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品質形成有多大影響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孩子品質的形成,和父母有很大關系。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情緒依戀的發展,會受到他在0~6歲期間的主要照顧者(一般是父母)的重大影響,孩子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親密關系如果出現混亂,那麽孩子未來的生活中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天才畫家達·芬奇小時候和父母之間就沒有建立起良好的親密關系,因爲他的父親是一個公證人,而母親隻是家裏雇用的農婦。階級之間的阻礙使得他們無法結爲夫妻。
達·芬奇的父親後來娶了好幾任妻子,但每一任妻子都不喜歡小達·芬奇,要麽對他很冷漠,要麽對他很殘暴。而父親也沒有給予這個可憐的孩子過多的愛和關注。
在母愛缺失、父愛缺少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達·芬奇,雖然在藝術、數學、建築、生理等多個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他的心理卻是不健全的。他十分厭惡女性,一生未婚,傳聞他喜愛欣賞的都是男性。顯然這和他幼年時的遭遇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奇怪的是,雖然達·芬奇厭惡女性,但在他的畫筆下的女性卻大多美麗、端莊、娴靜,最著名的莫過于《蒙娜麗莎》。著名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分析說,達·芬奇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因爲童年母親的缺席和繼母們對他的虐待,使得他内心深處更加渴望母愛,而這一渴望最終體現在了他的畫作中。
可見,就算是天才,也逃不過母愛缺失帶來的傷害。在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分别以男性和女性的身份陪伴在孩子身邊,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不同的,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或不平衡的投入,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品質。
這一點,從單親家庭的孩子和雙親共同撫養的孩子在與人交往時所做出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雙親共同撫養的孩子在與男孩交往時,和與女孩交往表現是不一樣的;而單親家庭的孩子則往往會采取同一種人際交往方式來對待所有人。
那麽,父母在哪些方面會對孩子的成長産生影響呢?
首先,父母在與孩子玩耍時所采取的方式不同。在陪孩子玩耍的過程中,父親往往是真的陪孩子玩耍,而母親更多的是照顧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父親向孩子展示了“競争性”和“獨立性”的品質,而母親則向孩子展示了“公平性”和“安全性”的品質。父親會在玩耍的過程中設立規則,孩子會逐漸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而母親則更注重保護孩子的安全,使其在冒險時能更有安全感。如果孩子在母親缺席的環境下長大,他可能會比較缺乏安全感,爲了回避風險,會很少親身體驗未知事物,從而變得軟弱、安于現狀;如果孩子在父親缺席的環境下長大,他會對社會規則不屑一顧,會輕視或踐踏别人的利益。并且,由于母親給予了足夠的安全感,他會踴躍參加冒險活動,卻從不考慮後果自己是否能承受。所以,很顯然,隻有在父母同時陪伴的情況下,孩子才會處于一種平衡的成長狀态。
其次,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所選用的方式不同。在與孩子溝通時,父親的說話方式往往比較簡短,但很有方向性,能直接指出問題要點,還會伴有一定的肢體語言;母親在與孩子溝通時,則會更喜歡采用描述性的語言,并帶有大量的情緒和情感。孩子在與父母分别溝通時,可以感受到不同性别的人表達方式的差異,從而學習到在與男性溝通時應該采用什麽方式,在與女性溝通時應該采用什麽方式。
再次,父母會影響孩子未來親密關系的建立。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扮演的男性角色,可以讓孩子更加熟悉男人的世界,尤其是對女孩來說,有父親陪伴長大,她會更容易與男性建立起健康的關系。而母親所扮演的女性角色,則可以讓女孩學會如何和男性相處以及應當采取何種言談舉止方式,可以讓男孩了解女性的世界,鍛煉他與女性交流的能力。另外,父母相處是否和諧,會間接決定孩子是否會尊重自己今後的伴侶。因爲一個人與伴侶的相處方式,80%都是從父母相處模式中學習到的。
