,也應給以良好的“期望”,要改變對孩子的不良印象,形成良好的印象,并通過自己的言行,傳達給孩子,它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行爲,孩子最終也會讓父母滿意。
作爲家長,無論在什麽情況下,都要對孩子寄予一種熱烈的期望,并且使孩子感受到這種期望。這樣,孩子就會确立一種良好的自我形象,并樂意爲實現這種良好形象而做出艱苦努力,把自己潛在的天賦變爲現實的才能。
因此,爲了使你的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爲了使你的孩子得到進步,父母請多給孩子一些贊賞吧!讓孩子在你積極态度的指引下良性發展。
知音式鼓勵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鼓勵,現實生活中,父母在鼓勵孩子時,往往隻是說“加油啊!”“好好幹”之類,具體如何去做,卻隻字不提。這對那些一直勤奮刻苦、努力的孩子來說,今後如何才能更上一層樓,卻茫然不知所措。
如果能在鼓勵孩子的時候提出具體問題,那麽孩子聽後就會清楚自己應該如何去做,當天就可以努力工作。
古時有一個常勝将軍,打勝仗對他來說已成爲家常便飯。當有人奉承他:“你将作爲戰略家而載入史冊。”他不以爲然,一點也不感到高興。有一次,有人誇獎他的胡須非常漂亮時,将軍卻高興得喜笑顔開。
将軍自己肯定沒有注意到,可是在他的潛意識中,一定認爲自己的胡子非常漂亮,因此當有人稱贊他的胡子時,他才會高興萬分。
如果父母換個方法表揚孩子——抓住要點或者“投其所好”,比如:“今天确實不錯,我一直看着表,你今天學習了兩個半小時。”這樣的話,孩子聽了會從心底感到高興和激動,他們會覺得爸爸媽媽真是無微不至,連這些方面都注意到了。父母的關注會使他在明天學習更長的時間。
相反,抽象地對孩子進行誇獎,反而會使孩子對父母失去信賴。在孩子考了100分時,如果隻是說上一句“考得不錯”,那麽孩子會認爲這種表揚是理所當然的,絲毫不感到意外。如此一來,即使以後總得100分,孩子的上進心也會慢慢消失。
與責備相比,許多父母認爲贊揚不需要技巧,實際上它同樣具有藝術性。有位母親說,當她責備孩子時能痛痛快快地說出來,而在表揚孩子時,雖然擺好了架勢,卻不知說什麽好。
最簡單來說,父母都喜歡誇獎自己孩子的畫兒,這本身是件好事。但是,如果誇獎的方式太随便,反而會起到貶低的作用。例如,對孩子的畫兒說“像畢加索一樣,參加比賽也能獲獎”,這種誇張的贊揚會使孩子掃興。即使不是母親,這種誇獎的說話就如同露骨的吹捧一樣,潛在的意思是“你的畫就那麽回事”,讓孩子無法接受。
正确的方式是可以評價這幅畫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比如講“這個天空的顔色很有意思”,或“這個臉畫得很像爸爸”,懇切地進行适中的評價很重要。并且,不但對這幅畫畫得好的結果進行評價,而且還指出孩子的畫與以前相比有什麽樣的進步,以及鼓勵孩子的努力等方面,促使孩子産生更大的積極性。如誇獎說“你比以前畫得更好了”或“這樹的葉子畫得很細緻、很好”等等。
不論對什麽事,表揚一定要真誠,如果讓孩子感覺到表揚的虛僞,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傷害。隻有進行極其細緻、周到的評價,才能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也更能增加評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