因此,孩子的成長中,父親和母親都很重要,不可缺失。父母雙方給孩子的品質形成造成的影響是不同的,如果有一方缺失,孩子就可能會成爲一個人格不健全的人,從而影響其今後的發展。
夫妻關系比親子關系更重要
在中國式家庭中,孩子往往被放在了首要地位,親子關系也成爲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很多夫妻爲了孩子,都放棄了他們之間原本應該有的親密關系,而将重心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
但其實,當親子關系大于夫妻關系時,對孩子的成長反而會有所不利。如果夫妻關系出現問題,親子關系也極有可能出現問題。因爲在一段能帶來好運勢的家庭關系中,夫妻關系處于領導地位,親子關系處于從屬地位。也就是說,家庭關系中,夫妻關系應當放在首位,而現在很多家庭都本末倒置,将親子關系放在了首位。
電影《風聲》的編劇麥家說過:“偷偷摸摸的夫妻是可恥的,心裏隻有孩子的夫妻是可憐的。”
隻有夫妻恩愛和睦,家庭環境的氛圍才溫馨安全,孩子才能更健康地發展。如果孩子生活在烏煙瘴氣、冷戰暴力的家庭中,身心很難得到健康發展。可以說,如果夫妻和睦,兒女自然良善;如果夫妻有隔閡,兒女也必将敏感。
錢鍾書與楊绛夫婦向來是琴瑟和鳴,二人的關系如春風般令人舒适。在這樣有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小錢瑗也學會了如何愛人,懂得如何能更好地被愛。一次,小錢瑗和父母一起去飯店吃飯,看到鄰桌的夫妻兩人吃着吃着吵了起來,并且當着孩子的面有大打出手的趨勢。雖然後來被衆人拉開勸說,但小錢瑗注意到,那孩子的臉色一直很難看,有屈辱、難過、憤恨、尴尬,也許他的父母永遠也不會知道,這次當衆争吵給自己的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傷害。相比之下,自己何其幸運,生活在父母恩愛的家庭環境中。小錢瑗說:“我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孩子。”
夫妻關系是孩子認識世界、了解愛情、理解婚姻的第一通道,夫妻關系才是家庭的核心。一個人的父母關系如何,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子女會怎樣對待伴侶,而這也逐漸成爲擇偶标準之一。
小影的老家有一個風俗,嫁女兒之前,女方家長會到男方家裏訪查一下,以了解男方的家庭情況。小影的幾個表姐出嫁前,都會讓舅舅出面去訪查。隻要是舅舅點頭說可以的人家,基本上表姐嫁過去過得都比較幸福。
舅舅俨然成了這個家族裏的婚嫁專家。小影小時候不懂事,隻是覺得舅舅好厲害。現在長大了,也面臨婚姻問題。舅舅給小影指點迷津,說:“你去拜訪對方父母時,留意察看對方父母之間的關系,看他們是否恩愛和睦。如果他的父親很關心妻子,能夠事事爲妻子着想,那舅舅就支持你嫁過去;如果他的父親在家裏趾高氣揚,指使妻子做這做那,不尊重、不關心妻子,那舅舅是不會同意你嫁過去的。”
小影當時還不服氣,說:“和我過日子的是我男朋友,又不是他的父母。他父母感情好不好,跟我們有什麽關系?”
舅舅語重心長地說:“一個人的家庭和他本身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他父母的行爲,他這二十多年來耳濡目染,他看到父親是如何對待母親的,日後他也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妻子。你和你男朋友認識這麽久,既然已經開始談婚論嫁,那麽這個男孩怎麽樣你是最清楚的,我就不多做評價了。但是既然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你就要看看他的家庭,他的父母。他家裏的情況可以作假,但他父母的感情是無法作假的,細節往往最能反映真實的情況。你聽舅舅話,好好觀察他的父親是如何對待母親的。”
小影一直覺得舅舅的話太牽強,也沒怎麽聽進去。後來,小影和男朋友因爲一些事分手了,聽說前男友很快找了個人結婚了,婚後常常打罵妻子。小影忽然想起舅舅說的話,打聽了下前男友的父母,果然,他的父親也常常酗酒打罵他的母親。
小影不禁暗自慶幸,還好和他分手了。這時,再将舅舅的理論放在身邊朋友身上驗證,果然是一說一個準。
朋友彬彬的父親很喜歡做菜,并且根據妻子的口味特意學習了川菜,來自廣東的父親原本并不能吃辣,但現在竟然也能吃起辣來不皺眉頭。彬彬原本并不會做飯,婚後竟然燒得一手好菜,小影和朋友常常去他家裏大快朵頤,邊吃邊調侃“沾了他媳婦兒的光”,誰能想到,原來從不做飯的彬彬會成爲家庭做飯項目“承包商”。
與彬彬對比鮮明的是小影的發小鍵盤,他的父親是家裏的“甩手掌櫃”,從小不管他的母親多忙,父親永遠是跷着二郎腿坐在沙發上看報紙、看電視。後來鍵盤結婚後,小影和朋友偶爾去他家裏小聚,也是看到鍵盤的妻子在廚房忙碌,而鍵盤則是和朋友們高談闊論,時不時去催下廚房裏的妻子。
想到這裏,小影不禁對舅舅肅然起敬,佩服得五體投地。原來,父母對彼此的态度,也能反映出孩子對伴侶的态度。
其實,小影舅舅分析的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是有合理解釋的。
在一個家庭中,如果親子關系超過夫妻關系,就會給這個家庭帶來極大的破壞。例如,當男孩看到父母的關系不是很好,他可能會同情媽媽,那麽他和媽媽的關系就會變得很好,會把自己妄想成是媽媽的配偶,承擔虛拟父親的角色。這樣一來孩子就容易形成戀母情結,最終變成一個“媽寶男”。和這樣的男人結婚,将會面臨糟糕的婆媳關系,作爲丈夫,這個男人不會幫妻子說話,反而會用一句“我媽多麽不容易!”來反擊妻子。這樣的夫妻關系将會惡化,甚至會演變成悲劇。
當然,當孩子看到父母的關系不好,他也可能不同情媽媽,但此時他已經不知不覺地在學習爸爸。當這種孩子長大成家後,他會用爸爸對待媽媽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妻子,顯然,這也是不利于夫妻關系和睦的。
有數據顯示,在中國家庭,如果夫妻關系不好,有90%的可能會誕生一個敏感焦慮的母親、一個缺席不負責任的父親,和一個有敏感、自閉、悲觀性格的孩子。
所以,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麽?不是買學區房,不是請家教,而是夫妻恩愛互敬。隻有父母相愛,孩子才會有安全感,才能更專心地學習成長,才能學會如何愛自己,如何愛他人。
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最早的,也是對孩子影響最深刻的。教育的第一步往往是從模仿開始的,對于剛出生的孩子來講,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是他接觸最早、最多的人,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他模仿的對象。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如果父母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修養極好,孩子也會在耳濡目染下變得十分有教養;如果父母暴躁粗魯,沒有涵養,孩子也很難有很好的教養。
盧梭曾說過:“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别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列夫·托爾斯泰也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可謂意義重大。你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爲什麽樣的人,首先,你要讓自己變成這樣的人。
前段時間,朋友圈被成都地鐵上的一個小男孩刷屏了。在地鐵2号線上,小男孩原本和媽媽一起坐在座位上,後來一位帶寶寶的阿姨上車,小男孩主動讓座給阿姨。媽媽太累打瞌睡,頭抵在旁邊的玻璃上,小男孩一邊幫媽媽背包,一邊把自己的手墊在媽媽的頭和玻璃中間,好讓媽媽睡得更舒服一些。
網友們看到後紛紛留言。有人說,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家裏小男孩的爸爸也一定是這樣對媽媽的。還有人說,爲什麽自己遇到的都是熊孩子,這麽乖巧的小寶貝怎麽都是别人家的?也有人說,那些熊孩子的父母,别再爲自己的孩子找借口了,這不是年齡小的問題,而是教養問題。
現如今,“熊孩子”一詞十分流行。很多網友紛紛吐槽自己遇到的那些“熊孩子”。電影院裏大喊大叫、車廂裏跑來跑去、到自己家裏做客到處亂翻、亂扔垃圾……而這些熊孩子的父母,在面對别人指責自己的孩子時,總是爲孩子找借口:“孩子小,不懂事。”“小孩子嘛,活潑好動是好事。”“小孩淘氣,大了就好了……”
其實,哪有天生的熊孩子。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
央視曾經拍過一部紀錄片《鏡子》,裏面有一句孩子的自白,令人印象深刻:“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于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内心,與他們是多麽相似。”
有位母親在網上發帖,說自己的孩子在餐廳吃飯,因爲有點兒調皮就被打了一耳光,這位母親憤怒地說:“從來沒見過這麽惡心的男人,竟然對一個小孩子下手,太不要臉了!”
原來,這位母親帶着兒子去吃飯,兒子吃飯期間在飯店到處亂跑,幾次去騷擾一桌吃螃蟹的客人,甚至還伸手去抓别人桌上的螃蟹。被螃蟹桌的客人把手甩開後,小男孩動手打了這桌客人,結果被打了一耳光。
網友了解到事情經過後,不但沒有人安慰這位母親,反而紛紛留言:“長點兒心吧,有你這樣的家長,你兒子以後挨揍的機會還多着呢!”“子不教父之過,你不管你家孩子,以後有能管他的地方。”“你孩子不懂事,還不是因爲你不懂事。還好意思罵别人不要臉!”
估計這位母親看到網友留言後,怕是要氣暈過去吧!
所謂教養,并不是指有多高的文化修養,而是基本行爲方式中的道德修養,與文化教育程度無關。孩子有沒有教養,和父母本身的道德修養有直接關系。父母缺乏修養,孩子長久模仿後,會逐漸内化爲不良品行,而品德高尚、有修養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人格發展更健全,處事更得當。
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要想讓孩子變成高尚的人,首先,你自己要成爲一個高尚的人。
父母有原則,孩子有紀律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寶,每個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孩子也要有一定的原則,不能無原則地溺愛孩子。
在《顔氏家訓》中,有一條爲:“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也就是說,父親對孩子要有威嚴,不能親近而不莊重;骨肉之間要相親相愛,不能簡慢。如果流于簡慢,就無法做到父慈子孝;如果過分親密,就會産生放肆不敬的行爲。這句話雖然有些刻闆,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原則的約束要比無條件的縱容更能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如果父母沒有原則,孩子就會破壞規則,不斷地試探和超出父母的底線,慢慢就會超出道德的底線,最後甚至會觸碰法律的底線。到那時,父母再補救也來不及了。
所謂有原則,就是守規矩。當孩子做錯了事,做父母的不能縱容他,不能爲他找借口開脫,更不能爲他破壞現有的規則。
父母給孩子立規矩後,一定要遵守規矩,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經常這樣,孩子就會無視規矩的存在。很多父母都會無奈地說:“給他定了規矩啊,可是他不聽啊,又是哭又是耍賴的,我也沒辦法。”其實,孩子之所以不聽,還是因爲被父母慣的。比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天隻能看半小時動畫片,但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了,于是孩子又看了半小時。經常如此,孩子會發現,隻要自己耍賴哭鬧,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此時,父母再要立規矩,就沒有什麽意義了。所以,有些事情不能慣着孩子。做父母的,要言必信,行必果。
另外,父母千萬不能爲孩子大包大攬,幫孩子逃避責任。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承擔後果,出了問題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也有助于讓孩子盡早地适應社會的規則。
有四條規矩,父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立起來。第一,不能有粗野、粗俗的行爲;第二,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随便拿;第三,不能随意打擾别人;第四,做錯了事情要道歉,且有權利要求别人道歉。
閨密阿珍有一對可愛的龍鳳胎,一天下班回來,4歲的兒子棒棒和女兒糖糖拿着幾枝花迎了過來,邊跑邊說:“媽媽,媽媽,看我送給你的花。好看嗎?”原來,棒棒和糖糖在小區裏玩耍的時候,看到一叢花開得特别漂亮,想送給媽媽,于是兩個小家夥就摘了一些花回家。阿珍聽明白後,先是抱了抱孩子,說:“謝謝寶貝們送媽媽的花,很好看。”然後又放下孩子,看着他們說:“但是棒棒和糖糖不能爲了給媽媽看花,就把花摘下來啊。你們摘下來以後,别的小朋友的媽媽不就看不到了嗎?”棒棒和糖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阿珍接着說,“如果你們想讓媽媽看,可以帶着媽媽到樓下看。媽媽也會很高興的。”棒棒和糖糖聽了以後,紛紛說:“媽媽,我錯了,以後我不摘花園裏的花了。”
阿珍的教育方式十分可取,當孩子做錯了事,哪怕他們是爲了表達對父母的愛,也應該在回應了孩子的愛以後,引導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父母應當理性地對待教育,要堅守道德底線和做人原則,并将這些傳遞給下一代,這樣才能教育出有紀律、懂規矩的孩子。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會照出父母的品性。做父母的,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教育和修養提升,爲孩子提供良好的品格、修養、原則和格局的模闆,以供孩子複制和學習。
值得注意的是,在爲孩子立規矩、講原則的同時,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要既不失去愛,又能堅持原則。要知道,“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都不是單選題,兩者是可以兼顧的,因爲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
在某本書中曾見到這樣一句話:“有規矩的自由叫作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作放肆;不放肆叫作規矩,不活潑叫作呆闆。”
如果不給孩子立規矩,過度溺愛,就會使得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知道尊重别人、自私懶惰、缺乏教養,這種愛将會贻害無窮;而如果過度立規矩講原則,又會讓孩子變得謹小慎微、循規蹈矩、壓抑天性、冷漠冷淡,這種講規矩則是毫無意義的。
家是孩子的歸宿,父母是孩子的依靠,在真誠關懷和親近的基礎上,給孩子立規矩、講原則,才是讓孩子有紀律的最好教育模式。
父母走多遠,孩子走多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旅行是一個提升格局的有效途徑。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能夠讓你成爲更好的自己。因爲你看過的風景,接觸過的人,領會過的風俗文化,都會決定你看待問題的方式。曾站在高山之巅的人,與隻爬過土丘的人,眼界是不一樣的。如果條件允許,父母帶孩子多出去走走是一個不錯的教育方式。走出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其實,現在很多家庭都具備帶孩子出去旅行的條件,隻是因爲各種原因而一再推後。甚至還有很多父母自己都沒有去過遠方,自己不去的遠方,孩子自然也無法到達。事實證明,見識過更多世界的孩子,更容易形成開朗、活潑、自信的性格;反之,隻是在自己成長的地方待着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内斂、孤僻、自卑的性格。這種情形,越是在大城市,越爲明顯。
當然,作爲父母,帶孩子旅行和自己旅行還是有所不同的,最好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可以利用旅遊書、地圖、地球儀等道具,先給孩子們“打打預防針”。比如,要去雲南之前,可以先和孩子一起拿筆在地圖上圈圈點點,讓孩子找到自己住在哪個地方,離雲南有多遠,中間隔了幾個省,有多少公裏。也可以買本旅遊書,和孩子一起翻翻景點介紹,講講這裏的故事傳說,讓孩子在沒出發前,就心生憧憬,讓等待出發的日子變得更幸福。每去一個地方,都可以在地圖上标上一個小旗子,表示這是已經“征服”的領地。
與孩子一起旅行,不但可以增加孩子的閱曆和見識,開闊孩子的眼界和格局,還能培養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密感,讓父(母)子成爲好朋友。或許會有人認爲,帶孩子出門太累,又麻煩,不如讓他去上個輔導班、興趣班省事,還能學到一門技能。這麽想,隻是因爲作爲父母的你,還沒有掌握如何帶孩子旅行的方法。帶孩子出去走走,遠比上一節孩子也許并不是很感興趣的興趣課所起到的教育效果要好。
爲此,我專門咨詢了一個緻力于親子旅行的朋友,他提出了一些親子旅行建議,非常實用,能讓又累又麻煩的親子旅行變成富足、快樂的戶外教學。
1.身未動,心向往
在确定出行計劃後,先做好準備工作,帶着孩子一起,在動身之前神遊一番。這就相當于運動比賽前的熱身,通過地球儀、地圖、旅遊書、宣傳片等道具,讓孩子先了解下目的地。當然,一定要找有趣的東西給孩子看,比如,去廬山之前,可以先給孩子講講李白那首著名的唐詩《望廬山瀑布》,讓孩子想象一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景象。讓孩子在到達廬山之前,就已經跨越古今,與廬山神交。這樣的神遊,可以讓孩子對即将到來的旅行充滿期待和興奮,會積極地對待出行,而不會在臨行前還與手機遊戲依依不舍,又哭又鬧不肯出門。
2.設定出行的主題遊戲
單純的出行,容易讓孩子失去對旅行的興趣。而在每次出行前設定一個主題遊戲,則可以讓孩子在整個遊玩過程中都玩得樂此不疲。比如,出門前和孩子設定一個找字遊戲,見到一些奇怪特别的字、詞語、地名、路标、街道名等,都可以找來玩。比如,陝西名吃“biangbiang面”的“biang”字堪稱最複雜的字;和珅府邸暗藏了很多“福”字,且形态各異,一不小心能集齊個百福圖;長沙真的有個火星鎮,“我要回火星”再也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願望。類似這樣的字、地名比比皆是,隻要留心,一次旅行下來能找到很多。這不但考驗了孩子的觀察力,還爲遊玩增加了很多樂趣。除了這些,還可以設定一些找獅子、找龍等主題遊戲,讓孩子與其合照留念或學其模樣拍照留念,這樣就讓一些容易讓人忽視的景點變成屬于隻有你們才懂的家庭樂趣,既有意義,又增加了孩子遊玩的興緻。
3.事不過“三”,放慢腳步
一些家長在親子旅行時容易陷入一種誤區,認爲好不容易帶孩子出來一次,一定要多逛一些地方才好。其實,事不過三,孩子的興趣和精力有限,若貪多反而達不到效果。比如,去博物館時,讓孩子先從博物館簡介中選擇三件藏品、三個特展,這樣他才能有興趣和體力去觀察和想象,如果走馬觀花般一次性把博物館上萬件藏品看完,恐怕孩子隻能留下“博物館好累好無聊”的記憶。
除了不貪多,還要放慢腳步。旅行中會遇到很多突發事件,也許會打亂原本的計劃。但無妨,不需要追趕計劃,随遇而安,慢慢享受當下。也許你們就剛好錯過了人潮洶湧的高峰期,而獨享安逸幽靜的景區,留下美好的記憶。若你氣急敗壞,或急急忙忙趕路,心情不好再發個脾氣,這次親子旅行算是毀了。
除了上面三點,朋友還建議,出行前可以爲孩子準備一個筆記本和幾支筆,在等車、坐車、吃飯的間隙,可以讓孩子拿來塗塗畫畫,把自己想到和看到的東西記錄下來,比如,第一點裏奇怪的字就可以記錄下來,這樣的記錄要比拍一堆照片更有意義。如果孩子大一些,也可以改成讓孩子把自己一天裏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寫出來,當作日記或小作文。這樣鍛煉過的孩子是絕對不會說作文難寫的,因爲他在遊玩時已經獲取了很多素材,又在遊玩後進行了練習,寫出一篇有感情、有文采的作文顯然不在話下。
要知道,旅行真正的意義從來都不是去看沒有看過的美景這麽簡單,而是在旅行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人,所經曆的事,所看到的風景,以及你的點滴成長。對孩子來講,這是從書本上無法獲得的知識和閱曆,是他一生無比珍貴的财富。
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可能是父母的問題
孩子學習成績差是很多家長的心頭病,畢竟在這個知識時代,學習成績差是會降低孩子未來的競争力的。對于孩子成績差,家長往往将原因歸咎爲孩子不認真學習、學校管理不好、老師教得不好等因素上,卻很少有家長考慮自身的原因。
事實上,孩子的學習成績差,有可能是父母的問題。
王華的孩子是一名四年級的學生,從小孩子的數學主要是由孩子的父親來輔導。去年王華的丈夫被調到外地工作,孩子的數學就由王華來輔導。而王華又是從小數學成績就不是很好的人,随着孩子數學學習難度的增大,王華逐漸感到力不從心,時常會産生焦慮感。有時甚至還需要開電話會議,和丈夫一起解決孩子的數學問題。這常常讓王華的丈夫很抓狂,因爲那些題真的很簡單。每當丈夫說“這麽簡單的題你怎麽不幫孩子檢查”時,王華就會發火,向丈夫吼道:“我不會啊!”
王華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爲“數學焦慮”。所謂數學焦慮,是指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數學時,會逐漸變得力不從心,從而在面臨輔導孩子數學時産生的一種焦慮。内華達大學阿什克拉夫特教授是專門研究數學焦慮問題的。他說,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往往需要用到很多的工作記憶,也就是短時記憶。但焦慮會消耗很多工作記憶的資源,這就會讓患有數學焦慮的人沒有足夠的資源去解決他原本可以解決的問題。
其實這種現象也比較好解釋,比如,你熟練地背誦了一篇演講稿,但是上台後因爲緊張,大腦就變得一片空白,什麽也想不起來。事後這篇演講稿依然可以倒背如流。有數學焦慮的人也是如此。王華并不是不會做小學四年級的數學題,而是她的焦慮讓她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而更可怕的是,父母的這種焦慮會傳染給孩子,如果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常常說:“這題好難啊,我也不會啊!”這就會讓孩子在學習上更加沒信心,負能量更多。學習成績也就越來越差。
有時候,家長内心的焦慮和浮躁,會比孩子本身不認真學習更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因爲孩子不認真學習,是可以引導他去認真學習的。但是如果家長内心的焦慮和浮躁使得孩子的内心不安,他的學習基礎層面的支撐就亂了,這種情況下再去學習,就很難學得進去了。
實現對情緒的自我調控和管理,是爲人父母應當做到的事情,尤其是在輔導孩子學習時更應該做到這一點。“隻有内心平靜,才有可能沉澱和吸收對教育的理性認知”,父母内心平靜,對孩子的教育才會更清晰,才能将對教育的理性認知沉澱爲自己的底蘊。隻有通過這一過程,教育才是有效的。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和豐富的底蘊,就沒有實施教育的資本,即便聽了再多教育講座也是徒勞無功的。